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传统文化视角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活化和链接

2022-06-08

  【论文摘要】新时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灵活运用和有效链接,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传统文化视角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活化包括: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发扬"克己复礼、注重修身"的道德教育理念,增强青少年道德自律意识和道德实践水平;传承"天人和谐"的传统美德,提升青少年公民道德意识。传统文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效链接包括:加强课程建设,搭建多元平台,创新教育方法,重视师资培养。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道德教育;课程建设;教育环境;师资培养
  新的历史时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意义愈发重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必须坚持德育的首要价值,而青少年恰好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其加强道德教育更具迫切性。坚持道德教育的首要价值,应该重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注重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发展。
  一、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一)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焕发活力的内在要求
  德育内容的充实,德育形式的创新,德育工作吸引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1]追求慎独修身的道德理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宝贵的德育资源。正如张岱年所言,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2]。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稳定性、向心性等标签价值,无论世事如何发展,它们始终萦绕在中国人的内心和行为中。中华优良传统道德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是青少年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生活化的道德传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和道德实践经验。西班牙思想家加塞尔说"唯一无可怀疑的实在是'我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任何事物比它更基本、能走在它前头了。就是思想也不能先于生活,因为思想也不过是生活的一个片断、一项具体活动。"[3]同理,道德不能脱离生活,离开生活实践就无所谓道德。传统文化强调"知行统一"、"以身作则"和"推己及人"的道德教育实践模式新的历史时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亟须以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激活青少年道德教育。
  (二)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是青少年道德价值重构的客观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义仁智信"、"讲德重教"以及饱含悠久历史文化的风俗民情、名山大川等,将构成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传统文化将在未来的价值重构中焕发生机,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不竭动力。如何使青少年担当起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青少年道德教育体系,迫切要求我们把现代道德精神观念和传统道德文化充分结合起来,把青少年道德教育和弘扬传统文化整合起来。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挖掘、利用其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道德资源显然具有很强的内在契合性。进一步而言,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为我们重构道德,提升青少年道德教育实效性提供了先天的价值基因。"我们要重建道德和价值观念,要从传统文化中去吸取营养,不能抛弃自己的传统。重新引进另外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观念,那是没有根的。我们当然要吸收其他的优秀文化,你民族的根扎得越深,你的吸收能力就越强。"5]
  (三)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是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要
  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人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6]文化强国梦的实现需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传统,中国精神的弘扬光大需要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滋养。当代国人的价值理念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弘扬当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道德基因的浸润。。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7]当前国家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息息相关、一脉相传。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二、传统文化视角下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活化
  (一)弘扬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8]中国是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爱国主义是鼓舞人心、凝集人心,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伟大力量,是指引各族人民奋发图强的一面旗帜,是中国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旋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广泛,包括国情、国史教育,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无论何种内容都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国传统烙印是爱国主义的鲜明特征和线索。《礼记大学》中有"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段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名句,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由家至国"的家国情怀。这种家国情怀在实现"中国梦"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处处流淌着爱国主义的精彩篇章。事实上,爱国主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贯穿始终的鲜明线索。对于如何爱国,许多文化典籍中留下了丰富的洋溢着爱国精神的教育篇章,如"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岳飞,"男儿到死心如铁"的辛弃疾,"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的陆游,"也留正气在乾坤"的张煌言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这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10]
  (二)发扬中华民族"克己复礼、注重修身"的道德教育理念,增强青少年道德自律意识和道德实践水平
  提高道德自律意识和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现代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落脚点。培养"知行统一"道德高尚的现代公民一直是现代德育的基本价值追求,学会做人更是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要培养具有高尚道德的现代公民,要使道德观念内化于心,不仅要靠道德教育,还要靠道德修养,要靠现代公民的个体道德觉悟。关于"如何做人"的道德教育价值追求显然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获取宝贵的营养,而注重道德修养的优良传统文化亦对我们有重要的传承和启迪价值。现代青少年道德自律意识和道德实践水平的培养与中国传统文化"克己复礼、注重修身"的道德教育理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有学者将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力",并以其为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力就是:以塑造圣贤人格为目标、培养整体观念为内容、以言传身教为原则、以知行合一为方法,这些思想资源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定、内容整合、原则确立、方法探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11]一方面,传统文化在道德实践上倡导道德感化为主的教育模式。"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其实,"内省"、"自省"强调道德的自我内化过程。"言传身教"、"慎独"式的道德教育模式对当代青少年道德教育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强调道德实践,注重知行合一。"履,德之基也"、"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些经典论述,都是在强调道德践履重要价值,都在强调知行统一的辩证统一,都在阐述"身体力行"的道德修养价值。
  (三)传承中华民族"天人和谐"的传统美德,提升青少年公民道德意识
  当前,青少年道德建设已进入非常关键的时期,社会对加强和完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诉求越来越急迫,人们对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期待越来越高。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时期,青少年公民道德建设不仅要注重与时代发展的结合,不断推陈出新,更要强调批判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尤其是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把符合时代要求、契合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人性价值的传统文化精神加以发扬光大。人贵于物、义重于利、德高于力、群己和谐、天人合一、善统真美、义重于生、德高于智、理贵于欲、公大于私。这种传统的哲学价值体系一直主导着中国传统德育。[12]对中华民族"天人和谐"传统美德的整理诠释,对于改善当前的道德环境,提升青少年公民道德意识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提升青少年道德素养有助于人们和谐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良好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助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形成。
  三、传统文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效链接
  (一)加强课程建设,用传统文化丰富青少年道德教育内容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教育,重点在青少年道德教育。实现传统文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有效链接,亟待加强相关方面的课程建设。首先,在学校教育中专门设置传统文化道德伦理课程,通过日常教学逐渐渗透传统文化道德理念,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在中小学以学校德育教育为依托,通过思想品德课以及相关选修课程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在大学,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相关通识教育开发设置传统文化教育专题,牢牢站稳课堂教学主阵地,充分发挥德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其次,创新相关学科教学课程体系,加强传统文化和相关学科教学的结合。通过在学科教学对传统文化的嵌人,让学生更加生动具体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进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要有了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教育意识,就可以更多地找到教学过程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结合点,让"仁爱"、"正义"、"担当"、"明辨是非"、"自强不息"等道德元素,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就可以使当代青少年人生价值不迷失方向。[13]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