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 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网络德育环境

2022-06-08

近日,一段名为“实拍三男子轮流殴打一少年”的视频迅速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三个赤膊男子疯狂殴打一个男孩,表情却颇为轻松。后经媒体报道、警方介入,事件中嫌疑人落网,三名男子均为十四五岁的未成年人。他们辍学无业,游走在城市边缘,在本该向善、向美的纯真年龄,对同龄人出手狠辣却不以为意,并将施暴现场用手机录制,上传社交网络,让整个社会唏嘘不已。

总书记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视频中这几名青少年价值观的扣子显然没有扣好。青少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稳定的关键时期,形成怎样的价值观直接决定着国家未来的价值观。而在网络时代,青少年价值观的培育更是如履薄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生活在网络环境,已然成为青少年的生活常态。

然而,网络就是一把双刃剑,一边为孩子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披荆斩棘,一边又把部分孩子拖向堕落的深渊,使青少年价值观备受挑战。网络色情、暴力对青少年造成精神污染,使青少年一代道德滑坡、心理畸形,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拜金族”、“啃老族”、“伪娘族”、“炫父族”等现象层出不穷,充斥网络,不少年轻人就此沉沦于“月光”、“月欠”、“御宅”的生活状态,丧失梦想和斗志,空有大好年华却逐渐被社会淘汰。家庭、学校、社会要依环境变化而变化,优势互补、合力出击,共同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的青少年网络德育环境。

学校为青少年德育构建积极的校园网络空间

在中国社会极速发展和互联网事业取得飞速进展的今天,青少年的成长,尤其是青少年价值观的培育,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学校作为唯一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机构,在青少年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学校不仅要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己任,更要依据当前青少年热衷网络的新形势,通过构建积极的校园网络环境,引领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风尚。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校的责任不仅仅在授业,更在传做人之道,解人生之惑。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三者皆可以在不同层面、从不同角度培育青少年的价值观。然而,当今的学校教育,授业有余,传道、解惑不足,方式方法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一方面,学校教育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时代并未过去,以“知识灌输”为重,以“考试成绩”为王。这种片面的教育观念势必影响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关注和培育。另一方面,学校局限于单纯的校园环境,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这就注定它无法依据学生当前对教育的实际要求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学校教育与学生需求之间的脱节往往导致对青少年的外推力,无法将学生牢牢吸引在校园内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继而形成健康、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学校需深刻研究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以此为契机,创新教育方式,倡导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同时,学校重视并挖掘自身在培育学生价值观上的独特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际教学中,贯穿到校园文化建设上,深入到学生头脑中。首先,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德育目标之中,在“授业”和“习业”中传播和学习核心价值观。其次,挖掘校园网络在构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上的潜力。一方面做好网络文明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增强对网上有害信息的甄别、抵制、批判能力;另一方面打造学校综合性门户网站、主题性教育网站,推进校园、班级微博及校园微信公共账号建设,扩大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覆盖面,传播正能量。最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凭借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培育青少年的价值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传道”中体悟核心价值观。

家庭为青少年德育营造健康的网络氛围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青少年的作用不言而喻。家庭离孩子最近,产生影响最大,家庭氛围以及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毫无折扣地反映到孩子身上。换言之,家长对待网络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孩子对待网络的态度。

然而,细观当前的家庭教育,却存在诸多问题。其一,拿孩子仅当“孩子”,忽视尊重一词。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大摆权威架子,或者打着“都是为了孩子”的旗帜,代替孩子发表意见,剥夺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其二,只重言传,不重身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仅限于苦口婆心灌输大道理,而忽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譬如诸多家长自身深陷网络泥潭,却教育孩子不许碰电脑,其效果可想而知。其三,忙于兴建家庭,注重经济,忽视对孩子的亲身教育。长期对子女撒手不管,将他们留在隔代长辈身边,只在金钱上满足子女,在学习教育上则将责任推给长辈和学校。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涉事青少年,正是由于他们的父母均忙于兴建家庭而忽视了对他们的关爱和教育,使他们成了在路边“野蛮生长”的“野草莓”。

