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施流程

2022-06-08

您了解您教学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吗?您有反思过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吗?

您会备课了吗?您能从学生主体出发,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吗?

当您拿到一个课题准备备课时,您首先应该做些什么?您应如何思考,按照怎么样的路径来实施科学高效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们都有这样一种共识:课堂教学一定要改变以“教”为中心、“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要优化教学全过程,打造“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传统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问题学习、合作学习等。这种认识很到位,但是,如果我们不把这种认识落实到课堂中,这种理念充其量只是一种唯美的“空中楼阁”,并不能根本地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所以最到位的认识必须与教学实践对接。怎么对接?就是实施教学的行为主体之一——一线教师们,首先要积极地响应和行动,从教学设计这个环节起就要从学生主体出发,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教学设计往往停留在“形而上”的条条框框,很多教师不知道怎么样处理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理清教学过程,不知道如何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开展教学设计。所以,信息技术学科亟需一种系统性的教学设计核心体系结构来促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

这几年,笔者对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过程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大量课堂观察,梳理出了教学设计中的典型问题和课堂教学常见问题。经过多轮实践论证,提炼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施流程”,现把这些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供一线教师交流、参考和反思。

教学设计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结构层面问题

(1)教学设计流于形式,机械填充已有教案结构。

(2)教学设计思路不清,教学过程没有内在逻辑。

(3)教学设计看上去很美,不能转化为课堂教学实践。

2.教材处理和教学目标确定问题

(1)没有真正弄清楚这节课到底要教些什么、学生应该有哪些方面的发展。

(2)唯教材是论,不敢或不知道如何对教材进行处理。

(3)没有根据学生基础和需求对教材进行适当增补、删减、重组、置换或整合。

(4)对本课要教什么、怎么教不明确,导致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定位发生偏离。

(5)三维目标层次不清晰,文字描述抽象、泛泛而谈。

3.教学方法选择和设计问题

(1)没有真正理解“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分层学习”、“自主学习”等方法的本质涵义,只是觉得这些方法“理念新”、“时尚”,具体在课堂实施时却偏离方向,流于形式。

(2)教学方法的选择没有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3)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等角度出发来选择教学方法。

(4)个别教师根本没有思考过“教学方法”这个问题,上课采取放羊式教学,把任务布置给学生后,教师就撒手不管,让学生“自生自灭”。

4.教学内容设计问题

(1)教学设计关注了教师的教,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课堂,对学生思考、体验、自我认知设计得不够。

(2)对一些操作想当然,没有精心备课,布置给学生的任务教师自己并没有认真操作,从而缺少了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估,导致教学内容不够精细。

(3)教学导入如同“鸡肋”,可有可无,没能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

(4)教学环节连接生硬,没有“软着陆”过渡,也没有形成知识逻辑。

(5)忽略对教学细节和课堂管理等的考虑和设计。

5.课件问题

(1)课件设计华而不实、喧宾夺主。

(2)PPT代替学生思考,留白的空间和生成性不够。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没有清晰的课堂逻辑和执教思路,教师教得糊里糊涂,学生听得糊里糊涂。

(2)学生看似完成了一个个任务,实质并没有真正建构知识。

(3)课堂中学生并没有获得持续性学习支架,也没有学习方法的自然形成过程。

(4)教师讲得太多,把学生当成被不断灌输的容器,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感受和反应。教学没有取舍,没有生成,学生已经会了的内容还在拼命讲。

(5)教师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操作,导致学生懒得思考,体验和实践时间过少。

(6)追求教学形式,忽视实效。

(7)学生学习兴趣不大,教学效率低下。

(8)“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分层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流于形式。

(9)教师无效语言太多,问题表述、课堂语言不够清晰简洁,无针对性,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10)教师成为一个PPT播放者。

(11)部分教师采取“放羊式教学”。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实施流程

到底该如何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下的实施流程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开展教学设计。笔者建议教师们按照实施流程中的十二个步骤认真开展您的教学设计。刚开始实施时也许您会觉得烦琐,或者当您遇到问题时,您试图略过一些步骤。这时,请您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经历痛苦又丰富的思考和科学的实施过程,您才能真正感受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实质,体会到学生发展的幸福感。

当然,您在具体备课时不一定要把每一步的推进过程都写下来,您可以用这样的思考路径,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来理清思路。当然,这十二个步骤不是完全顺序执行,在思考、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循环往复、综合起来统筹考虑,需要教师通过不断推敲、反复论证、多重积累,最终理清思路,形成科学高效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确定教学设计起点

拿到一个课题要开展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应该做什么?建议大家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一是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个内容,学了有什么用?二是对于这个内容,学生原有的基础是什么?三是这节课中,我希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怎样的发展?

