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感悟“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中的教学反思

2022-06-08

罗仕清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Posner)将教师成长与经验反思结合起来,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 反思。本文就从初中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实践中,探讨课堂教学反思。

一、“历史与社会”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2011 年,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颁布,提出了一系列新观念,如作为必修课和基础课的“历史与社会”从本质上说是人文素养课;过程与方法是“历史与社会”的教学目标之一;“历史与社会”课程应采取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等。这些新观念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深刻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在重视认知目标的同时,也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的制定,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予以落实。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探究合作等手段,促使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当前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随着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考试成绩的合格而结束。一方面,教师很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思维发展、个性发挥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主动思考应该如何学习,对老师所讲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接受,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少学生依然认为“历史与社会”只是应付考试的科目。所以想要扭转这种现状,提高“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水平,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大专业知识和经验知识的储备,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反思。

笔者在设计八年级上册“帝国新政”教学计划时,就曾几次修改方案。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唐太宗的统治为例,从君民关系、国家政体、科举制度等方面分析唐初盛世局面出现的基础;了解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明确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初的想法是把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的措施作为切入点,探究当时的军民关系、民族关系和政治体制。后来仔细一想,觉得这样做有点过分拘泥于教材,似乎是为了学习历史而学习历史,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笔者就想到是否可以把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曲《天地之间有杆秤》与这一历史时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天平”为线索。“天地之间有杆秤,‘江山’放在左盘,‘老百姓’则是秤砣放在右盘,而定盘的是‘你’,即皇帝,就是天平的指针。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其实就是让天平处于平衡状态。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每一个朝代都是一个天平,同学们想想,中国这么多朝代,哪一个天平是相对平衡的呢?”

将生活中的音乐与历史紧密地结合起来,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教材和生活的关系。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价,是教师整理课堂教学、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的重要过程。而“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二、“历史与社会”教学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关系

1.反思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更加深入地研究教学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使人满足,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人进一步求得成功的欲望。一节课总有成功的地方,例如:教师精彩的点拨,适宜的情境创设,教材深浅的把握,学生兴趣的培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效的课堂组织等。认真回顾总结,不仅能够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还可以将教学经验推广给同行,达到资源共享,多人受益的目的。

在八年级下册“屈辱的岁月”中探讨“落后就要挨打”时,笔者提出“落后是不是一定要挨打?请用史实证明你的观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结果出现了以下观点:1.落后必挨打,证据是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落后不一定挨打,证明是当代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没有挨打;3. 落后也能打先进,证明是辽、夏、金打北宋,金、元打南宋;4.落后抗击先进,最终打败先进,证明是中国的抗日战争;5.落后与先进和平共处,平等往来,证明是唐朝同吐蕃、南昭、回纥等少数民族政权的交往等。部分学生的回答令我意外,但意外是一种难得的教学资源。在总结时,我除了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提出的可贵观点之外,重点帮助学生分析了19 世纪中期,西方殖民者四处扩张,掠夺资源的背景下,中国的落后必将挨打的道理,提醒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应注意历史背景这一重要因素。这节课尽管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但收获颇丰,正确对待、评价一些课堂中的意外,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合理巧妙地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所以教师要积极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性思考,不断充实、更新和提高自我。

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课程标准》指出:错误是课程的再生资源。教学中的疏漏和失误在所难免,关键是要怎样对待。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适,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理念是否先进,教学手段是否恰当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及时进行反思,寻找问题的出现是主观所为,还是客观所限,并积极地解决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之目的。

