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创作中艺术感觉的重要性

2022-06-08

高驰

【摘要】孩童的美术创作缺乏个人感受,程式化、套路化的问题已非常明显。他们的习作雷同,没有自己的思想。因此,在创作中,教师应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和兴趣,努力将孩子的感情激发出来,使之动情。

【关键词】艺术感觉;多情善感;兴趣;个性

现今,我们孩童世界的艺术创作进入了一个误区,有非常严重的问题。孩童的美术创作缺乏个人感受,程式化、套路化的问题已非常明显。目前孩童的美术学习中有三类常见的模式:第一类是画“简笔画”。通常将构图、色彩、造型都模式化的简笔画素材当作范例,孩童只需照猫画虎即可,他们的习作雷同,没有自己的思想。画小孩一律是大头、大眼、小嘴,画房屋则是长方形、三角形。固定的图形,统一的色彩,无从谈起灵性,也绝无“真”气;第二类则提倡“熟能生巧”,反复训练成为重要手段。我教我擅长的,反复训练,让我的弟子有我的风范,有我的风格;第三类认为强化专业技能。因此在孩童学习绘画的初期就强化技巧练习,最终目的就是让孩童进入专门学校。生硬地将专业的绘画知识和理论灌输给纯真而质朴的孩童,让他们一味地临摹,让他们掌握所谓的绘图规律,让他们画没有生命的石膏、静物。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作品,是丝毫谈不上创作的,充其量能算基础练习。我们可以看到现如今的孩童美术学习只关注知识技法,不谈艺术感觉。

其实,我们不是说孩童的美术学习中不需要技巧和知识。只是不应将技法作为美术学习的终极目标。如果我们只关注知识和技法,岂不成了技法训练班,我觉得,孩童的美术学习需要关注和培养他们的艺术感觉。这样他们就能从不起眼、普通的事物里感受到美,这样他们就会发掘周围的东西来营造美,给大家以美感。

可是,究竟应该如何培养艺术感觉,大多数人觉得艺术感觉应该是自然生成的,但我个人觉得艺术感觉通过后天的努力和熏陶可以形成。

多情善感是形成艺术感觉最基本的条件。“多情”意思是说情感需丰富。内在情感的多样是创作必不可少的因素,无情也就无从谈创造佳作,多情善感,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天生的。但是通过熏陶和情感教育,就会让孩童拥有美好和丰富的情感。就如对自然的关注、对生命的热爱,对世间万物的关爱……

我们需要有目的地对孩童进行艺术感觉的培养,重点关注应如何形成孩子美好的品性上,使孩童有爱有恨,有同情心,让世间美好的情感感染他们。

在艺术创作中我们应该让孩童有创造的意识,让孩童的内心情感真正、彻底地被激发出来,使之情动于中而形于“画”。一个优秀的老师不应用固有的模式去禁锢他们的情感,而应该用有效的方法,让孩童的情感世界被激发,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丰富而多样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潜藏的艺术情感得到宣泄和表达。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职责只能是让孩童通过手中的笔,以图画的方式来书写自己的情感,来表现自己的艺术感悟。

“善感”则是易于被打动,易于真情流露。情感充沛的人面对一花一草都有自己独特的的感悟,因此世间万物都易于让他的内心世界不平静,都能让他怦然心动。孩童的艺术感受力是很敏锐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目的明确的训练增强各种感觉器官对周围万物感受的能力,再将自己体悟到的东西清晰表达,最后通过绘画的方式呈现。通过我们精心的培养,孩童将会拥有更加敏锐、更加细腻的感悟力。

