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浅析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审美关系

2022-06-09

  摘 要: 现实中美丑杂处。一般说来,人们讨厌作为审美活动中丑的事物,但是生活丑也有自己的艺术价值。艺术家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感悟与评价,借助审美意象的形 式表现出来,生活中的丑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人们在追求美的道路上认识丑、克服丑,揭示丑的本质,这是从反面肯定美。本文以两件雕塑作品引出这一话题,探 讨生活丑的美学意义,分析美与丑的审美关系,得出二者是相反相成、不可或缺的结论。
  关键词: 生活丑 艺术美 审美关系 相反相成\
   罗丹的名作《欧米哀尔》,塑造了一个年老色衰的妓女形象。几十年的风月场生活,使她如此衰老。她是这样干枯、瘦弱:佝偻的脊背,枯瘪的乳房,满是皱褶的 肚皮……如果在生活中,谁见到了这样的形象,恐怕都不会说是美的。可是面对罗丹这件作品,观赏者久久不忍离去,内心深处泛起层层涟漪。
  阿格桑得罗斯所做的《拉奥孔群像》雕塑,拉奥孔的神情是恐怖和痛苦的,他努力挣扎,想让自己和孩子摆脱蛇的缠绕。三个扭曲的身体,所有肌肉运动都达到了极限,表达出了在痛苦状态下的力量和反抗状态下的紧张,所有神经、血管和肌肉都被痛苦填满了,气氛紧张而惨烈。
  以上两件雕塑作品在视觉上颠覆了我们对艺术美的认识,单纯塑造了“不美”的形象,但在这种塑造丑的形象的作品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作者美的理想。看到这些作品,没有人会感到丑陋,有的只是赞叹、激动。在这里生活丑巧妙地实现了向艺术美的转化。
  一、本是同根生,相“厌”何太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人类刚刚出现的时期,祖先们就开始了对美追求的漫漫历程,无论现实生活里还是艺术家创作中,追求美都是一个不变的话题。艺术 创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展览生活中的丑恶现象,而是歌颂美好的事物,表现美好的理想。“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不仅是生活的反映,而且是艺术家人格的反映,正是客观 的社会生活通过作家、艺术家主观的熔铸、改造,才变成了艺术作品,才创造了一种不同于社会生活美的新的美——艺术美”①。艺术美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使欣赏者的灵魂受到陶冶,征服人心,鼓舞人心,在人们心中燃起“要实现理想生活”的火焰,从而达到推动社会生活前进的目的。
  伴随着“美”一起 出现的还有“丑”这位羞答答的小姑娘,二者都是由人的生产劳动实践产生的,难解难分地纠缠在一起。然而,实乃一奶同胞的丑妹却一直难登大雅之堂,甚至令人 作呕和嗤之以鼻。古希腊时代,哲人柏拉图就在《理想国》中大力宣称:“如果哪位诗人一定要表现丑,那我就会毫不留情地将他驱逐出去!”这一时期人们对丑的 审美研究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丑多是被当做美的反面或陪衬,学界在研究美的本质时也是一笔带过。
  直到近代,人类在关于历史与人类自我的透视中 有了革命性的突破,“丑”作为一种美学范畴,才真正撞入了艺术家的审美视野,尤其是1853年德国美学家罗森克兰茨《丑的美学》的出版,标志着“丑”作为 一个独立的审美形态登上了美学发展的历史舞台,从此可以向世人展示其别样的审美价值。一时间,现实生活中的丑如暴风雨般袭来:嘈杂响亮的噪音让人不安,青 年自杀、酒精中毒,恐怖活动和犯罪行为一桩接一桩……不仅如此,艺术界也为之沸腾:贝多芬的音乐中有了刺耳的不和谐音,莎士比亚在戏剧中开始注重“描写纯 粹个性特征以及一切缺点和瑕疵”,波德莱尔的诗歌《恶之花》将“丑”与“恶”升华成了审美对象,阿Q和葛朗台等丑恶形象也被文学搬上了生活表演的舞台。人 们开始给予“丑”一定的地位,以更成熟的心理机制包容“丑”、接纳“丑”。
  二、难舍难分——“丑”的重要性
  描写“丑”的作品相继 出现,可由“丑”引发的争议还是不绝于耳。“丑”应不应该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在艺术中被表现?关于这一问题,德国戏剧家莱辛“主张不要表现丑,丑可以入诗, 却不可以入画,绘画把形象完全摆在面前,如果表现丑就只能引起惊骇,而不能引起快感。”笔者看来却不尽然。
  无论是现实自然还是人文艺术,都不 是绝对美的,而是美中有丑、丑中有美。尤其艺术中不可偏废,倘偏废一方,就会显得不完整,甚至会导致艺术创作的失败。就取材来说,无论什么艺术都不可能只 表现美而完全摒弃丑,譬如雕塑艺术,以表现艺术美为要务,而一部吸引人的艺术作品离不开矛盾冲突。所谓冲突无非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冲突,如果只表现真善 美,摒绝假恶丑,就构不成冲突,表现出的结果不那么有吸引力,对雕塑来说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很多伟大的艺术作品里,艺术创作的美学价值都来源于现实生活 的丑,正是这种丑造就了这些作品中不朽的艺术形象和永久的审美对象。《欧米哀尔》和《拉奥孔群雕》就是化丑为美,使观者与艺术作品有精神上的交流。小说 《三国演义》就贯穿着三国鼎立之间的矛盾,贯穿着忠与奸的斗争,贯穿着智慧的较量。在托尔斯泰名著《复活》中,如果没有聂赫留朵夫与玛斯洛瓦的始乱终弃的 关系,没有玛斯洛瓦与整个腐朽没落的沙皇制度的矛盾,没有农民与地主的冲突,这部小说就化为子虚乌有。
