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关宏臣画集首发式、画展暨学术研讨会纪实

2022-06-08

2014 年7 月25 日下午15 时,人民大会堂北京厅高朋满座,墨醉情浓。由中基集团、沈阳大学主办的《关宏臣画集》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出席首发式的嘉宾有: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副局长李社建,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孙若风,文化部办公厅副主任陈发奋,中央警卫局副军职总工王振海,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原秘书长陈建国,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空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王界山,《解放军美术书法》杂志执行主编郭兴华,文物出版社副社长谭平,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级巡视员葛本亮,沈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唐明,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张鹏,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生,中基集团董事长白志良,国土资源部人事司原副司长、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李国继,焦作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田秋萍,著名书画艺术家孟占京、李学功、陆千波、欧阳小波、米巧铭。以及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新京报》《京华时报》《收藏投资导刊》《美术传承》和新华社、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光明网、搜狐网、新浪网、蓝海电视台等数十家资深媒体及社会各界人士100 余人参加活动。

首发式上李国继、白志良、孙若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关宏臣画集》的发行表示了祝贺和鼓励。

关宏臣教授畅谈自己从艺几十年的体会和不懈的追求,以及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构想,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和厚爱,并表示他会继续努力在传承中发展创新,以追求内在精神转化和开拓,使作品的形式语言更加明确。

随后进行的学术研讨会特约郭兴华主持,王界山、陈建国、谭平、张鹏、张志生等领导和专家从不同的角度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踊跃发言,畅所欲言,研讨会场面热烈。

精彩的发言博得阵阵掌声。

李国继(国土资源部人事司原副司长、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在这里,我要送给关先生一副对联:上句是“洪源溢彩劲涌新”,其中“洪源溢彩”是讲关先生的画面流动着斑斓的色彩。“劲涌新”是讲关先生一直在不断地推出新的作品。下句“辰光辉华丽瑞民”,指关先生的作品是献给民族和大众的。对联藏头两个字是宏臣的谐音,藏尾是关先生的家乡新民两个字,寓意关先生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扎根基层,汲取更深厚的艺术创作养分,不断推出新作,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绽放优秀青年画家更多的艺术光芒,为家乡争得更多的荣誉!

白志良(中基集团董事长):非常感谢李司长对我们这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同时也特别感谢今天到场的各位艺术家和各位领导!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关宏臣画集,是我们集团和关宏臣先生创作合作的实践,画集从设计、绘画风格、作品内容等方面,筹备了近半年时间,推出之后,现已在全国新华书店公开发行。我们还专门邀请了冯远先生对画集作了系统性的评论。冯远认为作者的绘画风格是独特的。冯远先生比较系统地总结评价了关宏臣画集全部内容。所以我们有时间不仅仅看画,也要看一下冯远先生对作品的评价。今天首发的这本画集包含300 多件作品,时间跨度超过20 年,完全能够体现关宏臣艺术创作风格的渐进变化和创新发展脉络。谢谢大家!

