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试论美术叙事教学的情境互动

2022-06-08

章明霞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级中学

引言

美术课上听老师讲故事,往往是学生的最爱。一边看画(美术作品或设计作品)一边听故事,总是令人轻松愉快的。这样的情景在过去和现在的学校美术课堂中随时都在发生,故事成为了美术课中重要的教学资源,优秀的美术教师大多善用这样的资源,成为讲故事的高手。后来这种讲故事的教学方法发展成了“叙事教学”。一方面是美术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故事性,另一方面是受后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强调情境建构的学习发动,而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所以,“叙事教学”虽然缘起于“上课讲故事”,但这两者又不尽相同。

叙事,通俗地说,就是“讲述发生过的事情”。它是人类最古老的知识与经验,是用讲述的方式把曾经发生的事件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方式,如口述、绘画、舞蹈、文字等呈现出来,形成特定的叙事情境,当这种情境被映射在人脑之中形成概念、认知、情感、思想之后,就形成了人类的知识,这些知识我们把它称为“叙事知识”。到了后来,人类的发现、辨识、实验、证明、证伪、论辩、推理渐渐颠覆了许多叙事中的“真实”(如传说、神话、史诗、宗教故事中的叙事),形成了另一种新的知识体系,人们称之为“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的兴起,让人类开阔了眼界。它带领人类进入了现代社会,在“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下,科学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电形成了人们对科学的崇拜。特别是在20世纪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科学知识被定律化、绝对化、权威化,成为不可动摇的东西。当科学知识兴起之后,人类进入了理性社会,叙事知识就被远远排斥在精英文化之外了。

后现代思潮的出现,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对理性社会的“破坏”(解构),它要打破科学知识的中心论、一元化和绝对的权威性,要让科学祛魅;第二件事情就是“重建”(建构),要重新建构知识的多极化、多元化和多样化。于是,过去被隐藏的叙事知识又重见光明,迅速被推到前台的聚光灯下。“故事离真理最近”这句话,生动地表达了后现代文化的实质。它要求通过叙事的情境再认,把叙事作为探寻、解释世界本质的方法之一,而不仅仅是依靠逻辑推理这个唯一的方法,重新拾起被人类一度丢弃的感性认知。

一、叙事教学中的叙事情境

“情境”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上的解释是“情景;境地”。原本是关涉人的行为关系和行为环境的。本文所谓的“情境”,包含三个方面:真实情境、想象情境和暗含情境。在美术叙事教学中,真实、想象和象征都是重要的叙事手法。叙事情境实际构成了美术活动基本的行为条件,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美术活动的行为特性及行为模式。

美术文化的情境特性是显而易见的,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有它产生的历史原因及背景,都有其主题内容与形式,这些“情境”很多时候用眼睛就能够直接看到。特别是写实性的绘画、雕塑等,其叙事是直觉的、形象化的,它借助了视觉艺术的典型化和情景化手法。而设计作品大多与器物、建筑、环境有关,其叙事的展开通过人工环境的功能实现,“物”在与人或他物发生关系的时候,由人的主体行为构成的事件,它就成了叙事的道具或场所。不过,美术作品本身承载的事件是一个叙事文本,它不能够直接作为美术课堂的叙事,它只是构造叙事情境的材料。所以,在美术课堂上单纯地讲美术的故事,并不是形成叙事情境的全部要件。

1.叙事情境中的角色

课堂美术情境的营造必须有叙事的参与者,其角色不是述说和倾听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被设定的,同时又是不确定的、伪事件的角色关系。叙事教学美术情境中的所谓“伪事件角色”,具有假定性、不确定性、互换陛等特征,是构成学习迁移不同“真事件”经验的必要条件。

(1)假定性。所谓假定,就是假设、预设叙事中的角色任务。作为学习共同体,学习的发生始于角色的假定。其正如电影、戏剧中的角色,出演者都是假定的。但是假定者又必须“相信情节”,相信出演事件的“真实性”,否则就无法完成规定给他(她)的角色任务,甚至会怯场或笑场。美术情境角色的课堂假定,就是要求学习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和学生)都放弃在传统教学中的身份,进入一个特定的角色假定,在参与事件中确认自己的角色。

