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浅论艺术职业院校引入“跨界声乐”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2022-06-09

  摘要:“跨界声乐”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声乐教学模式,正是对一直遵循着“三种唱法”的划分来进行的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继承、融合及发展。笔者从艺术职业院校当前的招生局面、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就业形势以及舞台空间等方面与传统声乐教学进行了对比和阐述,说明了当前艺术职业院校引入“跨界声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种唱法;跨界声乐;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252-2

  自从1986年CCTV第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主张按美声、民族和通俗分三个组别评选后,中国歌坛就按“三种唱法”把歌手们划分开来,而以“培养大批高技能艺术人才”为教学目标的艺术职业院校自然也是按照这三种唱法来训练声乐专业的学生,并且随着各自唱法的成熟和发展和专家学者的研究深入,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有效的、稳定的教学模式。

  在“三种唱法”的教学模式中,美声唱法沿袭了几百年来的欧洲传统唱法,对发声技能的要求最高,强调横膈膜支持的深呼吸以及能穿透大乐队的全身共鸣,要求声音连贯自如、声区统一,并且把男女声分成了六个声部,声部划分科学而严格;民族唱法对嗓音条件要求比较高,要求音色明亮、纯正、圆润、甜美,艺术院校的民族唱法教学渐渐借鉴了美声唱法的一些发声技巧,比如深呼吸支持和声区的统一,尤其是高音部分的头腔共鸣运用,都有着浓郁的美声色彩,已经形成了“科学性、时代性”的新民族唱法教学体系;随着国内传媒娱乐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各种“歌唱秀”的盛行,通俗唱法教学在艺术职业院校传统声乐教育模式里的比重从无到有在逐年递增着,但是由于对国内影响较深的港台流行歌曲音域较窄,基本用真声演唱,对发声技法要求不是很高,所以针对通俗唱法专业的学生,老师一般采用一些欧美流行音乐及音乐剧的曲目进行教学,高音演唱上也同样会借鉴美声唱法的呼吸和民族唱法的咬字吐字,歌唱中强调运用轻声、气声、假声、滑音、颤音及话筒。不难发现,在艺术职业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里,随着教学手段的丰富和教学理念的发展,“三种唱法”并非“老死不相往来”,而是在相互借鉴、共同发展,“三种唱法”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部分声乐教师在教学中也逐渐打破传统,开始了对传统唱法进行“跨界”的探索和实践。

  其实,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英国歌手莎拉·布莱曼为代表包括新西兰歌手海莉·薇斯特拉、美国歌手乔诗·葛洛班、意大利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等在内的一批欧美古典歌手就开始尝试将流行音乐元素借鉴运用到古典歌唱中去,他们跨越古典和流行的的演唱形式一出现即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喜爱,几乎囊括了欧美各种古典风格唱片的销量冠军,他们的这种新型演唱方式被称为“跨界唱法”。很快,国内如廖昌永、谭晶、汤灿等一些歌唱家也逐渐在演唱中融入跨界风格,演唱效果非常好,深受群众喜爱。就这样,“跨界唱法”进入了中国大众的视野。不久之前,我在第十五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官网上看到一篇评论,名称是《美声中的跨界现象》,也提到了“传统上三种唱法美声、民族、通俗现在有逐渐融合发展的趋势,三种唱法的跨界现象越来越普遍”。是的,随着国内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传统声乐教育模式培养的单一声乐人才已不能充分满足当前大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而“跨界声乐”教学模式正是对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继承、融合及发展,符合职业教育“时代性、社会性”的科学发展原则。对当前的艺术职业院校来说,引入“跨界声乐”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招生时可以不再追求传统单一的“好嗓子”,从而给各个艺术职业院校的声乐教育带来多元化格局的新发展。传统声乐教学中的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都要求声带闭合干净,嗓音脆亮、甜美,尤其是民族唱法追求音色明亮纯净的高音,如果练习中稍不注意保护,年轻稚嫩的声带很容易损伤。由于招生要求高,培养难度大,很多职业院校声乐专业的招生规模已逐渐开始萎缩了。“跨界声乐”教学对学生的嗓音条件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不管学生嗓音条件如何,均可统一教授学生掌握科学发声技术,教学目标是呼吸稳定、通道建立、声区统一,具备一定理解声乐作品的能力。在歌曲演唱教学中,再根据嗓音特点处理歌曲,确立自己的风格特点。在这样新型的教学背景下,学校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招生要求,只是哀叹“现在好嗓子难找”,招生面无形中得到扩大,从而更加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培养出更多地多元化风格的个性演唱人才。

  其次,缩短学习周期,提高学习效率。以传统声乐教学的美声唱法为例,因为要求音色纯净统一、不掺杂音,换声区衔接自然,高音区“关闭”“掩盖”,还要具备穿透乐队的全身共鸣,所以对发声技术要求就特别高。另外,为了准确表达古典韵味还必须要演唱大量的欧洲古典艺术歌曲、咏叹调,需要学习的曲目多,难度大,靠在校学习的时间都是远远不够的,学习周期较长。而“跨界声乐”教学训练的是半开放式的共鸣,中低声区偏向通俗唱法,解放了很多需要花去无数时间和精力才能勉强做到“把声音一直竖起来”演唱的同学,在技术训练方面就节省下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另外,“跨界声乐”教学虽然也要求学生练唱大量歌曲,但是因为技术难度要求降低,反而是少花了许多的学习时间,学习效率却得到了提升。

  第三,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主观能动性。经常听到美声唱法学生“想学通俗、爱唱流行歌”的说法,的确大众都会更喜欢流行音乐多些,更何况是这些现代的青年学生呢。但是居然也会有学习通俗唱法的同学不想继续学通俗了,理由是“上课也就是卡拉OK,学不学没有区别”,很多老师因为只一昧地让学生模仿歌手演唱,不重视科学发声技术训练,难免让许多“高音上不去”、“真假声衔接不好”的学生对该唱法学习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