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董其吕山水画的禅宗美学思想研究

2022-06-08

高雅梅

【摘要】拥有中国式精神哲学之称的禅宗是中国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宗派,禅宗思想博大精深、寓意深远,在中国古代时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在禅宗的熏陶与影响下,明代文人画大师董其昌在绘画创作中逐渐形成了禅宗美学思想,而融入了禅宗美学思想的山水画作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审美性,对人们有着视觉上与精神上的双重感染。在此,本文将深入研究董其昌山水画中的禅宗美学思想,以便于更多的人欣赏与理解董其昌的山水画。

【关键词】董其昌;山水画;禅宗美学思想;妙悟;空灵;圆融

中国佛教历史悠久、宗派众多,而拥有中国式精神哲学之称的禅宗便是其中一个较为显著的宗派,禅宗在中国古代时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深受佛教禅宗熏陶和影响的董其昌是明代的一位文人画大师,禅宗思想对他的绘画影响相当深刻,其绘画精神与禅宗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佛教禅宗在董其昌的山水画作和绘画美学艺术中融会贯通,展现得淋漓尽致。因而,深入研究董其昌山水画中的禅宗美学思想,不仅更利于人们欣赏与理解董其昌的山水画,而且也对学者研究中国佛教与中国绘画、禅学与画理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

一、董其昌及禅宗对其绘画美学思想的影响

明朝后期的画坛上一位文人书画家锋芒显露,他就是别号香光居士的董其昌。董其昌精于书画鉴赏,通禅理,擅书画及理论,他提倡诗、书、画融为一体,讲究绘画中的笔墨情趣,注重传统技法,但并不泥古不化,强调绘画的创新i与内涵,其对明末清初的画坛有着深远影响。董其昌经常和晚明的一些居士来往,与他们一同探讨禅学的奥秘,还常游历寺院参拜佛僧,与高僧、禅师一同论佛谈禅,这些都对董其昌的禅学思想、禅学造诣有着极大的影响。如禅悦中追求自由自在的精神心态,不过于拘泥物象、矫饰,受禅悦的影响董其昌强调绘画对自由自在精神活动的追求;又如禅宗中的“禅净合一”、“般若性空”的哲学思想同样对董其昌的绘画美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种追求清心养性、万法性空、超越世俗烦扰、顿见真如的禅宗思想逐渐渗透到董其昌的绘画创作中,其禅学观与绘画美学思想的相互融合反映到书画上的便是简洁、平淡之风,追求抒情写意的空灵境界。此外,禅宗南宗五家之一的曹洞宗所提出“和融上下平”理事圆融的禅境也成为董其昌山水画创作的理想追求,反映在山水画作中的便是宁静淡远、翰墨游戏、理事圆融的艺术境界。

二、董其昌山水画的禅宗美学思想

在禅宗的熏陶与影响下,董其昌在山水画的创作中逐渐形成了禅宗美学思想,而融入了禅宗美学思想的山水画作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审美性,对人们有着视觉上与精神上的双重感染。

(一)思想的妙悟性

在南宗禅学中强调妙悟,倡导人们凭借自身灵性觉悟来洞察自然、体验生活,以从中获得人生真谛,其是禅学中的精髓。董其昌在禅学妙悟的熏陶下,基于妙悟观点丰富了他的绘画美学思想,提出了“南北分宗”的绘画理论,在禅宗“悟”的基础上重点推崇“虚和萧散、笔意渲淡”的南宗文人画,只因南宗绘画与禅宗所倡导的妙悟精神追求一致,能够让人从画作中感受到简远与畅神。禅宗的“妙悟”精神令董其昌致力追求绘画的不断“变法”,他尊重与学习传统绘画的师法、技法,但他还提倡以自身“觉悟”来实现绘画创作的“变法”。董其昌认为只有摆脱传统中不必要的束缚,通过自身觉悟来把握占人绘画中的神韵,参透自然中的蕴藏禅机,以禅宗“顿悟”的方式来实现绘画创作的高度发展及创新。董其昌的水墨山水画正是掌握了禅宗“妙悟”精髓的最佳表现,在其《山水图册》的水墨画系列中我们能感受到画作中禅悟的审美意趣,画中笔润墨净、清秀古拙、萧散空灵,在平淡之境中见变化,富有禅宗思想的妙悟性。