(2)不确定性。是指事件中学习者参与角色的不确定。美术情境中的伪事件,其角色的假定性给予了学习者参与不同角色的多种可能,这种不确定为参与者自由选择和担当角色任务提供了条件。作为学习的共同参与者,师生之间就是一个角色不确定的互动关系。

(3)可互换性。是指事件中参与者角色的互变、转换。叙事中的伪事件、假定性、不确定性都使参与者的角色互换成为可能。如:学习者可以置换身份,将自己置身于情境关系中的任何角色之中。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是倾听者,学生可以是叙述者。

2.叙事情境中的场景

美术教学的情境化,是通过美术事件的描述,图像文本的解读,把作品重新恢复为一种“不在场的伪事件”,以形成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叙事情境或场所氛围,使学习的参与者身临其境,迁移经验,最后形成认知、思想与情感。叙事教学作为情境学习的基本方式,必须为学习者构建不同的情景场所,以重构越来越碎片化的知识,这些知识的碎片既来自美术事件的不同材料,也来自叙事情境中共同学习的每一个“在场者”(包括学生和教师)既有的经验。

叙事情境中的场景或者场所,是一种建构性的氛围,它通常没有布景,只借助简单的道具,甚至即使连简单的道具都没有,也能够通过美术文本的解读、事件的叙述,在意识中快速建立起某种场景。作为意蕴中的情感氛围、思想意趣,场景既包裹着叙事中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想象和象征意义。换一个说法,“场景”就是叙述中的一个舞台、一个背景和一个时空的限定,而不是被重建的事件“现场“。

3.叙事情境中的行为

叙事学习的发生是有效利用场所的情境界面,来恢复叙事文本。场所情境界面的不同,文本恢复的结果也会不同,所以同样的一堂美术课,同样的一个美术事件,会得到不同的叙事结果,产生不同的认知经验。这些不同,首先取决于不同的情境模式,而不是不同的学习者,更不是不同的教师。现代学校的课堂,作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知识的传授已经不再只是教师的任务,当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时候,认知经验的迁移是主动的、自发的和内省的,教师只是一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或引导者。所谓“情境模式”,就是指学习的行为模式处在一种特定的情境关系中,并被其所影响、所制约。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的情境模式,学习共同体中每一个个体的行为模式都与全体的行为结果直接相关。

叙事教学之所以不同于课堂上老师讲故事,是因为叙事情境的建构打破了传统课堂角色的线性关系。基于叙事教学角色的互换陛,叙事情境中角色的行为就会成为一种开放、交叉、互动、民主,并互为对象、共同体验的行为状态。

二、叙事教学中的伪事件

后现代叙事,本质上是一种感性的复活,而不是事件现场的重构。时空的定向维度不可动摇,发生过的事情也不可能复现,所以,叙事本身是一种“伪事件”。所谓“伪事件”,其概念就是事件的参与者并不在场。就美术叙事来说,故事中的人物不在叙事事件的现场,叙事的参与者也不在故事事件的现场,它只是通过叙事文本的当下恢复,建构了故事中的情境与意义。

1.文本恢复中的“技术”

按照后现代主义的符号理论,文本是不可消费的,信息的消费者只能消费被恢复在一定界面中的具体内容。就如同服装的流行文本是不可消费的一样,消费者只能消费恢复在服装产品界面中的设计产品。所以,才有可能在每一次的恢复中,都呈现不同的、具体真实的产品样式,才能产生叙事文本的多义性和界面恢复的多样性结果。

美术叙事的文本恢复,需要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参与,它形成了美术学习中的问题,成为了一种“问题情境”。情境驱动学习的发生,主要就是由情境中的问题产生力量的。由于问题的存在,学习者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去建立问题的存在情境,找寻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经验、迁移情感和建构知识。因此,美术课程的叙事教学,完全不是单纯地讲故事,甚至也不再用传统的方法讲故事。

