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当代大学素描教学中的个性培养

2022-06-08

文/ 徐川克

【摘要】中国的近代素描教学,源于“五四运动”以后,随着西式艺术教育引进中国并逐渐普及,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一代艺术教育家创立的素描教学方法,对中国素描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时代发生变化,传统的素描教学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专业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形式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大学素描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提出新的改革方法。

【关键词】当代;大学素描;个性培养

素描简而言之就是单色画,它除去了色彩的表现方式,只通过形体造型或者明暗关系来描绘对象,是人类历史上较早出现的绘画形式之一,也是比较古老传统的艺术语言。15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马萨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发明并运用了透视学、解剖学和构图学原理,为素描表现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逐步完善了素描。从此,素描便作为一种绘画的基础训练而广泛推广。这种基础训练课程由西方传入东方,目前在国内几乎所有的艺术学院中素描成为了基础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大多数学者认为的绘画基本功,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如此重要的素描课程如何设置,如何教学则成为了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多数学者认为素描既然作为绘画最基础的功底,必须要严格地按照传统方式教学,基础造型、明暗关系、塑造形体是关键;有些学者则认为素描教学也要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应该改革以往的教学方式,凸显个性,以表现为主体,造型为次;还有些研究中国画的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画专业不需要开设素描课程,因为光影、体积、立体造型是西方绘画的基础,和中国画的理念不同,最早的中国画大师也没学习过素描,但是作品仍然很出众,等等,众说纷纭。当代素描教学到底应该何去何从,笔者就自身教学的一些经验提出一些意见和看法。

目前素描教学课程设置多数为结构素描、明暗素描、短期素描、长期素描,设计类院校又设置有设计素描等,每个学校的标准和要求不同,但大致都是以结构素描和明暗素描为基本的课程。这些基本课程按照传统教学的方式分为临摹和写生,有些教师也会加入速写和默写的教学,大多数的学生学习相对来说都比较机械化,用同一种技巧和同一种方法去描绘对象,不论是写生还是临摹,缺少了自我思考,总是追求画得真实、画得像。这并不是说画得逼真不好,而是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表现物体,或者是怎么样去表现物体才能更突出所想要表现的思想,而这些往往是我们教师所忽略的内容。所以在当代素描教学课程的设置上我们应该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因材施教,不要磨灭学生的个性,而教出千篇一律的“作画工具”。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艺术的表现种类和表现形式也变得多样化,素描教学的设置也需要跟随时代进行改革。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素描教学完全可以设置成两个阶段:基础素描和专业素描。基础素描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形体、如何用绘画工具去准确地表现形体的结构,因为素描教学可以不用考虑色彩的因素,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单色画笔、不同材质的画纸去表现,而不仅仅是传统教学当中的铅笔和素描纸。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学生都已经有了素描的基础功底,不需要再从头学起,更应该注重他们内在的表现能力培养。一个好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个性差异,安排相应的速写、默写、结构素描或者是明暗素描练习。

“作为专业的艺术生产者,艺术家必须具备两种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的能力,这就是:特别发达的审美感受能力和传达他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感受的艺术表现能力。”①对于这种能力的培养,我们作为艺术教育者更应该学会去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情感,这在素描基础教学中尤为重要,如果在长期不正确的教学思想影响下,学生会戴上有色眼镜去观察世界,逐渐失去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对物体结构的准确认知和描绘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其实并不冲突,神和形具备的素描才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共性的因素还应该唤醒每个学生自己独特的审美个性和表现手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主动思考、才会去创作。

素描教学中的个性培养,可以通过几种教学方法得到实现。

一是创新临摹。传统素描教学中,笔者认为复制对学生来说是有害无利,因为长期不动脑筋的临摹会产生惯性,从而渐渐地迷失了自我,甚至失去了创作的灵气。如果将传统的临摹课程变成对传统技法和构图的学习,我们不妨临摹前让学生分析作品的可取性在哪,然后再放开让学生对原作进行改良,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进行第二次创作,甚至还可以照着原作设置场景或者进行临摹与写生的结合创作,在自己创作的过程中体会原作的作者是如何创作的,他在哪些方面表现得比较好,或是你觉得哪些地方可以做其他的处理。这样的素描教学我想对学生、对老师来说都是具有挑战性的,更具有创造性。

二是创新工具。传统的素描教学工具无非是铅笔和素描纸,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的绘画工具正不断地在增加,如果我们还是一味地不去尝试,总是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不变,那将会被时代所淘汰。在绘画工具的选择上,笔者认为也是需要改革的。素描教学训练主要是对表现物体结构空间的练习,这与我们选择何种工具创作并不矛盾,相反为了更好地表现绘画我们更应该去掌握更多的绘画工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作画,甚至可以使用手绘板,通过电脑进行素描作业的创作与练习。这些新的形式和方法会打开学生学习的思路,也会让学生反思绘画工具在创作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为未来的创作提供实战经验。

三是创新思维。掌握了技法,掌握了工具,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思维的创新。在素描教学思维创新中我们不妨借鉴设计课程中的图形创意。未分专业前的基础素描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把写生课程与创作课程合二为一,比如让学生自己尝试摆设一些物体,然后进行写生练习,要求突出表现物体的结构形体和空间的关系,也就是写实作业。在写实作业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写实的静物或者是人物进行图形创意的练习,通过第二次自己的审美感受再次表现,然后进行素描创作练习。这样的素描课程既可以兼顾到传统素描基础的练习又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达到训练学生思考创新的目的。

通过以上三种基础素描教学的方式可以达到培养学生个性的作用。除了基础素描教学的设置,接下来就是专业素描的设置。专业素描这几年被非常频繁提出,因为随着素描教学的实践,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和研究艺术的专家学者们也发现,对于不同的专业来说,素描教学训练的偏向是不同的,比如说油画专业方向的学生更需要掌握透视、明暗、物体结构的基础练习,而中国画专业方向的学生则需要掌握线条、散点透视的表现方式,设计专业的学生则需要偏向速写相关的基础练习。所以在素描课程设置上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需求进行专业素描的设置。专业素描的设置应该是不同专业教研室或者是教研团队的人员根据自身专业建设需求量身打造设置专业素描课程。专业素描课程的内容应该与本专业方向紧密联系,为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打好基础。

时代在发展,素描课程的改革很迫切,我们应该大胆创新,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根据时代要求开创出新型素描教学课程,能使学生通过素描课程的学习为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参考文献:

[1]王雪青.素描[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2]叶锡祚.素描教学的传承与革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

【徐川克,广西艺术学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