郭兴华(美术学博士后、《解放军美术书法》杂志社执行主编,本次学术研讨会主持人):感谢关先生对我的信任,给我这次机会。关先生是我多年的朋友,我对他的人和作品都非常熟悉,他多年如一日,把全部的身心经历都投入到了艺术创作中,值得一提的是关先生生于1965 年,在“85 新潮”期间正值风华正茂,“85 新潮”是中国书画,尤其是油画创作最为活跃的时期。我们用10 年的时间,用狂飙的方式,演进了西方200 年的美术史,也就在那个时期,一群年轻人将一些西方的创作理念大胆地运用到自己的绘画当中,正值风华的关先生就刚好遇见了那段富有生命力的时代,并且见证了那个时代。所以,我觉得他的作品最具有这个时代的代表性。对于这种代表性,又包含着他自己的个性,当美术界大部分人都在追从西方美术理念的时候,他却在冷静地思考中国传统,我们通过他的作品能够看到他对中国传统的深入理解,是以中西合璧为主的一种绘画模式。我想这在我们当代油画界,是一个亮点。我经常在一些研讨会上谈到,改革开放30 多年,我们所引进的文化已经足够了,我们的中学生、小学生都知道毕加索、梵高,但是,我们到国外任何一个地方,包括我们华人比较聚居的加拿大、新加坡这样的地方,去谈中国的艺术,或者中国的艺术名人,如张大千、齐白石等大家,他们近乎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八大”这些人了,所以,我们的文化输出还远远不够。这就映射出我们的文化自信问题,中国文化正在崛起,我们的经济先行,但是,真正的崛起,还是以文化崛起为标志的,所以我们应在油画界更多地倡导像关先生这样具有文化自信的艺术家创作,大胆地将中国元素融入到油画中,同时也将西方绘画模式融入到中华文化之中,并把它变成中华文化走向博大的一部分。我也一直认为中国油画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终将会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符号。观赏关先生的画,还能体会到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关于中国阴阳理论的运用。一般的油画家,在处理蓝天、白云、水这样的空间,均是以现实物景为基础,而关先生处理这些空间却没有更多近景远景的塑造,而是用虚实笔法的点染。此外,关先生的创作题材比较宽泛,包括风景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尤其是他的风景画更贴近于中国的山水画,充分体现了他的文化自信,他的这种尝试我非常赞同,作为他的朋友,深感自豪。

今天有很多来自社会各界朋友,大家对于关先生的作品,肯定有不同角度的看法,希望能通过大家不同的眼光给他更多的鼓励,促使他走向更高的艺术境界。下面请大家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畅所欲言,留下各位宝贵的观点。刚才李司长的发言我觉得非常好,他给关先生很多关注,他写给关先生的对联寓意深刻,我觉得这是关先生的福分。下面首先有请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孙若风先生发言。

孙若风(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首先祝贺关先生的画集首发,也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研讨会,听取各位画家、专家学者的高见。下面我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谈一谈自己初浅体会。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文件,其目的就是要推动文化创意和实体经济发展,以此来提升国家经济发展质量,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而破解目前文化产业发展遇到的瓶颈就是解决原创能力弱这个关键问题,通过刚才听主持人的发言,翻看画集,以及之前了解到的关先生的有关资料,我觉得至少能够从如何推动文化创意,如何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个角度,对我们有一些启发意义。一是要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最根本的还是我们国家和我们民族的原创问题,我们要激发整个民族创新的活力,激发民族的想象力,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像关宏臣这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艺术家和好的作品。二是关先生绘画将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元素和现代的、西方的表现方法结合在一起。而推动文化产业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就是把民族的和时尚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我认为关先生在这方面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另外,从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艺术品市场被全球所关注,曾一度赶超美国,但这个艺术品市场水分大、问题多,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涌现一批纯粹的艺术家,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我们很需要中基集团这样的公司推出更多的画家和作品。谢谢大家!

郭兴华:非常感谢领导对关先生的鼓励!我们作为他的朋友也深受鼓舞。再次表示感谢!今天,我们邀请了很多艺术界的朋友,下面就有请空军文艺创作室副主任、全国著名的山水画家王界山先生发言。

王界山(空军文艺创作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关宏臣先生是一位妙得自然真谛,以天地为师,汲取大自然精华而融入画笔之中,倾诉于画布之上的优秀画家。他是我清华大学访问学者班的同窗好友,这么多年的相处,我对他的人品和艺品十分了解。在为人方面,他谨畏勤黾,谦恭不伐;在艺术方面,他认真治学,中西合璧。