不同的叙事教学,必须具有不同的学科技术背景,叙事文本的界面恢复依赖不同的技术实现,美术叙事当然依赖的是美术的工具介质。后现代叙事在强调文本多义性的同时,也强调文本的互换性,就是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互为文本。如,美术的创作可以根据诗歌,也可以根据音乐。一部小说《红楼梦》作为文本,可以被恢复在电影、戏剧、绘画、雕刻等完全不同的界面中,即便都是电影,不同的导演、演员、摄影等也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这些观念在后现代教育课程观中发展成为建构主义教学的基本方式,小威廉姆斯·E·多尔在其《后现代课程观》一书中就提出“科学、精神、故事”的3S理论,把“故事”作为重要的文化导向,强调叙事的建构性。这种所谓的“建构性”,就是根据不同文本的多样性恢复以实现教学目的。

2.文本恢复中的“伪事件”

叙事中的伪事件在叙事角色、场景、活动中展开。叙事文本在美术课程教学中由教材、教案、范例、图像、影像及其他的教学资源形成。这些原本静态、孤立的文本,在叙事的情境中被激活、被解码、被恢复组织为一种视觉的、形象的、实践的、可参与的、活动着的“故事”。

以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九年级下册的“综合·探索”《课本剧<故乡>》为例:教材中的课例,其叙事文本来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内容是作者对儿时故乡的一些回忆。作为一堂美术课;教材中的课程有效组织、恢复了文本中的故事角色、场景和道具,角色由学生自行扮演,穿着自己用牛皮纸做的“服装”;简单的场景和道具由教室中的课桌和废报纸制作,共同完成了一部生动的课本剧。把鲁迅与闰土的情谊、趣事,甚至是文本中的其他故事人物生动、直观、形象地再现出来,形成了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集体经验和担当不同角色、完成不同任务的个别经验。在这一课中,美术的知识、技能被有效地运用在需要“恢复”的界面之中,包括纸的立体构成、服装设计、书法艺术、环境布置、文学编剧、表演艺术等的学科交叉与融会,通过综合与探索的学习过程,以实现对“故乡”的情境再认和对学习情境的启动,让学生直接体验美术实践的意义。

伪事件的文本恢复,不在场的参与者成为了观察者、体验者或模仿者,通过伪事件的角色驱动、形象描述、现场模拟、情景再现等具体而真实的活动过程,在文本恢复的情境中,就能够激发起学习者的情感与思维。

3.文本恢复中的“意义”

叙事教学的材料,在一个具体的事件中,它可能是一个个别的殊相,需要在文本恢复的叙事中将其纯化、提炼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共相。叙事的本质是建构意义,是把文本中的原生意义通过一定的工具介质具体生动地释放出来,搁置在特定的界面中,才能构成对生活的启示和实证,继而才能够被理解和可参照。

世界的图景化就是“意义世界”的表象化,这是人类的眼睛被视觉表象驯化的结果,也是外部世界的大多数信息由人的视觉系统完成的基本条件。不过,人的视觉系统在图景化的过程中,不是单纯依靠眼睛,更重要的是人的大脑。视觉对信息的接收是眼睛与大脑共同的活动,现代医学称其为“脑视觉”,而不是传统的“眼视觉”。当人类的大脑主动参与视觉的生理机制被现代医学揭示之后,现代心理学同时也发现,“视觉对有意义的信息反应更为积极”。图景化就是有意义信息的形象化和情境化,当它被作为现代叙事的基本方法之后,故事的价值被重新发现,叙事就成为一种广泛的后现代文化工具和技术工具。继而出现了更多的被冠以“叙事”的其他概念,如“叙事医疗”“叙事刑侦”“大数据叙事”等。

文本恢复中的意义建构,具体的方法是,在叙事教学的过程中构建课程的“内容图景”。美术叙事文本恢复中的“意义”,强调透过美术文化的情境,借用一切美术的视觉材料,看到学习的真实内容。另外,被美术恢复、构建的视觉化情境,其价值部分还在于情境中的过程性经验,必须由学习者自主的美术活动形成。基于学生个体的不同,叙事教学强化了对全体学生的适应性。当学习的参与者都主动介入一个特定的叙事情境中时,透过“内容图景”发现的“意义”就一定是自主、生动、多元、丰富,同时也是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当课程内容被叙事问题拆分为不同的知识点或技能点的时候,它就为个别的、不同的、多元化的、非线性的知识建构提供了条件。

