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生涯发展视域下个体休闲的功能与教育

2022-06-08

  摘 要:休闲与学习、工作一样是个体生活的重要领域,个体休闲对其生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积极休闲能够显著促进个体生涯发展,而消极休闲则会阻碍个体生涯良性发展。因此,重视休闲教育是提升青少年生涯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生涯发展;休闲教育;青少年 

  休闲与工作是个体的两大生活领域,二者均能对个体的生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的休闲时空逐步拓宽,在此背景下人们的休闲意识也得到逐步提升,休闲在个体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渐显现,休闲与个体生涯发展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交融[1]。然而在当前我国文化背景下,个体休闲的生涯发展功能未得到足够重视,学校休闲教育十分落后[2],这十分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生涯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极有必要在生涯发展视域下重新审视个体休闲的功能与意义,从生涯全面、健康发展角度重视个体休闲教育。 

  一、生涯发展视域下个体休闲的功能与意义 

  (一)休闲对个体职业发展的促进。现代休闲方式对个体工作的影响有利也有弊,但为工作而罔顾休闲必将导致人生发展的畸形。现代社会背景要求下,应将休闲与工作有效整合、扬长避短,努力让休闲在职业生涯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综述相关研究发现,休闲对工作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休闲是应对工作应激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的工作特点是节奏快、负荷高、责任重,工作应激成为损害个体身心健康的罪魁祸首之一,有效应对工作应激成为现代社会工作者的迫切需要与必备素质。休闲活动是目前人们应对工作应激的最常见选择,但如何休闲才能有效应对工作应激并促进工作发展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首先,有研究显示休闲能够隔离工作应激及其损害作用,比如有关工作抽离(work detachment)的研究发现,参与休闲可以暂时脱离与工作相关的活动与思考,这种休闲中的“与工作隔离”本身就是积极的,能够产生更好地工作成就、更多的积极工作行为、更高水平的幸福感与睡眠质量以及更低的工作枯竭感[3],相反,若逃避休闲则会放大工作压力对幸福感的损害。其次,有效休闲可以显著降低工作应激及其损害作用。比如有关工作倦怠(job burnout)的研究发现,有规律的、身体活动水平高的以及令人高兴的休闲活动水平越高,工作倦怠水平相应越低[4];相反,随意而消极被动的休闲活动增加则对工作倦怠改善无明显作用。可见,恰当休闲是延缓、降低工作应激及其损害的有效途径。 

  2.休闲为工作提供积极心理资源支持。高效、健康的工作方式需要积极心理资源的支撑,而休闲是个体积极心理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休闲对工作资源的补给主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积极休闲为工作补给情绪资源。休闲是积极情绪的重要源泉,而且与工作情景相比,休闲中产生积极情绪的概率明显较高。休闲中获得的积极心境即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资源,而且积极心境具有弥漫、相对持久稳定的特点,可以跨情境进入工作领域,促进个体更积极、更富创造性的工作,从而维护个体职业生涯发展。其二,积极休闲为工作储备积极心理品质。积极休闲需要具备与人积极互动、积极投入思考,或者富有冒险精神等多种积极心理品质,在积极休闲中养成积极品质与技能同样可以带入工作领域,进而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第三,积极休闲为工作提供积极人际支持。休闲历程中形成的积极人际关系是重要的社会支持资源,不仅能够应对工作压力,同时也为工作发展提供了潜在机遇。 

  3.休闲与工作的动态平衡促进个体生涯完整发展。生活不能片面化,休闲与工作都是人的基本需要,都需要满足。工作或职业虽然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自始至终,而休闲几乎贯穿人生全过程。休闲在不同人生阶段均具有重要的生涯发展功能:人生早期,休闲是个体准备未来工作与生活的重要途径;人生中期,休闲是应对职业困境与促进人生幸福的有效途径;人生晚期,必要的休闲习惯与技能则使个体避免陷入因工作丧失导致的系列身心健康问题。休闲与工作两大生活领域只有效整合才能构成个体全面发展的完整人生。休闲-工作动态平衡的观点认为,休闲与工作之间存在内在的相互关联与影响,可以彼此限制、也可以彼此促进,个体生涯发展规划需要统筹考虑休闲与工作的互动影响,从休闲与工作彼此促进的视角出发,既关注工作发展、也关注休闲发展,只有构建出休闲与工作彼此动态平衡、良性互动的生涯结构,才是成功的生涯规划。[5] 

  (二)积极休闲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生涯发展规划不能仅仅局限于职业领域,也应涵盖休闲等个体重要生活领域,否则难以促进整体生命质量的提升。休闲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都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必由路径。休闲在本质上是自由、自发的,是相对摆脱控制与束缚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休闲时空中个体个性展现更充分、潜力实现更有条件。然而客观来说,休闲作为个体成长与发展的背景性因素,既能产生积极的贡献也可导致负面结果出现。比如有研究显示,积极休闲能够促进学业成绩、良好个性余精神性、幸福感以及身心健康等全面发展;而不当休闲则是危险性行为(如抽烟、酗酒、危险性行为等)、不良性格等的诱发因素。 

