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应用型人才需求背景下的高职美术手工课教学思考

2022-06-08

大学手工课目前作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推广,它既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又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美育意识,提高审美能力的必要形式。但在美术专业学生中开设手工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认识的误区。在师生中存在轻视手工课的现象,殊不知在以应用型人才需求为主的市场导向面前,培养出技能型、技术性人才,才是办学的出路所在。因此,在高职高专层次的美术专业学生中开设手工课程具有现实的教学价值。

一、当前美术高职手工课的现状

(一)课程地位现状尴尬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用人单位用人理念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重视学历转向注重操作。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现实也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我国高职美术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课程设置和教育目标都有针对性地做了非常细致的安排和调整,有的学校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还做出了很有特色的成绩。但是高职美术院校基本上都还没有摆脱以往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十分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这里的“学”更多是指主动地学,而非被动地学);注重传统美术理论和绘画技法的学习, 而忽视了美术与实际运用结合的学习。在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状况下,这种理念显然是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近年来高职美术生的手工课也引起了广泛重视,很多院校在高职美术学生中开设了这门课程。虽说发展得也十分迅速, 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高职美术生的手工课程教学还需进一步的探索。比如: 对待手工课的重视程度、课程设置方面、教学方法上等, 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更多的是模仿初等教育专业手工课的教学模式, 无法体现高职美术教育本身的特色, 因而还不能很好地培养适应应用型需求的高职美术毕业生的要求。

(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美术专业手工课的教学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及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第一,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第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实际应用存在差距,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第三,目前手工课程地位尴尬,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时间安排太少,老师教学时间紧,有教无学的时间,导致学生课堂亲自动手的机会较少;第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很难在传统的手工课教学中得到合理广泛的应用。只有走出对手工课程的认识误区,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增强对手工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找到专业学习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点,才符合应用型人才需求背景下社会对美术高职学生的专业学习要求。

二、当前美术高职生开设手工课的必要性分析

美术高职学生的手工课程是美术知识的综合,在美术高职学生中开设手工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一)可以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

应用型人才不仅仅要储备大量的知识,关键在于能否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地加以应用。学生通过实际学习熟练掌握折、剪、编、刻、撕、刺绣、缠绕等手工基本技能, 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创造创新再现思维构造,完成由抽象到具象的演化过程,从而有效地训练动手能力。

(二)可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手工课程是贴近现实和生活的造型艺术,从材料的选择、作品的构思以及造型设计而言都不能脱离我们对生活、自然、社会的洞察, 指导学生学会从大自然、身边事物中寻找创作素材,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手工材料,寻找各种艺术造型和美的表达方式, 才能进行艺术创作, 才能开展在实际的动手中进行艺术造型实践活动,每次艺术创作能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观察和发现艺术美的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是学生进行美术专业学习所不可或缺的。

(三)可以训练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在施教过程中通过开展观摩、艺术作品欣赏和认真组织教学等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作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快乐中体验艺术的魅力,以愉悦的情绪去完成构思的每一件手工作品, 并养成在艺术制作过程中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 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然会在手工作品的创作中得到很大程度的训练和提高。

(四)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需要在欣赏与评价中形成,这是美术工作者的一项职业能力质。手工课程的教学, 要求学生进行艺术制作之余,还得学会欣赏美, 只有懂得对美的欣赏,才可能去创造更多美的作品。手工课上要让学生学会欣赏优秀的手工作品,激发学生手工创作的热情,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引领学生审美的过程。欣赏中教师通过分析、评论等活动, 逐步教会学生学会评价艺术品的方法,通过实际欣赏与评价活动教会学生去评判手工作品的优劣。

三、当前美术高职生手工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为更好更有效地发挥手工课的教育教学功能,解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体会和感悟,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切实转变观念,提高对手工课程教学地位的认同

大多数学生认为学美术就应该画得棒,而认为手工课是辅助课程,可学可不学,学好学坏无所谓。这给手工课教学带来了很多问题,老师在教学中觉得没有成就感,得不到认同;学生没有积极性,很难认真学习,效果不明显。导致手工课程境地很尴尬,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首先在思想层面解决认识问题,切实转变手工课认知观念,提高对这门课的重要性认识,才能解决学习思想根源上的问题。

(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要做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首先要根本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授或过分注重操作的做法。过去在手工课程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处理理论与运用的关系,无论是过于强调理论还是忽略理论,还是只讲操作都是不合理的。其次要改变学生传统学习模式,使之由要我学习转变到我要学习的状态,学习角色不转变,手工课教学很难在教学效果上有大的改观。

(三)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增强课程生动性

教师通过借助先进的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逼真的情境,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知识构建”,既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宽。教师是手工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而学生的主体性知识构建是教学的中心,其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及其他多种材料、工具,制作过程中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体验手工学习的妙趣。

(四)密切课程与生活的关联性,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实用性是美术高职手工课程的生命力所在,如果不能学以致用,手工课就失去了开设和存在的基本价值,要体现实用就必须做到手工课教学的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在传统的手工课教授过程中,存在教师的教学内容死板,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教学方式单一,不太实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就不会高。如果教师能在教学内容上做到紧密联系生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增强趣味性和实用性,就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相结合,在应用型人才需求背景下更好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