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刍议电化学试题的类型知识点拨

2022-06-08

 高中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2》和《选修4》中都有电化学的内容,包括原电池和电解池两大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对金属活动性、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以及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等知识的综合考查。本文主要从严谨审题和科学思维两个角度,深入剖析学生在电化学学习中认识误区,希望对广大学生有所启迪。 
  一、注意电极材料的性质 
  例1在25 ℃时,将两个铂电极插入一定量的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逸出a mol气体,同时有W g Na2SO4·10H2O析出,若温度不变,此时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WW+18a×100%B.WW+36a×100% 
  C.71W161(W+18a)×100% 
  D. 71W161(W+36a)×100% 
  例2在25 ℃时,将两个铜电极插入一定量的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逸出a mol气体,同时有W g Na2SO4·10H2O析出,若温度不变,此时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WW+18a×100%B.WW+36a×100% 
  C.71W161(W+18a)×100% 
  D. 71W161(W+36a)×100% 
  分析这两道题,仔细一看,只有一字之别,而电解原理却大相径庭。例1中,以铂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钠溶液,其实质是电解水,晶体析出的原因是由于在电解过程中H2O转化为H2、O2而减少的结果,剩余溶液仍是饱和溶液。阴极逸出a mol气体为H2,由2H2O通电2H2↑+ O2↑知,电解水的物质的量为a mol,即析出的W g Na2SO4·10H2O溶解在18ag水中恰好是25℃的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答案选C 
  例2中,铜是活性金属,作阳极时,优先氧化。电解过程中两极发生的反应为:Cu-2e-Cu2+(阳极),2H++2e-H2 ↑ (阴极)。电解的总反应为:Cu+2H2O通电Cu(OH)2↓+H2↑。阴极逸出了a mol H2,被电解的水为2a mol,即析出的W g Na2SO4·10H2O溶解在2a mol水中恰好是25℃的饱和溶液。正确答案选D 
  知识点拨电解池中,当阳极材料是活性金属时,电极优先参与反应。 
  二、注意电解质溶液的差异 
  例3分析如图1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结论正确的是()。 
  分析许多学生认为,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Mg比Al活泼,Mg作负极;Fe比Cu活泼,Fe作负极,给出答案A。殊不知,(2)中Mg不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而发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Al失去电子,则Al为负极,负极反应为Al-3e-+4OH-AlO-2+2H2O;(3)中Fe在常温下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原电池发生Cu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反应,Cu作负极,Cu-2e-Cu2+;(4)中电解质溶液为稀硝酸,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NO-3+3e-+4H+NO↑+2H2O。正确答案是B 
  知识点拨原电池的正负极不仅与电极材料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的性质有关。 
  三、注意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反应 
  例4(2013年全国高考)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分析发生的电极反应为:负极:2Al-6e-2Al3+;正极:3Ag2S+6e-6Ag+3S2-,两极产生的Al3+和S2-会发生双水解反应,即2Al3++3S2-+6H2O2Al(OH)3↓+3H2S↑。原电池总反应方程式可写成:3Ag2S+2Al+6H2O6Ag+2Al(OH)3↓+3H2S↑,C错误;处理过程中,硫化银变为银单质,质量减少,A错误;硫化银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银单质,B正确;黑色褪去的原因是硫化银变为银单质,D错误。正确答案选B 
  例4在水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g+、Pb2+、Na+、SO2-4、NO-3、Cl-,该溶液放在用惰性材料作电极的电解槽中,通电片刻(假定溶液足量),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A.35.5∶108 B.71∶108 C.8∶1 D.16∶207 
  分析该题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有的学生忽略离子共存问题从而得出选项A的错误结论。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溶液中会生成氯化银、硫酸铅白色沉淀,即实际是硝酸钾溶液,所以电解的实质是电解水。由此得出氧化产物为O2,还原产物为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质量比为(1×32)∶(2×2)=8∶1。正确答案选C 
  知识点拨电化学习题中,要将离子共存和盐的水解的知识结合起来。 
  四、注意离子放电的顺序 
  例6电解100 mL含c(H+)=0.30 mol/L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 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A.0.10 mol/L Ag+ B.0.02 mol/L Zn2+ 
