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对话编者,从“流淌的烛泪”说开去

2022-06-09

  [摘要]教材是编者对学科本质和课程标准理解的外化;落实课程标准,遵循学科性质,展开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是对话编者,读懂教材。钻研插图,发挥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可以让文字变得具体可感,帮助学生品味词句,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教材;对话编者;插图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5-0071-02

  [作者简介]王艳华(1979—),女,江苏大丰人,青海师范大学2013级在读教育硕士,江苏省大丰市三龙镇中心小学教师。

  苏教版第十一册《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字里行间流露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念念不忘被女真族霸占着的中原、被奴役着的人民的忧国忧民情愫。他热切地盼望祖国的统一,其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著、深沉、热烈与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大凡读了这首诗的人无不感动唏嘘。最近一位教师删繁就简的课堂,令笔者更是耳目一新。

  课堂上,在通读诗句之后,教师旁征博引,从“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一片报国之心呼之欲出。教师忽然话题一转:“不知大家留意到书上的插图没有?陆游案头那支流淌着烛泪的红烛,你有没有读到什么含义?”学生略作思索后马上回答:“这烛泪分明就是陆游从心里流出来的热泪。”“红彤彤的火焰燃得正旺,那是陆游炽热的爱国心在跳动;不停流淌的烛泪,是陆游因为祖国没有统一流下痛心的泪。”“祖国还没有统一,自己却不久于人世,他恨不能铁马冰河驰骋沙场杀敌报国,恨不能亲眼看到战火熄灭,人民安居乐业。”这一直被人所忽视的课本插图资源,在这里被充分地运用,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宣泄,可谓畅快淋漓。

  从美学角度来说,插图是直接、具体、可感的视觉艺术,它将文学形象直接呈现于视觉。鲁迅先生认为,书籍的画原意是在装饰,以提高读者阅读的兴趣,但那力量还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丰子恺也曾将插图比作“麦克风”,可将文本的声音放大。留意苏教版教材,每篇课文几乎都配上了量身定做的插图:或油画、国画,或水粉画、木刻画,或实物、真照,五彩斑斓,图文并茂。可是,我们教师宁愿费心费神地搜集另外的图片、影像,也不愿多看插图一眼,让编者的一片良苦用心付诸东流。《示儿》一诗的插图,对于延伸文字内容大有裨益。它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提供了媒介。其实,其他插图何尝不是如此!新课标指出,我们的课堂不仅要与老师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文本对话,还要与编者对话。插图作为课文的一部分,是编者煞费苦心的结晶。它们也应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有着特有的不可取代的教学功能。

  一、借助插图让文字变得具体可感

  学生刚刚接触课文文本时,对于文字所塑造的形象、画面可能比较陌生,头脑中往往不能完整地再现出所描写的画面。这时,教师带领他们去观察插图,看图学文,依图寻文,在图文对照中可凸现形象,把握特征。

  例如教学《燕子》一课时,笔者首先提出:“美丽的春天来了,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幅充满生机的画卷。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指点图中所描述的景物。”旨在让插图对学生的形象感知发挥一些作用。果然,学生在边读边看边寻中,认识了景物的特点,明白了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接着,笔者让学生按照刚才的方法观察燕子插图,比对课文语言,体会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的特点,学习作者富有韵味的表述。然后用文本中的句子引领,结合插图演一演“斜、掠、沾”,体会燕子飞行姿态之美,作者用词之准确。最后,笔者出示燕子停歇时的插图,让学生体会文中把电线比作五线谱、把燕子比作音符这两个比喻的精妙。图文的结合,让学生有了视觉美、语言美,而后引导学生读课文也水到渠成了。

  有人把插图形象地称为教材的“第二语言”,因为它能使理性问题感性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问题通俗化。确实,运用好课文插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根据插图帮助学生品悟字词句

  每篇课文所配的插图,都直接指向这篇课文的重点内容,如果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插图,那将有事半功倍之效。

  笔者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注意到课本上有一幅宋庆龄年轻时的照片,经过揣摩,笔者发现这是编者意在告诉我们宋庆龄的秀美和高雅。于是,在组织学生了解了宋庆龄的为人和伟大的人格之后,我出示了罗曼·罗兰评价宋庆龄的一段话:“她从外表看是一朵柔美的花,在内心里则是一头无畏的狮子。”再引用宋庆龄自己的表白:“我将踏着革命者的足迹继续前进,我在这条道路上决不回头,决不向反动势力低头。”看着她端庄淑雅的照片,读着铿锵有力的话语,具有高洁品格和坚毅革命精神的宋庆龄,已经走进了每个学生的心田。蓬蓬勃勃、品质高贵的樟树与坚贞不屈、贞洁自守的宋庆龄对比,她们的品格何其相似,课文中樟树的象征意义不言自明。又如《普罗米修斯》一课,学生对普罗米修斯受到的残酷惩罚是不能真正体会到的。但课文的插图上画了高高的悬崖,普罗米修斯手脚被牢牢地绑在上面,一动也不能动,火辣辣的太阳,还有老鹰的啄食,形象可感的画面让学生立刻感受到那份煎熬的痛苦,也从普罗米修斯的神态中看到了他的坚贞不屈、无怨无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核心。课堂上,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对课文的难点理解起来难免会比较困难,因为大多数课文单单靠读文字不能领悟全部。教师应把看图和学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图文并茂中深刻地理解课文。

  三、利用插图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正确合理地用好插图,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教材中的插图是静态的,它只能反映某个瞬间的形象。要想使画面“活”起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并展开想象,丰富画面的内容。苏教版第九册第一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描写了绚丽多姿的大自然。教学中,笔者充分运用插图,围绕“绚丽”一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构建更加迷人的画面。

  师:让我们一边欣赏课本上美丽的插图,一边静静地听老师朗读,大胆地想象,你仿佛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范读,生倾听)

  师:孩子们,现在你仿佛在哪儿了呢?

  生:我仿佛已经来到了果园,眼前出现了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我看到了漫山遍野的竹子,它们都挺直了身躯,向上,向上,再向上,拼命向上生长。

  生:我听到了小黄雀的歌唱,瞧,它正站在枝头,随着阵阵微风晃动着,仿佛在惬意地荡着秋千,哼着欢快的歌曲呢!

  生:我还听到了欢声笑语,那是农民伯伯正兴高采烈地采摘水果。

  师: 同学们心中的画真是绚丽多姿!其实这一幅幅美景,就藏在诗人所写的一节节诗歌中。现在就请大家自由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美美地读一读吧!

  教材中的插图,给文本带来了诠释、拓宽,给学生预设了无限想象的空间。我们教师要珍视这份资源,认真研读插图,细心指导学生读图,带着学生在文本中真真切切地走上几个来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车春.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使用[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1996(4).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