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大学公共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寻找上海文化历史记忆的价值研究

2022-06-08

TEXT / 薛小芬 徐善循

【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大学公共美术课程研究与探索的新的切入点。本文阐述了大学公共美术教育开发与利用上海文化历史记忆的现实意义,分别从上海文化历史的传承与保护、美术教育课程体系、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以及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视角进行分析,了解上海地区大学公共美术教育课程开发与利用上海文化历史记忆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公共美术;课程资源;上海;开发;利用

上海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造就了丰富的区域性美术资源,如能充分利用、挖掘这些文化资源,将为上海地区的大学公共美术课程建设开辟广阔的天地。随着中小学美术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课程资源的概念、开发及利用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大学公共美术课程也应要紧随其步伐,与中小学形成统一的美术教育理念,挖掘课程资源,增加课程弹性。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总结,大学公共美术教育应当要利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主题活动等不同的形式对上海地区美术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让大学生们认识上海文化历史、了解上海历史记忆,增强文化价值的认同感,促进他们热爱上海、奉献上海;让他们走进当地文化艺术,去感知、体验、保护、传承、弘扬特色地方文化艺术;因此,加强大学公共美术教育课程开发与利用上海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挥学校教育的宣传、传承和保护文化艺术的功能

文化资源进入教育的过程,既是一种地方历史记忆的延续,也是保护文化生态的多样性,更是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人们产生精神认同的载体。

当前,随着上海地区人口老龄化,大学的生源也发生着变化,非上海生源的大学生逐年在增加,据统计,今年上海市属重点大学的非上海生源比例占80%左右,而其中80%的非上海生源将留在上海继续学习与工作。面对这样的现实,笔者不禁产生疑问:那些继续留在上海学习与工作的学生,他们该如何认同自己的身份与文化呢?笔者以为让学生了解上海本土文化,关注、热爱上海文化历史,激发他们心理上的认同,从而产生保护上海风土人情的积极情感。

众所周知,上海的本土文化资源丰富,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历史记忆。如:嘉定的宝庆竹刻、南汇的彩豆画、三林刺绣、金山枫泾古镇的农民画、丁聪漫画等丰富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拥有全国领先的公共艺术设施,如:上海博物馆、当代美术馆、中华艺术宫等;各类创意园区、画廊林立在上海城市的各个角落,如:有M50、田子坊等;有大众熟知的城市景观,如:古漪园、石库门、外滩建筑群、陆家嘴、南京路步行街等;上海也是名人辈出的地方,云集众多名人及名人故居;上海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大都市,有时尚的购物中心等;上海有多彩的文化艺术节,如:双年展、电影节等。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承载着上海的历史文化记忆,它不仅为学生美术学习提供宽广的地方特色资源,而且促使上海本土文化和教育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同时起到了宣传、传承和保护的功能。文化的保存和弘扬以活态的形式印在每个人的心中才有生命力。

二、完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

地方性知识是大学生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各地方文化历史差异明显,就像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并行于南方的岭南文化和北方的京派文化,独具特色,那么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组织、利用海派文化内容,让学生走进海派文化,亲身体验或者感受海派文化的意义与价值。这不仅使课程结构多元化,同时也优化学生学习的方法。否则泛泛地传授普遍性的美术知识,课程缺乏弹性,显得单一。因此,地方文化资源从实践到理论都是对课程体系的完善。

第一,有利于拓宽大学公共美术教育的视野。“课程资源的开发,将使课程开发扩展到资源的视野上”。①挖掘上海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不仅丰富美术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还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历史、走向社会,开拓文化视野,丰富学生内涵,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第二,有利于优化美术学习方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②以往的艺术教育中突显出艺术教育的德育化、技能化、非艺术化等倾向。通过开发与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使艺术结合生活、情感、宗教、政治、历史、文化、科学等,为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来源和多纬度的思维方式。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条件,丰富课程教学形式、优化教育过程及革新教学方式。第三,有利于建立多样化的课程结构。

上海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课程结构的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张道森教授在《值得关注的大学公共美术教育》中也指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施教内容上必须走向综合化,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文字艺术等融为一体交叉与融合;能把美学、艺术批评、民族文化、历史、哲学等不同内容有机进行相互渗透。

三、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育社会学研究者指出教师的专业成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资源的认识,融入自然、社会及文化历史,实现对艺术与自然、经济、政治、宗教、科技、历史、文化等的感悟,认识发生变化,从根本上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和文化基础。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过程中,为教师探索课程资源与专业成长的结合点提供条件。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就是教师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开发与利用的广度与深度,将决定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课程资源是无限性的,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无止境的。

四、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上海经济文化的不断繁荣和发展要依靠教育推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开发与利用上海文化历史资源将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态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与个性发展。张道森教授在《值得关注的大学公共美术教育》中指出:公共艺术要体现内容的多元性、丰富性、针对性,善于利用国内外的艺术资源。将艺术课程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打通,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简而言之,上海的社会历史文化资源与学校教育、学生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其更大的教育功能和社会价值。笔者分析大学公共美术课程对上海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现实意义,为将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与理论基础。

注释:

①②蔡铁权.高中新课程实验100 问[M].杭州:中国教育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张道森.大学公共艺术教育[M].百度文献.

[2]潘洪建,刘华,蔡澄. 课程与教学论基础[M].江苏大学出版社,2012:1.

[3]洪琪,唐杰.美术教育资源[M].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0:8.

[4]张永恒,走进新课程——新课程的理念与实践[M].学苑音像出版社,2007:1.

【薛小芬徐善循,上海理工大学美术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