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回归生活在体验中增效

2022-06-08

福建省南平市紫云小学 卢秀珍

【摘要】“教育要回归生活”已经成为品德学科教学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要提高教学实效,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生活,以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学生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教学内容应来自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的需求;教学活动的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生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体验;生活;方法;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1-0053-02

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品德学科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众所周知,贴近生活的教学才容易引发共鸣,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要提高教学实效,教学就必须引领学生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获得体验,并重视利用学生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教学活动的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学习中体验生活。

一、课前引领探究生活,储备体验增效

教师在品德学科教学前总是要就学生的生活进行调查、了解。从学生现实生活中调查得到的资料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时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内容就在自己的身边,他们自然就会进行思考和联想。因此,教师应引领学生课前深入生活,开展调查活动,做生活体验方面的储备,以提高教学实效。

例如,教学《走近残疾人》一课前,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可以深入当地残疾人之中,采访残疾人并录制了残疾人的生活片断,制成教学课件。同时,引导学生们在课前走进当地残疾人生活中,观察身边残疾人的生活,收集有关残疾人的资料。有了课前深入生活的探究活动基础,课堂教学易于引起学生共鸣,提高教学实效。又如,在教学《从一粒米说起》一课前,笔者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家庭、同学中存在的浪费现象。因为有了课前调查的生活基础,课中关于厉行节俭的情感很快深入学生心灵。这样,既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储备体验,提高教学实效,又可以让学生学会实践,可谓一举多得。

二、教学内容牵手生活,达成激趣增效

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有效、成功地教学总是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又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实现课堂提炼生活,我们首先要把功夫用在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生活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活用”教材,选取学生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具有教育价值的问题、现象来生成活动主题,然后将学生真实的生活事件作为素材和基本内容来设计教学,促进真实的学习过程,切实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只有基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才能反映学生的生活需求,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

例如,结合学校学生浪费水现象严重的情况,笔者设计了《厉行节约从我做起》这一课题,从引导学生调查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入手,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珍惜资源的必要性,引发学生学习、交流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的小窍门,培养学生厉行节约的好习惯。教学源于学生生活,活动过程学生很投入。又如,教学一年级《拉拉手交朋友》时,通过组织“学校和我拉拉手”、“老师与我拉拉手”、“我和同学拉拉手”、“我与哥哥姐姐拉拉手”活动,致力于解决一年级学生熟悉新环境,认识新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体验愉悦的学校生活,教学针对学生实际,满足了学生需求,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活动组织再现生活,促进实践增效

要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在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可以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实施探究活动。

1.注重选取学生乐于接受的生活化的教学形式。

(1)播放资源视频,再现生活。品德学科教学应注重联系学生生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如教学《现在我能做什么》一课前,让学生深入生活,利用周末时间观察父母一天所做的事,教师拍摄班级一位学生家长一天中的几个时间段的生活情景。在课堂教学中的“父母一天要做多少事”环节,教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之后,将录制的视频片段展示在学生们眼前,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长辈的悉心关怀。基于现实生活的实例,视觉冲击的效果使学生们体会到父母爱的平凡而伟大,进而引导他们思考自己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2)组织演练活动,模拟生活。例如,教学《坐立走有精神》时,笔者请小朋友围绕“坐、立、走”合作表演。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有的模拟学校的旗手升旗仪式时的动作、有的像小白鹅那样坐着。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成了有意义的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3)鼓励尝试体验,感知生活。如在教学《走近残疾人》一课中,为达成教学目标,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生活的不便,以激发关爱残疾人的情感,我们可以设计三项模拟体验活动:①“单手穿衣”:组织全体学生单手穿上衣活动,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不方便;②“蒙眼取物”:让学生蒙着眼睛走到指定位置取东西,感受盲人对阳光世界的渴望;③“猜猜她要说什么”:在小纸条中写下一简单的指令,让一学生扮演聋哑人向全班同学传达完成老师这一指令。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要求,但活动的过程中却让扮演聋哑人的同学和全班同学一样急得直跳脚。通过这些模拟生活的活动,体验残疾人生活不方便,深入学生内心,提高了教学实效。

2.引领实践活动中获得体验和认知。如教学《我和小树一起长》一课时,笔者带领学生们到学校的园艺老师那儿,让学生们先观察园艺老师是怎么挖坑、怎么种树的,然后在园艺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挖坑、种树的实践,并引导他们定期观察小树苗的生长情况。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投入活动中,了解植树的方法,体验到劳动的快乐,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拓展活动直面生活,提升体验增效

课堂教学之后进而引领学生向生活拓展,实现从课堂到生活的延伸,这是加深道德体验、提高道德的重要手段,是极其重要的一环,那些类似于画句号似的课堂教学结尾尤其对于品德学科教学是不可取的。因此,教师要重视设计和合理安排向课后拓展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德育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力使所学在课堂中内化于心,在课外生活实践中外显于形,让学习为生活服务。

例如,在教学《走近残疾人》一课,笔者重视在课堂教学最后精心设计三项课外拓展活动(可选):①制作爱心卡用于宣传,携手身边的人都来关爱残疾人;②从为残疾人办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关爱残疾人,感受过程中的内心愉悦;③号召组织假日小队,定期为身边的残疾人办实事。意在引导将课中产生的对残疾人关爱的道德意识、情感认知,转化为生活中日常帮助残疾人的道德行为习惯。

又如,教学《夸夸我的家乡》一课,课后拓展环节,笔者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规划家乡未来的蓝图,引导学生开展“为家乡的美好明天尽份心”活动,将内化的爱家乡情感,在课外实践中外化为爱家乡的行为,进一步巩固爱家乡的情感。

总之,品德学科教学重在引领学生探究生活,在探究生活中学会实践,最终又让教学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以引领学生生活,提高教学实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邬冬星.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程明.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编辑:杨迪)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