三、叙事教学中的情境互动

美术叙事的情境互动,是构成积极意义中的相互适应、沟通、交流的学习态势。作为学习的共同体,教学行为的发生是基于特定情境下学习者互动行为的真实存在。在美术叙事教学中,构成互动行为的事件要素不仅是“人”,还包括环境场中其他的要素关系。在伪事件的驱动下,情境中的美术材料与学习者共同承担了不同的情境任务,促使互动的发生。

1.情境中人的互动

情境是入的行为。叙事教学情境中有关人的问题,直接包含了多重角色的互动。首先,是学习参与者,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所形成的真实情境;其次,是在叙事中角色之间的互换,包括由师生在情境中扮演的虚拟角色互换所产生的想象情境;第三,是学习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包括作品的生产者)之间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象征性的情境。另外,叙事教学中的情境明显含有“意境”的词意,即客观图景与思想感情融合的状态,所以,更多的互动还发生在个体的情境思维之中,由学习者的内省性行为自发完成。

2.情境中物的互动

叙事教学的实践,第一个要构建的是物的背景,因为叙事必须在其背景中展开。这些背景包括作品产生的原因、历史与过程。第二个要构建的是物与物的关系,包括作品与作品的比较。例如:同一画家不同作品的比较,同一流派不同作品的比较,不同画家或不同流派或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等等。“比较”实质上是一种以互证存在为目的的互动。第三个要构建的是物与环境的关系,特别是器物文化的叙事。物的存在总是社会、环境、文化的存在,它不可能是一个与它之外毫无关联的自律体。绘画作品与环境的关系,是与作品当时的文化环境、审美观念息息相关的。叙事情境中物的互动,实际上就是找寻事物存在的根源背景,没有这种背景,既不能产生作品,也不可能构造新的叙事情境。

美术课程中物与物的互动,有些“物”并非真实,它只是一种存在于伪事件中的“真实”,如,情境中的许多叙事道具,本身是学生自己的作品,很多还是用废旧材料制作的。譬如,在《故乡》一课中,闰土的“捕鸟器”和豆腐西施的“豆腐”,都不是真的,但是它们在叙事场景中作为捕鸟器和豆腐却是真实存在的。学习的参与者在叙事的角色中需要“相信”的“情节”,也包括这些“真实情景”。

3.情境中事的互动

教学中的叙事,是美术故事与教学现场的交互关系。美术事件作为文本被恢复为课堂的美术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有意义的交互行为。艺术作品中的人物不可能走进课堂,但是,叙事中的角色就可以代替这些人物并进入课堂,形成互动的状态。所以,叙事教学的课堂就能够看到虚谷、梵高或是其他人的身影。叙事情境中人的互动,实际上也是事的互动,人与事,共同构成了复杂的行为关系。现代美术教育提倡多元文化的相互认同,就是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之间强化这种互动的结果。

后现代教育的课程理念强调个别的、多元的意义发现,是基于个体的认知经验,同样,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在不同的学习者身上的反应结果是不同的,它适应了后现代思潮对不同文化多元认同的基本要求,不再是一种权威的、统一的、标准化的结果。不过,个体经验也可以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转化为群体经验,使个体成为另一个体或全体的参照。

结语

美国旧金山大学广播与电子传播艺术教授阿瑟·A伯格说:“人们了解世界和了解自我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叙事。”现代教育出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情境学习”,作为教育理念转型的后现代建构主义教育,“情境”是其中的关键词,强调以情境建构知识的现代学习方法。我们知道,逻辑中没有情境,只有关系;情境只存在于叙事之中。所以,叙事就成为构造情境的基本工具。情境是产生行为的环境条件,现代学习的发生依赖这样的条件,并能够在这样的情境中实现有效学习。美术叙事营造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是通过美术故事或艺术事件的文本恢复形成的图景化情境,这种情境具有明确而丰富的意义指向,它往往感性、直观、生动地构筑了学习的场域,其目的就是把美术知识与技能放在不同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知识经验的迁移,去影响学习者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