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电视纪录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价值探析——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2022-06-08

苏江明

(东莞市常平中学,广东东莞523570)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课本知识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更加明显,高中地理教学已进入多媒体教学时代,地理教师重视多媒体教学资源已经形成共识,尤其是由声音、影像、画面和文字等元素组成的地理视频资源能真切地展现自然风光、人文环境等各类地理现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将“有趣、有用、生活化”的地理视频信息融入地理教学中,使学生感觉到地理就在身边,地理是鲜活、有趣的,这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符合传播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跨越中国天南海北的地域观,具体描述神州大地的美食文化,并彰显美食文化背后的海洋、山岳、森林、平原、荒漠等自然风光,揭示美食文化中渗透的各形各色的生产生活习惯、民俗风情、民族文化和古老的农耕文化等中国文化及其演化历程,同时,又是能帮助学生丰富地理学科知识、拓展地理视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地理素养、树立正确人地观的良好素材。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从区域与区域差异、农业生产活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探析《舌尖上的中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和教学参考价值。

一、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拓展地理视野、激发学习热情

随着影视传播技术的发展,视频资源对身心处在巨变时期的青少年所产生的影响越发明显,仅仅依靠现有的教材资源、教师语言或者少量图片的地理课堂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实课堂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或唤醒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地理素养已迫在眉睫。

在中图版必修三第一章的第一节“区域与区域差异”中,主要的教学重点是比较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教材中只提供了有关三大自然区的文字资料和几张图片,要求学生完成三大自然区地理特征表。因为本节内容没有难点,大多数教师往往采用的是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完成填表,致使教学枯燥无味,无法拓展学生的视野,更无法激发学习热情。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淹没了学生的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这实际是对学生思维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一幅幅炫丽多彩的画面:层层梯田、片片竹林、一池荷花一湖莲藕的江南景色;翻滚的麦浪、火红的高梁、金黄的玉米地所展现的北国风光;一马平川大草原回荡着悠扬的马头琴声,充满沧桑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亭亭玉立的绿洲少女的西域之光……在欣赏风光的同时,主持人带领你“品尝”南方的各色米粉、米糕;北方的刀削面、兰州拉面、馕,还有民族风隋浓郁的手抓饭和烤全羊等。将这些优美的视频内容整合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能感悟到祖国广袤的地域环境与区域差异,而且还能感悟到各色环境下的生产、生活等人类文明。在画面、声音和文字的多重冲击下,学生体会到的中国三大自然区就不再是单调、粗糙、乏味的课本教料,而是直观、灵动、富有生命的动态画卷和多媒体文化大餐。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不断推进,学生的生活也越来越城市化,即使是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接触农业生产活动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单一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已经不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农业生产的特色,而活灵活现的视频能给我们亲临的感受,能够更加有效地辅助学生理解深奥的农业文化。在“农业的地域类型”一课中,水稻种植业是东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区类型。影响水稻种植业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亚洲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也是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业具有“一大一小一高三低”的特点。即:小农经营、水利工程量大、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一般情况下,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水稻种植区要劳动力丰富?为什么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如果能导入《舌尖上的中国》中视频内容“春种的季节,江西上堡乡的农民正在层层的梯田里犁田,插秧”,“盛夏,由于雨带一路向北移,长江地区出现罕见的持续40多天的伏旱天气,缺水让稻子停止灌浆,只留下干瘪的谷壳,农民为了挽救自己的稻田,用尽各种办法给农田浇水、引水灌溉”, “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黑龙江五常龙凤山镇的黑土地上,大型机器正在忙碌着收割,而江西上堡乡的农民们却是在梯田里割稻,打稻,肩挑稻谷回家”,这些画面能让学生理解到水稻种植业是一项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精耕细作;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雨带的推移与夏季风进退息息相关,而夏季风进退异常往往容易给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带来旱涝灾害,水利工程量大就无可厚非了;南方受到地形和技术的限制,导致南方的水稻田难以实施机械化作业。这样的渗入不仅能扩充学生对农业的了解,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同时能有效辅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避免出现过多的死记硬背。