陶行知先生强调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体现在家庭主导价值观的选择上,体现在家长教育素养的提高上,体现在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上,体现在家长教育子女能力的培养上。具体来说,首先,家庭要以正确的价值观打造家风。近日,招远麦当劳杀人事件,涉事人员包括一名父亲和其三名子女,而其全家都是邪教“全能神”的教徒。因为整个家庭价值观的不正,自然而然导致其孩子价值观的扭曲。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正面引导。据观察,家长沉迷网络的,孩子一定会迷恋网络。只有家长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青少年才能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才能将网络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其控制。再次,加强监督,科学利用网络。对于自制力较差的青少年,在针对网游等不利于控制的网络环境时,家长要担负起监督的职责。对于诸如网络媒体发起的弘扬正能量的活动,家长要善于运用,发挥网络构筑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最后,拓展兴趣,丰富家庭生活。家长积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多组织丰富的家庭活动,将孩子的兴趣和精力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生活,自然也就增强了抵御网络不良信息的能力。

社会为青少年德育打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社会是培育青少年价值观最为广阔的土壤。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三名青少年围殴一少年事件的发生与传播,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事件中的青少年生活在外来人口聚居的城乡接合部,生活的重压导致家庭对他们的忽视,校园的不挽留导致他们游走在网吧,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浸染。他们将打人视频上传社交网络,由于互联网的监管不力,使得这种充斥暴力的内容无限制地对外扩散,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为使网络这把“双刃剑”更好地发挥正能量,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2014年4月中旬至11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打击网上淫秽色情信息“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力图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网络媒体作为网络环境最直接的营造者,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事业的发展,作为中国最大的青少年成长网站,中国青年网在引领青少年成长、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进程中展现的优势越来越显著。中国青年网重视挖掘自身的潜能,以高度的责任感真正担负起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职责;充分研究和把握青少年的特点,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青少年的心中。根据青少年喜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特点,中国青年网开展了“青年好声音”系列活动,其中搭载微博,开展了“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话题讨论,话题被讨论30多万次,吸引了网络名人陈里、郭明义、蹦床冠军董栋等积极参与,微博的曝光量达3500多万次,营造了广大青少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为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充分运用网络新兴媒体开展青少年德育,自2012年以来,中国青年网开展了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青团中央等共同指导的“青春励志故事”网络文化活动。截至目前,已连续推出530位青春励志人物。他们中既有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隐形衣”发明人刘若鹏等青年科技精英,也有“当代雷锋”庄仕华、“民工局长”陈家顺等温暖人心的仁义典范;既有大学生村官桂千金、冼润霞等广受人民认可的全国两会年轻代表委员,又有“最美海警”张旭、“最美校长”张伟等自主挖掘的青春榜样,在青少年中产生了积极反响,引发了全社会强烈关注。2013年,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成为中国新闻名专栏。

此外,为深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青少年焕发青春热情与能量、践行中国梦,中国青年网联合人民日报社精神文明办共同开展了“雷锋焦裕禄——我们与你同在”学雷锋漫画作品展,用漫画的形式让青少年真切地感受到“雷锋焦裕禄”式人物身上的高尚品质和时代精神,吸引了众多少年儿童前来参观。他们纷纷表示,将结合感悟写出自己心中的雷锋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小朋友。

最后,善于发现规律,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培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新路径探索。譬如,青少年喜欢网游,深受其中价值观、思维方式的影响,许多专家学者为此头疼。近日,中国青年网另辟蹊径,采取“山不动,我动”策略,成立国内首个非营利网络游戏公会联盟, 聚合了51家注册公会会员。18家预备公会会员和2.4万多游戏公会会员,在虚拟网络社区建立全国首个团组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网络虚拟社区,真正做到“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产生了积极影响。

网络安全同样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国家高度重视,特别成立了以总书记为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体现了国家在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决心,给网络媒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青年网将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担负起营造清朗网络环境的重任,充分发挥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青春励志故事网络文化活动,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为引导广大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长篙方逐梦,风正好扬帆”。学校、家庭、社会优势互补、联动出击,共同为青少年德育打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网)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