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新时代学校传统德育资源开发利用

2022-06-08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有着许多值得传承和弘扬的德育资源,加强传统美德的传承对提高人们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凝聚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充分了解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德育资源的基本内容及我国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开发现状,将德育内容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探索开发传统德育文化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对加速我国当前的德育资源开发,促进德育文化建设,均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德育资源;传统文化;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德育文化是中国历代文化沉淀所蕴藏的文明精华,也是在应对外部的各种变化与波动后,所形成的极为深刻的品德理念,体现了大众对生活的认知,其范畴涉及人文科学、品德、文脉沿袭等诸多层面[1]。传统德育资源由传统道德教育、德育资源两者的概念衍生而来。因此,传统德育资源可定义为:一国或地区内拥有的各民族过去发生的、一以贯之的、在现实生活中仍发生作用的、并进入教育者视野、有可能被充分地运用于教育活动中、且对培养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起作用的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要素的总称。在新时代下,传统德育文化接受着更多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考验,如何更好地开发与利用德育资源,既属于当前德育工作者须思考的关键课题,也是进一步传播传统文化的迫切所需[2]。目前作为德育资源的传统文化宝藏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发挥,探讨怎样更好地开发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传统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

  

  传统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学校德育得以实施的客观条件之一。对传统德育资源来讲,只有将其融入德育过程,方可展现其效用[3]。资源作为客观存在,是发展的外因,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学生德性成长内因的德育。德育是广大施教者考虑如今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同时考虑各年龄段的具体特征后,制订适宜的策略,围绕品德层面对受教者施教,让受教者逐步形成自己的品德观,增强自身德育水平的施教行为。学生的日常活动空间主要存在于学校,学校成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也就是说学生通过施教者的讲述来把握德育内容,这就使德育课程成为其本身德育架构的关键组成部分。而传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恰好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为学校德育的实施提供了现实的客观条件。传统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学校德育氛围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德育资源作用与影响下,更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学校德育氛围,这对学生品德意识与本身涵养的增强有着极为明显的效用。传统德育资源在学校德育中的渗透,直接作用于思想层面,即从思想层面入手来营造文化氛围,比如从舆论上予以正确的引导,形成有益的学习风气等等。学校通过开展相关的传统德育文化活动,以讲座或主题展览等形式,收纳涉及传统德育文化的一切内容,再通过举办相关的内部文化活动,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全面展示,在参与当中可让学生对传统德育文化有深层的理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锤炼自己的道德品质。不难看出,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从思想层面营造良好的学校德育氛围,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该文化,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对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学校德育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助推器。当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阻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均衡发展,学校的文化氛围因地域特色以及学校的教育理念等不同而影响着他们对学校德育的实施。而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差异,使得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4]。这种情况下,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发展不仅面临多元德育文化资源挖掘的机遇,还将面临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挑战,对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学校德育不断进步与发展,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迫在眉睫,成为必不可少的“助推器”。

  

  二、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途径

  

  1.加强地域间文化交流地域教育资源是学校德育最为肥沃的土壤,是对学生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传播历史文化等方面教育的重要载体。而地域间传德育资源之间不断融合,可以促使传统德育资源的互动、互补,塑造出新的具备文化生命的、丰富的传统德育资源,同时也可以实现学校德育的“异地共建、携手共进”,对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将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地域在传统德育资源方面差距较大,每个地区均有着各自特色的德育资源。如东部地区有山东省的孔孟文化,江苏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苏州,福建著名的家训文化、闽南文化,西部地区有陕西省的红色文化资源,有横跨新疆的丝绸之路,当然还有散布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等。通过文化与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网络媒体的传播,地域间多元文化的相互沟通、学习,实现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各类资源的融合、演进,为东西部德育资源的拓展夯实基础。

  

  2.加强学校间的交流、沟通学校文化是校风和校园历史传统,是地域特色与人际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理念等因素的综合体现。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传统德育资源的开发,更需要的是校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不管是同一地区内的不同学校,还是不同地区内的各个学校,以全域统筹、整体谋划的方式,合力建设德育文化和德育实践活动,在彰显民族精神、地域美德的同时,实现校际之间的学校文化的交流,从而形成“固本铸魂,整体育人”的德育理念。比如说,同一区域内,有的学校打造“感恩文化”,有的学校打造“经典诵读文化”,有的学校打造“幸福教育”,还有的学校构建“红色教育文化”,校际之间的交流、沟通,实现对地域德育文化资源的进一步挖掘,也实现了区域德育资源的拓展,对学校德育资源的丰富意义重大。再比如说,不同地域之间,资质较好的德育文化名校对外宣传、举办相关的德育文化活动,与同等资质学校进行沟通、交流,便于学校之间的相互学习,与相对较差的学校进行沟通、交流,便于学校德育的借鉴、进步。3.提高个人素养,提升家庭元素的角色和作用新时代学校属于传授传统德育知识的关键所在,在适宜的内部文化氛围下,经教师的全面讲解,使学生对传统德育文化有深层的认识,并知晓其精华所在,从而增强他们对该文化的主动意识,然后,在这种文化的主动意识中渐渐提升自己品德。我国古代传统德育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个体发展的影响。现代很多家庭因为父母的溺爱,导致很多孩子的动手能力弱、缺乏同情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等恶习,经过这种不正确的教育后,定会使得孩子脱离家庭后难以适应所处的环境,也妨碍了其成长。所以同样的传统德育资源,有的开发应用既能做到深入浅出,又能找出它的关键点,而有的却不知由何处着手,或是仅对该资源有浅层的认识,不知晓它对德育方向的影响。个人是组成家庭的重要元素,因此,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提高个人素养,从而提升整个家庭对德育资源的认识和开发。

  

  三、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传统德育资源的利用措施

  

  1.重视教师对传统德育资源的传播学校德育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德育课程的开展。自学校产生后,灌输就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通过板报、集会报告和课堂讲授等形式进行灌输,从而让学生明白品德的内容,且在心里对品德层面的要求引发喜和厌的情感体会,逐步生成向善的品德认识[5]。教师除了教授传统的德育课程,还可以利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设立适宜的教学情景,采取灵活的形式直观传授,将学生引进接近实际的情景里面来体会形象,让学生在情感的体会中受到熏染,引发对品德的深层思索。教师还可以利用自然科学课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活动课程,尽量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将德育赋予学科教学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德育知识的熏陶。

  

  作者:韩育萍 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