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职校教师成长的环境要素分析

2022-06-08

  【论文摘要】生态系统理论将职业院校教师成长放置于一个综合、复杂、交互的生态环境中。从微观、中间、外层、宏观等四个由内向外延展的差序系统分析教师成长的关键环境要素及其作用机制,可以为促进职业院校教师成长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整合的路径。
  【论文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职校教师;教师成长;环境要素
  一、职业院校教师成长对环境的依赖度分析
  人的行为受其所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心理学家勒温在心理动力场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人类行为公式:B=f(P,E),指一个人的行为(Behavior)是其人格(Personality)与所处环境(Environment)的函数。也就是说,人的行为表现是自身个性性格与内外环境交互作用、共同决定的产物。
  在职业院校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中,很多学者也论述了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李景春指出,教师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主导因素,受到内部和外部生态系统的影响,其中,教师、学生、管理、科研是教育内部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政治、经济、文化是教育外部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耿明健认为,青年教师成长依赖于客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教学环境、科研环境、人际环境、政策环境等)与主观环境(涉及自主意识、职业理想、职业精神等)的发展情况。王冰蔚等人对教师的成长规律以及影响职业学校教师成长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指出职业学校教师的成长分为形成期、发展期以及适应期三个时期,并提出影响其成长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教师的自身素质结构以及努力程度;第二,学校环境;第三,社会及家庭环境。许松芽采用自编问卷,从学校领导、学校经济条件、同事之间的互动情况等对不同类型教师的学校生态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熟手型教师在这三个方面的表现比新手和专家型教师消极。王爱文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等视角出发,指出自然环境是教师成长的基础,社会环境是教师成长的决定性因素,规范环境是教师成长的行为准则,而这些环境的共同作用最终会维持教师的生态环境平衡。
  从以上关于职业院校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中可以发现,职校教师的成长依赖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共同配合。首先,作为一名职校教师,从新手型教师蜕变为专家型教师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各种环境要素的作用,如社会环境、体制环境、经济环境、家庭环境、学校工作环境和个人精神环境等。其次,教师成长的环境主要包括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其中内部环境涉及职校教师个人的身心特征与综合素质,这种内部环境构成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决定了教师成长的内部需求强度和发展高度。外部环境则与家庭、学校、社区、企业、政府、社会等息息相关,职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位晋升都离不开外部环境的配合与支持。此外,教师成长的内外环境要素之间,并不是单一、独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共同产生整合性影响力的。当前的研究对环境的论述,多涉及单一层面或单一要素,缺乏从内至外、从微观到宏观的整合性视角,也缺乏对环境要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分析,以及对教师个性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分析。因此,将职业院校教师成长放置于一个更加综合、复杂、交互的环境中进行考察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此,生态系统理论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有效的整合性关注视角。
  二、生态系统理论概述及其借鉴价值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在其《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中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他将个人生存的生态环境看作是一个嵌套式的组织系统,并对由内而外延展的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给予了界定与分析。
  (一)生态系统理论概述
  生态系统理论从环境与人的关系入手,指出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协调且互惠关系。因此,对个人问题的理解和判定必须从其生存的环境着手。在关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论述中,布朗芬布伦纳指出:微观系统是处于最内层的系统,是个体生活和交流最近的环境。对于职校教师而言,微观系统主要涉及教师个人的身心系统(如心理健康状况、个性特征、动机情感、意志态度等)及其相应的活动方式、角色扮演等外部表现。中间系统指的是与个体成长直接关联的社会环境,包括学校、家庭、同辈群体以及上述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之间的关系。外层系统关注个体间接参与的环境系统及其相互作用。在该系统中,个体并不直接扮演主要角色,但系统内的相互作用会间接影响个体发展。对于职校教师而言,外层系统包括兄弟院校、政府、企业、社区等。许莉娅认为,宏观系统是一个较大的环境系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法律等均包含其中。同时,上述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也是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二)生态系统理论对职校教师成长的借鉴意义
  人类普适性的生存发展环境,同样适用于教师这个子群体。生态系统理论将教师的成长放置于人类的生存背景下,小到教师的身体状况、个性特质、人际关系,大到社会风俗习惯、国家经济环境、政治制度等多层次复杂系统都会影响职校教师的成长。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考察这四个环境系统的某一个层次,或者某个层次中的某一个要素,忽视了整合性的关照和层次间的交互作用。
