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从数字教育到智慧教育

2022-06-08

余胜泉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名副其实的信息社会,整个技术的发展越来越生态化,所有的设备和内容都已经数字化。计算、通信、内容和电子消费正在融合、贯通,形成信息生态。电脑从奢侈品变成消费品,价格越来越低、性能越来越强大、表现形态越来越生活化,网络也已经无处不在,再加上云计算技术,汇聚智能,产生聚变。无处不在的智能终端、无处不在的网络和聚合海量数据的云平台,构建了无处不在的计算空间。我们的生存环境不再是单纯的物理环境,而是经过技术改造的环境。我们正处在一个虚实融合的世界里。人的空间、物的空间和信息的空间正在相互交织,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信息生态。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计算模型正在转型,普适计算越来越成为现实,计算正“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信息生态环境强调把计算机嵌入到环境或日常工具中去,让计算机本身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让人们注意的中心回归到要完成的任务本身。技术的发展将从人适应技术转化为技术适应人,这是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演化的趋势。

智慧教育及其内涵

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新型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它的核心内涵是通过信息技术来分担大量烦琐的、机械的、简单重复的教学和管理任务,满足教师、学生、管理者、家长以及社会公众的智慧教育需求。师生将更多的心理资源(如注意力、创造力、动力系统)投入到更为复杂的、更有价值的教学和学习任务中来,从而保证学生批判能力、创造力、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得以发展,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它的核心追求是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智慧教育具有六个核心特征,即情境感知、无缝连接、智能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可视化。它背后的核心技术包括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泛在网络和移动技术等。

各国的智慧教育的实践

韩国政府在2011年9月发布了“智慧教育”未来学校计划,提出了智慧教育策略,通过电子教材、构建智能适应的云平台和教师培训变革韩国的传统教和学方式。到2015年,所有的学生将通过无线网络获取基于云的教育服务,实现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资源需求,同时也为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技能提供良好的机会。

2012年,澳大利亚提出要“转变澳大利亚教育系统”的智慧教育方案,目标是吸引更多学生、提高教师和管理者的能力、培养高能力具有全球技能的劳动力。美国俄亥俄州的智慧教育,一是建立跟踪学生学业成就的学生数据系统,便于教师、家长和管理者了解;二是强调教学资源共享,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制定个性化教学辅导方案;三是强调社会交往,通过虚拟和现实结合的社交促进学习者社会性能力的成长。

泰国“智慧教育计划”将采用学习者为中心的发展模型和“一对一”的数字教室进行学习范式的转换。每位学生在教室里都拥有平板电脑,实现内容的探究、自主学习、协作交流以及过程性的评价。

新加坡iN2015计划,强调智能接入、智能学习和智能体验,目标是通过创新性地使用信息技术,营造一个有吸引力的智慧学习环境,以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智慧教育转型

从数字教育到智慧教育不只是词汇的改变,更是实实在在的诉求改变,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实质性的转型。包括理念转型、教学转型、学习转型、管理转型和评价转型。

1.理念转型

随着无所不在的计算技术(ubiquitous computing)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成熟, 人们开始考虑用“U”(ubiquitous,意指“无所不在的”) 取代原先的“E”,描述21世纪“无所不在的”信息社会。从“E ”到“U ”看上去只是一个名词的改动,却蕴涵了理念、目标、路径乃至整个战略框架的深刻转变。

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规划”提出了学习的信息生态模型。在此模型中,技术不再是单独的工具,而是蕴含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专业资源、人和工具,它们以互补的方式共同运作,革新了学生及其学习环境之间的作用关系,建立和维护了一种创新性的生态圈或者学习文化。

学习者在这种生态圈中,他们彼此之间、与教师之间、与家长之间,以及与社会专业人士之间存在着不同于现在形态的互动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凸显出来了。学习内容的来源、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每个人既是知识的生产者,也是知识的消费者。技术从作为支持个体的工具更多地转变为一种支持泛在学习、自由探究、知识建构、交流协作的无缝学习环境。学校和教育机构不再是封闭的社会单元,而是通过网络汇聚作用,形成集体智慧聚变的节点,是一个充满活力、人性化和高度社会化的地方;不再是静态知识的仓储,而是开放的、流动的、社会性的、分布的、连接的智慧认知网络与个性化发展空间。

这种生态环境不是一个割裂的学习空间,而是通过网络连接全球性社会的,连接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与未来生活,学习也不仅仅发生教室和学校里,而是终身的、全面的、按需获得的。此模型之所以具有重要的启示性作用,是因为该模型强调技术与教育服务的融合、人和技术的融合、实体的空间和虚拟的空间融合,形成一个技术完全融入“学习”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它从整体优化的视角考查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与定位,从技术要素的关注到人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关注,强调技术和人相互作用的整体优化变革,强调技术与技术之间、技术与人之间信息的无缝流通、认知的分布均衡。

从技术帮助教师教,到技术营造探究性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建构。教学范式要从“教师教什么”转变成“学生学什么”为主的观念,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变成依学生个人特质作知识提供及辅助者的角色,学生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来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2.教学转型

教学要从教学资源设计、重视讲解,机械性的学习结果,学习行为观察,到重视活动设计、活动引导,适应性评价学习结果,学习活动干预的转变。

3.学习转型

要支持多种学习模式的混合式学习形态。富有挑战性、培养学习智慧的主动学习将成为课堂教学新的重点。

4.管理转型

提升自动化管理水平,降低管理负担,为教育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让数据说话。

5.评价的转型

借助技术来测量相关的内容,并使用获得的数据来持续改善各级教育系统。使评价从经验主义走向数据主义。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持续跟踪记录。利用技术收集、判断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诊断性评价。学习系统掌握更多关于学习者能力水平的信息,为其提供越来越个性化的支持。实现基于网络的多元评价主体的评价。

智慧教育蕴涵着教育信息化范式的重大转型,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更多地强调从数字教育到智慧教育的转型,强调用技术提高局部效率到用技术推动教育流程变革的转型。新的十年的教育信息化核心追求、诉求、突破在于用技术重构教育的业务流程,这应该是我们教育信息化应努力聚焦的重点。

本文根据“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术交流暨技术发展展示大会”上作者发言录音整理。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