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审视教师对美术教学原则的掌握与落实

2022-06-08

朱晓福建省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

一、提出话题的缘由

“美术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目标、美术学科教育目标、美术教学规律,在总结教学经验基础上制定的对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美术教师授课与指导学生学习应遵循的准则,又是指导、评价和检查美术教学工作的准则和原理。”那么,一线美术教师对美术教学原则的掌握情况如何?在一次比较正式的教师考核场合,笔者借机检测了—下。借此机会,我想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与各位同仁交流。

按照新出台的教师职称评聘改革政策,教师申报高级教师职务评审必须经过论文答辩。评委会要求学科组准备两道答辩题,其中一道题从参评者的论文中选取答辩的问题,另一道题不做硬性规定。笔者想,这些参评教师都有十几年的一线教学经验,都是新课程改革的直接参与者。这次,他们能与同校其他学科的教师通过量化评比而被推荐出来实属不易,况且其中不乏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出一道与学科教育学相关的理论答辩题,考查他们对美术学科教育学知识的认知程度,既可让所有参评对象公平地面对同一答辩议题,又可以在正式场合考查一线教师对美术教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经过小组商议,确定以“简论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作为统一的一道答辩题。

学科组确定这种考查内容是基于以下两种想法:一是论文只要是教师自己写的,取材于美术教学实践,经过自己的总结与梳理,加以一定的理论概括和提升,教师在论文答辩中出现错误的概率就很小,为此可将此项答辩内容定为评分主项,学科教育知识的考查题作为副题供评分参考。这样可以避免因答辩题太难而影响答辩者的成绩和造成削弱美术学科地位的感觉。这乃是“定海神针”之策。二是答辩者有备而来,现场作答严肃、真实、可信。对于答辩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会促使答辩者事后对自身的学科知识储备进行深度反思与补课。同时,本次答辩的出题方向也会影响以后参评教师自觉学习的内容导向与自身学科素养的提升,也有利于教科院、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了解一线教师的真实情况,为有效调控和指导美术教师在职培训进修提供参考。

这是本地教师职称评审第一次采取正式答辩的形式,参评教师都非常重视,但也带着点茫然与紧张的情绪。答辩结果也显示出,参评对象针对论文中提出的问题,回答起来心中比较有数,毕竟论文是自己写作的,他们在阐述论点、引用案例材料时也真实可靠,能据理服人。但在面对学科教育学知识的考查时,情况就大不如人意了。在15分钟的答辩时间里,能言谈到两分钟者甚少,表述内容与美术教学原则沾边的也只有两点或三点。这里所指的是只要提到关键字就认可,而不包含完整性回答。综合他们回答的关键词主要是:启发性、创新性、审美性、欣赏、兴趣、个性、直观性与形象性、因材施教等类词汇。

二、什么是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教学原则的概念通常是这样描述的:从教育教学目的出发,依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在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明确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在教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体现教学任务要求,使规律、任务具体化为指导教师教学实践的准则。因此,教学原则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与指导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达成教学目标的保证。

文献研究中我们发现,学者们对学校中具体教学原则的认识上也有差异。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教育学》(睢文龙、冯忠汉、廖时入主编)指出,我国学校的教学原则主要是以下8个:①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③直观性原则;④启发性原则;⑤循序渐进原则;⑥巩固性原则;⑦因材施教原则;⑧整体优化原则。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学教育学》(班华主编)指出,中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是以下7个:①教学的目的性原则;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③直观性与发展理论思维结合的原则;④高要求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⑤教学的情感性原则;⑥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结合的原则;⑦教学向自学过渡的原则。上述学者提出的教学原则,是根据学校各学科教学的普遍性规律和国内外教育家的观点,以及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各自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的。