  与普通学校相比,职校教师与社会、市场、企业、政府等联系更加紧密,家、校、政、企的契合和关联对教师成长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各层级系统之间的互动和失衡状态是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成长的动力。生态系统理论将个人成长放置于一个真实、复杂的系统中,强调多重环境对个体行为及其发展的影响,从微观、中间、外层、宏观等四个环境维度解构交互关系和成长的影响因素,为职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因此,生态系统理论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成长具有借鉴意义。
  三、生态系统理论下职校教师成长的环境要素分析
  职校教师成长过程伴随着错综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即其成长依赖于各种环境因素。结合生态系统理论,对这些环境因素加以归类,由小到大可依次分为微观环境、中间环境、外层环境与宏观环境。下面对这四种环境中影响职校教师成长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一)微观环境分析
  职校教师的成长与个人的身心系统密切相关。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个性性格、动机情感、意志态度等都是个人身心系统的组成部分。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其职业发展的基本保障。然而,面对不健全的社会健康保障制度、教学与科研压力、家庭经济负担,再加上自身的健康和保健意识薄弱以及缺少体育锻炼,职校教师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且直接影响其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师的个性性格影响其成长的高度,具有敢于追求、勇于创新性格的职校教师往往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然而,当前规范化、分数化以及奖惩性的教师评价在实现评价的客观性和可比性的同时却忽视了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从而导致教师成长的异化和功利化。动机情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教师看待学科及教学的态度与取向对教师成长中教学学术能力的提升影响最大。因此,培养教师对本行业以及本专业的热爱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动机,并促进其成长。对于大部分试用期教师而言,适应性障碍的出现会使职业理想迷茫,最终可能弱化教师的从教意志,从而导致其转行。
  (二)中间环境分析
  学校、家庭、同辈群体及其相互作用是中间环境中影响教师成长的要素。这些要素或单独、或通过相互作用间接影响教师的成长。学校提供的自然环境、科研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教师成长的根基,各种环境交互影响,并潜移默化地促进教师的发展。然而,基于人的惰性,学校也会采取强制、监控、指挥或威胁等手段对教师进行专制管理。各种硬性规定会遏制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如招聘、选拔、岗位安排、上岗转正、培训、监督、晋升、降职等。职校教师的成长也依赖于家庭支持结构(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结构以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等)。对于已婚教师而言,随着工作干扰家庭与家庭干扰工作程度的增强,教师的离职意向增强、组织承诺降低。因此,教师的自我边界意识和不同边界内角色转换的能力是实现学校教学工作与家庭生活平衡的关键。另外,同辈群体的教学知识与技能、人格魅力等对教师具有激励作用,而群体间发展水平的落差、沟通的缺乏、信息的阻滞则阻碍教师成长。中间环境注重教师成长中所密切接触的群体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相比微观环境,其范围更广,且视野更加开阔。
  (三)外层环境分析
  在生态系统理论的外层环境中,企业、政府、社区及其相互作用是职校教师成长的重要支柱。校企合作是职校教师成长的平台,特别是“双师型”职校教师,其实践能力的提升有赖于企业的支持。然而校企合作成效不高,存在着政策与管理机制不健全、职业院校无法有效适应行业需求、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说明国家从政策层面上对校企合作予以大力支持,并且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提升职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因此,校企合作的成效依赖于学校、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相互配合。职校教师的成长也受到政府教育制度的制约,如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下教师教育的规范、教师聘任制度下教师发展模式的变化、学科制度下教师专业的限定等等,都是教育制度对职校教师成长的制约因素。
  (四)宏观环境分析
  对于职校教师而言,其所处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环境及其相互作用。市场经济对教师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信息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要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各种教学活动,且教学的中心由“教”转变为“学”,教师地位也由全能型变为功能型。因此,市场经济在促进教育方式变革的同时,对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和法律主要通过教育立法或政策形式规定教师的基本待遇、工作和生活条件,并引导、规范教学活动和教师行为,最终为教师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文化场域(行政力量、经济力量、同侪力量)是职校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载体,教师根据自己在多元文化场域里所占据的位置采取不同的行为选择,并不断成长。当今,随着社会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样化,对职校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同价值取向的教师必须拥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如“双师型”教师以其专业素质为支柱,研究型教师以其绩效取胜,关怀型教师则依靠自身的职业伦理精神。因此,职校教师所依赖的宏观环境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系统,层次更为鲜明且影响更为广阔。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