二、养成以地理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地理科学素养

地理视角作为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学中观察、认识事物的切入点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从地理课程标准和基础地理教育的实际看,区域的视角、综合的视角、动态的视角和生态的视角是地理视角培养的重点。

1.养成以区域的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以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为背景,讲述了我国青藏高原、西北、东北、华南、中原等区域的特色美食,画面中同时还展示了中国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热带(季)雨林,南方竹林、北国冰雪、内蒙古大草原、塔克拉玛干沙漠及绿洲……这些画面的自然特征基本涵盖了我国不同区域,是培养学生区域地理视角的良好素材。

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课中,引用《舌尖上的中国》视频中“东北一内蒙古一新疆”一线植被类型由森林向草原、草原向荒漠过渡、“自南向北”植被的差异和自然环境的递变,不仅能直观的表达出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还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结合视频,请学生分析相关问题:①东北一内蒙古一新疆一线的植被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什么因素影响而形成的?②我国由南向北分别出现了哪些地带性植被?这些植被的递变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形成的?引导学生分析出水分、热量分别是经度地带性和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因。如果进一步播放视频“阳光直射赤道,已是春分时节,但这里(东北),寒冷还未远离,到处还覆盖着厚厚的积雪。3月的夜晚,零下15摄氏度,制作冻豆腐最适宜的温度。而向南2000多公里,同样的春分时节,冷暖空气激烈对峙。天目山,春雷唤醒土壤中的生命,江西上堡乡已经进入播种、等待萌芽的季节”这直观的地理景观感受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理解同一时间不同纬度的自然地理环境也存在差异性,从不同的角度体现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在多角度、直观且接近现实生活的教学中不断渗透区域地理环境的学习,使学生不断养成以区域的视角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舌尖上的中国》中还有很多画面、视频例子可以作为区域分析良好素材。如视频中提到的“中国最好的大米在东北,因为水稻在东北需要经历138天的漫长生长期,而南方的水稻生长期远远短于东北地区”,水稻生长期的区域差异可以作为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由于纬度差异引起的热量差对农业的不同影响。又如“西藏林芝从峡谷到雪峰有7000多米的高差,集中了西藏80%的森林,也是我国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可以用来分析地形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分析区域物种丰富的原因。

2.养成以综合的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课中要求学生学会用整体性的原则理解地理环境中五要素:气候、地貌、水文、植被、土壤之间相互作用、演变的关系。“这是地球上最远离海洋的沙漠,中国的干极——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绿洲——亚曼拜克村离沙漠最近的村庄。塔克拉玛干南缘年平均降雨量只有15.6毫米,极为典型的大陆荒漠气候。小麦比任何一种禾本植物,更能适应生态环境,就像这里的沙漠居民,总能在极端条件下,获取生存能量。流沙对村庄和土地的侵蚀从未停止,但顽强的西北民族世代坚守。吐鲁番,极度干旱,是中国最炎热的地区,贫瘠的砾石戈壁并未灭绝生机,天山冰川融水带来生命的奇迹。这里,是中国最甜蜜的所在。吐鲁番,常年少有云层遮挡,充足的日照,活跃的光合作用,让葡萄积累丰富的糖分。夜晚热量消散,呼吸作用微弱,糖分得到很好的保存。中国最甜葡萄的秘密,就隐藏在这巨大的昼夜温差之间。”《舌尖上的中国》中的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各自然环境的一幅幅画卷,是引导学生运用综合的视角分析地理问题的良好素材,借此可引导学生分析以下几个问题:①本区域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②请结合视频展现的主要气候特征,描述本区域所具有的地貌、水文、植被和土壤特征?③如果新疆过度发展灌溉农业,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会产生怎样的变化?使学生初步形成以综合的地理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接着,还可进一步延伸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运用整体性的原则,说明珠三角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全球气候变暖对该地区自然环境有哪些影响。这一教学过程,不仅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思维,也能让学生不断养成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同样, “宁夏平原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为了满足需求,在宁夏山地间过度放牧,羊的数量远超植被的再生能力,植被无法恢复,地表陕速沙化,荒漠化使得宁夏的环境变得无比脆弱”,这段视频材料也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观看视频后要求学生从整体性的原则出发,运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理论分析过度放牧对宁夏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3.养成以动态的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理事象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就需要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动态的视角分析地理问题。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课中,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并分析出变化中的农业区位。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这些因素随着经济技术进步不断变化。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陕,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发展的眼光,以动态的视角分析问题。在“不断变化的农业区位”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融入《舌尖上的中国》中“以前人们不喜欢吃松茸,原来只要几毛钱一斤。现在松茸的身价飞升,厂商以最陕的速度对松茸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的一只松茸在产地的收购价是80元,6个小时之后它就会以700元的价格出现在东京的超级市场中”, “产自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口蘑和产自距此2000公里的江南的冬笋相逢,江南冬笋邂逅塞北口蘑, ‘烩南北’不仅造就一种美味,更带来无限的空间想象”, “麦客,中国古老的职业割麦人,他们踩着麦子成熟的节奏,用双手挑战机械。在效率面前,麦客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马万全一行也许就是中国最后的职业割麦人。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收割机一茬茬收割殆尽”这些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视频材料.分析问题:材料中的事例有没有体现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如果有,请分析出主要是哪些农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通过对视频有关材料和事例的分析,能培养学生以动态的视角看待问题的能力,彰显与时俱进的新人类特征,尤其是能更深刻地理解现代社会中不断变化的市场、交通、技术等农业区位因素,同时也可以为“工业区位的变化”的学习奠定动态视角的基础。

