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略论新课程标准下一堂具体课听课评语的书写

2022-06-09

  【摘要】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程序、教学效果和教学基本功等层面进行理性思考和定位评价,从写好眉评、全面考量、拟好思路和书写规范等方面落实环节,由具体案例提供示范,通过勤于动笔提高水平。

  【关键词】科学评课;落实环节;借鉴范例;勤于动笔

  随着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广大教师的素质要求势必越来越高。其中,通过开展听课评课为主体形式的常规校本教研活动是学校进行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新课程标准下一堂课的听课评语应该如何书写呢?这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常常容易忽视而又感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本人就此粗略地发表一些见解,以飨读者。

  1 科学评课是听课评语书写的前提条件

  要想写好听课评语,学会评课是关键。在新课程标准下,我认为主要要从以下八个层面来进行全面的思考。

  1.1 看教学理念是否先进, 总体理念是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现代课堂教学评价则以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得到发展”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根本标准。真正的课堂应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相互生成的课堂。具体说来,它主要包括:①新的教学目的观,即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的双基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智能观与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素质观。②新的教学本质观,即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词组,把“教学”当作一种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③新的教学价值观,即做到内外价值并举,教学不能只注重学生认知智力的发展,还应关注其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④新的教师观,即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等,能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发展。⑤新的学生观,即潜能观、发展观、主体观和差异观,一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是教师要坚持性善论,且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与改正错误;三是要看学生是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明确有关活动的目的及参予有关活动的过程;四是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具有差异性,教师的教学应区别对待;⑥新的教学氛围观,即课堂上应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教学过程应强调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教学中应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与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⑦新的评价方式,实行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1.2 看教学目标是否恰当, 首先,从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要从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情感价值观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以新课标为指导,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围绕目标和实现目标服务。具体地说,①看是否重视双基教学;②看是否正确处理了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③看是否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④看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了三维目标的统筹整合。

  1.3 看教材处理是否到位, 科学合理地处理教材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评课时,可看以下几个方面:①教材处理的基本理念,是否树立了“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新观念,教师是否能依据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否科学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精选与整合;②教材处理的着力点,是否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③教材处理研究的着眼点,是否尽可能“实”“活”“精”“巧”地运用了教材,是否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是否构建了知识网络;④教材处理的细节,是否做到整体处理、大小字部分是否有机融合、图表解读和运用是否到位等诸多内容;④教材处理的制高点,是否利用教材增加学生知识、训练学生能力、教给学生方法、发展学生智力,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总之,对教材处理的水平能够反映出一位老师进行教学的最基本素养。

  1.4 看教法运用是否得当, 现实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⑴讲授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讲读法和讲演法,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⑵直观演示法,它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⑶反馈练习法,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⑷讨论法,强调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进行全班或分组讨论、辩论的一种教学方法。⑸实验法,它主要是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使用的一种重要方法。⑹启发法,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启发式教学法就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方法。⑺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它是教师或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主要包括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发现教学法等。在新一轮课改中,这种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⑻多媒体教学法。

  总之,对教学方法的选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看是不是优选活用。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二看教学方法的是否多样化。教学方法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评课时既要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工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三看教学手段的运用,即看教师是否能适时、适当使用教具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

  1.5 看学法指导是否得体, 教师的学法指导要想卓有成效,应遵从以下几项原则:一是体现自主性(不强制灌输,而重在引导点悟) ;二是体现针对性(不主观臆想,掌握学情,有的放矢) ;三是体现操作性(不繁琐笼统抽象,操作方法具体明确);四是体现差异性(不搞一刀切,区分对象,分类指导);五是体现巩固性(不一蹴而就,立足反复强化,长期训练)。 学法指导方法应体现多层次多形式,通常有这样几种形式:①渗透指导,即是教师在课堂上见缝插针,随时渗透;②点拨指导 ,即是学生在学习迷茫时教师给以恰当点拨提示;③示范指导,即是有些方法仅靠教师讲解是不够的,必要时教师要做示范让学生效仿。

  学法指导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即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要较好地呈现出来。

  1.6 看教学程序是否合理, 首先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二看教学思路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给人以新鲜的感受;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师在课堂上实际运作教学思路的效果怎样。