关宏臣的油画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内含着一种中国式的意象表现和中国文脉,观其作品有两点独具一格的地方需要重点指出:一是他的那种国画式的线条抒写,更具有抒情性和生命本源的韵致,自然而不做作,率意而不漂浮,直取自然之形神,状物寄情,又超乎物象,将自我内心的主观表达贯穿于所构成的美学体系。中国画强调意象的表现,以非抽象、非具象为其魅力之所在。通过他创作的“白梅礼赞”这幅作品,大家可以感受到中国画的书写性和线条的魅力,并且他的许多画作都是这样,虽然有这么多密不透风式的线条,却丝毫没有杂乱感,这说明他心绪淡然,能够做到对画作整体创作思路很理性的把握控制,而这种把控能力正是一个成功艺术家的标志;二是他区别于其他油画家,他在油画中大胆地运用墨色,那种跳跃式的线条,虽然飘逸但不漂浮,在线条的引领之下,一直延伸到画作里面而不是浮在表面。特别是看到他画我的家乡山东青州,一个沿袭着深厚的儒家思想、中庸文化的历史古都,最能表现这种思想境界的就是墨色上大道至简、大俗为美。他多次前往青州,深刻地领悟了这些,并灵活地渗透到了他的画作之中。他大胆地使用这种黑色,有一种将自己的艺术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超然心态。墨色是十分难掌握的,画不好要么就是死掉,要么就显得很闷,而他将中国画墨色的表现运用其中,有一点力透纸背的国画意味,同时又依然保持着扑面而来的大自然的清新和生活的美感,让你透过绘画去感受他心中的风景。

关宏臣作品的成功在于他内心真实情感的抒发,同时又将东西方文化很好地嫁接,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是最难能可贵的。既脱离了媚俗,又保持着一种高格调。可信,将大自然的真实景观融入绘画,不凭空捏造;可游,观者看到画中美景,会产生想要亲自游历的愿望;可亲,画面清新如故,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他创立了一套“关式”独有的艺术语言。而绝非模仿和沿袭他人的东西。他深知学习传统但又不可受困于传统的重要性,无论古今中外的绘画大师他都予以认真地学习与研究,但他只是分析每一家、每一流派的艺术创作规律,没有盲目追风和套用,这是关宏臣的高明之处。关宏臣坚定地走在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上,他专心“经营”关氏的艺术“领地”,而这一“领地”是占据于“中西合璧”的制高点上,登高而望远,这也正是他的过人之处。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他行迹无疆,出访诸多国家举办画展,采风写生,以文会友,同时也在传播着中国的艺术魅力。他就像一个艺术的使者,张开双翼翱翔,向世人展示一个中国艺术家特有的艺术风范。虽然他在艺术上极为高调多产,但为人却极其低调谦和。

“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更长”。人的艺术状态,恰恰是他生活状态的投影,生活当中你是怎样的一个人,你的艺术会得到应尽的呈现。关宏臣向来不去刻意媚俗的推销自己,一切皆随缘,而这种淡泊名利的心境,反而更能获得像中基集团的老总这样的社会名流有识之士的鼎力支持。关宏臣能够走向今天,充实且踏实。他的成功是必然的,我相信今后他的艺术征程中还会出现很多像今天这样隆重的场面,还会得到更多的领导、更多企业的大力支持。谢谢!

郭兴华:非常感谢王主任从全方位的角度高度评价了关先生的为人和他的作品。接下来,有请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原秘书长陈建国先生发言。

陈建国(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原秘书长):我和白志良是十多年的朋友了,他的活动我若有时间都去参加,他每次推出的活动都很有意义。对未来市场发展的把握以及推出优秀的中青年画家都是他的战略思想。今天随关先生来的还有好几位都是中青年画家,最年轻的还有我们小米,“80 后”的画家,他们身上蕴藏着很强的艺术创作冲动和能量,作品很有冲击力。好的作品还要有好的市场,从目前我国艺术市场现状看,我个人认为是有泡沫的,那么怎样让这个市场回归正常呢?只能靠艺术本身,要靠这些杰出艺术家来影响市场,同时还需要像白先生这样的艺术鉴赏人,所以,今天的活动不仅仅是推出杰出艺术家,也是文化市场中的一个完美的结合和互动。谢谢大家!

