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巧设暖场环节,“初始化”课堂状态

2022-06-08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也就是说,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状态,而后开展的教学活动才会更有效、更有生命力。那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面临着哪些问题呢?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呢?本文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提出在教学设计中加入暖场环节的建议,以此来创设良好的课堂开端。 

  ●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状态分析 

  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主动性较差 

  初中阶段,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因此难以形成一种内在的、可持续的学习主动性。初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能学科,被大部分学生视为“边缘学科”。它往往不受家长和学生的重视,考试分数对于他们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学生的重视程度和学习主动性偏低。 

  2.课堂的独特性决定了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注意力容易分散 

  首先,信息技术课大多安排在上午最后一节或下午第一、二节。此时,很多学生处于疲劳、饥饿或困乏的状态。其次,计算机教室是一个不同于班级教室的新环境,这里有来自于各种软硬件设备、游戏、网络以及新的“左邻右舍”等多方面的诱惑。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注意力容易分散。 

  3.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伪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是一种“伪兴趣”,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学科知识本身缺乏吸引力。部分知识在小学已经学过或生活中经常接触,缺乏新奇的吸引力;部分知识点与学生当前的学习和生活关联度低,难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学生在小学形成了对信息技术课的错误认识,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游戏课、上网课,是用来玩的娱乐课。他们的兴趣建立在信息课可以玩的基础上。 

  综上所述,教师在如此消极的状态下开始一节课的教学,其效果必然无法令人满意。因此,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我们应该首先想方设法使学生快速进入一种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只有这样,后续的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开展。即巧用暖场环节“初始化”课堂状态。课堂教学也可以设计“暖场环节”,同样以活动为载体,它的目标是教学,用它吸引学生关注。而“初始化”课堂状态是指使学生忘却杂念、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思维和心理均进入准备学习的状态。简而言之,就是指在课堂开始时,通过某种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学习状态,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 课堂导入与暖场 

  一般来说,好的课堂导入可以起到激发学习兴趣、沟通师生情感、明确教学目的、确定全课基调等多方面的作用。设计课堂导入时也应尽量遵循针对性、趣味性、关联性、语言艺术性等各方面的原则。而要设计出符合诸多原则的精彩课堂导入,其难度之高是可想而知的。面对这一难题,多数教师选择了的侧重于针对性,针对教学内容开展导入环节,这样往往难以激活课堂状态。 

  暖场则不同,它可以与教学内容有关,也可以毫无关系。暖场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准备状态,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具体表现为:上课伊始,教师不急于直接进入教学环节,而是先讲一个故事、说一则幽默笑话或者做一个游戏、欣赏优美的音乐和精美的PPT,把学生的注意力有力地吸引到课堂上,待课堂温度上升后再开展教学环节。暖场环节,也可以理解为课堂导入的前奏部分,如果暖场环节能与教学内容巧妙结合,那自然不失为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设计。如果和教学内容毫不相干,无法自然过渡到教学内容,那么暖场后开门见山地转入教学活动,也会是一个很好的课堂开端。 

  ● 多样化的暖场形式 

  1.精美的多媒体作品,安定学生情绪 

  上课伊始,播放一个精美的PPT作品,精美的图文配上优美的音乐。在欣赏、聆听的过程中领悟人生道理、平静心灵,为教学开始做好情绪准备。这样可以安定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简单的趣味游戏,激发课堂热情 

  一个简单的趣味游戏,能使学生战胜腼腆和胆怯、加速小组成员的磨合、凝聚小组的合作力和战斗力、让学生感受参与活动的快乐,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热情地投入到后续的教学活动中。 

  例如,某个夏日的午后第一节课,学生都还深陷于午间的困乏之中,如果直接上课,肯定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于是,我先开展了一个逆向思维小游戏,游戏的内容是:我喊出指令后,学生要迅速做出与指令相反的动作(如我喊起立,学生就应该坐下),错误的同学将接受小小的惩罚。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于是我开始喊:抬头!(少数学生没有低头),当我喊“男生起立!”(少数男生随女生一起起立时,全班都笑起来了),此时课堂已经完全激活,接着再开始教学内容,效果自然更好。 

  3.有趣的故事,感悟人生、沟通师生感情 

  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能让师生产生共鸣,能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教师的心灵,实现师生感情的良好沟通。 

  例如,一次上课前我听到学生在辱骂对方父母。于是我决定给学生分享自己收藏的一篇小故事《我最好的一场戏》,内容为:周星驰说,“当年母亲带着三个孩子讨生活。一次她好不容易借来钱,买了几只鸡腿。我抓起一只,手一滑,鸡腿落在一摊鸡屎旁边。她又生气又心疼,取过树条狠狠抽我,直到姐妹护住我才放下。她捡起鸡腿,用开水冲洗一下,舍不得扔,自己吃了。虽然我演戏无数,但我最好的戏,是在七岁那年,演绎的是挚爱亲情。而唯一的观众,是我的母亲”。 

  这则故事虽然和当堂教学内容无关,但它引起了学生的沉思,教师再适当分享感悟、谆谆教诲,后面的课堂也似乎更认真了,好像学生懂得感恩父母、尊重父母之后,也懂得要认真学习似的。 

  4.思维趣题,激活思维状态、激发学习兴趣 

  一个看似与教学无关的思维趣题,能激活学生思维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兴趣可以是对课堂的兴趣、对教师的兴趣、对信息技术课的良好感觉和期待,这些都会促进学生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和内容产生兴趣。 

  例如,上课开始,我就给学生出了一道思考题“假设1=5,2=10,3=15,4=20,……,请问:5等于几”。这是一道思维题,考查的是思维定势,也算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答案是:1)。这道题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积极地思考、热烈地争论,最后在轻松的欢笑中结束。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课堂的乐趣。 

  ● 暖场虽好,也不能滥用 

  暖场作为课堂导入的一个附加环节,能在教学内容之前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习热情、调动课堂气氛,能使后续的课堂导入在一种的积极情绪场上开展,从而实现更好的激趣和引入效果。但设计不当的暖场环节,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难以迅速收回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氛围过度活跃、学生情绪沉重等,这些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我认为在信息技术课堂恰当运用暖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原则:①契合学生的年龄段兴趣需求。②短小精炼,快速高效。③形式多样,避免单一。④试图与教学内容自然结合。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特点以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来决定,决定暖场环节的取舍和具体操作方法,最终更好地“初始化”课堂状态。 

  最后,再以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阐明我的观点,“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即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我们应该首先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一种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只有这样,后续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开展。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