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成长——谈地理课堂学生发问引发的教学思考

2022-06-08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三中学 龚钰娟

【摘 要】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地理教师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重视自身综合性的培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努力。文章通过列举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发问的实例,对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几点反思与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发问;专业成长;地理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6-0061-02

站在三尺讲台,与一双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神碰撞,心情是澎湃的,神情是亢奋的,有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气势——这是笔者未走上但即将走上讲台时的憧憬。其实这种憧憬一开始就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不是教学的主角,不可唯我独尊,搞一言堂,教学是一个双向活动,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新课程理念一直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即打破传统的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至于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学情做策略性探究实验,并不断进行反思、总结。笔者通过对失败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注重课堂教学的激趣引导,构建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在此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制造出的惊喜,即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会了思考、质疑,能自主地探究地理问题。

一、学生的质疑

1.学科联系式发问。地理学科是兼具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中学地理教学内容涉及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各个学科的知识点,尤其是地理必修1模块的自然地理内容,涉及到的数理方面的知识很多,学生要从初中简单的地理现象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地理规律及原理的认识,难度比较大,笔者在本模块的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的学科发散性发问。

在三个假设情境下,即考虑:①地球表面是均匀的;②太阳永远直射赤道;③在地球自转的条件下,全球的大气不是在做简单的单圈环流运动,而是形成三圈环流,使近地面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对该内容的讲解,笔者认为应该可以加深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气流运动形式的认知,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用相同的氢气球在不同的气压带进行施放,上升最快的地区是哪个纬度地区?”学生通过刚学的知识很快排除了极地高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但对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选择,大多数学生凭直觉认为应该是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最快,原因是受热最多。显而易见,学生对两个低气压的形成已经有所掌握,即一个是热力原因一个是动力原因。为了加深学生对热力因素的理解,笔者结合学生配套的阳光课堂练习册P36中的“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剖面图”进行了分析。

此注引起了学生的关注,笔者进一步解说对流层的高度主要取决于该纬度地区受热气流上升的最大高度。这时,一个学生对此提出了质疑:“老师,赤道地区不是地心引力最大吗?地心引力最大难道不会对气流的上升起到阻碍作用?”笔者:“你问题提得很好,一是你认识到气流的垂直运动不但受热力因素影响,也受动力因素影响;二是你懂得活学活用,将刚学习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地理学科中来,大家鼓掌鼓励一下。”该学生虽然对地心引力的知识存在错误的认识,但笔者首先对其发散性思维予以鼓励,以激发其思考的积极性。然后再指出他的误区,即地心引力是赤道地区较小,两极地区较大,对该部分物理知识再为他们进行简单说明,同时引用“地球重力偷鱼”的故事加深学生对地心引力的形象认知,指出热力因素对流层的高度影响最大。

2.知识前后衔接式发问。教师都希望学生遇到问题时先进行思考,并联系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尝试解决问题,或者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效地把学习从一个问题迁移到另一个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多数教师在讲解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时,都会适当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如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原理的认知。笔者在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和郊区的受热状况时,发现多数学生对于城市地区频繁的人类活动,如汽车行驶中燃烧放出带有大量热量的尾气,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铸就的“城市森林”的吸热使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地理现象都能理解,但一个学生却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在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吸收的作用但也有反射的作用,因为城市硬化面的反射率大于绿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这样对城市白天的气温有没有起到降低作用?夜晚的时候,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的散热也来得快,城市风是否与海陆风一样有昼夜风向的变化?”对于该生的提问,笔者对他能联系前面所学的大气受热知识提出质疑表示欣赏与鼓励,这个问题也暴露了教师“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作用”的知识点没有讲解透彻。对此,笔者之后对此部分内容的讲解中,就结合一些地理数据来说明问题,即视进入地球的太阳辐射量为100%,进入地球大气层能被地面吸收的占47%,而被地面和大气反射回宇宙空间的占34%,即强调吸收的作用大于反射作用。

3.联系生活实际式发问。地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经过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知道何为地理现象,也对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地理现象提出质疑。教师在讲解风的形成过程中,讲到近地面风的形成涉及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种力的作用,其中,影响风力大小的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一般而言,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就越大,摩擦力与空气密度和地面粗糙程度有关,摩擦力越大,风力就越小。这时,一个学生提出疑问:“老师,冬天的时候我们站在教室门口,风比较大,是不是受教室内外气压梯度的作用,同时教室门没关,对风起不到阻碍作用,算是与摩擦力小有关吗?”《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该学生在教师总结三个力对风的作用后,立马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疑问,这是非常值得表扬的。为此,笔者在对其所提出问题进行讲解的基础上,再适当地引导他们思考、总结、归纳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除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外,还有距离风源地的远近及受地形影响形成的风的“狭管”效应,可以起到进一步的激趣启发作用。

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学生发问的类似例子很多,诸如“亚欧大陆西岸为什么没有形成季风气候?”“为什么地震波遇到软流层时横波没有消失?”“极锋中,极地高气压流出来的冷气流与暖气团相遇后去哪里了?”等等,这些问题有些是教师备课时所没有考虑到的问题,经学生提出质疑,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帮助。

二、教师的反思

《礼记·学记》有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得到提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明白了“教学相长”的真正内涵,同时也对地理课堂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问提出以下几点反思后的建议:

1.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该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要做一名让学生信服的教师,教师自身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尤其是综合性、区域性较强的地理学科教师。即地理教师一要具有较强的地理学科知识、直接支持和维持教学的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知识;二要具备作为教学必要条件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相关的其他领域的知识;三还要丰富自身一些当代的科学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只有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巧妙结合,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地理求知欲望,让学生爱学地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地理教师开展地理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策略性教学,一些学生侧重科学的地理,具有自我探索意向;一些学生侧重生活的地理,喜欢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一些学生侧重文化的地理,喜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地理的综合性特征都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关键在于教师要博学多才,面对不同学生的发问都能做到从容应对。

2.需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根据地理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学技能可分解为导入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图板书技能、组织技能、讲解技能、强化技能等。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对教师的发问说明他们有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并进行了积极思考,这种学习习惯应该予以表扬并加以培养。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优化提问策略,根据特定教学环节设置有效提问,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地理问题,思考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所以地理教师要注重提问质量,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即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注重思维过程让学生会问,由此让学生会学地理。

3.需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华东师大叶谰教授也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的教学随笔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要牢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要记住自己教学的闪光点,在课堂教学中珍视与学生的互动,捕捉学生的思维漏洞或创造性思维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发问,是教师一笔宝贵的财富,教师应当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地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并以学生的疑问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以此推动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使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树立“不惟书,不惟上”的探求精神,教师自身也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促进自己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夏志芳,张继红.地理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

[2]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4]胡良民等.地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编辑:朱泽玲)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