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教学看课堂的智性之美

2022-06-09

  内容摘要:课堂别具匠心的建构,更能助推课堂的生成,更能内化学生的情感。不同的教学内容,课堂建构也不尽相同,让学生徜徉在语文课堂摇曳多姿、充满智性之美的花海中,便可尽情感受语文的魅力。本文以《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例,来谈谈语文课堂的智性之美。

  关键词:传统文化情感课堂教学智性之美

  【课堂教学】

  一.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再过一个星期,我们头顶的月亮将是一年中最大最亮的时候。举头望月,你会有哪些联想呢?

  生:八月十五快到了,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生:《红楼梦》里的一句诗,“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望”。

  生:抬头望月,会引起远方的人对家的思念、会渴望一家团圆。

  师:一轮圆月,承载了如此丰富的传统,传达了如此绚烂的文化,它包含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呢?让我们通过著名学者庞朴的一篇学术论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来加深我们的认识吧!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要培养自己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并且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能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关系,并且正确对待。

  二.整体感知

  师:这篇文章思路清晰,有小标题明示。请概括各部分内容。

  生:开头写传统与文化密不可分。中间二、三部分分别阐述“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最后一部分阐述“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两重性,并告诉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

  师:请探究这三层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是“总——分——总”的关系。

  生:作者先说两者关系,再进一步阐明两者区别,最后深层次分析两者的特性及对待的方法,这又构成了递进关系。

  师:这样的安排,使文章层次清楚、说理严密。

  三.合作探究

  师:“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是什么呢?先请大家思考:蜜蜂和蜂蜜的区别是怎样的?

  生:蜜蜂是“蜂”,蜂蜜是“蜜”,同样,“传统文化”强调“文化”,“文化传统”强调“传统”,两者侧重点不同。

  师:我们来看主体部分:“传统文化”、“文化传统”这两部分。课前同学们通过完成一个表格思考了一个问题:课文从哪些角度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进行阐述?概括阐述的内容。

  生:投影表格,并互相完善。

  师:同学们的概括基本准确。思路句一般出现在段落的首尾,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脉络。第二部分从内容、范围、特征以及应采取的方式态度这些角度阐述了“传统文化”;第三部分从特点、诞生生成、变化规律及不同文化的交流这些角度阐述了“文化传统”。请根据二、三部分的内容,从形成、内容、范围、特征等方面概括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文化传统。

  生:思考交流。

  师:“传统文化”较易概括,请对照投影对“文化传统”的概括,完善自己的答案。(投影:“文化传统是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现实文化和人民灵魂之中的具有惰性和凝聚力双重力量的,不断变化和更新的民族精神。”)

  师:我们再来看一开始提到的“月亮”这一载体,在联想到的这些内容中,你觉得哪些是传统文化?哪些是文化传统?

  生:传统节日和诗句这些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属于传统文化,而“思念”“团圆”这些共同的民族心理属于文化传统。

  师:分析得很透彻。其实这样的传统文化是具有其民族性的。记得有篇文章说美国人看月亮时想到的就是水和空气!

  师:看来同学们对两者的认识已经很深刻了。作者是如何做到让说理如此深邃的?这离不开作者辩证思考的能力。其实,庞朴先生一贯重视辩证思维的作用,对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进行过数十年的潜心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篇文章便是典型之作。请一位同学朗读“文化传统”这一部分11至13段,其余同学划出辩证性很强的句子,并思考:作者是如何辩证思维的?

  生:第11段,作者认为文化传统既是一种惰性力量,也是凝聚力量,是用全面的眼光看问题。

  生:第12段,作者认为文化传统并非不变,是缓慢、渐进地变化的,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生:第13段,作者阐述了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交流、变化,是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师:学会辩证思维,需要我们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这样才能使论证缜密而周延。其实,文章处处洋溢着辩证思维的光芒,第四部分作者说传统既是财富也是包袱,该如何对待呢?请辩证地阐述!

  生:从全面地看问题的角度出发,应看到它既是财富又是包袱的两面性,应扬长抑短,辩证对待。从发展地看问题的角度出发,传统也会变化、更新,我们应适应变化发展的趋势。

  师:理解深刻,表述准确。

  四.拓展延伸

  师:我们要辩证地对待传统,并让它随时代而更新。有这样一个例子,清明节中国有一个传统是烧纸钱祭祖,有人反对说这样污染环境,于是有了网上祭祀,叫“网祭”!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辩证地分析。

  生:“祭祖”蕴含了一种美好的情怀,它表明中国人不忘根的文化传统。可是它的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可以更加环保、科学一点。我赞成“网祭”。

  五.课堂小结

  师:这堂课我们感受了辩证思维的强大力量,了解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关系,并且学到了正确对待传统的方法。可是,对于文化,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审视的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认识与沟通,接下来我们将进入第二板块的学习,下课。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