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整体提高县域学校课程领导力的行动策略

2022-06-08

  【摘 要】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是将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动力因素。助推区域内所辖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整体提高,可采用认识、规划、验证三段递进式的行动策略,在多种类、多篇目的文献与案例学习中提高课程思想力,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学校愿景构建与自主研究实践中提高课程规划力,在扎实有效的全学科、多种类的课堂实践与多层次、多类别的赛事助推中提高课程执行力与课程评价力。 

  【关键词】县域学校;课程领导力;整体提高;行动策略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教育的境界。而要实现这个宗旨,达到这个境界,对基础教育、学校教育而言,关键是课程建设,尤其是课程教学改革。”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课程领导力能为课程改革输送源源不断的力量,是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智慧“引擎”与探索“利器”。课程领导力建设已成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态势,已成为课改整体向纵深推进的前进方向。要通过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让学校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成为一种“常态”,使其扎根于学校,根植于校长、教师,成长于课堂,使课程领导力真正成为学校的“软实力”、校长的“真功夫”、教师的“好本领”,最终让学生获得健康,快乐地成长。 

  国内进行区域课程领导力提升研究,成效最明显的是上海市与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第一批6个实验区。但不论是上海市,还是教育部的6个实验区,都是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边远农村而言,如何有效借鉴其经验,整体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是目前值得认真探究的一个课题。笔者借参与“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与开县共建课改实验区”工作的机会,重点对此选题做了思考与实践,现提供一个3阶段的递进式行动构想,从行动主题与行动策略两个方面做个探究,以供同行参考。 

  一、行动主题预构 

  以“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两年行动研究”为总主题,下设递进式的3个子主题,即:“认识” “规划” “验证”。研究各子主题的预期目标如下: 

  (1)认识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理解“课程领导力建设”这个名词,回答“为什么”与“是什么”的问题,提高课程思想力,奠基课程设计力。 

  (2)规划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将“课程领导力建设” 从名词变为动词,从口号变为行动,回答“做什么”的问题,提高课程设计力,奠基课程执行力与评价力。 

  (3)验证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将动词性的“课程领导力建设”从被动接受变为行动自觉,回答“怎么做”与“做得怎么样”的问题,提高课程执行力与课程评价力,助推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有效提升。 

  二、行动策略预构 

  以每一个子主题为阶段主题,“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两年行动研究”分为3个阶段,第一、二阶段时间各为半年,第三阶段时间为1年。现将各阶段要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预构如下: 

  第一阶段:认识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 

  本阶段学校要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一)自主学习 

  1. 学习文献。由必学内容+自学内容两个部分组成,必学内容由学校指定,自学内容由学习者自选。 

  (1)文献来源。近6年尤其是近3年来有关课程领导力建设的论文,由至少1篇硕士论文与至少3篇以上公开发表的论文组成。 

  (2)文献类型。学校管理者至少要学习“学校课程领导力”与“校长课程领导力”方面的文献,专任教师至少要学习“教师课程领导力”方面的文献。其中,“基于学校规划编制视角”的文献为学校管理者的必学内容,“基于教师专业成长视角”的文献为教师的必学内容。 

  (3)基础达标。通过文献学习,一要对课程领导、领导力、课程领导力这3个概念的理解达成共识,结合学校实际给“课程领导力建设”下一个具有操作性的定义;二要能够简要说出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课程领导与校本课程开发领导、课程领导与校长行政领导之间的区别。 

  2. 学习案例。由必学案例+选学案例组成,必学案例由学校指定,选学案例由学习者自选。 

  (1)学校管理者的“1+2”学习。“1”为全县必学案例,即上海市第一轮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的案例;“2”为选学案例,又分为“1+1”,前一个“1”为限选,从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第1批6个实验区(山东潍坊、山东诸城、广州南沙、成都锦江、深圳福田、重庆南岸)中选择1个实验区学习其做法,后一个“1”为学习者自选实验区以外的1所知名学校,学习其课程领导力建设的经验。 

  (2)学校教师的“1+2”学习。“1”为全校教师必学案例,由学校根据本校办学理念与办学愿景选定一所其它学校的建设案例作为必学内容;“2”为选学案例,由教师自选,又分为“1+1”,前一个“1”为课程领导力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案例,后一个“1”为课程领导力建设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案例。 

  (3)基础达标。通过案例学习,一要对文献学习环节的操作策略有所消化,达到真信的效果;二要对自己的行动改革有所促动,达到真思的效果。 

  (二)合作探究 

  1. 组内交流。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其中行政管理人员除了参与到相应的教研组外,还必须单独成组,组内每个成员汇报选学内容的要点,要结合必学内容与选学内容谈自己的思考,要从课程领导力建设的角度提出操作策略建议。在个人提出操作建议的基础上,经过讨论达成组内共识,并确定出代表本组参与学校汇报的人选。 

