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浅析老年人居住空间中厨房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2022-06-08

TEXT,周彦丽 宋刚胜

【摘要】本文从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作为切入点,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结合室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色彩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探讨老年人居住空间中厨房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的厨房环境,确保老年人在厨房活动的便捷与安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关键词】老年人;厨房空间;无障碍设计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85亿,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厨房空间设计的重中之重是确保老年人能安全、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其次要省力、高效,使老年人能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从而获得自主生活的信心,提高晚年生活的质量,减少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负担。

一、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会出现运动机能、感觉机能、心理机能及情感方面的变化。具体表现在行动方面会变得迟缓,灵活度下降,随着年龄的增加需要借助拐杖、轮椅等辅助工具来完成一些活动;感觉机能方面体现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功能性下降,对周围环境的声、光、气味的变化感知能力下降,不能快速做出应急反应,容易出现烫伤、灼伤、跌倒伤等意外;心理方面体现在老年人记忆力和判断力的降低,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弱,情绪波动性大,容易罹患心理疾病;情感方面由于老年人退休后社会参与度降低,单独呆在家中的时间增加,易产生失落感、被遗弃感、孤独感和精神抑郁。

二、厨房的功能性要求

(一)方便原则

老年人在厨房中所进行的活动内容远大于其他室内空间,但是厨房的适老性设计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在年轻人看来极其轻松的家务活动,由于老年人活动不便而变得困难。所以在考虑厨房布局时,不仅应遵循路线最短原则,还要考虑老年人借助拐杖或轮椅的回旋空间,把厨房布置为L型或U字型比较适合。

厨房内部在安排各种烹饪器具及厨房用品时应紧凑、条理性强,保证老人在合理的空间内方便拿取,灶具、冰箱和洗涤池组成理想的“工作三角形”。此“工作三角形”边长总和应控制在4500~ 6000mm之间,即操作台至煤气灶之间距离为1500,1600mm,操作台至冰箱的距离为1500-1900mm,煤气灶至冰箱的距离为1500-2500mm。老年人所使用的厨房,垃圾桶应设置在洗涤池旁,可以方便老年人就近丢垃圾。从老年人生理变化的规律来看,洗涤池宜采用下部可移动设计,在老人自理生活阶段,做放置杂物之用,当老年人进入借助生活阶段,需要坐着洗漱或使用轮椅时,则移除洗涤池下方物体,以方便腿部的放置。厨房中的橱柜分为低柜和吊柜,老年人取高处的物品不太方便,应尽量在低柜放置经常使用的物品,同时考虑到老年人坐轮椅时的使用状态,低柜的高度不宜低于450mm,同时深度应在250-300mm左右,方便拿取物品的同时避免身体过度前倾发生意外。

(二)安全原则

老年人多数有固定的生活规律,一般有自己做饭的习惯。厨房设计要特别注重老年人取放物体的方便,在尺寸把握方面下部数据以老年妇女弯腰时方便拿取的高度为标准,约为290mm;上部数据以站立时伸手方便拿取的平均高度为标准,最高约为1730mm,避免因突然的高低变化引起眩晕。

厨房门的宽度应不小于900mm(正常情况下多为800mm),以便于使用轮椅等辅助器械时进出方便;为了减轻门开关的力度,最好使用轻质木门或铝合金门,同时可采用上轨道固定,避免地面出现高度落差,对于地面不得已出现的高度差,其高度应控制在200mm之内,并用小斜面过渡;对于厨房里出现的阳角,尽量做切角和圆角处理,且在1800mm高度以下做弹性护角,避免老年人撞伤,对于提升安全性很有好处。

灶台高度多与操作台面平齐,一般不小于750-800mm,考虑到安全因素,老年住宅里的灶台及燃气热水器不应加任何包裹,炉灶的控制开关应设在前面明显处,方便老年人调节使用。

(三)实用原则

对于老年人,在厨房的造型设计及电器配置方面,应以实用为主要原则。如尽量选择大容量的冰箱,便于老年人存放食品、营养品和药品等;另外在冰箱旁边设置接手台面,方便老人临时放置物品。

在厨房中使用高度合适的中部柜,用于增大厨房的储藏量,便于老人放取物品。洗涤池上方中部高度设置托架,便于放置洗涤后的餐具;炉灶旁设置便于放置调味品、常用炊具等的位置。

老年人使用的厨房考虑到轮椅的使用,操作台下部留空高度不小于650mm,便于放置腿部,同时设置可升降的操作台也可减少老年人的操作强度。炉灶及洗菜池前挡板处可设置扶手,便于乘坐轮椅的老人通过扶手借力靠近操作台,并可在操作时加以倚靠,减轻体力消耗。

三、厨房的心理需求

老年人在身体机能衰减的同时,心理方面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比如失落感、被遗弃感、孤独感和精神抑郁等,一般来说,多数老年人用房面积普遍偏小,在色彩应用上应选择膨胀色,给人宽敞开阔的感觉,从而营造出一种轻松、温馨的心境。

人到晚年,多因眼睛机能的下降,容易出现部分颜色分辨困难,如把黄色与白色、蓝色与黑色混淆,因此应多采用能使人身心愉悦、情绪稳定的色彩搭配,注重情感交流和视觉的舒适性。整体上采用柔和亮色调,如黄色,显得更富丽、丰满,能令人精神振奋,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开阔感。厨房家具可以选用乳白、淡黄为主色,搭配一些橙红、橙黄、棕褐等跳跃的颜色点缀其中,尽可能加大色彩的明度和对比度,使家具设备颜色与室内颜色形成反差,提高厨房设备的可辨别度。

灯光设计是营造氛围的重要因素,但对于老年人,厨房的灯光应更强调实用性,老年人对灯光照度的要求比较高,却很难适应亮度的急剧变化,容易造成意外。首先在厨房的天花顶部选用磨砂白炽灯、柔光白炽灯或吸顶灯来增加背景亮度,保证整个空间的光照需求;其次在其他的适当位置设计一些小的射灯和暗藏灯,增加重点部位的重点照明,如操作台和水池上方使用多个点光源,有的抽油烟机本身就带有一些小的射灯,这些灯能比较好的照亮大部分台面;另外在吊柜的底面可以适当的设计一些暗藏灯,这样对台面的操作提供不错的照明。简而言之,应该在厨房中安装一个由不同的灯具和光源组成的多层次的照明系统,这些光源能提供多样的光照效果,提高老年人在厨房中的工作效率。

在灯具光源的选择上,要选择一些显色性能比较好的光源,通常情况下色温为3000K,显色指数在80以上的光源是适合人的心理感受的。这些灯光能比较好的再现食物的颜色,激发人的食欲。同时厨房中经常有二氧化硫等气体,对灯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应选择一些具有三防功能(防尘、防水、防雾)的灯具。同时灯的安装位置要尽量的远离灶台、蒸汽和油烟,降低灯具损坏的可能。

四、结论

当前,在住宅的建筑设计中,还缺少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而进行的专项设计,因此,随着老年人群体的增加,应加大有针对性的设计研究。设计师应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及其特殊需求,进行功能和造型的融合,设计出符合标准性,又具备交互性的产品,进行“模块化”应用。使适老性设计可根据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随时进行调整、组合与扩充,以充分满足不同层面的老年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注释:

课题:2014年度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

课题编号:YS1441

项目类别:青年基金

项目名称:“家庭”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居住空间

设计的现状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日]财团法人,高龄者住宅财团.老年住宅设计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周燕珉,程晓青,林菊英,林婧怡.老年住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美]布拉福德·珀金斯.老年居住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周彦丽,江西服装学院】

【宋刚胜,南昌师范学院美术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