虽然这些教学原则对美术学科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还不能完全体现美术教学的特点。我国美术教育学者考虑到美术具有可视性、人文性、审美性、技艺性、情意性、多样性、创新性等特点,认为美术教学原则如不反映美术的特点,便会脱离美术的规律,彰显不了美术的特色,依据美术教育目标和美术学科的独特性,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原则。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等学校美术教学法》(蒋荪生主编)提出的美术教学原则主要是6个:①审美性原则;②直观性原则;③精讲善练原则;④眼手脑协调并用的原则;⑤创造性原则;⑥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原则。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美术教育学》(尹少淳主编)提出酌美术教学原则主要是以下5个:①审美教育与德育渗透相结合的原则;②感性人手与理性指导相结合的原则;③形象直观与抽象概括相结合原则;④传授美术知识技能技巧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⑤大面积提高美术基本素养与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相结合原则。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学科教育学大系——美术学科教育学》(常锐伦著)指出,美术教学原则主要是以下8个:①目的性原则(含教养与训育统一、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思想教育等);②激发学生兴趣原则(含师生双向活动);③形象性与直观性原则(含感性人手);④审美性原则(含美育、思想教育);⑤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原则(含理性指导);⑥启发创造性原则(含启发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结合实际应用);⑦面向全体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相结合原则;⑧综合性与整体优化相结合原则(含知识、技能训练、美感培养、鉴赏、结合实际运用等的综合与整体优化,教学诸因素;教法、学法等的综合与整体优化)。由此可见,教学原则的提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不断总结前人经验,以及教育研究的深入而产生变化或进行充实的。在笔者看来,除了以上学者有关美术教学原则的观点,还可以增加两个,即情意性原则(含情感教学、开放教学、信意培育)和提供足够信息与自主性发展的原则(含现代媒体技术、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对美术教学原则的掌握与落实

对于教师来说,美术课业的教学最为重要的应该是对教学目的的明确与落实。然而,由于美术学科本身具有比较开放、自由配置空间大的特点,加上并非统考科目,平时在学校受关注的机会较少,教师个人对美术·课程标准的学习、领会、理解不尽相同,对教材的分析、研究、运用、充实的程度也不同,这些都导致了许多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随意性很大。因此,笔者在参与教学研讨的过程中,习惯先看执教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本课教学目标的制定,然后在听课过程中注意观察执教老师在课堂上为完成教学目标,采用哪些教学策略来完成教学任务,再对目标达成情况做出诊断和评估。但往往发现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存在问题,往往写教学设计时罗列了许多目标,而实际课堂教学却是另一回事。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缺乏目标意识,课前没有深入解读课程标准,没有领会教科书编写思路和教学目的,对教材的钻研不透,没有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的能力水平来组织教学,结果导致教学设想与实际课堂教学大相径庭。要知道,教学目标的确定有着不同的层次性,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总目标,模块或领域教学目标是第二层次的分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题课时教学目标则是第三层次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师一定要明确课题目标与课程总目标的关系,并于教学实施中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与方法,使每个环节的教学都有明确的目的。教师只有增强教学的目的意识,把握住美术教学的目的性原则,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和达到什么目的,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成为目的性明确的有效教学。

其次,直观想象性教学原则是美术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资源为美术教学提供了许多方便,为了技能课教学的需要,下载一个教学视频代替教师的课堂示范成了当下常见的做法。应该说网上林林总总的名师技法演示视频确实可以供学生欣赏、了解、借鉴和学习,但学生更为热盼并希望看到的是,他们的老师能边授课边当场示范教学。这种师生面对面、零距离交流的教学方式,更能赢得学生的欢迎和赞赏,因为它直观、鲜活而生动,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情绪。由于美术具有形象可视性,加上美术技能技法的教学特点,以及学习者对美术的感知、认识规律,要求教师的美术教学必须遵循直观性与想象性原则。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术教学从课题导人开始到作业讲评课堂结束,都应该主张以直观性和想象性作为教学策略而贯彻始终。如图像欣赏导入的直观性教学、讲授新课联系生活的想象性教学、技法传授的直观教学、学生创意作业的想象性教学,以及作业展评等教学环节,都是美术教学直观性与想象性原则的具体运用。教师掌握直观性、想象性原则并落实在美术教学中,重视与技能表现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眼手脑协调发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

