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武术文化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

2022-06-09

  【摘要】中国高校的武术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如今高校校园文化多种多样,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汇、融合、碰撞。在这种的环境下,具有浓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色彩的武术文化,如果能够发展成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其深邃的思想文化和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将对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武术文化作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040-01

  现如今高校校园文化多种多样,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汇、融合、碰撞。在这种的环境下,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特性的武术文化,如果能够成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健康成长。

  一武术文化的特性

  1.具有深刻的内涵

  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深深渗透于武术文化形态之中。武术在历史发展当中犹如一颗茁壮成长的大树,吸收了来自多方面的养分,既吸收了道、儒、佛三家的哲学思想,又涵盖了中国传统哲学、社会学、民俗学、军事学、伦理学、经济学、文艺学、美学、宗教学、中医学等学科。中国武术的修行方法讲究既练“内”又练“外”,既注重筋骨的锻炼,又强调心神意气的结合,这恰恰是西方体育所不具有的。另外它对人的精神、情感上的调节功能和现代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特殊作用。

  2.“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

  “天人合一”观是处理人与天(自然)关系的观点,也是中国古代先民生产、生活实践的总结。在这个观念中,人与天(自然)是“天地万物之母,人为天地生养”的关系,也就是人在与自然共构的系统中,必须遵从自然的变化,服从客观规律,并与之始终保持和谐统一。而在武术中更是视人体身心和谐为真,人际和谐为善,天人和谐为美。这种观念在大到建设和谐社会,小到建设和谐校园,具有积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3.武术的独特价值取向是和谐

  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观念贯穿于武术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规范之中。全面实现武术技击、养生、修性等多方面功能的方法是和谐,衡量这诸多功能的总体价值尺度是和谐,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仍是和谐。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每个人来说,如果都能够受到武术文化的熏陶,都能够体会到“天人合一”、“阴阳和谐”的话,那么每个人就都成了和谐的个体,或者说每个人的身体和内心达到了和谐的程度,必将对和谐校园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武术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所起的作用和价值

  1.发挥武德对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中华武术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这些伦理思想的具体化便是武术道德,简称武德。拳谚有云:“未曾学艺先习礼,未曾习武先明德。”“武以德立”,“德为艺先”。把武德放在首要位置,把品德修养列为习武的先决条件,是武术约定俗成的信条。武德还崇尚信义忠诚、尊师重道、孝悌守礼、简朴谦逊等高尚的道德品质与优良作风。有人认为,武术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技击,更在于武德,是有一定道理的。

  2.发挥武术养生对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时代要求大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协调并进,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又是他们学习工作的前提。武术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其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强身健体。武术文化中最基础的东西就是养生之道。武术文化的目标着眼于人的一生,也就是说,人们对武术的学习应该是受益终身。武术除了具有健身功能以外还具备明德的作用,它在人们长期学习过程中慢慢会形成一种习惯,使人们能够以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面对压力。因此,武术文化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3.发挥武术民族精神对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武术文化中有一种重要的精神就是爱国主义精神。例如“精武门”中的霍元甲、陈真等面对的虽然是强大的对手和组织,但为了国人的民族尊严毅然决然地面对挑战。还有许多“精忠报国”的例子,如岳飞父子、杨家将、祖逖、明朝抗倭的少林僧众、戚继光、俞大猷等举不胜举的例子。相对于现在部分大学生将学习的最终目标归结到对个人私利和欲望的实现,这些生动鲜活的人和事不是正好可以对高校学子以文化和思想教育并引导他(她)们形成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吗?

  4.发挥武术哲学理论对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武术植根于中华文明的土壤,包含了东方哲学思想的深蕴,并以之作为主干和方向构筑自己的哲学和理论。历朝历代的习武者在进行身体锻炼时,基本都是以“阴阳八卦”“五行学说”“宗法思想”为指导,在研究创造和习练武术中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易学等理论精华,从而使武术文化哲学理论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深厚。高校师生在感受武术文化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这些古代经典哲学理论,其作用和影响绵长深远。

  因此,武术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也是一种文化形态、一种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机遇面前,中国武术应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当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王岗.武术文化发展的文学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

  [2]蔡仲林.论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相影响[J].湖北体育科技,1996(2)

  〔责任编辑:李锦雯〕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