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面向艺术教育的创造性体验

2022-06-09

  【内容摘要】面向艺术教育的创造性体验是指通过人的身体运动,促进行为与意识思想有效沟通,使人对艺术感知与理解、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能够真正与自身的生命感受合为一体。创造性体验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活动,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进行充分的身体感知和领悟,激发情感共鸣。

  【关键词】创造性体验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身体语言

  大量的研究表明,传统的艺术教育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束缚和压抑①。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通过对人类儿时的经验——感受的研究,发现人的艺术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从生理向心理转化的倾向,人的思想来源于自己的身体。因此,激发与拓展人的身体感知能力,是当代艺术教育不可忽视的价值,而艺术的创造性体验对于人的感官与身体意识的发掘和培养,以及人在群体社会中构建出健康的自我形象,都具有重要作用。

  艺术教育中,人体的功能首先是感官和感觉的,很多学习要素的内容和形式与人的身体感觉息息相关,所以可以将艺术理解为通过身体来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如果人类主动以身体运动的方式去表现、实践和体验艺术时,可以与艺术作品或者某种情境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共鸣,形成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获得更丰富的感受和体验。

  在传统的艺术教育中,艺术教材通常是以静态的形式将艺术作品展现出来,不论是绘画、雕塑还是音乐、舞蹈,因此,艺术表现力被局限在静止的图片上,或是被抽象为文字符号。但是,创造性体验可以将静态的艺术教材充分动态行为化。艺术之所以感人,其原因在于艺术是积极的,以强烈热情的身体表达,让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刺激人去积极模仿参与。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应该让人在对艺术进行充分的认知、欣赏的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的体验,可以获得深刻反思与评价,产生真正的刺激和对话。

  艺术欣赏也需要身体运动感觉的参与。艺术作品不能受限于静观与被动接受,艺术本身有吸引人去感知的魅力,创造性体验将艺术置于生活语境中,只有亲身探索与身临其境才能被体验到。创造性体验可以将学生的所有感官与身体意识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将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感受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再创造。因此,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体验与感悟,将艺术与身心完全融合为一体,但又完全属于每个人自己的认知体验。

  身体的感知体验对于艺术教学非常重要。比如,原生态的艺术教学中融入了身体感觉,可以产生活泼鲜明的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我国少数民族的艺术学习与文化传承过程中,往往是在群体的艺术活动中通过对别人身体律动的认知和模仿来获得的。其艺术教学主要是依靠口耳相传中的看、听、体验,并且通过解释或者分解复杂的概念和技巧,不断尝试和模仿来掌握的。此外,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与艺术主要传承的歌谣,在演唱和欣赏过程中也是以肢体或身体动作紧密相连的游戏方式展开。

  在艺术创造性体验教学的设计中,应根据学生的身心情感和艺术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具体状态灵活展开,而进行创造性体验活动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以下所示的几种:

  1.鼓励学生大胆地以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练习、想象和感受,帮助他们捕捉和体验自己的内在感觉;

  2.结合学生的生活、情感与文化背景,以戏剧表演的形式进行创造性体验;

  3.在不同艺术门类综合与连接点上创设创造性体验活动;不仅采用多种自我表达的语言,而且要在多种语言之间快速转换,并激发学生的智慧和思想;

  4.在艺术教育中,启发学生把身体感觉延伸到所操作的创作工具中,比如所演奏的乐器、手握的画笔等,使得工具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与自己融为一体。

  以上是艺术教育创造性体验的关键因素。人的思想和观念的交流,可以通过身体运动自然地表达和体悟,用身体思考,不一定用口头语言。

  身体语言包括表情、身体姿势和手势等,是人最基本的情感交流的方式之一。所有的艺术教育都可以通过一切恰当的人体语言,促进感知体验和表现②。这些身体语言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但不一定是专业意义上的艺术语言,而是具有自我表现性、交流性和认知性的原生态语言。比如,肢体动作语言、音乐语言、雕塑语言等,由于这些语言与人的真实生存状态紧密结合,所以保持了浓厚的生命和生活气息,而且肢体动作语言与其他语言之间保持着有机的、自然的和生态式的联系。这就形成了生动和有趣的生态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可以用身体去想,也可以用头脑去做,艺术教育和游戏互相渗透。所以,艺术教育是人与环境相互影响、不断生成新的认识的过程,通过身体运动强化人的身体感觉,激发人产生进一步认识探索的动力,进而不断增长新的智慧。

  本文提出的艺术的创造性体验主要是人类通过自己的身体运动,主动去感受和探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获得认知体验,在各种教学要素之间形成互补互生的关系,这使得艺术教育的教材从静态呈现转为动态表现,学生也通过亲历的身体体验获得了更为个人化的知识。在信息社会,艺术教育方法也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而不断变革,比如借助模式识别的方法实现的动态的人机交互,应用在艺术教育的程序中,笔者提出的基于身体运动书空临摹,就是通过手持任天堂的游戏手柄做手势来进行水墨画学习的体验③,实验的结果表明,身体运动体验的学习方法比传统的水墨画临摹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注释:

  ①常俊玲.原生态艺术传承与儿童审美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②王波.观念主义[M].内蒙古:天马出版社,2002.

  ③胡馨月,梁秀波,樊儒昆,等.基于运动传感的书空临摹交互方式[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0,(22):1734—1740.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曹宁)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