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浅论和田玉的设计与雕刻

2022-06-08

文/ 魏新峰

【摘要】玉器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中文化内涵厚重、艺术成就辉煌、经济价值可观的特种工艺美术品,人们对和田玉的喜爱更加赋予了它时代感,现代和田玉的设计理念、雕刻技艺极具艺术感染力,无不凸显它的巨大需求和人文价值、经济价值。

【关键词】和田玉;设计理念;雕刻技艺

中国的传统玉文化中,玉器所用的材料统称“玉石”,玉石包括的范围很广,除了国际公认的“软玉”“硬玉”之外,还有蛇纹石玉(即岫岩玉)、独山玉等。

笔者重点浅论一下我们中国的“软玉”:众所周知,中国的软玉主要产地在新疆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地区。清人陈性《玉纪》:“玉多产西方,惟西北陬之和阗,叶尔羌所出为最,其玉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脉理间密,声音洪亮。产水底有名子儿玉为上。产山上者为宝盖玉次之”就是说新疆和田盛产玉,并指出了这种玉的品质和特点,中国古玉的取材虽不全来自新疆和田,但和田玉最好、最著名。中国考古所曾请有关单位对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一部分玉器(约300 件)加以初步鉴定,结果大部分均系软玉,由此可见新疆和田玉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玉材来源。因此“和田玉”也成为软玉类的代名词。

和田玉依据颜色大体分为:白玉、羊脂玉、青白玉、青玉、墨玉、碧玉和珍贵的黄玉等。

一、和田白玉的现代工艺设计理念

(一)切割——物尽其材

任何的玉器制作都有一个工序流程,玉雕工艺分为:原材料处理工艺、设计工艺、雕刻工艺、抛光工艺(和田玉叫揉光)和装潢工艺。

原料处理工艺就是对玉石进行综合分析或按质量分档,或按需要将大块分割成若干小块。切割玉料,不仅要考虑玉料上绺裂、瑕疵和杂质的分布状况,还要考虑产品造型特点,有时玉料绺裂较深或杂色、杂质深入玉料的内层,应一层一层剥料,直至将料“摸清”为止,若一块料可以做几件产品的话,只有在“摸清”后进行设计,才能将玉料切割开来。

(二)套料

也属于料的分割工序,“套料”就是将其块料的中心部分取出,再做他用。例如:制作炉瓶或玉樽、玉鼎、玉觚。从膛中套取的膛芯料,就可用来制作其他玉件作品,也可以用来制作手镯等。有小绺和含有石质的玉料,不一定都要去净,可考虑制作仿古玉器,经过巧妙构思和独到的雕刻技艺,完全可以做出古玉风貌。当前的白玉籽料可用“一两籽玉,十两金”来形容其名贵,因此物尽其材尤其重要。优料精用:一块肉白、皮、形皆好的和田玉,不加雕饰或稍加雕饰,配个高档底座,就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极具收藏价值,但这毕竟是少数。优质白玉,本身的价值就高。业内专家有言:“得一块昂贵的羊脂玉,不动刀不亏,一动刀就亏。”说明谨慎构思确实很重要。雕琢施艺时应该慎之又慎,不轻易动刀,以免留下遗憾。优质原料如何精用、继承、创新,仍然是永恒的主题。先辈们经过千百年的锤炼,留下了丰富的玉文化遗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源泉。

(三)次料利用

和田籽玉中,切割下来的次料有各种质地、各种档次的,也应该加以运用,不能浪费日渐稀少的宝贵资源。比如明清两代山子雕的大型器物。从外雕延伸到内雕以及内外雕相结合,立意创新,既保留了玉石天然美的外形,由外而内分层次雕山水、花鸟、亭台楼阁和众多人物形象的复杂综合体。这种创作富有故事内容和诗情画意,显露文人气质,给人以儒雅、古朴之感,工艺技法上,则采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等,艺术品位很高,经济价值也成倍提升。

(四)小料大用小料能大用,靠的是因材施艺、巧妙构思,这样的作品能使人们在视觉上或情感上引发出充实而有变化的想象空间。因材施艺有三个要点:一是设计时能站着用尽量站着用。“立则显大,卧则显小”,业内有“宁立勿卧”的经验之谈。这是一般规律;二是在突出主题的前提下,配上链条,以此将作品空间延伸放大,此技称“链条效应”;三是玉器的组合,在一块玉料中套出若干块料,组合成各类熏炉和塔盒等。如明代的子冈牌就是小料大用的经典品种。

