缔冠期刊网

加强家校合作构建协同教育

2022-06-08

  【摘 要】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关系着民族的兴旺、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未来。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使命,只有加强家校合作,构建协同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得发挥教育的功效,使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本文在论述家校合作和协同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家校合作、构建协同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家校合作;协同教育;策略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关系着民族的兴旺、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未来。教育并不是只是学校的责任,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合作才能成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过:“若只有学校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使命,只有加强家校合作,构建协同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得发挥教育的功效,使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 

  一、家校合作与协同教育 

  家校合作是近年来被大家逐渐熟知的一个热门词汇,核心是家庭和学校合作对学生实施教育,实质是联合家庭和学校两大社会机构对学生实施影响力。虽然目前对家校合作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明确定义,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工作者主要需要明确三个方向:①学校教育在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教育予以辅助、补充;②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③家校合作的中心是学生,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服务对象都是学生。 

  协同教育被认为是未来教育的主流,是协同学理论在教育领域里的发展,是包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教育系统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从而产生共生的协同效应。协同教育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理解为家校合作、家校沟通,但其实,协同教育是融合多种教育资源、教育力量的教育新观念、新模式。协同教育是家校合作的发展和升华,大量的实践已经证明,家长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有利于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立体关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加强家校合作,构建协同教育 

  1. 树立家校平等观念,奠定协同教育基础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中,学校往往被视为权威,教师被视为专家,人们通常觉得教育就是单单指学校教育,从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一些教育工作者对于家长的素质和教育能力不信任,甚至有时候觉得家长参与教育是对自己教育权威的挑战,忽视了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使得协同教育不能很好地实施。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要树立家校平等观念,要鼓励家庭教育更多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明确学校教育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出学生家长的主体作用。如果家长在家校合作中只是一味地配合学校,而没有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话,那还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平等。理想的家校合作状态中,家长不应只是扮演接受者、追随者的角色,而更应该是学校的同盟军、后援团。家长应该从不同角度为学校工作建言献策,主动服务,例如在学校新决策出台时主动提供建设性意见,在学校活动开展中主动提供事务性服务,在学校工作取得成效时主动进行正面宣传等等,以实现家校之间的相互配合,合作共赢。 

  从实际情况来看,家长个体自发而主动地参与学校管理的难度较大,而学校也不太可能对每个家长个体的主体性进行激发和引导。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学校可以尝试从建设和引导家校合作组织(通常指的是家长委员会)这一方面出发,激发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家长委员会的威信,促使其起到家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并带动更多的家长主动参与到家校合作中。学校应该合理架构家委会的组织形式,除了校级家委会外,更应该重视各年级家委会的建设,这样才更有利于家委会主体性的发挥。学校还应该定期召开家委会议,一方面向家长宣讲学校工作计划和发展动态,另一方面听取广大家长向家委会所反映的意见,并及时予以回复。同时学校要认真指导家委会组织开展各种家校亲子活动,从专业角度对活动方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主动提供场地设施的便利,协助做好家校活动的预演排练等,促使家委会策划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井然有序,以此在家长心目中树立起家委会的威信。另外,学校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成立“家校合育处”,为家委会打造属于自己的工作空间,用实际行动表明学校对家委会工作的肯定和支持,各年级家委会主任可以在家校合育处召开家委会议,策划主题活动,参与学校管理,其主观能动性自然会更加高涨。 

  2. 畅通家校交流渠道,保障协同教育运行 

  实践证明,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展开。因此在家校合作中,作为主导方的学校应该不断拓宽家校交流沟通的渠道,创新家校交流沟通的方式,促使家校双方在沟通交流中相互配合支持,这样在面临信任危机时才能相互体谅理解,双方合力冲破家校合作的障碍和瓶颈,推进学校家校合作不断向前发展。 

  学校应在每学年初人员调整完毕后,组织教师做好交接工作,即由原先的班主任和教师向新接手人员详细介绍班级整体情况、家长特点以及该班级在家校沟通中的特别注意事项,帮助新接手教师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尽快投入到家校沟通工作中。另外学校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召开教师会议,面向全体教师分析本阶段家校信任的现状,明确家校交流的重要性,并予以家校交流的方法指导,特别是要加强对新班主任、新教师的培训,力争在最短时间内重新赢得家长的信任。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创设新型的家校交流形式,扩大家长双向互动的参与普及面,例如开展“家长论坛”活动,以此为平台,广泛收集家长们感兴趣的话题或家庭教育中的疑惑之处,统计大家的意见确定论坛主题,并推荐有想法、有成效的家长论坛上现身说法。还可以指导建立年级或班级QQ群,要求教师主动加入,并在日常繁杂的工作中尽力抽出时间多多上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为家长答疑解惑。借助这些新的沟通渠道,教师可以更全面、更具效率地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家长的意见与需求,家长也有机会与教师更及时、充分地交流关于孩子的每一项迫切问题,甚至可以将他们的批评与建议直接同教师进行商讨,决定怎样共同致力于对学生的教育,实现了双向交流、共同发展的良好效果。 

  3. 提升家校合作能力,发挥协同教育功效 

  提升家校合作的能力是能发挥协同教育功效的关键。具体来说,提升家校合作能力可以从加强师资培训、创新家校合作方式和加强校本研究三个方面展开。 

  加强师资培训要求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同时还要掌握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技能。教师要树立服务于家长的合作意识,把家长看作是伙伴,要倾听家长的内心感受。在与家长进行交流时,要注意情感交流,要将心比心,注意说话的技巧和节奏,与家长良性互动。 

  创新家校合作方式就是改进传统家校沟通中的简单的家长会和家访的方式,可以采用主题交流会、成长展示会等新型家长会、新型家访的模式,同时也可以开发家长课程、家长手册,举办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建立家庭互助组,搭建网络平台,切实提升家校合作能力。 

  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家校合作特色校本。家校合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针对不同的学校氛围、学生群体、家长群体,要制定适合自己学校的家校合作模式,选取合作形式、内容和途径,提升家校合作的实效性,发挥协同教育功效。 

  参考文献 

  [1]李运林.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J].电化教育研究,2007(09). 

  [2]侯娟.谈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3]刘翠兰.影响家校合作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6(20). 

  [4]杨俊.关于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教学与管理(小学版)[J],2006(09). 

  [5]马荣秀.加强家校沟通建立和谐家校合作关系[J].教育探索,2005(12).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