  2. 学校交流。在教研组交流的基础上,由学校组织,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汇报,重点汇报本组选学了哪些内容及本组的建议。学校整理提炼教研组的汇报建议,形成校本的概念理解与可以选择的操作策略,下发到每个教研组定期开展一轮消化吸收学习,聚整个教研组的智慧形成“我为学校课程领导力献计献策”的论坛稿。 

  3. 校内论坛。由学校组织开展一次“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主题论坛赛,每个教研组派1名代表参赛,评出校内等级奖若干并予以精神与物质奖励。 

  (三)提炼运用 

  1. 校内提炼。由学校综合整理“校内论坛”的成果,提炼形成一份“某某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行动初构”的文字稿,并用其参加片区的论坛活动。 

  2. 片区论坛。由均衡中心组织开展一次“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主题论坛赛,片区内每所学校派1名代表参赛,评出片级等级奖若干予以表彰,将其论坛稿汇总,以电子文档的形式,每校传一份,并将论坛获奖情况与论坛汇总稿传给进修学校相应科室。 

  3. 校本内化。学校得到论坛汇总稿后,先组织学校管理层学习借鉴,结合本校实际吸取精华,修改完本校“行动初稿”文字稿,发给各教研组。再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学校下发的修改稿,提高其课程思想力,奠基其课程设计力。 

  第二阶段:规划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 

  本阶段学校要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一)优化学校课程愿景 

  学校课程愿景是陈述学校课程未来的样貌,是学校关于课程创造的主张,是把学校全体成员的心和精神衔接起来的共同的价值观,具有“愿景驱动力”。从目前情况来看,需要改变自上而下的建构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建构,主要有6个工作需要开展: 

  1. 成立组织,阐明意图。成立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课程专家共同组成的构建组织,由学校校长召集开会,向他们解释愿景建构过程的重要性,并特别强调未来将用愿景来形塑和评价课程的成品,并把领导小组分成若干个以5人以上为单位的实施小组。 

  2. 个体梳理,初呈愿景。第一,梳理奠基愿景,每位参与者都开展国家的课程政策、社会的课程需求、学校发展的特性、学生群体的特质、区域构成的特点等方面的研究,为个体愿景的构建打下专业基础;第二,个体初构愿景,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每位参与者用5个以上的短语(如“有意义的”等)来呈现“我心目中的课程”。 

  3. 组内交流,初构愿景。由小组长召集,组内每个成员依次阐述自己短语的内涵(如“有意义的”是指课程应该让学生能够由学习的内容中发现意义与目的)。在一成员阐述的过程中,其它成员有不明白者,可追问阐述者。组内阐述完毕,经过协商,写出达成组内共识的至少5个表达本组“我心目中的课程”的短语,并写好阐释。 

  4. 组间展示,初显愿景。由学校组织召开本校教职工代表会,听取每个小组的汇报,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表达本组课程愿景的短语并做简要的内涵诠释。所有小组汇报完毕,学校将每个小组的短语集中呈现于屏幕上或写在黑板上,由所有参会者独立选出表达自己意愿的由主到次的5个左右的短语。 

  5. 集中提炼,构建愿景。由学校主持构建小组会议,根据教职工代表大会选出的若干表达本校课程愿景的短语,取其多者提炼出本校的课程哲学、课程价值(育人理念)、课程目标,并初步设计出基于课程目标的课程结构。 

  6. 学理阐释,形成文本。在集中提炼的基础上,由学校指定主笔人,对课程哲学、课程价值与课程目标进行学理阐释,要在背景分析中明确学校课程哲学,在课程目标中体现课程价值追求,在课程结构中达成学校的课程目标。文本的结构可灵活,但必须包括“学校课程计划编制与评价子项目”的五要素,即背景分析、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由此形成学校的课程规划编制文本。 

  (二)优化学校课程设计 

  学校原有的课程设计肯定有不适合新的课程愿景的地方,需要调整,需要优化。这里的设计包括2个层面:一是学校课程表的调整优化,二是每位教师教学设计的优化。 

  1. 优化设计“依据”。依据是“学校的课程规划编制”,这需要一轮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学习改进过程,先由学校组织教研组长学习、讨论、修改,形成“第一轮修改稿”,再由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学习、讨论第一轮修改稿,形成本组的“第二轮修改稿”,最后由学校根据各教研组的第二轮修改稿,提炼修改成学校的“试行稿”。 