(五)玉色

即白玉皮色,要力求俏和巧,玉色的运用是玉雕设计中一种独特的技巧,应用得好则可增强其艺术效果,甚至出精品、绝品。用得不到位,会弄巧成拙。这与设计者、制作者的阅历、见识、智慧、想象能力以及驾驭雕刻技艺的水平密切相关。

真正好的新疆白玉如脂如膏、润美无比。好的白玉有最为重要的三个要素:润白的色泽、适宜的透明度和纯细的质地。遇到此种料,要特别珍惜,充分利用。然而,在天然玉料中,纯粹为质地细腻、颜色均匀明块、无绺裂和瑕疵的,毕竟少之又少,一般都会有某些方面缺陷,有些材质比较滋润,有些有性,也有的绺裂和瑕疵比较多,用这种玉料制作成品就一定要分析它的利弊,绺裂和瑕疵可以认为是它的弊端所在,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有点绺裂顺其自然,也可以掩饰或扬长避短,有些瑕疵在艺术作品中被运用为一种色彩和纹饰,倒像是神来之笔,巧夺天工,奇思妙想,美不可言。

对待白玉我们还要遵从“二要三少”的设计原则:

二要:1.要重视白玉材料的洁白和润美;2.要凸现白玉作品的圆润感,造型简洁不触手。

三少:1.少支离破碎;2.少穿枝过梗;3.少玲珑剔透。

新疆白玉是一种珍贵材质,容不得半点浪费。因此在工艺设计时往往运用体积的艺术语言,把玉雕造型概括为几个体积块面的组合,把握各种形象的特征,用尽可能少的体积来概括玉雕造型的各个部位及动势,然后才慢工细活雕琢。

对于白玉的雕琢,作品如果过于剔透、细挑,会适得其反,容易丧失白玉本身的气质和圆润。因此,白玉作品要达到造型美、工艺美和材质美这“三美”就必须使作品凸显“圆润”和“洁白”,并重视天然皮色的俏色运用,以增强其艺术效果。

二、和田玉的雕刻技艺:

作品的工艺美是通过各种雕刻技艺的运作才表现出来的。玉器的雕刻技艺不外乎有以下几种:1.线雕。以阴线或阳线作为造型手段的纹样雕刻,介于雕刻与绘画之间。2.圆雕,指不附着在任何背景上,适于多角度欣赏,完全立体的雕刻,包括头像、半身像、群像以及动、植物等类型的造型。3.半圆雕。指使用圆雕技法,刻成所要表现的主要部分,舍弃次要部分,形成一半是圆雕的艺术形象,而另一半,仍是原石块或原器物。4.浮雕。指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层次的一种雕刻技艺。可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如商周和战国的玉雕和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玉器浮雕的构思多取画稿的形式。5.透雕。一般是指将底板镂空的浮雕。6.镂雕。这是吸收线雕、圆雕、浮雕和绘画的优点,融会贯通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雕刻艺术。如元代的玉牌“春水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抛光是恢复软玉原来光泽、颜色和色调。而产生奇妙装饰效果的必不可少的手段。白玉作品有两种光洁度,一种是高亮,称“亮度”,这是一般玉雕工艺如炉、瓶、器皿等摆件要求的传统抛光亮度。另一种是“乌亮”即手工用油石磨细后的光洁度,它没有磨亮就过蜡,目的在于反映古玉特点和凸现白玉的油润感,如当前多应用于白玉把玩佩件上,这种抛光出的光亮又称“亚光”。

有时抛光的方法分别选用在一件作品上,如人物雕刻作品的头部、手脚等用“乌亮”抛光法,而衣服及其他部分用“高光”法,对比的效果也非常出人意料。

综上所论对于现代和田玉设计、雕刻,我们应该在不失传统的基础上,重于创新,多出新意,赋予作品时代感。随着科技的发展,雕刻工具的改进,我们完全有条件拓宽创作思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人奇我绝”。

【魏新峰,桂林市辉达玉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