郭兴华:刚才,陈秘书长从当代艺术市场、当代文化发展现状来对关先生的作品,对关先生的首发仪式和学术研讨会进行了一个综合的评定。下面有请文物出版社的副社长谭先生发言。

谭平(文物出版社副社长):今天很荣幸参加关宏臣先生画集首发式及学术研讨会,首先感谢中基集团给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下面谈一下我对关先生作品的粗浅认识:第一,他的作品将东方写意和西方的写实、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较好地结合起来。刚才在大厅里我看了几幅画,感觉特别好。再看画集,出版得也不错,装帧包括文字使用我觉得都很到位,凝结了中基集团的心血;第二,关先生这个画集中的作品运用了一些传统的元素,比如黑色用得比较好,看他的画让我想到“上善若水”,真的是画如其人,关先生刚才的发言很朴实,一直不言自己的画作,而是用很多的笔墨来感谢帮助过他的领导和朋友,他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想他的艺术之路会走得更远;第三,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在画作中应该融入佛教等人文艺术元素。大自然中蕴含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规律,大自然中沉淀着真善美的特质,并延伸到人文领域,包括佛教艺术里面。我希望以后在关先生的画面里能出现更多的东方艺术、中国艺术,这是我们的一个期待。

郭兴华:感谢谭社长中肯的发言!下面有请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张鹏先生发言。

张鹏(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感谢主持人给我创造这个机会。我是年长关宏臣四岁的老师,应该说我和他更准确来讲是好朋友,我是他艺术成长的见证人。从本科我就觉得他是个好苗子,将来肯定会有所成就,通过他的努力,一步步走来,也确确实实验证了这一点。今天,我作为他的师友,是心潮澎湃的。更为可喜的是,我们沈阳师范大学在北京乃至在整个中国美术界有一批非常有影响力的精英,除了关宏臣,在座的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专职画家吴成伟,从日本归来的张洪涛。关宏臣这么多年大部分时间都融入到当代艺术互动之中,这种互动促进了他的艺术创作和成就,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我认为他及他的作品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我觉得今天的研讨会首先是见证他人格魅力的集会。为什么这么讲呢?这来自于他多年对亲友、对朋友保持的始终如一的忠诚,以及对事业执着追求。他的高尚品质书写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第二,我觉得他与其他油画家有所不同,他具有教师的特质:他所学的专业一直是美术师范教育,通过他的作品反映出关注文化、关注研究的文化特征。他给我的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深入研究,他的两次学习经历,对他的绘画创作成长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一个学习经历是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学习理论期间,他汲取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理论的滋养。通过这段学习以后,他的绘画开始有了质的飞跃。后来,就跟王界山老师有幸成为了同学,当时这个班是一个高端班,都是全国著名画家组成的重要学术组合。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一方面向清华美院的那些教授们好好学,另一方面和学术群体互动,这个互动使他的作品比原先更加浑厚,他的思想修养更加全面。因为这个班里面很多同学都是画国画的,给他的影响和启发非常大,使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识有了升华,并奠定了他今天的创作成就。看到他现在所取得的成就,作为他的师友,深感骄傲和自豪。谢谢!

郭兴华:感谢张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关先生艺术成长历程及取得成就的原因,再次表示感谢!下面有请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蒋才坤先生发言。

蒋才坤(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我是来自四川理工学院的教师,和关宏臣、王界山是清华同学。在学校时,我常受他们的感染,他们两个画起画来像疯子一样。王界山从不放弃每个周末的时间,一有空余,总是自己在家画画,或者约几个朋友出去写生,他是一个多产的画家。关宏臣呢,这几年的变化让我非常震撼,他几乎每天都在画画,一年里能办上十个展览,这在我看来,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我觉得他是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家,他把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对艺术的猎取上了。关宏臣是一个勤奋的艺术家,更是一个善于发现美的艺术家。他平时散步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很小的东西,都可以引发他艺术的思维,我和他经常在微信上聊天,他常把自己在路边拍的照片发给我,那些树枝的造型千变万化,能让人产生很多想法,这就是一个艺术家独到的眼光。我是很喜欢装饰艺术的,他发给我那些图片,不知多少次拨动过我作画的情弦。