另外,审美性原则是最能凸显美术学科特色的一个教学原则。一般来说,教师都懂得从学科本位出发引导学生感受、分析、理解、赏析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感;但在实际的欣赏教学中,我们也发现有的教师仅仅是凭着个人的感觉,或以讲故事的方式,或侧重对美术语言的分析,或简单发表教师个人对作品的理解。这样泛泛而谈的审美活动是无法使审美性原则在美术教学中得到真正落实的。因此,在作品赏析中,作为教师应该明确,对图像的赏析只是一种手段,而通过图像赏析所引申出来的教育目的才是美术教学的重点。如果教师能具有这样的教学意识,就会坚持借助美术学科的教育魅力自觉履行有目的的教育行为。要知道,凡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他们创作作品的意图其实就是创造真、善、美集于一身的可视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启迪。懂得这一点,教师就会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尽量让学生鉴赏艺术作品和发现美的事物,或从哲学的角度、或从生活的态度、或从社会的责任、或从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建立联系,从而引发学生的视觉美感体验,并使其身心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情感得以升华,进而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受到品德的教育。所以,作为以美为教育内容的美术教学,图像作品的鉴赏要注重形式美感体验与思想内涵感悟相结合,必然要遵循审美性教育的原则。

还有,情意性原则也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情意是指教师和学生对美术教学活动产生的情感和意向的反映;它包含情感教学、开放教学、信义培育等。也就是说,教师应当用饱含深情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以自身的教学魅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意向,以一次次的精彩演示令学生兴趣倍增。教师声情并茂的出色表现不仅能增强学生追求艺术的愿望,还会滋养他们内在的意志品质和信念。而创造条件直接或间接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和各种美术作品展览,引领学生从学校美术课堂走向社会美术课堂,更能让学生获得课本以外的艺术体验。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各种教育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美术教学也应重视提供足够信息与自主性发展的原则。一方面,美术教科书提供的图像作品受教科书使用周期的限制,不能体现最新的艺术发展成果,尤其是设计类的作品,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搜集最能体现时代感的新的美术作品来丰富教材内容;另一方面,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事先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与图像作品相关的资料,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参与课堂教学,其教学效果是大不一样的。例如,在上高中美术鉴赏课《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时,笔者在课前建议学生上几个网站去搜集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材料,就有学生在“今日美术网”看到油画《父亲》的作者罗中立首次公开展示创作过程的草图。该生在课堂上将作者艰辛的构思和几经修改的草图做了对比,分析了作品的构图变化与形象处理、形式表现与时代主题的突出等要素,从而有了深刻的领悟:面对这一名作,不仅获得强烈的视觉震撼,更有一种直达人心的力量与温暖;画家笔下那张布满皱纹、饱经沧桑的肖像见证了中华民族沧桑的历史;在这一巨幅油画中,普通人取代领袖成为歌颂主角是画家的一大创新。他还结合自己的农村生活体验,谈了自己对父亲的敬畏和心酸的感慨。可见,教师提供信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既可借由多媒体方式来征集教学资源,发展学生处理学习信息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课前积极自主学习,踊跃参与课堂教学,将个体感受与生命体验相融合。

总之,美术教学原则的落实,关键在于教师能从指导原理的层次抽象出涵盖教学全过程,使师生共同面对的视觉感知交往和创造活动得以有序、有效进行的参照性标准和尺度。美术教学原则的掌握与落实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体验和学习,领会与理解其指导意义,从而逐步习得和养成。教师应该树立这样的教学观念:教学原则不是教育律令,而是知道该怎么教;不是教学限制,而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向导;不是教学的附加条件,而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助手。教师不断审视自身对美术教学原则的掌握与落实,将有助于自觉地深入思考美术课堂教学,更好地传授美术文化,使美术教学更为扎实、有效。因此,掌握和落实美术教学原则,对于一名称职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来说,意义深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