  朱光潜先生曾说:“绘画能不能用丑的问 题实质上就是画能不能表现反面形象的问题。如果真正不能,绘画就不能作为揭露丑恶的工具。”②就艺术史所提供的例证来看,不但近代绘画中一些杰作,例如英 国的伯莱克以但丁的《地狱》篇为题材的作品,就连古希腊的关于林神、牧羊神、蛇神之类丑怪形象的描绘,也都证明造型艺术并不排除丑的材料。罗丹也有着类似 的表述,认为艺术作品描写丑更能显露出它的性格,“在自然中越是丑的,在艺术中越是美。”“丑的本质就在于对象以其形式状貌对主体实践效果的否定,唤起主 体情感对对象存在的否定。”③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丑,是可以形成审美价值的。如果艺术作品中的形象都能达到“因为丑反而变得更美”的效果,那么这种美的价 值就实现升华,达到善美与真美统一的境界。当然,如果艺术品的创作者审美理想低下、审美趣味猥琐,或者创作技巧拙劣、表现手段贫乏,就只能形成艺术丑,只 具有消极意义,不会实现美的转化。因此,对艺术创作者来说要区分这二者的界限。
  丑在这里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美和丑纠结在一起才能构成矛盾冲突,才能产生一部好的艺术作品。人们通过观看这些作品,会更加爱美恶丑,更加促进美的事物不断成长,从而使丑的事物日渐消亡。
  三、相反相成,韵味无穷——美与丑的“亲密”关系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美丑共存,瑕不掩瑜。”先辈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看到了美与丑不可分割的审美关系。到了现代,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 Q”可谓生活丑,但这部作品却反映了典型人物的社会思想价值。在西方社会,19世纪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雨果看到了“丑就在美的旁边”,他在作品《巴黎 圣母院》中将这条原则运用得淋漓尽致。例如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但是作者赋予了卡西莫多一种“美丽”,一种隐含的内在美,一颗美丽、纯洁、善良的 心灵。我们在欣赏《巴黎圣母院》时,更在意卡西莫多的“美”,而不是“丑”。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著作《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虽然严格区分了生活中的美和 丑,但对艺术中“丑”的描写却格外宽容。他认为艺术品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丑之所以为丑”,“丑”经过了艺术家的再创造,暴露了其本来面目。古今中外艺术家 对美与丑共生辩证关系的创作不胜枚举。
  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是艺术家通过“化丑为美”、“以丑衬美”的方式让丑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呈现方式, 从而实现审美价值。艺术家描写、揭示了生活丑,就从本质上否定了它——唯有如此,生活丑才转化为艺术美。生活丑和艺术美在审美的终极意义上是内在统一的, 二者是相反相成、缺一不可的辩证关系;“否定生活丑,从而表现艺术美”,这是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内在契合,也是生活丑向艺术美转化的实质所在。丑在艺术中不 仅可以强化美,还可以给人带来美所不能带来的快乐。人们在对丑的欣赏中,以笑来揶揄丑、嘲笑丑、战胜丑,从而铸造更加美好的灵魂。
  化丑为美的 转变过程,表现了人的审美能力的完善和发展,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感性世界,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历史和人生的深层底蕴。只有经历了二者的转化,才能真切体会到 审丑的深刻内涵和全部力量。每个艺术工作者都应该体察时代脉搏,充分认识生活丑向艺术美转化的意义,创作出更满足现代人审美需要的文艺作品,从而拓宽人们 的审美视野,提高审美趣味。
  注释:
  ①陈望衡.化丑为美的点金术.美学文摘.第一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2.
  ②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5,第2版:307.
  ③克罗齐.美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
  参考文献:
  [1]李兴武.丑陋论——美学问题的逆向探索[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2]朱存明.美丑[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3]王洪岳主编.美学审丑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