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高校运用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

2022-06-09

摘要:新媒体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它在拓宽传播途径、提升传播效率、增强传播实效等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我国许多高校在借助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存在理论“大众化”程度不高、多元化信息动摇大学生理想信念、新媒体管理制度相对滞后、理论传播者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高校务必要探索在更深层次、更大程度上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以培养更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关键词: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互联网;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F0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4)03-0080-06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的提出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了新的任务和使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网络、手机短信、微信等新兴媒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以其信息的即时性和海量性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高校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阵地,如何借助新媒体向大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观点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并将其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为大学生所理解、信任,从而内化为大学生的人生信仰、价值观和行动指南,不仅是坚定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需要,也是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一、新媒体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的重要载体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1]。信息化时代,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让大学生学习、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这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有着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1.新媒体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途径

 

  以网络、手机通讯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搭建了一座信息桥梁。2008年6月20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考察人民网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2]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深刻揭示了新媒体对于当代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手机通讯等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完善,以及各种信息技术的交融促进,新媒体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新媒体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宣传阵地,弥补了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灌输方式的局限,传播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借助QQ、微博、微信、人人网、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传播手段,马克思主义学者、专家可以与大学生们开展网上交流,建立个人微博、微信等传播马克思主义,大学生们则可以即时得到马克思主义学者、专家的答疑解惑,直接关注、转发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亲自编辑和发布红色短信、微博、图片、视频,担任马克思主义宣传使者,这样既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手段,也极大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内容的吸引力。

 

  2.新媒体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率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不再受时空限制,同一个信息通过不同媒体联动、共享,可以在极短时间内经一个终端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新媒体的即时性、数字化等特点,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效性这一内在需求。相比于传统传播方式,新媒体制作、生产、传播信息的速度要快得多,可以实现不间断传播,时效性、真实性、连续性与完整性融于一体,辐射范围更广、渗透力更强。它快捷、灵活的传播途径通过与传统传媒模式相结合,构筑了无孔不入的信息环境。借助新媒体,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广大学生中,让大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正确理解和掌握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从而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效性。与此同时,大学生可以通过QQ、微博、微信、手机等新媒体,随时随地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外,通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电子化,可以实现一次投入、多份拷贝、重复使用,方便学生随时检索阅览,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率,充分扩大其社会影响。

 

  3.新媒体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实效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其中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6.8%,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得信息来源的首要渠道。显然,要实现在大学生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化大众”,必须要正确利用和发挥网络媒体这一重要载体的作用,让其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沿阵地和主阵地。那么,如何才能让博大精深、晦涩难懂的科学理论,内化为每个学生个体的思想信念和行动指南呢?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重要的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使理论贴近学生实际,这样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在传统媒体时代,科学理论传播的内容晦涩、形式僵硬,带有较强的官方色彩,容易脱离现实生活,难以得到广大民众的共鸣。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平等性、交互性和虚拟性几大特点,较好地克服了以上几个问题,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首先,新媒体的传播主体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这就改变了过去教育者主动灌输、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平等交流和对话,这样更能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平民化。其次,新媒体的交互性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大学生们在微博、论坛、QQ群、微信中上传、下载、转发信息,通过这种互动主动获得对己有用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包括国家体制改革、国家进步、社会和个人发展等,这为大学生们积极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良好的工具。第三,网络的便捷、宽松以及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个人隐私保护,这为当代大学生率真的思考、无拘束的情感表达和便捷的沟通交流提供了良好空间。在这样一种宽松自在的空间里,教育工作者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助于有针对性的开展“三观”教育,进而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二、高校运用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媒体为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手段,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由于开放的网络环境、滞后的新媒体管理体制、相对欠缺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等原因,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

 

  1.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程度不高

 

