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浅析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中的载体作用

2022-06-08

摘 要: 新课程标准的推进,让小学科学课堂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现在的科学课堂已不同于传统的粉笔黑板的课堂,信息技术的运用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科学课堂的学生自主探究中?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地学?这样的课堂如何才能保障信息技术在科学课堂的良好实施呢?作者就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自主探究 信息技术 科学教学 
  什么是“自主探究”?科学课堂中的“自主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探索性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能,自主尝试、自主探索、自主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是学校教育自主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什么是“信息技术”?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 
  作为工作在科学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和指导,从而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地学,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成为科学课堂的主旋律?打造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课堂又有何意义?就这些问题,我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现在的科学课堂形式 
  现在的小学科学教材较以前的教材区别较大,其中安排给学生的实验较多,并且每一个实验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实验材料准备起来很费精力。这就对科学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否则不要说成效,恐怕连课程任务都完成不了。而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个学生自主探究式的课堂恰恰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无限的课外时间里完成有限的课堂时间需要掌握的科学知识,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乐于去学,自主去学,乐于思考,自主思考,加深记忆,自主完成教学任务。 
  二、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探究 
  1.预设情境,增强自主学习欲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好一切知识、发展一切能力的前提条件。在一些科学课的情景导入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是创设情境的主导者,通过在课堂中巧妙地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2.形象直观,使学生的自主探究更简单。 
  教科版的科学教材在设计上有些课程是需要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的,但是仅靠书本上设计的活动并不能让学生完全理解,比如在教学《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课时,在上这课之前利用flask动画演示食物在人体内旅行的过程:牙齿嚼碎—唾液中的淀粉酶—食道—胃(胃酸分解)—小肠—大肠—肛门,整个过程是动态的,配以形象的文字说明,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意识。 
  3.使教学重难点更容易突破,调动学生感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多媒体及网络环境的帮助下,运用信息技术这个平台配合教学,把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具体,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信息技术让课堂内容更丰富,学生视野更宽广。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斥着信息的社会,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信息扑面而来,而学生现在最乐于做的事情是在无边的网络海洋里尽情畅游,接触大量的、不同的、有用的、没用的信息。与其让孩子漫无目的地游荡在网络海洋,不如给他一定的目标,让网络变成学生预习、自主学习的温床。比如在上《污水和污水处理》这课时,我事先布置学生回去查阅资料,找出污水定义,污水的种类,常用污水处理方法及原理等,到了上课的时候,我坐在学生的座位上,当起听课的学生,整堂课完全由学生来讲。学生用电脑展示了搜集的污水照片,讲解了污水处理的全过程,以及每个步骤的原理,讲解生动,其他学生听到讲解不详细或是有不同意见时,主动上前提出,整堂课既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展示了知识的丰富性,每个学生都从中体会到了不同的成就感。 
  5.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协同工作,增强团队意识。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而探究形学习的一大特点是学生可以在学习的时候进行同学间的协作,遇到困难时可以互相帮助,协同工作。工作量太大时可以合理分配,协调配合。 
  三、学生自主式探究的意义 
  现在的教材在情感态度方面,不仅要有以往热爱大自然的目标,更要强调关爱环境、珍爱生命的态度。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因为有了这样的情感目标,学习热情高涨,自主探究,课堂效果良好。树立了这样的情感态度,学生在课余就能持之以恒探究校园生物甚至是整个大自然中的生物。 
  皮亚杰的信息处理能力说和奥苏贝尔信息处理过程说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由接受型学习变为信息型学习是优化教学结构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向科学领域自主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探究,这样的课堂才是高品质、高效率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理论.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00:54-63.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3-132. 
  [3]郭青霞.引导幼儿科学探究的策略.教学月刊(小学版)综,2010:165-170.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