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月文化

2022-06-08

张永芳

(临夏回民中学甘肃临夏731100)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脉朴素无华、隐逸高蹈、诗意绵绵的月文化,它是一种表达个体生命体验的文化,是与老百姓的情感方式密不可分的民间文化。沿着诗歌源头顺流而下,就会发现,月亮与中国诗词的关系源远流长。月亮,古今诗人最钟情的诗歌意象之一,频繁出现在古典诗词作品之中。

《诗经“陈风”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的诗句,以皎洁的月光衬托美丽的女子,抒发男女青年相约相念之情。《古诗十九首》中也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的佳句。魏晋南北朝时期,咏月抒情诗日渐增多,风格和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曹操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名句创造了寓情于景的含蓄意境,曹丕的“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植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等颇为脍炙人口。何逊的“青草似青袍,秋月团如扇”比喻新颖雅致,别具一格。谢庄的名篇《月赋》:“白露暖空,素月流天”,“美人迈兮青生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声情并茂,写景生动,情深意长。中国古典诗歌的王冠产生在唐代,唐诗中情景交融的咏月诗更灿若群星。《全唐诗》中几乎每个著名的诗人都有描写月色的佳句,风格多样,各有千秋。张若虚之婉转优美,孟浩然之恬静自然,王维之清新飘逸,李白之雄奇豪放,杜甫之沉郁顿挫,白居易之通俗平易,李贺之奇峭瑰丽,杜牧之哀伤清逸,李商隐之凄恻浓艳,韦庄之疏淡清远等风格,都在咏月诗中充分表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以景抒情,恬淡自然。王昌龄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白居易的“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以景衬情,含蓄蕴藉,意在言外,余音绕梁。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的“几时杯同把,昨夜月同行。”以月拟人,真挚生动。品尝这些诗句,怎能不使人沉浸在艺术美的享受之中呢?

宋词在写月抒情,创造意境上别开生面,不朽之作俯拾皆是。冯延已的“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写重重离情,婉约含蓄;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人格化景物,生动逼真。晏几道的《临江仙》把幸福的爱情诉诸明月作证;朱淑真的《去年元月时》通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往昔与“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的今昔的对比,抒发了对美好往事的无限眷恋。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借月光发泄了对金人的南侵,兵荒马乱惨景的感慨。文天祥的“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写出了他身陷囹圄,报国无门的激愤。 元散曲中也有不少咏月佳篇。曾瑞在《商调“集贤宾”宫词》中,用“唯嫦娥与人无世情,可怜自孤另。透疏窗斜照月偏明”,写出了被冷落的妃嫔的痛苦之情。关汉卿的“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婵娟”,张可久的“紫萧寒月满长空”等等都是千古流传的佳篇佳句。

有月相伴,就有精神的自由飞升,就有诗兴,就是一种诗意的栖居。所以,从古到今,文人骚客们总爱对月吟咏,写出了许多与月有关的名篇佳句。而这些诗人们笔下的月,由于个体生命体验的不同,在诗人们的笔下,又体现了不同的意蕴。 我们很难用理性的概念来概括它的象征意义,粗略地勾画一下,它在不同情境之下,大体具备以下象征意义。

一、 爱情的使者

无论是人间还是天上,世间只有情难诉,而最富有诗意的男女爱情却总要向那一轮圆月诉说,月亮成了爱情的证明,成了寄寓男女相思之情的多情之物。“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明月千里寄相思”,只有“月亮代表我的心”,也才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李清照的《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对满月的期盼,也正是满腔相思之情的外露。自居易的《长相思》:“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用最浅显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思妇盼归图——痴心的女子斜倚在雕梁画栋的阁楼窗外,仰望月空,形单影只,百无聊赖,一腔思念与怨恨绵绵无绝期,只有到心上人回来的那一刻方能罢休。 这里的月是相距千山万水的恋人惟一能共同欣赏的景物,满怀心事只能与月倾诉,这里的月是相思之物。自古以来,月亮、爱情、诗就这样难分难解。

