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从《红楼梦》里探究明清服饰美学

2022-06-08

文/ 黄友强

【摘要】在《红楼梦》里,人物的服饰也熠熠闪光,美不胜收。曹雪芹为他笔下人物设计的服饰,不管是在体制上,还是在款式、色彩上,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透过那多姿多彩的服饰,看到了明清时期服饰方面的礼仪体制和审美理想。

【关键词】红楼梦;明清服饰;美学

服饰作为人的一种文化表征,必然成为社会文化的体现方式,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在《红楼梦》这座金碧辉煌的艺术殿堂里,人物的服饰也熠熠生辉,美不胜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人物服饰的设计,无论是从款式还是从色彩上,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可以说服饰是人的第二皮肤,也体现着对美的一种追求,是美的一种张扬和延续,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很注重明清时期服饰的美学,贾府里面的人物服饰,一个个都是富丽堂皇,充分体现了人物的地位和命运,作者通过对服饰的描写,把人物的心理和智慧的外在美充分体现出来。

一、红楼梦中的服饰特点

首先,在《红楼梦》中的人物服饰主要体现的是明清时期服饰的特点,在作品中描写的《红楼梦》的服饰和现实中朝代的服饰是不太相同的,可以说曹雪芹在描写《红楼梦》的服饰的时候是受到当时社会环境背景限制的,人物碰到正规的礼仪场合,就严格按照清朝的服饰制度穿戴的。但是作者又不完全按清制装扮人物,以便给自己的艺术创造一个广阔的天地,从客观上看,清朝虽然废除了明代服饰,但在有些方面还是沿用了明代的。由此可以看出,《红楼梦》的服饰虽然有着曹雪芹自己的美学追求,但总的来说遵循的还是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审美标准。

其次,红楼梦中的服饰大多以红色为基调,而且多为描写年轻美丽的女性服饰。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以红色比喻美色,女子的服饰以红为美,以红为贵。比如,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服饰的描写有三次,其中有两次就以红色为主。在当时,红色不仅仅是美丽的代表,更是高贵吉祥的象征,而高贵就是美的表现,书中所有的年轻女子个个美若天仙,所以都必须要有美的服饰与之搭配,而作者在设计时也是把美和高贵结合在一起了,同时也体现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把服饰礼仪作为当时重要审美标准。

二、《红楼梦》中体现的明清时期服饰美学《红楼梦》所展示的明清服饰是宏大和精微并存的。《红楼梦》中的服饰大量运用许多蕴涵丰富意义的图案,这些图案都是祈求祥和,或者是权利和统治阶层的象征,也或者是对长寿和生命健康的崇拜。

(一)代表了明清时期服饰文化的审美标准

我们可以从书中描述的贾府人物的服饰看出,它们代表了明清时期服饰文化最高的审美价值,显示了极高的审美品味和美学追求。在《红楼梦》中,人物的服饰描绘渲染出错彩镂金的辉煌之美的一面,也有体现芙蓉出水般的清雅之美的一面。《红楼梦》中的服饰深刻展示出明清时代的服饰文化的特点:当时的社会更趋向于崇尚繁丽华美,趋于诸多粉饰太平吉祥的祝福之词,将这些吉祥祝词施之于图案之上,增加华贵的审美氛围。通过《红楼梦》中对服饰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时代服饰特征表现为生动豪放、色彩浓重、简练醒目,反映出了他们的审美形态。尤其是清代服饰,更加注重于繁缛的艺术样式和风格,使得在服饰用料、饰物等方面突出强调精致细密。在《红楼梦》中充分体现了由于满汉服饰的融合,出现了清代服饰花样丰富多彩的趋势,它基本以明代服饰和清代服饰混合法来塑造人物。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王熙凤、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服饰都具有时代的代表性,是当时流行的时装,他们的服饰都是富丽堂皇般的错彩镂金之美。在林黛玉的服饰上,主要体现的是清新淡雅,犹如芙蓉出水,与其他人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主要是形象塑造的需要,也是特定人物的审美需求。