  2. 实化“依据”落地。“依据”产生了,关键在于实践与运用。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要根据“依据”规划“学校的整体课程”,调整并设计出“新的课程表”,初步建构出评价“依据”转化运用的评价办法。教师要根据“依据”规划“课堂中的课程”,每位专任教师在思考和确定具体的目标、活动、材料、课文和评估时,要根据“学校的整体课程”来思考课程设计。 

  3. 强化“落地”效果。分2个层面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助推“落地”的有效性。第一层面是学校层面开展设计大赛,开展全校性、全员性的体现“学校的课程规划编制”运用的导学案设计与教学设计大赛,评出若干等级奖予以精神与物质奖励。第二是片、县层面开展方案评比赛,由片区均衡中心收齐辖区内各学校的课程编制规划方案、课程安排表,按一定的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将获一、二等奖的学校课程编制方案推荐到县进修校参与全县的评选。 

  (三)开展课程领导力建设自传研究 

  在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上,经过了文献研究与愿景构建,每个参与者都有了一定的体验与思考,此时开展一轮自传研究,能有效地助推课程领导力建设。 

  1. 认识自传研究的目的。开展“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自传研究”是通过叙事的方式,把自己在课程领导力建设中的经历和思想演变过程等用文字形式进行梳理,分析其对自我发展的影响及其意义。主要方法是“以自己的个人历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自己历史的回顾来理解过去如何影响了现在,未来又如何镶嵌在现在之中”。 

  2. 开展自传研究的步骤。①回顾。将自己的参与经历细致梳理一遍,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对自己的课程领导理念、课程领导行为等进行自我回顾和分析,以提供研究“自我”的基本背景。②关注。关注课程领导生活中的关键事件,诸如有趣、难忘和难堪的事件、挥之不去的困惑、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这是促成自我实践性知识重构的重要力量和直接载体。③反思。将课程领导力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或关键事件的厘清,帮助自己重新看待现实场景中的自己,进而对自身的课程领导角色产生新的认识,并积极探寻和形成新的实践性知识。④重构。通过“自我”审视,重构包含对技术层面上的课程领导水平与能力和理念层面上的深层教育信念。⑤发展。通过对课程领导力建设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描述,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未来课程领导工作中的优势和需要克服的弱点。 

  3. 交流自传研究的成果。分3个层面开展。一是教研组层面,在学校的统筹下,分教研组展开,每位教师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从中择最优者推荐到学校交流。二是学校层面,由学校组织,每个教研组选派一位代表交流,限时发言,要突出叙事特点,要突出反思重构。三是片区层面,由均衡中心组织,辖区内每所学校选派一名代表参与分享。限时发言,要突出叙事特点,要突出反思重构,要突出借鉴价值。 

  第三阶段:验证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 

  本阶段学校要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一)课堂跟进 

  以学科组、年级组为平台,以课堂观察为抓手,以围绕课堂的“听、说、评、讲、议”和经验分享为主要手段,扎实开展将课程表落实于课堂的实践研究,认真开展“五环四课”的常态课研讨活动。 

  1.“五环”。一次课堂常态课研讨活动流程的5个环节:①自主设计,先个人独立设计,后组内围绕“问题”合作磨课;②授课观课,自主设计者授课,其它同伴观课;③反思重构,观课后,研究团队根据观察记录,研讨授课情形,修订原有设计;④验证再研,由一名教师根据研究团队提出的改进建议再上改进课,其他教师再次进行观课;⑤成果分享,再观课后,研究团队继续讨论听课情形,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从中提炼出类型化的操作技术或操作策略。 

  2.“四课”。运用上述“五环”流程,开展“基于问题为主题”的“四课”研讨活动。①一人同课多堂。以研讨的主题为中心,一位教师在多个班级连续执教同一内容,通过比较提炼出一般性的教学策略。②一人异课多堂。以研讨的主题为中心,一位教师在多个班级连续执教不同内容,以此暴露与解决同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借此检验某一种教学方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③多人异课一堂。以研讨的主题为中心,由不同学科的教师在多个班级连续执教不同内容,思维碰撞、合作竞争,通过比较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操作策略。④师徒同课异构。以研讨的主题为中心,校内专家、名师级教师与青年教师在不同班教学同一内容,通过比较获得对“同一问题”的多元处理策略。 

  (二)竞赛推进 

  为了提高“五环四课”常态课研讨的实效性,有效提高“五环四课”常态课研讨质量,可适时举行如下赛事助推。 

  1. 课堂教学大赛。分县、片、校3个层面展开。首先是校级层面开展“基于学校育人理念、课程价值、课程目标”的所有专任教师参与的课堂教学大赛,各校要早准备、早安排、有序推进;其次是片级层面的大赛,各均衡中心根据辖区学校研讨实际,确定赛事主题,抽签决定1—2个学科,举行片区课堂教学大赛;再次是县级层面的大赛,县进修校根据工作安排,分学段、分学科开展全县性的课堂教学大赛。 