  1.休闲与个体全面发展的复杂关系。究竟哪些休闲活动有助于个体成长与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但休闲活动分类本身却是一个难题,已有研究尝试了从频率、强度、特点、项目、季节、位置与个人意义等多种维度进行分类,但尚未达成一致。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结构化休闲(structured leisure)得到研究者普遍重视,结构化休闲指那些受到监督并以个体发展为目标的有组织休闲或正式休闲。相关研究发现,总体上参与结构化休闲越多越有助于个体学业发展与心理健康,但具体来看各项结构化休闲对青少年发展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比如:体育运动与焦虑/抑郁改善及教育成就正相关,但同时与不良行为、药物滥用等也有正相关;参与较多艺术活动与学生会活动的青少年更少出现违纪行为与药物滥用行为,但随时间延续,相比那些较少参加者他们的药物滥用行为却有增加趋势。此外,从休闲参与时间角度来看,有研究指出少于15小时的结构化休闲有助于减少青少年饮酒数量、而多于15小时则会增加饮酒数量,但多于20小时的结构化休闲的青少年饮酒量少于那些不参加者[6]。可见,即便是普遍认为有益于青少年发展的结构化休闲,因具体类型、参与程度以及背景变量的不同而对青少年生涯发展的影响不尽相同。

  另一方面,非结构化休闲指那些不受监督也不以技能训练为重点的休闲,比如闲逛(hanging out)、随意休闲、校外自由活动等,通常这类休闲会导致青少年发展的消极后果。比如有研究显示,闲呆在外边与青少年首次酒精饮用正相关;看电视、玩视频游戏等随意休闲与体重超重、身体机能下降及饮酒等危险行为正相关。但同样有研究指出合理的非结构化休闲具有舒缓学业压力等积极效应。从更广义角度来看,非结构化休闲对个体发展也有许多贡献,比如有研究显示,野营、下棋等非结构性休闲有助于个性全面发展;参加一些自由组织的互动学习小组(如吉他等乐器学习、组建乐队等)则有助于青少年创造性、坚持性、竞争性、社会归属感和个性等的发展。[6]综合来看,休闲与个体发展关系密切而复杂、亟待澄清。 

  2.休闲与个体全面发展的循环互动关系。毋庸置疑,休闲与个体全面发展关系密切,但如何休闲才能有效促进个体身心发展?目前实证性研究结果尚存分歧。基于理论分析我们认为,休闲与青少年个体发展是相互生成的关系,其间的因果路径是环形的、互为因果的,身心发展状况影响休闲质量,而休闲质量又影响身心发展。休闲与个体发展的因果关系走向既受制于环境条件也取决于主观努力,良好的休闲环境、积极的休闲态度、必要的休闲技能是保证高质量休闲,并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青少年休闲干预与教育的侧重点。 

  二、生涯发展视域下的青少年休闲教育 

  休闲教育(Leisure education)是一种旨在促进青少年积极休闲、避免消极休闲,并最终促进青少年个性成长与生涯全面发展的教育。当前我国青少年休闲教育地位相对较低,相关课程、教材、师资均不到位,从教师、家长到青少年自身都缺乏休闲生活与休闲生涯规划的系统知识,致使青少年休闲意识薄弱、休闲技能低下、休闲规划混乱,这种状况极易诱发问题行为、危险行为乃至犯罪行为,对整体生涯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当前,推动我国青少年休闲教育破困发展的当务之急开发一门相关课程,其中又以开发一本优秀的青少年休闲教育教材最为迫切。参考国外相关研究[7-8]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我国青少年休闲教育课程或教材内容可以参考如下主题设计:休闲与生活的关系、休闲获益与风险、休闲动机与选择、休闲时间与休闲体验管理、休闲应对压力、休闲的限制与资源、休闲与人际交往、休闲与人生改变等。 

  已有研究显示,积极推动休闲教育能够显著促进个性完善与生涯发展[6]。具体来看,短期内休闲教育能够提升自我意识与休闲价值感,促进克服休闲阻碍因素的能力以及对周围可利用休闲资源的认识水平提高,促进自我负责的健康休闲行为与积极休闲动机水平提高等;中长期成效则包括无聊感减少、药物滥用减少、休闲兴趣增加,以及新的休闲活动与健康休闲活动参与增加等;最终效果则体现在休闲教育能够促进个体进入成熟而富有成效的生涯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楼慧心.从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走向互相融合——知识经济时代的休闲和工作[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05:90-93. 

  [2]王守颂.论休闲时代休闲教育的必要性[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112-114. 

  [3]Sonnentag S,Arbeus H,Mahn C,et al.Exhaustion and lack of psychological detachment from work during off-job time:Moderator effects of time pressure and leisure experiences[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2014,19(2):206. 

  [4]Toker S,Biron M.Job burnout and depression:Unraveling their temporal relationship and considering the role of physical activity[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12,97(3):699. 

  [5]Lin Y S,Huang W S,Yang C T,et al.Work-leisure conflict 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well-being:The roles of social support,leisure participation and job burnout[J].Tourism Management,2014,45:244-252. 

  [6]Caldwell L L,Faulk M.Positive Leisure Science[M].Springer Netherlands,2013:41-60. 

  [7]Caldwell,L.L.(2004).TimeWise:Taking charge of leisure time curriculum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Scotts Valley,CA:ETR Associates. 

  [8]Caldwell,L.L.,Baldwin,C.K.,Walls,T.,&Smith,E.A.(2004).Preliminary effects of a leisure education program to promote healthy use of free time among middle school adolescent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36,310-335.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