今天,看到关宏臣的画集,我很激动!我觉得画集向我们展示了他是一个非常关心自然,热爱自然,并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的艺术家。前一段他在涪陵办了一次画展,在画展时,我看了他另一本画册,在画册上有一些上海的建筑,画面效果很优美;而今天的画册里却没有看到那些,我想冒昧地问一下宏臣,为什么不把那些画收录到这本画册?我在想,可能还是宏臣更加依恋自然,更加热爱自然的缘故。从这本画册里,不管是他对古建筑的解读,或者是对花卉的解读,抑或是对山水的解读,都是他审美意识的深刻体验,每当观者在欣赏画面时,可以在那里停留很久,这不光是画面色彩吸引了观者,更是那里面传递出来的质朴情感在感染着观者,这既是我们艺术家艺术水准的体现,也是艺术本质所体现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同学,我祝愿关宏臣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创作出更多更精彩的作品。向你学习。我就说这些,谢谢你,谢谢各位!

郭兴华:刚才,蒋先生非常专业地道出了关先生的创作状态,关先生的思想和行为很多都和艺术创作有关,这是造就大艺术家的一个基本素质所在。在有意无意之间享受这种快乐的同时,得到了心灵的发挥,在作品中得到展现。通过了解他的艺术在场状态,我相信他的艺术之路会走得更远更好。下面有请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生先生发言。

张志生(中国经济文化研究院院长):刚才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从不同侧面对关宏臣先生的作品进行了点评,尤其是王界山老师还有主持人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点评,听了以后使我们深受鼓舞。我只谈两点:第一,谈作品。我刚才翻看了一下关宏臣先生的画集,看了以后很兴奋。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每幅作品都是认认真真的创作,没有应酬之感,他的画风独特手法新颖,既有油画的厚重又有中国画的气韵,既有意象的升华,又汇聚中西不拘一格。作品给人强烈的感受,看后很受鼓舞;第二,谈人品。我和关宏臣先生认识有几年了,我们一直保存着联系,今天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朋友能够千里迢迢从四面八方来参加他的首发式,就是给他人格魅力最有力的明证。谢谢大家。郭兴华:谢谢张先生的精彩发言!下面有请辽宁省委宣传部巡视员葛本亮先生发言。

葛本亮(辽宁省委宣传部巡视员):今天我感到能够参加关宏臣先生画集的首发式以及学术研讨会非常荣幸。我觉得今天这个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非常重要,首先向关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今天是关宏臣先生个人绘画艺术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和展示。第一,它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件大事,关宏臣先生画集的出版为我们中国美术界增添了新的光彩,我希望这个画集能够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留下它应有的地位;第二,关先生的艺术创作所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艺术创新,归功于他自觉地将继承、借鉴和创新结合在一起;第三,现在绘画艺术的创作发展需要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文化市场给艺术家提供强大动力,其中,艺术家和企业家的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今天中基集团的老总给了我们关先生很大的支持,我认为白总是一个有艺术家眼光和具有文化自觉的企业家;第四,我想说,祝福。虽然,以前对关先生的艺术了解也不多,但刚才听到各位艺术家特别是张鹏老师对关先生的介绍,我觉得关先生是一个德行高尚、善于学习、勤奋、敢于创新的人,我作为关先生的老乡,祝福关先生在未来的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能够走得更远,走得更好,走得更高,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个人的辉煌,对中国艺术的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谢谢大家!

郭兴华:非常感谢葛先生高瞻远瞩的总结发言!接下来,我还要感谢从青州来的赵敏先生和丁学盈先生。多年来,你们二位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建设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尤其对关先生的个人艺术发展创作上给予了众多支持。在此,我代表关先生对所有来参加此次研讨会的社会各界朋友、同学、领导表示衷心地感谢!研讨会到此结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