  2. 命题设计大赛。分片、校两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是学校层面推进两轮开展“基于学校育人理念、课程价值、课程目标”命题设计大赛:一轮是分教研组展开,人人参与设计,设计的试题要能清楚地体现课标要求与学校的课程价值追求;二轮是学校层面的,在教研组初赛的基础上,各教研组选派代表参加学校的赛事,由学校评出等级奖若干。第二个层面为片区,由均衡中心抽签产生2个左右的学科,分2个阶段进行片区现场命题大赛:第一阶段为自主命题阶段,第二阶段为命题者向评委组阐述为什么要这样命题,评委根据命题与阐述评定等级。 

  3. 作业设计大赛。在校级层面分3个步骤展开。第一步:开展“基于学校育人理念、课程价值、课程目标”的作业设计研讨活动,从作业的形式、类型、数量、变化、转换、以及创意等不同视角展开论述,厘清认识,纠偏作业设计中的过多过滥、了无新意与毫无趣味的弊端,提高作业设计的针对性、有效性;第二步:由学校分教研组指定教学内容,每个教研组开展2轮作业设计活动——第1轮组内每个成员利用业余时间自主设计后,组内集中研讨,每个组员必须简要阐释出“为什么这样设计”,思维碰撞后达到智慧共生,形成该选题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与技法;第2轮组内集体设计,运用“已经形成的策略与技法”另选课题,组内集体共同设计1个选题的作业,提交学校供评选用。第三步:学校评选,按一定比例评出作业设计的优胜教研组予以表彰,汇总各组的作业设计策略与技法,提炼出校本性的文本发到各教研组使用。 

  (三)反思促进 

  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健康发展与全面发展,学校的课程规划编制与实施是一个交互作用、持续进行的过程,需要有效的反思予以调整、促进。学校要开展两个层面的有序反思: 

  1. 管理层面重点反思“规划与编制”促进学生发展的整体效度。纸面上的规划与编制在转化成教师的教学行为后,是否真正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反思予以调整与优化,重点建构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学校育人理念的学生课堂学习“六度”状况,即学生参与学习有广度,自主学习有效度,合作学习有深度,教师导学有精度,目标达成有高度,师生关系有温度;二是基于学校课程目标的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不同课型建构策略。 

  2. 教师层面重点反思“规划与编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深度。在反思基于学校育人理念的学生课堂学习“六度”状况的前提下,重点在如下方面深化反思:如何持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广泛主动参与学习;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让学生深入有价值地学习;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现生生互动共进;如何科学设计教学问题,课堂提问、追问精当适切;如何有效设计达标检测及作业,使教学目标达成度高等。 

  3. 提高“反思促进”质量的干预策略。采取个体适时自主反思与群体定时集中反思相结合的方式予以干预。开展“群体定时集中反思”要注意如下几点:一要定“点”,每轮反思应有侧重点,管理层在“六度”中侧重哪些“度”,课型侧重哪一“类”,集中反思活动开展之前要提前告知并提出明确的要求;二要定“时”,“群体定时集中反思”按教研组分组开展,每月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与地点进行;三要定“标”,每次“群体定时集中反思”活动要有完成基本任务的量化指标,每次反思活动完成后,每个教研组要向学校提交一篇经过提炼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文稿。 

  参考文献: 

  [1] 徐淀芳.感言 永在路上——将课程的“墙面效应”变为“铺路价值”[EB/OL].http://www.whb.cn/zhuzhan/kandian/20150624/32590.html 

  [2] 课程领导力:上海基础教育整体提升的智慧[EB/OL].http://www.whb.cn/zhuzhan/kandian/20150624/32590.html 

  [3] 夏禄祥.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D].河南:河南大学,2008.64-65. 

  [4] 夏禄祥.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D].河南:河南大学,2008.58. 

  [5] 陈俊芳.“二元五次”常态课研训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小学管理,2015(5):43-45. 

  [6] 黄云峰/朱德全. 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意蕴与生成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5(2):1-3. 

  [7] 陆燕萍.基于课程文化建设,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J].江苏教育研究,2011(12A):56-58. 

  [8] 张琼/傅岩.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展表征探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25-28. 

  [9] 胡惠闵.学校课程领导力的实践路径[J].基础教育课程,2014(2上):24-29. 

  [10] 王云生.推进课程改革需要提升教师课程意识和课程领导力[J].基础教育课程,2014(4上):28-31.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