第二步:处理教材和确定教学内容

深入研读教材,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这节课中什么内容对学生是有价值的?二是学生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什么内容上?三是什么内容对学生的生活和今后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在此基础上,再次审视教材,明确“教什么”、“教什么更好”、“教什么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有所发展”这三个问题,对教材进行增补、删减、重组、置换、整合等,从而形成系统的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中已经过时的、学生已经会了的内容,不要让学生以学习新知识的方式重复学习。

第三步:制定教学目标时,各维度应思考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学什么)。即学生要了解的知识和初步掌握的技能是什么?学生要理解的核心知识和重点掌握的技能是什么?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怎么学)。即创设怎样的学习体验环境,用什么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欲望?学生应经历什么样的学习过程,才能逐步深入地获得新知、掌握技术、形成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实现知识建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感悟、怎么体验、怎么培养态度)。即这节课学生能体验、感受、感悟到什么?这节课能培养学生认知事物的什么态度?这节课可以塑造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这节课能培养学生什么兴趣?

第四步: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应考虑的问题

第一,这节课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第二,这节课中,学生会遇到什么样的理解难点或操作问题?

第五步:确定教学方法应考虑的问题

要用什么方法让学生有兴趣学、主动地去学?用什么方法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学生被灌以知识?用什么方法去突破学生的理解难点或操作问题?看似学生都会的内容,采用什么方法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原先知识结构的不足?如何让学生有成就感、愉悦感?如何让学生感受学习这节课的意义和价值?

温馨提醒:选取的方法不要流于形式,应真正能提高课堂效率、实实在在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第六步:建构教学过程总体逻辑结构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有一个逻辑清晰的执教思路。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握和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使学生在思维推进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知识结构,对于没有内在联系的一些“结构不良的知识”,则要通过精心的设计来建立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情感。

基于此,首先请教师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学生应通过“什么样的素材或活动”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二是怎样的教学步骤能推进学生逐步理解知识、主动参与课堂、实现意义建构?三是课堂结束后学生的头脑里应形成怎么样的知识逻辑结构?

建议可通过以下四种教学过程总体逻辑建构的方法来理清上课思路——

(1)串行逻辑结构建构法

核心思想:在挖掘知识点之间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有关联性和递进性的序列问题或任务把知识点串接起来,学生在对一个个自然产生的问题和任务的解决和探究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层层递进,实现对知识的主动理解和意义建构。

(2)螺旋逻辑结构建构法

核心思想:通过“入境→出境→再入境”的教学模式,螺旋式递进、呈现知识序列和维度,使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逐步建立知识结构,促进思维发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入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任务,明确初步的知识。出境是指离开刚才特定的情境,提炼、总结出技术思想、操作规律和方法。再入境是指学生在这些技术思想、操作规律和方法的支撑下再在新的情境中独立地完成任务,进一步梳理和稳定知识结构,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网格逻辑结构建构法

核心思想:在科学组织教学内容、构建知识点之间序列关系的基础上,精心构建一节课的整体逻辑,把它作为一级网格,再把组成一级网格的各逻辑要素分解成相对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次级逻辑网格,依此类推,逐级分解,以多级网格体系推进学生全覆盖建立知识结构,并在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支撑下独立解决问题。

(4)并行逻辑结构路径建构法

核心思想:以开放性任务为明线,把课堂的知识点内隐在任务中,每个学生按照各自对任务的理解,齐头并进,殊途同归,完成任务;同时,在完成任务的个体体验中,在与其他同学的对比交流中,在一个“学生教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提升学生”的互动学习共同体中建立、优化认知结构,实现认知的跨越式发展。

第七步:教学设计撰写

根据前面对各个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过程总体逻辑思路撰写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准备教学素材、整理学生任务。

第八步:教学设计完成后建议反思的问题

(1)这样的执教思路是否足够清晰?在课堂实施时学生能听明白吗?

(2)我会不会讲得太多?学生会不会思考得太少、动手得太少、体验得太少?

(3)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吗?这样的设计是否会代替学生思考?

(4)学生上课时会感到愉悦吗?有兴趣吗?

(5)这样的设计在课堂实施后,学生能否用所学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我有没有非常认真地操作过所有的课堂任务?

(7)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预估到了吗?

第九步:完善教学设计

根据反思再次完善教学设计、课件和学生任务。

第十步:上课实施

按照教学设计开展教学。

第十一步:课后反思供您参考的问题

(1)是否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2)学生上课兴趣怎么样?他们有没有进行真正深入的思考和主动学习?

(3)学生出现的哪些问题是自己预设不足而导致的?

(4)各环节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5)课堂的结构、任务的设置、时间的分配是否需要调整?

(6)哪些细节问题因为没有考虑到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浪费学生时间?

(7)哪些学生没有完成任务?原因是什么?

(8)知识点讲解、语言表述等是否简洁、清晰、易懂?

(9)课堂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第十二步:形成教学设计终稿

根据课后反思再次完善教学设计,形成教学设计完成稿。

(作者单位:浙江瑞安中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