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培育拓新守正、和融共进的学校精神

2022-06-08

●王有鹏

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精髓和集中体现,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培育良好的学校精神,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校积极培育“拓新守正,和融共进”的学校精神,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培育拓新的学校精神

“拓新”,是指开拓、创新。学校的“拓新”,就是要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与时俱进,勇攀高峰,勇创学校特色,积极推进学校管理创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育人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育拓新的学校精神,主要是做到以下两点:

1.创建特色学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就需要重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长期以来,许多学校存在“千校一面”的现象,学校管理缺乏自己的特色,致使学校创新能力不足,学校发展丧失活力。为了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需要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根据学校实际确定特色项目,办出学校特色,打造特色学校,创建学校品牌。我校在实施习惯养成教育、责任感养成教育、家校合作等特色项目的过程中,使学校初步具备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我校提出了“塑造学校责任文化”的特色学校建设目标,计划从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等多个层面构建学校责任文化,积极推进学校管理创新、班主任工作创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创新,力争在学校管理、校本培训、德育工作、教育活动、课程开发、课堂改革等方面有所突破,规划用3至5年的时间,基本建成特色学校,形成自己的学校品牌。

2.高扬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是被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和崭新的精神风貌。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包括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民主法制、励精图治、崇尚学习、竞争合作、和谐发展、面向世界等基本内容。培育拓新的学校精神就应该高扬求真务实的时代精神,踏踏实实地开展学校工作,认认真真地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力戒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就应该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勇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敢于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坚决杜绝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力戒安于现状、故步自封;就应该高扬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善于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就应该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使教育紧贴时代脉搏,适应时代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和理念,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就应该高扬民主法制的时代精神,崇尚民主,倡导法制,增强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就应该高扬励精图治的时代精神,振奋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知难而进、一往无前、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就应该高扬崇尚学习的时代精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喜欢读书、崇尚学习、欣赏学问、热爱学术、学无止境;就应该高扬竞争合作的时代精神,增强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合作意识,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就应该高扬和谐发展的时代精神,诚信关爱,共创和谐,促进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和校园和谐;就应该高扬面向世界的时代精神,有开放意识,有全球观念和世界眼光。

二、培育守正的学校精神

“守正”是指遵守常规、胸怀正气。学校的“守正”,就要遵循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素质教育要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恪守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精神;就要树立正气,主持公道,坚持真理,崇尚正义,恪守正道,堂堂正正,刚正不阿,清白做人。培育守正的学校精神,主要是做到以下几点:

1.按办学要求去做

有人用这句话描述中国教育的现状:“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许多学校素质教育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严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去办学,偏离了正确的办学方向,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了应试教育的推动者和实施者。可见,培育守正的学校精神,就必须按办学要求去做,严格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办事,严格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开足开齐开好课程,不加班加点,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按客观规律办事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要按客观规律办事,遵循人才成长规?和教育教学规律。但是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一些学校加班加点,肆意侵占学生的休息时间,加深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增加课时;一些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个性特长,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独霸课堂、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单纯教书、忽视育人。培育守正的学校精神,应该遵循德、智、体诸素质有机结合的人才成长规律,遵循人才成长过程中的扬长避短规律以及期望效应规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和创新性发展;应该遵循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重视强化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应该遵循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遵循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智力、能力的提高;还应该遵循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3.立足传统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薪火传承,延续了许多优良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培育守正的学校精神,就必须立足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履行传承中华文化的崇高使命,通过校园阅读、经典诵读等活动,了解中华文化,接受中华文明的熏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伟大的民族精神。

4.弘扬正气,清白做人

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应该是正气高扬、风气纯正、歪风邪气无立足之地的地方。培育守正的学校精神,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师表,清白做人,保持纯正的心灵和宁静的心境,不为物质所累,抗拒不良诱惑,公平公正、无私奉献,依法执教,不乱收费,不向学生擅自推销资料,拒绝家长吃请,不收取家长所送礼品,不向家长索要财物,杜绝有偿家教,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等。

三、培育和融共进的学校精神

“和融”就是和谐融洽;“共进”就是共同前进。和融共进就是全校和乐融融、和谐发展,师生团结奋进,进发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合作共进的文化氛围。培育和融共进的学校精神,主要是做到以下两点:

1.构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我国正在致力构建和谐社会,学校则要致力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构建和谐融洽的校园人际关系。一是形成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作为学校校长以及中层以上领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人本化、人性化管理,处事公道,坚持原则,顾全大局;教师则自觉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遇事学会换位思考,多体谅和理解领导的难处,则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得以形成。二是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要做到尊重和理解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以民主的作风、友善的态度、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遇事不独断专行,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则尊敬教师,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自觉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教育,对教师彬彬有礼,则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得以形成。三是形成和谐融洽的师师、生生关系。教师之间应该建立亲密的同事关系,工作上互相支持,取长补短,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密的同学关系,学习时互相帮助,活动时积极配合,值日时积极参加,则和谐融洽的师师、生生关系得以形成。

2.营造合作共进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培育和融共进的学校精神,就应该积极营造合作共进的学校文化。第一,营造合作共进的学校管理文化。在学校精神文化中体现合作共进的办学思想,贯彻合作共进的育人理念,落实合作共进的校风校训;在学校组织文化中贯彻团结合作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促使学校领导班子保持团结合作的精神状态;在学校制度文化中规范和约束师生的合作行为,强化师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激励师生的团结合作精神.第二,营造合作共进的德育文化。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贯彻合作理念,强化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修齐治平、天下为公等思想和精神;借鉴世界先进文化中开拓进取、公平竞争、权利义务、效益效率、互惠互利等价值观念。第三,营造合作共进的课堂文化。打造平等民主、和谐共存、互相合作、自主探究、关注学生生命发展、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课堂。第四,营造合作共进的班级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形成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的班级环境文化,建设具有团结精神、凝聚班级力量、人际关系优化的合作共进的班级精神文化。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实验中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