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让语文之美绽放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

2022-06-09

  很多语文教师都认同这样一段论述:语文课的意义不能只局限于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和技能,更为关键的在于,它通过一篇篇饱含作者心灵感受、人生情怀和深刻思想的文字,悄然无声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灵感受、人生情怀和思想情操,影响了学生对世界的认知、思考以及表达方式,并最终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是啊,在孩子们十六七岁的花季年龄,最能带给他们这种感受的就是语文课,可以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语文教学的现状仍旧是,把课本中的文本当作阅读材料,条分缕析为各类题目,课文读几遍,题目做一做,“标准答案”对一对,再总结一些答题规律,最后概括一下文本主旨,课文学完了,文本的美消失殆尽,而师生“教”与“学”的热情也已荡然无存——语文的美丧失了。

  那么,语文课究竟要怎样上?我以为首先要明确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价值追求,即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人文价值强调要对文化经典进行体验、探究与认知,所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与培养,使学生可以明辨是非、曲直、善恶、美丑;而科学价值则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就是说学习语文知识,要最终形成学生的读写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彼此依托。

  要实现语文教学在这两方面的双赢,就一定要立足于那些精挑细选出的文本,使之成为一个大磁场,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都紧密吸引在一起。切不可彼此割裂,尤其是语文教师,不能成为横亘在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大山。这就需要我们真正转变传统教学的观念,把教师“一灌到底”变为师生平等对话,共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那么,是不是由此,教师就可以大撒把了呢?不,事实上,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更重要了,只是我们要隐身于学生背后,让学生真正自主探究、讨论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此时此刻,我们的学生就成为了我们精心培育的种子,教师要培土,施肥,除草,但绝不能代替他们生长。

  可是,在课堂上通过什么途径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呢?我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诵读与提问。

  对于各类经典文本,诵读是让学生有梯度、有角度、有深度地走入文本,意会涵泳,一步步领会意思,感悟文本,最终激浊扬清,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的最佳手段,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事实上,指导学生深层次把握诵读的精髓,对各类阅读教学都有极大的帮助,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识字量、阅读水平、写作能力、口语表达、思维的逻辑性、对书面材料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对诵读能力的培养就包含了以上提及的各方面。诵读文本,首先要有足够的识字量;自身感悟,组内讨论时,又在同步训练思维的逻辑性;通过积累文本中的好句好段,对提高写作与口语表达能力又有很大帮助。

  那么,语文教学中的“诵读”与“朗读”一样吗?我认为,二者既有相同点,又存在差异。首先,诵读中,读一两遍是不够的,我们常说“熟读成诵”就是这个道理。再者,“寻言以明象”,读而不思的话就和小和尚念经一样,只能是“口到心不到”了。再次,诵读讲求循序渐进,即从不熟到熟,再到理解,直到体悟。这其中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自主的认识内化。在这个不断深化的动态的“诵读”过程中,在不同的阅读阶段与层面必然需要教师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有效地指导。总体上说,第一步就是从整体上感知、认识文本;接着学习小组内初步交流,逐渐理解文本语言,体会感情,通过接下来的诵读,以声传情;此时,学生对文本已有自己的积累与认识,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间的交流已势在必行,通过较深层次的讨论,各组不同形式的诵读交流,学生们的文本的认识也变得深刻而多元起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写作与阅读拓展就会更加轻松、有效。

  提问,在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都是最常见的。在这里,我所强调的是学生提问、同学互问、询问文本等形式。这无疑加大了教师的备课与上课难度。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环节中,老师进行课下的静态备课,事先预设好问题,上课再现备课内容即可。但在新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下,教师要准备大量资料,自身要有足够的阅读储备,然后,带着教学重难点与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对学生学情的了解走进课堂,进而展开一次次生动、充满变数的对话与交流。于是,静态备课变为常备常新的动态备课,教师事先的预设变为课前大量充分的准备,而课堂的再现也变为了有活性的生成过程。

  提问权交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的弱化甚至消解,也不意味着教师课堂作用的减低。恰恰相反,这种“提问权”的转让,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会出现更多的教学“意外”,而这种意外不仅会激发学生的热情,更可以成为教师顺势引导学生的有力抓手。这种“提问权”的转让,真正把学生的自主探究热情与教师的主导力量有机结合了起来。可以说,这是一种充满了教师苦心经营的“随意”。

  总之,语文教学的现实是骨感的,而我们不会止步于在理想状态去寻觅她的丰满。近几年的课改与教育教学方面的实践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好的抓手,认清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中,会真正开拓出一片师生欣然共进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