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的有效途径

2022-06-08

摘 要:习题是联系教与学的桥梁,师生之间在习题训练的基础上相互沟通。化学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无论在预习、课堂教学还是课后训练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习题课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掌握化学解题思路,从而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在本文中,我们将从高中化学教学实践角度出发,对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综合素养,提高习题课教学效率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0-084-01 
  一、串联性基础训练 
  基础知识是化学学科的根基,也是化学训练的基础,更是学生进行习题训练的前提。在高中化学基础性训练中,我们必须秉承串联性原则,利用习题将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起来,建立化学概念网络。同时,各个对应知识点习题的选取必须具有代表性,必须能够体现化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在进行“几种重要的金属性质”章节的教学时,我为学生们布置了如下的串联性训练题。 
  【例1】有一铝铁合金,将其溶于足量的盐酸中,再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当红褐色沉淀不再增加时,将沉淀滤出,并充分灼烧,此时得到的残留物恰好和原来合金的质量相等,则试求此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解析】从难度上讲,本题属于基础性训练题,需要学生们对铝、铁、铝盐、铁盐以及Al(OH)3、Fe(OH)2、Fe(OH)3的性质做到透彻理解,并能够将其相关性质联系起来。在本题的求解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铝、铁及其对应的金属性质,还将其进行对比参照,实现了基础知识之间的串联性。首先,利用利用金属氧化物性质,我们可以判断出红褐色沉淀为Fe2O3.然后,利用反应前后金属铁的质量守恒,其总质量不变,可知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最后,由于铝铁合金中的单质铁完全反应,结合反应前后铝铁合金与红褐色沉淀的质量相等,可知铝铁合金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也是70%. 
  二、灵活性变式训练 
  高中化学不同于初中化学,其难度、综合性、开放性都有显著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对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此,我们必须紧跟新课标理念,在日常化学训练中注重灵活性和变通性训练。 
  【例2】500ml溶液含有Cu2+的溶液中,放入10g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若过滤后的固体物质干燥后的质量为11g,试求原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已知Cu2+与铁粉的反应方程式为Cu2++Fe=Fe2++Cu,由题意可知该反应为完全反应,前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差即是置换出的铜单质所导致的质量增加量。要想顺利求解,我们必须着眼于差量,利用差量的比例关系进行求解。于是,我们利用铁与铜的相对分子质量差为7.7,结合比例关系可知Cu2+的物质的量为0.13mol.再结合500ml溶液条件可知,原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6mol/L.有了以上的基础,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习题难度,为学生们安排变式训练。 
  【变式】在500ml含有Fe3+、Cu2+的溶液中放入10g铁粉,反应完全后过滤,所得到固体干燥后的质量为11g.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用0.3molOH-恰好使他们完全沉淀。试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1g固体物质全部是铜 
  B.原溶液中Fe3+铁离子的浓度为0.01mol/L 
  C.原溶液中Cu2+离子的浓度为0.01mol/L 
  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解析】要想解决本题,学生们首先必须明确铁粉与混合溶液的反应顺序,即是铁粉先与Fe3+反应,Fe+2Fe3+=3Fe2+;再与Cu2+反应,即是Cu2++Fe=Fe2++Cu.然后,我们利用极限思维,假设原溶液中只有Fe3+离子,利用OH-的电荷守恒,可知Fe3+的物质的量为0.1mol,进一步可以算得其溶解的铁粉质量为2.8g.再假设原溶液中只有Cu2+离子,继续使用离子守恒,可以算得Cu2+的物质的量为0.15mol,则可算得其溶解的铁粉质量为8.4g.由反应前放入的铁粉质量为11g,可知铁粉是过量的。此时,我们不妨设出原溶液中Fe3+、Cu2+的浓度分别为x、y,利用差量法可以求出x=0.01,y=0.285.综上可知,选项B为正确答案。 
  三、探究式开放训练 
  新课改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化学训练必须着眼与学生需求,着重对学生的探究性、创新性思维训练,培养出符合新社会要求的综合性人才。对此,我们在日常的化学训练中,必须注重选取习题的探究性,实现对学生化学解题思路的教学。 
  【例3】在足量的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震荡后溶液变成黄色。(1)甲同学认为是Br2溶于水变成黄色溶液;乙同学认为是Fe2+离子被氧化成Fe3+离子,从而使溶液变黄。(2)现提供试剂: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四氯化碳;D.硫氰化钾。试判断哪位同学的说法正确,并试用两种方法进行验证,写出所用的试剂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解析】本题属于探究性化学题,是近些年高考化学的热门题型之一。要想解决此题,学生们必须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对各类化学物质的性质做到深刻理解。溴单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故亚铁离子难以存在,必然会转化成三价铁离子。而三价铁离子可以使溶液呈现黄色,故可以初步判定,乙同学的说法正确。此后,我们在进行设计实验的验证工作。第一,我们可以验证三价铁离子的存在,即是利用硫氰化钾溶液试验,发现溶液变成红色即可说明。第二,我们可以检验溴单质的存在。于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注入适量四氯化碳溶液,则可以发现有机物层(由溴单质的密度大与水,可知其位于溶液的下层)无色,即是溴单质已经不存在。通过开放式化学训练的实施,学生们对化学物质性质、实验操作、化学思维的认识不断深刻,在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身的化学学科素养不断提高。 
  总之,串联性、灵活性、探究性是高中化学习题课设置的三项基本原则,我们在习题课的实际训练过程中,必须不断创新,勇于探索,不断提高化学习题课教学的效率。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