(二)形式的简淡性

禅宗一向强调以心传心、简洁直人、淡中有味之道,“见性立佛”、“一切都在平淡中漫游”,这种简洁性、平淡性是禅宗美学的精神追求,而“简淡”禅宗思想对董其吕的绘面美学思想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董其昌在山水画的创作中强调形式的简淡性,取自然之精华、以小见大,于平淡之中蕴藏着深远意境,表现的简洁性与意趣的平淡性是董其昌禅宗美学思想下绘画艺术的追求效果,这种简淡性的艺术效果在董其昌山水画作中处处可见。如在《仿古山水册》的山水画系列中,寥寥几笔的山峦中疏放苍润的勾勒了几颗小树,画面构图简单明了、生动而富有灵气,淡雅中寓意平和、简静的意境。又如在《山水小景图》中,构图简单,淡墨点缀,虽然景色简单,却将江南山水美景形象充实的呈现于画纸之上。如此可见,董其昌深谙禅宗之道,以简洁、平淡的手法来表现自然山水,这种简淡的禅宗美学绘画思想表现了宇宙的无限之意,而简易笔墨、画淡意远之风也成为董其昌山水画的独特审美魅力。

(三)境界的空灵性

超越时空,探究宇宙的本来状态,禅悟万物本体空灵,万物皆空、万物皆有灵,这是佛教禅宗的深层次哲学境界。禅宗所强调的空灵境界是中国传统画家们神往的高度,他们往往利用灵动的笔墨、精妙的留白来体现禅悟中的“空”,同样在禅宗空灵的影响下董其昌的山水画创作讲究境界的空灵性。具备深厚禅宗美学思想的董其昌擅长运用他手中灵动的笔墨来展现自然、宇宙中的空灵性,在画作的空寂中表现世界天地的华丽与韵味,以精妙的留白来表达画面的空灵之境,使欣赏者领悟画作永恒静穆中令人回味无穷的“空”。如在《山水册·木叶微脱》的山水画作中,画面近处湖面平地上是一片丛树,远处的峰岛、山色清晰的倒映在湖中,除此之外湖面与天空表现出精妙的留白,这不着一笔的留白反而令整幅画面充满了空灵之气,给人一种“悟后空空无大干”的审美感受。又如在画作《传衣图》中,董其昌运用灵动的笔墨来展现空谷中的幽兰,画面其他之处虽然不着一笔,却营造出了一个空灵妙境,使得整个画面灵气氤氲流动。

(四)表现的圆融性

上述提到董其昌极其赞同禅宗南宗五家之一曹洞宗“体用俱泯”的禅学境界,其强调的“浑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的禅宗思想同样渗透在董其昌的绘画美学思想当中,其山水画作中表现的圆融性就是对曹洞宗“圆融”禅宗思想的最好体现。正是曹洞宗“圆融”禅宗思想的启示,董其昌逐渐参透了圆融之美的奥妙,于是在其山水绘画艺术中孜孜不倦的追求着“圆融”美学的最高境界。在禅宗思想中,圆融是一种左右逢源、彼此兼有的最完美境界,董其昌在这种圆融性的禅学美学观影响下,他反对过多刻画真实景物,在山水绘画过程中因虚实互用,讲究绘画的抽象性、写意性,从而达到“似与不似”的审美性。同时,董其昌还提倡绘画时的自然流露,合理把握对事物的真实认识,追求平淡天真、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的圆融之美、圆融之境。禅宗的“圆融”即是佛教中的“中道”,禅悟了这种思想的董其昌在山水画中表现出简洁、平淡之风,映射出妙悟、空灵之感,彰显出圆融、圆熟之美。

三、结语

在中国画坛上,董其昌的山水画艺术得益于禅学,他是将禅宗思想与绘画艺术完美融合的一位典型代表。董其昌在山水画的创作中“以禅入画,以画喻禅”,禅宗美学思想在其山水画作中得到了鲜明的展现,在其绘画艺术领域中画与禅两者完全融为一体没有了界限,绘画思想的妙悟性、绘画形式的简淡性、绘画境界的空灵性、绘画表现的圆融性,这些是董其昌山水画作中禅宗美学思想的艺术表现,同时极具禅宗美学的绘画思想也成就了董其昌在中国画坛上的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1):96-98

[2]陈建新解读董其昌“南北宗论”之绘画精神[J]贺州学院学报,2011 (1):92-95

[3]鹿芳雨禅宗美学对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影响[J]艺海,2013(7):81-83

【高雅梅,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