  C.0.20 mol/L Cu2+ D.0.20 mol/L Pb2+ 
  分析题中涉及五种阳离子,电解时,其放电的先后顺序是:Ag+、Cu2+、H+、Pb2+、Zn2+,结合电子守恒,当电路中通过0.04 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的金属质量依次是()。  Ag:0.10 mol/L×0.1 L×108 g/mol=1.08 g; 
  Cu:0.02 mol/L×0.1 L×64 g/mol=1.28 g; 
  Pb:(0.04 mol-0.03 mol)÷2×207 g/mol=1.05; 
  Zn:(0.04 mol-0.03 mol)÷2×65 g/mol=0.325 g。 
  正确答案选C。 
  例5将0.2 mol AgNO3、0.4 mol Cu(NO3)2、0.6 mol KCl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若在一极析出0.3 mol Cu,此时在另一极上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4.48 L B.5.6 L C.6.72 L D.7.84 L 
  分析由Ag++Cl-AgCl↓可知,0.2 mol Ag+和0.2 mol Cl-沉淀,溶液中剩余0.4 mol Cl-;题中,在阴极上有0.3 mol Cu2+放电,由Cu2++2e-Cu知,转移的电子为0.6 mol;在阳极上先有0.4 mol Cl-放电,由2Cl--2e-Cl2↑知,生成氯气0.2 mol,结合电子得失守恒,还有0.2 mol的OH-放电:4OH--4e-2H2O+O2↑,生成0.05 mol氧气,共生成0.25 mo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5.6 L。正确答案为B 
  知识点拨离子放电顺序应结合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来识记,还应兼顾电子守恒。 
  五、注意电解液复原中的“水” 
  例8(2014北京东城)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质量某浓度的NaCl溶液,一段时间后停止电解,此时加入100 g 36.5%的浓盐酸,所得溶液正好与原溶液完全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两极所得到的气体,在相同的条件下体积相等 
  B.电解过程中,在相同的条件下,阳极所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比阴极的大 
  C.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8 mol 
  D.原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有117 g NaCl 
  分析电解NaCl溶液的总反应为:2NaCl+2H2O通电H2↑+Cl2↑+2NaOH,如果只是电解NaCl,那么应该补充HCl气体即可复原,而题中加入的是100 g 36.5%的浓盐酸,其中含HCl为100×36.5%36.5 g/mol=1 mol,含水为100×63.5% g18 g/mol=3.5 mol,由此可知还应有电解的第二个阶段,水的电解,即2H2O通电2H2+O2,综上分析知阴极只有H2产生,而阳极产生的是Cl2和O2,且阴极所得的气体体积比阳极多,A、B选项错误;1 mol Cl-转移1 mol电子,1 mol H2O转移2 mol电子,转移电子的总数是1×1+3.5×2=8 mol,C选项正确;原NaCl溶液中溶有1 mol的Cl-离子,NaCl溶液中溶有58.5 g NaCl,D选项错误。正确答案为C 
  例6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向电解液中加入0.1 mol碱式碳酸铜晶体[Cu2(OH)2CO3],恰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0.4molB.0.5molC.0.6molD.0.8mol 
  分析电解后的硫酸铜溶液呈酸性,加入碱式碳酸铜能恢复到原溶液,发生反应为: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溶液质量增加的是Cu2+和OH-,所以实际上电解硫酸铜溶液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2CuSO4+2H2O通电2Cu+O2↑+2H2SO4, 第二阶段 2H2O通电2H2↑+O2↑。将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变形为2CuO·H2O·CO2,所以加入0.1 mol Cu2(OH)2CO3相当于加入0.2 mol CuO和0.1 mol H2O,根据CuO和H2O的物质的量计算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C。 
  知识点拨电解后的溶液复原问题,审题时要注意“水”的电解。 
  六、注意电荷的迁移方向 
  例7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图2是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备HCOOH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2A.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催化剂a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有O2产生 
  C.催化剂a附近酸性减弱,催化剂b附近酸性增强 
  D.催化剂b表面的反应是CO2+2H++2e-HCOOH 
  分析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电子从负极流出,流向正极;内电路阳离子向正极迁移,阴离子向负极迁移。b电极为正极,a电极为负极。根据题中信息和反应特点,该电池中发生的总反应为:2CO2+2H2O2HCOOH+O2↑;故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A对;催化剂a表面发生氧化反应:2H2O-4e-4H++O2↑,B对;催化剂a表面产生H+,酸性增强,C错;催化剂b表面发生:CO2 +2H++2e-HCOOH,D对。正确答案为C 
  知识点拨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时,注意外电路电子的流动方向和内电路阴阳离子的迁移方向,同时还要注意“电子不下水,离子不上岸”。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