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高考美术生主观性素描及创新能力培养

2022-06-08

摘要:素描绘画具有多样的表现方式,能够给欣赏者以不同的感受。主观性素描能够满足欣赏者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它不以抽象、写实为界,而是以欣赏者个人感觉产生的不确定艺术符号为表现手段。该文通过研究高考美术生素描作品的明暗、肌理、线条等绘画要素与媒介材料,探索高考美术生素描个性化、精神化的观念性表达。在今天,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考美术生素描艺术创新之路和相应的教学改革途径,必将成为高考素描教学发展的新尝试。


关键词:信息技术;主观性素描;创新能力;高考美术生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给社会的影响与变化是多样的,即便是代表自身精神需求及个性表达的美术,它的表达与创作也发生了新的改变。在美术领域,素描艺术是能较为真实地表现事物的形式之一,既能够体现绘画者对事物的主观性看法,又能体现事物较为本真的状态。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素描可以信息技术为创作工具,并且能更加精准、更加细腻地还原事物。从审美角度看,素描作品构建的是特质美,它的美可以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的审美角度。但是素描也有其较为固定、标准化的绘画方法和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素描的创新创作,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往往会让部分高考美术生在创作理念上形成错误的意识、思维和想法。当前,随着信息技术、摄影技术、图像技术的发展,素描艺术教学要想走创新发展之路,就应在创意设计、情感营造、艺术形态探索等方面,让素描作品具有主观性表达的功能,传承艺术的自由精神,让素描作品在“真”的状态下形成多元化的艺术表达。


一、高考美术生主观性素描概念及研究意义


主观性素描属于一种绘画手段,指通过观察事物,在平面上勾勒图形、线条,通过对明暗关系的处理,让画面呈现出的样式状态与事物相同。高考美术生在进行主观性素描时,要先通过观察丰富个人体验,综合自身的想法,再凭借绘画技巧进行绘画创作。与传统绘画方式相比,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高考美术生更加快速、精准地绘画。这个辅助技术在黑白灰、线性处理方面有很高的精准度和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现代素描艺术的呈现与表达慢慢格式化、规范化、标准化。在程式指导下的艺术创作,影响了素描的个性语言价值,这也与高考素描的考核原则相违背。高考对主观性素描的考察主要针对学生的主观创作意图,它考核的是学生对事物观察的独特视角、独特解释、独特表达,是对学生艺术意识、思维的考核,素描只是艺术表达的形式。如,学生要依靠信息技术在主观上描述、重构黑白灰、线条与造型等。在这一过程中,辅助技术、绘画方式都是服务于学生的主观艺术表达的。主观性素描并不是造型表达,而是一种观念、思想的表达,学生通过眼睛观察、思维推敲,通过技巧表达内心的艺术想法,呈现出的图示效果既有对客观背景和事物的还原,又有情感化、精神化、艺术化的表达。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辅助高考美术教学的重要工具,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性思维。在这一背景下,教师需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使其为素描绘画基本功教学提供形式、手段上的技术传授服务,以启发学生的主观性素描想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信息技术背景与艺术主观表达有机结合,形成包容与开发的双体系状态,并更好地应用于绘画教学,共同为培养高考美术生的素描综合素质与能力提供强大助力。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考美术生主观性素描要点分析


从创作角度看,教师对于高考主观性素描的把握要从考核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如,高考素描的考核重点不应拘泥于还原、再现,因为这一考核标准会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一定的限制。主观性素描的一大优势便是让创作充满自主性、创新性。依靠现代信息技术,高考素描的考核无需在技术上、形式上及内容上提出过多的要求,因为技术带给素描的精准表达已经非常充分。除了素描技术与手段,主观性素描对美术生素描素养及创新能力的考察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美术生是否具有艺术思维、主观性表达理念、创作创意等。


1.不以写实、抽象为界素描的要求是写实,它的艺术风格便是如此,但是在新的创作背景下,写实与抽象之间的界限也应当被重新定义。从技术层面上说,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下,再现性素描的创作难度不大;相比之下,抽象性、表达性的素描往往更难被定义、创作与表达。因此,在素描训练中,除写实类的素描技巧训练之外,教师更要关注对高考美术生观察、判断、表达的能力的培养。如:如何体现个性化、主观性素描;如何更好地应用素描语言表达自己的主观艺术想法;如何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及相关语言符号要素创作具有艺术观感和创新艺术理念的作品;等等。素描艺术的基本价值在于写实,但是其艺术的创造价值源于抽象。因此,在充分写实的创作基础上,对高考美术生而言更难能可贵的是其对于素描的主观性探索、创造性表达。


