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浅谈如何加强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2022-06-08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泉港第二中学 钟国雄

【摘要】文章论述了加强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教学中总结出的经验详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信息技术;信息能力;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107-01

当前,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教育学科集实践性、应用性、知识性、技术性为一体,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点,而信息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人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作为国家栋梁之才的中学生迫切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意识,让他们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具备收集处理信息、传输信息以及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其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每一位信息技术课教师应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能力的概念

对信息能力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信息工业协会(IIA)呈交给全美图书馆学和信息学委员会(NCLIS)的一份报告中提出,要在以后的10年中在全美范围达到普及信息能力的目标,该报告中首次使用信息能力这个概念,即一个人通过培训能把信息资源应用到其工作中,便可称为具备了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个体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工具去收集和识别信息,并利用获取到的信息去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它包括主动获取间接信息的能力、评价信息的能力、组织和储存信息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使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如何加强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知识、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并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还应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笔者通过在实际的教学中总结出的一些方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教学模式要求多样化。

(1)教学相长与任务驱动相结合。该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先边讲边练,让学生基本掌握操作技巧,然后采用布置课后任务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熟练掌握本课的学习内容。实践证明,通过该种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最后,学生经过实践达到了最终目标,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这种模式适合于讲授各种应用软件时使用。

(2)任务驱动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这种模式是以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教师需在课前先准备好所讲授内容的课件。上课开始,教师先在多媒体教室向学生演示已美化好的文稿,通过漂亮的PPT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然后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在学生机上使用,最后让学生利用模板、背景和插图制作文稿。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教师的课件自主学习使用模板、设定背景、插入图片,自主确定学习的顺序和时间。

(3)学科整合式学习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将各科知识的学习、掌握、运用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对某个问题、某项专题或某一主题的了解、认识。例如,把自然规律、抽象的理论知识或不易观察的微观事物、难以操作、控制的实验等(用常规教学媒体无法很好地表现的),利用计算机通过多媒体CAI教学课件,通过二维或三维动画形式,进行信息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像、动态的变化轨迹等多种信息组合,通过大屏幕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自发地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从而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更深一步掌握概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达到了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2.加强学生的信息管理意识。

(1)营造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外部环境。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情境,以使学生更为主动地收集和处理信息。学生可利用多种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如实验用品、书籍报刊、图像影像、多媒体电子读物以及INTERNET网上信息资源等)来收集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教师则应当强调学生在团队和小组中的作用,增强其合作性。

(2)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每一个软件提供的“帮助”,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帮助”为我们提供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关键字检索方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引导,比如,在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时,涉及到的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帮助”中找出与之有关的信息,然后进行相关的操作,可以使学生在一开始接触计算机基本操作时就知道如何去学习,从哪儿开始学习,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充满大量信息的时代,教给学生到哪里去找、怎样找所需要的信息比让学生记住信息更有意义。

(3)激发学生对学习信息知识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兴趣,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教学的意义。在教学中,笔者常采用的方法有:演示激趣法、竞争激励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不满足于书本上学到的内容,会主动尝试获得更多的信息知识。有的在课上经常打开其它应用软件,并尝试着使用,也会主动向笔者询问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软硬件及趋势,这是学生对该学科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表现。各科考试后,基于学生们都在忙着计算自己的分数、名次这一实际,笔者让学生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计算、排序,等等,不仅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还能使他们认识到信息科技的优越性,增强信息意识。

三、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信息社会中,要培养富有竞争力的信息人才,就要求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首先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广博的信息科技知识。信息世界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是任何学科都不能及的,因此,信息技术教师更要时刻注重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要“走出去”,到信息市场中听、学、参与,还要“坐下来”研究、归纳,思考如何将知识适当地传授给学生。只有这样,才不会让自己落在其它行业专业人才的后面,才会使信息教育紧跟时代步伐。

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大课题,也是个很重要的课题,目前,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重任主要落实在信息技术课程上,然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教师必须始终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和情境,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师也必须具有创新的意识,要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上和教学设计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切实加强学生的信息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吴文虎,冯秀琪.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2]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3]徐佳.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J].现代交际,2012,(7).

[4]刘正海.信息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02,(10).

[5]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9).

[6]窦永涛.多媒体技术在足球技术课中的应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

(编辑:朱泽玲)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