  目前,高校利用新媒体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普遍采取的是建立专题网站或者链接权威的党建网站,如在校园网页中开辟理论专栏,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等。此外,近年来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大学生“红色网站”,取得了较好的理论宣传效果。目前,全国近一半的高校建立了自己的“红色网站”,如在清华大学党委的热情支持和鼓励下,学生于1998年自发创办的“红色网站”,目前已拥有近6000个注册用户,日点击率达500人次,该网站已成为清华校园面向学生党员、学生党支部的理论学习网站;之后,“中国红色网站联盟”成立,“红流”如星星之火,很快便有710家加盟者,其中高校“红色网站”324家[3]。尽管尚存在点击率普遍较低、综合化和专业化两难选择等问题,红色网站的发展证实了大学生有着自发学习理论知识的要求和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积极性,对这种要求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可以更有效地推进青年学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虽然国内各高校积极利用网站、网页或专栏等新媒体来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知识的传播,但是大多存在使用公式化的语言或特定语言来阐述基本理论,其在整个语言体系比较生动的新媒体环境里,显得不具语言优势而不能引起大众的关注。科学先进的理论,只有真正实现群众化并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发挥出理论的无穷魅力和价值意义。毛泽东曾说:“各级党委应当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因此,高校在借助新媒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过程中,应该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在理论教育的内容上、形式上、功能上多下功夫,降低内容雷同程度,充分发挥网络传媒的优点,运用网络化、电子化语言,将晦涩难懂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容易接受的语言,用马克思主义的高尚品质和科学精神感染网民,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和大众化。

 

  2.多元化信息动摇大学生理想信念

 

  网络传播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它的价值信息越来越多变,越来越不可控制和不可预测,它的多选择性日益造成人们的无选择性,造成人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的迷惘。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在网络无处不在的环境中,“网络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4],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铺面而来,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价值观困惑,也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增加了难度。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助网络的虚拟身份,经常发布一些虚假的、不负责任的,甚至是诋毁党的形象的信息,严重混乱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价值观,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不少大学生痴迷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网络消费,理想信念淡薄,志向丧失。网络小说中追求个人享乐的价值观,以爱情为生活中心的生活方式,与主导文化、精英文化所建构的传统道德观念与文明发生碰撞,很容易使痴迷于网络小说的学生在气质或思想方面发生变化;网上媒体、网上教育以及网上银行、网上营销等网络经济,对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和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具体而细微的影响,既改变了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更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抬头;网络游戏的自由和放纵,使占整个网络游戏玩家的1/3以上的大学生玩家在娱乐和刺激中逐渐丧失了自我和本性,严重影响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异化了主流价值观、生命价值以及历史观。

 

  某些发达国家利用其在互联网设备、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地位,强行通过网络向我国输入他们的政治理论、文化观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新媒体中政治观点和思想观念的传播,事实上已经变成了拥有经济优势和技术实力的发达国家和强势群体的专利”[5]。西方文化的强势传播,再加上其经济强势带来的文化吸引和价值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们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漠视和排斥,这严重干扰了高校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挑战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指导地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

 

  3.新媒体管理制度相对滞后

 

  规范新媒体管理,是有效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条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对新媒体的有序管理,我国目前对新媒体的管理存在明显滞后现象。一是多重管理导致的权责不清。在国外,政府部门大多会成立相关的互联网治理机构,如美国的联邦通信管理委员会、英国的网络观察基金会、新加坡的传媒发展局等。在我国,互联网治理则按照信息形态和内容差异来划分责任主体,工商局、文化部门、消防等部机构都负有管理职责,这种多部门管理,导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执法责任不明确,管理效率低,监管成本高。二是政策规定的相对滞后。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新媒体技术,在运行难免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但我们管理部门的政策规定往往存在明显的滞后,如针对草根媒体、人肉搜索等新型传播形态,我们很难提供出相应的政策法规,只有一些不具强制执行性质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三是网络资源缺乏整合,浪费严重。因缺乏统一管理,国内媒体间存在条块分割、信息壁垒等问题,无法做到资源共享和互通有无,导致资源严重浪费。新媒体的社会管理的欠缺、滞后,直接影响到高校推进马克思大众化的实效。在这种媒体环境中,媒体从业者往往为赢得观众眼球而专注于一些负面报道和娱乐化节目,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生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热情。因此,从政府、社会层面加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规范化治理,净化新媒体环境,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是目前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4.理论传播者素质有待提高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的综合素质,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既要理解和掌握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也要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这种复合型人才并不多见,现有的媒体工作者大多不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备理论功底的学者又大多不懂网络信息技术。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一些高校理论网站界面十分华丽,但内容雷同率高、更新周期很长,只注重政策宣传、会议传达、新闻播报,而不注重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解决现实发展问题,出现了“有人建、无人管、没人看”的现象。一些理论教育工作者内心排斥新媒体,坚持传统的理论宣传模式,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式地进行“理论灌输”,个别教师甚至公开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因此,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的信息采编和加工培训,主动占领新媒体的宣传阵地,用贴近学生实际的语言和方式来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和意义,显得十分必要。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