我们应该努力让孩童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产生兴趣。对于孩童来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才会在创作中有艺术感觉,这是最基本的要素,拥有多样的生活,志趣高雅,创作中艺术感觉才易于生发。因为孩童对周围的世界有兴趣,那么才能用他善于发现的眼,善感的心去关注周遭的一切,才会用心体悟。俗语说,爱之深,恨之切。意思就是当你对某种事物有兴趣时,融注于其间的情感自然就非同一般。有广泛爱好的孩童,其情感世界也是多样的。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的人,无任何喜好的人,应该说是没有资格提“艺术感觉”这四个字的。他的生活也是乏善可陈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一种言论:这个孩子对画画毫无兴趣,唱歌亦是毫无兴趣,总之没有一个是他喜欢的,我们也只好顺其自然了。部分教师也有这样一种错误认识,毫无兴趣自然就不要强求,可以任其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放任不管显然不对,有可能会耽误了孩童,我们可以采用更积极的方法,毫无兴趣才需要熏陶,毫无艺术感觉才更需要关注与培养,要不然孩童可能成为麻木毫无情趣的人。

我们关注艺术,其实更应关注一种审美态度,一种不功利、超脱现实的审美态度。我们需要呵护孩子纯真而善良的心,切忌用成人世界的需求来衡量孩童那纯净的心灵世界。可是我们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经常用世俗的目光去看孩子的世界,并把自己对生活的误读硬教给孩子,功利性很强的引导孩童画一些并不符合他们内心世界的作品,或者就是为了拿奖而毫无思想的照搬模仿,这样的作品是毫无美感可言的。我们多数父母目的性很强,我掏钱让自家娃学画画,只是想让他今后有一条出路或退路,今后考个美术院校。因此孩子每一步该怎样走都很明确,有计划,有目标,如果觉得孩子到达目标太慢或者距离太远,强制手段就会随之而来。于是无形中让孩童有了巨大的压力和不可避免的痛苦,孩童对美术的学习,创作绝非自己的意愿,彻底失去了自我,只是父母的工具,只是为了完成父母的意愿,没有丝毫的审美和创作的快感。

如何形成艺术感觉呢,需要和现实保持距离,就是要有审美距离。保持适度的距离,我们才可以用多情善感的心、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万物,进而看到美,发掘美,感悟美。只有我们用审美的态度,并融人情感要素,才能发现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美而含情的。

让孩童进入审美境界。需要他们发挥想象和联想,才能很快地走近那个美好的世界里。其实每个孩童都拥有只属于自己的童真和梦幻,他们需要构筑自己的梦幻城堡。而教师需要引导他们进行联想,进行幻想,替他们创设一个能进入梦幻城堡的情境。也许需要用充满深情、饱含激情与梦幻的话语来激发他们的情绪,让他们虽身处于方寸之间,但却能神游八方,自由驰骋。一旦融入他人创设的境界里。于是就会仿佛走进了书中、画里、乐曲里展现的仙境。这是你会拥有一种艺术感觉,觉得自己俨然就是作品中的人,走进了他人的生活。这即所谓的情感投入,你会和主人公同生共死、同乐同哭。于是不仅需要我们去读懂主人公,而且还要能感受和体悟书中的世界,到此还不算完,还需要我们有让孩童入境的本领。这时也许需要你通过优美的语言,用满腔的激情,引领孩童进入一个纯美的艺术境界中。让他们陶醉于其间,获得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

我们现在的创作需要将孩童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要注重培养孩童的艺术感觉和创造能力,必须尊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的需求。因为创作强调个性,只有个性十足才谈得上是真正的艺术,所以我们看到个性迥异的孩子喜好不同应欣喜,这样会更利于他们拥有独特的生活体悟,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最后才能有不一样的呈现和表达的方式,万万不能干篇一律。艺术的动人之处来源于审美个体的特殊感悟,只有独特的、个性的东西才会有魅力,而能在通常的事物中寻求到与众不同之处的人其艺术感觉能力就越强,就越有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因此,在孩童的美术教育中,我们要主动把孩童当作主体,用启发的方式,关注他们的天性、尊重他们的个性,让他们拥有自由健康发展的空间。只有重视培养孩子的创造性,真正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并教给他们切实可行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才能让他们自由发挥。

一句话,艺术创作中给孩童的不应该只是一点知识,也不应该只是单纯地训练一下他们的技能,最为主要的是为了育人。而美育的重心应该是培养孩子的艺术感觉和关注他们的个性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见到真正的有思想、有艺术情趣的人。

【高驰,宁夏银川景博中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