  其次是看课堂结构安排。一看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看知识点之间的过渡或衔接是否恰当、自然,是否存在前松后紧(前面用时多,内容松散,后面用时少,内容密度大)或前紧后松现象(前面时间短,教学密度大,后面用时多,内容松散),看讲与练的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二看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的分配,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三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回答展示的时空太少的现象。

  1.7 看教学效果是否明显, 一是教学成效是否显著,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气氛是否热烈;二是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是否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是否达成;三是是否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学生是否学得轻松愉快,当堂问题是否当堂解决,学生负担是否合理等。

  1.8 看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 这里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板书,好的板书应该设计得科学合理;简洁明了,有艺术性;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二是教态,好的教态应该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师生有良好的情感交融。三是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抑扬顿挫,富有启发性。四是教法,即运用教具,操作多媒体等技术熟练等。

  2 落实环节是听课评语书写的根本保证

  2.1 写好眉评。在听课过程中,要养成边听边在听课笔记本上书写眉评的习惯,以便为后边的总评书写作好充分准备。

  2.2 全面考量。听完课后,要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程序、教学效果和教学基本功等上述八个方面进一步进行全方位的理性思考和定位评价。

  2.3 抓住关键。要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即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要写优点,又要写建议或不足。要善于抓住课堂关键事件,分析课堂教学的亮点、特点及创新之处;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的热点、难点、重点,不舍本逐末。

  2.4 拟好思路。最好能采用“总—分—总”的写作思路,先在草稿纸上列出要点,写出关键词,粗略勾画书写轮廓。

  2.5 书写规范。做到: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突出学科特色,能体现较高的专业素养;语句通顺,行文流畅,一气呵成,能体现较高的写作素养;字迹工整,板面美观,能体现较好的基本功。

  3 借鉴范例是听课评语书写的有效途径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别人的间接经验,并择其善者而为我所用,就可以少走弯路,迅速提升自己的评语书写水平。下面是本人听完一堂高中历史课后所写的完整评语。 熊老师所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课非常成功。主要亮点:

  3.1 教学理念先进,运用新课改理念统领教学,凸显了以材料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特色,较好地实现了旧、新高考的接轨。这是本堂课最大的亮点。

  3.2 教学内容处理合理。落实了“五度”标准,即从知识度、分析度、更新度、高考度、现实度等多角度来看是比较全面而科学的。知识度层面:把经济全球化分含义、进程、动力、实质和特征、表现、影响、应对等七个方面,构成比较完整的体系;更新度方面: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以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接受新知识、新观点(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在全球中的作用);分析度层面:分析问题比较透彻,既有横向比较,又有纵向联系。高考度层面:选用了适量的高考真题。充分利用经典高考题,是帮助我们直奔高考的有效途径。现实度层面:史学与现实的结合。教学中所选用的材料,很多是当今世界的热点内容,彰显了史学的社会功能,很大程度上渗透了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3.3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一是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等教学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尤其是以探究式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是这堂课的又一大亮点。每个主干内容要点总是先以提供情境材料的形式呈现,然后抛出问题,让学生探究思考。二是讲练有机结合。几乎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就配备一道几道习题,加以巩固提高。三是注意调节教学节奏,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语言鲜活,有感染力;按需定教,能根据学生求知欲的强弱调整教学思路,能随时注意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整个课堂井然有序。

  3.4 能力培养成效显著。该堂课能力培养的着力点是通过材料教学来实现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得出或佐证主干知识点,培养了学生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论从史出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建议:①对于文科应届生的教学,可适当降低难度、深度;②可适度减少一些教学内容,材料的选取还可精当些。

  总之,这节课在兼顾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突出了以学科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符合当今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成功的范例。

  4 勤于动笔是听课评语书写的关键所在

  平时在听完课后,学科教研组要加强集体研讨,各位教师要认真落实动笔书写评语环节。只要我们能改变过去那种“只听不评、只讲不写”的不良状况,通过用心思考、认真评议、反复磨砺,就一定能写出高质量的听课评语来。

  参考文献

  [1]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 《中小学教育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