二、 乡情、亲情、友情、家国情的纽带

静寂之夜,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李白的绝句《静夜思》便是游子思乡的名篇之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月光洁白如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望月思乡,于平淡之中见出款款思乡之深情。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更是唱出了杜甫的万千思乡、念人之绪。范仲淹《苏幕遮》中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都不约而同选择“月”的意象寄托思乡之情。而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弟共享明月,正是思念至深至切的体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又是李白对好友王昌龄的切切关怀与思念。“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是照我还”吟出了诗人心中因思念而起的疑问。在这些文人骚客的笔下,已难以分清究竟是月有情还是人有情。

三、离愁别恨的象征

月圆喻团圆,月缺自然就是离别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但纵有豁达之人说“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仍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挥之不去,渐远渐浓。能做的只有猛饮烈酒,倒头酣睡,却不免夜来清醒,辗转反侧,孤寂中,看“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忆“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宋?晏几道),盼何时杯重把,共叙欢娱情。滞留的一方要么“无言独上西楼”,看“月如钩”;要么“可怜新月为谁好,无数晚山相对愁”(宋?王安石)。更有力劝“明月楼高休独倚”,以免“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尽管“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张九龄),却仍是“青鸟不传云中信”,只落得“肠断白萍洲”。愁极恨至。“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宋?吕本中《采桑子》)

四、对永恒、无常的感慨

面对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有限,多少伤时、惜时、叹时之作流传千古,月早已由“白玉盘”意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不回的时间意象,让人在浩淼无穷、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顿生渺小之感、短暂之感和世事无常之感。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驻足“石头城”的秦淮河畔,仰望苍穹,一弯“旧时月”引起了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感慨系之。月作为历史的见证,阴晴圆缺,循环往复,亘古不变,月在诗人眼中是“永恒”;石头城昔日繁华,今日萧条,可谓“无常”。在永恒与无常的鲜明对照中,在历史与现实的梦幻交错中,诗人不禁感慨万千。

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世事无常,如烟似梦,往昔歌舞升平、雕梁画栋的故国金陵如今只能在追忆中重现——所谓无常;而春花秋月亘古不变——所谓永恒。春花秋月的良辰美景只能越发衬托出国破家亡、君王沦为阶下囚的悲哀。

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虽年年岁岁“月”相似,却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浪花一般,显得短暂而渺小,而明月、宇宙才是伟大而永恒的存在。诗人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之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辨,抒发了绵绵无绝期的悲痛之情。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悠悠万世,一轮皎洁的明月长挂碧天苍穹,毫不吝惜地倾泻着邈邈银辉,它晚升日隐,与人总是若即若离。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不到今天的月亮,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不觉感慨系之,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把宇宙的浩瀚无际、时空的苍茫无限与人生的短暂渺小巧妙融合,抒发了永恒与无常之悲。

五、 高洁志行的寄托

月悬于天,何等高洁,何等神圣。月就这样以它特有的气质又成为了人们理想的寄托物,诗人们更是借它来言志抒怀。李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向世人展示了自己诗仙的豪情与洒脱。而诗人的梦中,竟能“一夜飞渡镜湖月”,诗人的诗兴由此而发,壮怀由此而起。而他的“举杯邀明月”之举,更见出其孤独之中的高志亮节。

在浩瀚的古典诗词里,众位诗词巨匠将自己对理想的讴歌,对未来的向往,对爱情的礼赞,对生命的叹息,对命运的无奈都融入月的世界里,在月光笼罩下倾诉一腔情怀。不论是悲、欢、离、合,都融入朗朗的明月,在物我合一中达到灵魂的飞升,今天读来仍余韵袅袅,荡气回肠。

月的这些意蕴,是诗人们所赋予的,但也正应其可寄寓如许多的意蕴,清辉遍洒的月又成了文人骚客们的宠儿,相信这一脉月文化也将随着我们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永远流传下去,也许在将来的时候,人们又会赋予它新的情韵。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