一位老教师在七年级上册“辽阔的疆域”的公开课教学中,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与中国陆上相邻的15 个国家,可学生找来找去只找到14 个陆上邻国,老师便说在尼泊尔和不丹之间有个国家叫锡金,并说锡金太小,地图上就没有标出来,还请学生在地图上补充上去。当时听课的教师就议论纷纷,因为中国曾是世界上唯一承认锡金的国家。锡金,作为一个国家,在2003 年10 月以后出版的中国地图中就没有了,成为印度的一个邦———锡金邦。2005 年6 月第2 版的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已更正了2002 年6 月第一版教科书和图册中的相关地图对该问题的解释,并在教科书第41 页明确指出“找出与中国陆上相邻的14 个国家”。但开课老师仍采用过时的观念,难免误人子弟。这反映了该教师既没有认真、仔细地备课,平时也没有关注与地理有关的新闻。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多读新书、好书,才能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不断改变自我,提高自我。

2.反思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彰显教学智慧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树立“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者。学生在对教材的学习过程中,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将学生的见解及时地记录下来,可打破教师的思维定势,拓宽教学思路,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做到教学相长。

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一课中的“经线和纬线”这部分内容时,我拿出地球仪,开始讲南极、北极、经线、纬线……这堂课内容比较抽象,同学们不容易懂,怎样讲解,学生都很难理解。这时我发现每个学生的课桌里都有一个实心球(因为实心球是体育技能考试的科目之一,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用于练习),这不正可以作为学生用的地球仪吗?我让学生把实心球拿到桌面上来,在球的上面定出北极和南极,画出经线和纬线,分辨出东、西、南、北半球等,学生这样一“动”,就来了精神,对经线和纬线这一抽象知识,理解得非常深刻。在这个案例中,通过反思可以获得这样一些认识:(1)课堂也是一种资源,教师要发挥教学机智,巧妙地加以利用,使课堂成为教师充分展示教学智慧的平台;(2)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我们要随时把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

三、教学反思的方法

1.典型课的自我系统反思法

教师在某一时间段对自己教学中最成功或最失败的课例进行系统反思,这种反思比较全面、复杂,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当然,这种系统的反思法不可能适用于每节课,也不适宜于常态化,但由于其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年轻教师尤其要认真对待。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

2.公开课的交流对比反思法

我们每学期每个教师都会开设公开课,或者参加公开课的观摩与研讨。公开课的交流对比反思法是指通过开展听课交流、教学论坛等活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在研究别人的长处、研究专家型教师以及优秀教师的成功案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交流既可以是同伴间的交流,也可以是与专家的交流和对话,还可以是与学生的反馈交流。对比可以是同时期教师,也可以是同学年、同一学科、不同教法等的比较反思,还可以是对自己的现在与过去的对比反思。通过交流比较反思,找出自己在教学理念上的差异,找出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差距、教学效果上的差别,及时进行自我提升。

3.借助媒体的自我反思法

前几年,临海市教育局电教科来我们学校给笔者拍摄了一节“辉煌历史伟大成就”的初三复习课,并上传到临海市教育网上。通过课后反思和分析,使教师能重新听到和看到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具有哪些明显的特点,注意纠正语病和习惯性动作。这也是教学反思最主要的研究视角,可以使我们对自己的教学理念、行为等进行深刻审视。另外,还可以与其他人一起对话交流,共同探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展教师的自我评估能力和观察能力,改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

4.撰写教学后记法

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教师要敏于思,勤于笔,积累教育教学研究的素材。撰写反思日记,即教学后记。这是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一种好办法,要求教师对每节课的教学流程作书面的记录与反馈,有条理地对课程的主要特征、有意义的教学环节进行记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体会到教而再研则深,研而又教则实的道理,才能扬长避短,言之有物,始终站在课改的前沿,真正与新课程同行,与时代共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会反思,常反思,善反思。教师要做到一课一反思,记录课堂发生的事件,捕捉教学的细微之处。通过课堂实践,我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中的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所以一个教师要成长,就必须要坚持写教学反思。如果说精心的备课能保证上好一堂课,那么常写教学反思就能帮助我们一辈子上好课。所以“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中的教学反思就是教师成长的源泉。

(作者单位:浙江临海市杜桥实验中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