2.表现手段和方法上更具开放性、包容性高考主观性素描同样要重视和研究线条、明暗、空间、肌理等绘画要素,并注意对绘画要素与媒介材料的研究。相较于信息技术,主观性、创造性的艺术想法和思维更加来之不易,因为信息技术等辅助工具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其服务于素描创作,但难以主导素描创作,素描作品的艺术表达还是要依靠学生的主观精神、主观意愿完成。高考素描在表现手段和方法上为学生拓展了思路、搭建了广阔的创作平台,让主观性素描与创新表达拥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3.推崇对个性化艺术符号的创造高考素描考核面对的是广大考生,如果以再现性素描为考察基础,可能会导致许多考生的作品千篇一律。高考素描推崇的是个性化艺术以及对个性化符号的创造。因此,高考美术生既要表现具象及再现性元素,又要从抽象角度运用特殊的个性化语言,表达自己在素描创作中的艺术观点和想法。在将个性化和精神观念融入艺术作品后,高考素描才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态。这样,素描不再是艺术符号,而是艺术想法和观念的载体。因此,在高考素描考试中追求个性化与精神观念性表达的倾向,将成为未来主观性素描发展的趋势。


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高考素描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高考美术生的主观性素描创新能力要从基本功、创造性思维与能力两方面出发。基本功主要体现在构图、比例、结构、形体的塑造等方面,这些属于素描创作的组成要素,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积累。而创造性思维与能力需要后天进行艺术启发和艺术培养,如,教师带领高考美术生建立自己的主观性素描意识、精神、气质。当学生在拥有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后,再使用基本功、技法创作时,其素描作品的艺术效果才会更加突出。首先,是更新素描教育理念的问题。教育理念可以改变教学环节、教学行为,让教学为高考素描服务,真正帮助高考美术生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开展更为科学、高效的学习。如,教师可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新的教育模式,在认可信息技术对主观性素描快速表达作用的基础上,教会美术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使学生在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的同时,不被信息技术限制思维和想法。又如,教师可营造全新的教学环境,组织探索活动、实验课题,挖掘新的素描材料,让学生对主观性素描的界限、内容有新的理解与认识。庞大的信息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观察空间和全新的视角,学生在面对新事物、新材料时,会拓展出新的观察视角、表达视角,这有利于学生主观性艺术创作思维的发展。其次,是更新教学方法的问题。与技巧、方法的教学相比,对学生意识的培养与潜能的挖掘往往更为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自由观察、自主创作的空间。如,教师可在教授绘画技巧的同时,加入品评模块,让学生对比观察其他人的作品,培养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教师带领学生思考素描作品,进而启发学生形成对素描作品的主观看法,之后再培养学生对于主观性素描创作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又如,教师可利用“微课堂”“翻转课堂”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延伸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当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素描作品和学习资源后,其对于主观性素描的观念往往会发生改变,进而会在不同的学习平台、空间内表达自己对于素描的看法、创作理念,交流彼此的想法、观点。此外,教师还要细心观察、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表达中了解其对于主观性素描的看法,从学生思想的转变过程中看到学生的成长。在艺术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开拓更加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最后,在当前的高中素描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依旧强调对客观事物的实际表现,即以“写生”为主。教师应与学生讨论如何把控写实与个性风格的尺度,如,个性风格的恰当表达方式,对于主观性素描的关键写实要素,等等。只有对关键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学生才可以完成主观性素描的合理表达。实践证明,素描的艺术创作离不开主观与创新,但是对于高考素描教学而言,教师既要主张正确对待高考素描教学中的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又要帮助广大高考美术生形成主观性素描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为了适应高考素描,教师在尝试新的教学技术、辅助工具之外,还要依靠创新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艺术指导,让学生在接受新技术的同时,同步接收新理念,以新的视角探索素描艺术。由此可见,高考素描也要结合时代、社会的发展,顺应潮流,从而实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韦启美.素描要讲表现.新美术,1980(1).


[2](美)克林特•布朗,(美)切利尔•米克林.人体素描.沈慧,刘玉民,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3]李本,李明昌,彭飞.素描概念的延伸与素描教学的拓展.美术大观,2009(6).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