三、理性思考人地关系,树立“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观

高中必修二中的“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必修三中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等章节中的课文内容,都在探讨人地关系演变和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自然环境决定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会反作用于自然。人地关系是贯穿整个地理课程的主线,理性思考人地关系,树立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地理学科永恒的主题。因此,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是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之一。

在“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和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课中,课文内容只是一些枯燥的文字叙述,文绉绉的向学生表述人地关系的历史阶段、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内容、原则及谋求可持续发展道路,很容易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之情,容易让学生对科学发展观嗤之以鼻,这样就达不到培养正确的人地观的教学效果。尽管本节课的知识点没有难点,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完成可持续发展“大道理”的学习。但是,空洞的大道理并不容易让人深刻的理解并运用,因此,在阅读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入《舌尖上的中国》的视频内容,如:在香格里拉的深山里,藏民们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松茸出土后,会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吉林查干湖的冬捕,渔民们有一个世世代代严格的相传—一猎杀不绝,冬捕只用稀疏的网眼,小鱼成为漏网之鱼回归自然,每年的春天渔民还将50万鱼苗投回湖里;内蒙古达里诺尔,为了保持湖鱼的种群数量,渔民们规定每年冬捕不会超过30万公斤,春天华子鱼洄游产卵,华子鱼伸手可得,但渔民不会在这个时节捕捞,还铺设2000米的草把作为华子鱼的产房,追寻着人与鱼的平衡之道;美食依赖于环境的支持,人的需求曾让宁夏山地间羊的数量远超植被的再生能力,快速沙化的地表变得无比脆弱,荒漠化让人在美食之间寻找新的平衡;有科学家预言,50年内海里的鱼会被全部吃光。而浙江渔民杨世橹认为,靠海吃海的日子,只能再维持10年。借此可以请学生对比分析:①视频中的例子哪些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哪些违背了可持续发展?②请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和视频的材料总结出应该如何谋求可持续发展道路。《舌尖上的中国》呈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人文景观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中国脆弱的生态环境,审视了应如何维持人与自然的平衡之道。在学生感性的观看视频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谈谈家乡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变感性观看为理性分析,进一步加深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在大数据的信息时代,教材中的案例已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而《舌尖上的中国》在各种美食的背后还有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地域文化等地理元素,为地理教学提供了一场饕餮大宴。地理教师可以从中吸取大量的“营养”用于充实地理教学,丰富地理素材,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以区域的视角、综合的视角、动态的视角和生态的视角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地理情操、树立“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观。

参考文献:

[1]邱杨兵.高中地理教学中视频资源运用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玉娟,中学生地理视角的培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