(二)体现明清时期服饰自身美的规律

服饰不仅要符合明清时期一定社会、阶级的审美标准,而更为关键的一点是要合乎服饰自身美的规律。在社会中不同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其服饰也是不尽相同的。在《红楼梦》中,每个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下穿戴的服饰,它的款式和颜色的搭配是不相同的。曹雪芹明白服饰的款式和色彩对人物角色描写的重要性,因此按照美学的规律设计人物的服饰,为人物形象服务。比如说在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看到贾母的丫头的服饰,感觉她们穿红着绿与别家不一样。这主要是因为贾母的地位决定的,贾母以享受为主,所以她不仅需要像鸳鸯那样善于体察迎合她的丫头,也要求丫头在外表上也要赏心悦目,所以这样穿着的丫头放在贾母房里实在是合适不过了。“穿红着绿”既对塑造贾母的形象起了烘托作用,又合乎美的规律。

(三)体现明清时期人物形象性格

《红楼梦》中的服饰是明清服饰的一个缩写,体现着明清时期人们如何运用服饰美学来美化人的外貌,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服饰是人主动装饰自己外貌的部分,它能够有效地烘托人物外貌,这就是人类运用服饰进行装饰的目的。好的服饰能够使得人物外貌变得更美,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因此,在《红楼梦》中的服饰款式上,作者几次描写到宝玉穿箭袖衣,而箭袖衣是窄袖袍服,窄袖袍服是满族游牧尚武的民族传统流传下来的,贾宝玉虽然不是习武的,但是穿上它可以显得英俊干练、风流潇洒。如果是变成穿宽袖长袍,那么就会显得更适合读书人,显得老气横秋,这样就不符合贾宝玉的形象和性格了。另外,服饰怎么打扮和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样的服饰,就要受到一定的思想引导了,这就能够充分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气质和性格。因此,在明清社会中,服饰除了能突现人的外貌和性格以外,还可以体现出人的身份地位,上到帝王后妃、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的衣冠服饰,这些都是有严格的区别,这种等级差别一直贯穿整个明清社会中,通过不同的服饰,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经济状况的好坏和身份地位的尊卑高下。

(四)体现明清时期服饰美学的环境背景

人物总是要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的,因此人物的服饰不仅要与人物相配,还要经常变化,在更大的范围内与周围的环境、气氛协调一致,才更具有美的效果。在《红楼梦》中,作者能够很好地利用服饰这个媒介,利用服饰的款式和色彩的变化来引出情节的变动,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最终实现为揭示人物性格服务,为服饰增添了新的审美价值。比如说,在婚姻问题上讲究姻缘的明清时期,在描述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金玉良缘”、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盟”的问题上,作者通过人物的服饰来表达其思想,通过一个人穿什么服饰来表现他的性格,进而显示出他们在处理问题上的差异,揭示人物命运,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大背景环境。又如,在对晴雯服饰的描写上,作者花的笔墨不少,通过她与服饰有关联的情节鲜明地突现了她位卑而人不贱、刚义泼辣、爱憎分明的性格。服饰在红楼梦中的审美价值不仅表现在人物的穿戴上,还在作品内容上是一个有机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结语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服饰主要是在不违背清廷禁律的前提下,按照明清时期服饰的审美标准来进行的,遵循了明清时期美学的创造规律。《红楼梦》通过运用服饰来塑造人物形象,渲染不同的环境气氛,点缀大自然的景色,推动情节发展,同时体现封建的伦理道德。可以说,《红楼梦》中的服饰是集明清时期社会服饰美之大成,是研究明清服饰美学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参考文献:

[1]陈东生,甘应进,周丽艳,覃蕊.清代满族风俗与《红楼梦》服饰[J].太原大学学报,2006(3).

[2]崔荣荣.《红楼梦》人物服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缩影[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6).

[3]崔荣荣.解读《红楼梦》服饰与人物地位之渊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7).

【黄友强,江西服装学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