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网络学习空间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创新应用

2022-06-08

孙 芳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正在全国各地全面开展。抓住良好的发展契机,我们可以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搭建一个支持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交流的教学平台,即网络学习空间。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要针对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结合高中生学情,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环境和工具,运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学习空间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缺陷,方便学生有效利用和共享丰富的学习资源,构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还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方式,促进开展多角色、多样化、全程化的课堂教学评价,调动师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的积极性,大幅度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质量。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1. 对评价认识不足,缺乏多环节评价

现行的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和学生更倾向于关注考试结果,课堂教学评价中结果性评价占主导,过程性评价未落到实处,更别谈多元评价。教师教、学生学、多元评价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评价只是其中的反馈环节,通过评价提供的反馈信息可以随时调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就是说,评价并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环节,它也可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始或其他环节。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在一堂课中只设计一个评价环节,而且往往将评价环节作为一节课的结尾,时间不够时甚至将评价环节“省略”。课堂教学评价没有真正落实,评价效果没有真实体现。

2. 评价方法呆板,缺乏多样化互动评价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评价一般通过“学生评+教师评”的模式开展。在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的理论课上,教师一般通过纸笔测验或口头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仅效率低,而且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不能兼顾全体学生。在以程序性知识为主的实践课上,教学内容通常是围绕某一主题让学生完成一系列操作,最终形成一个作品。教师通过教学控制软件(如极域等)点播或转播个别学生的作品,以口头点名的方式让几位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和总结。评价过程并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优势,评价方法呆板、互动性差,评价质量低下。

3. 评价主体单一,缺乏多角色评价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特殊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及时收集学生学习信息,开展多角色参与的课堂教学评价。在高中信息技术常态课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价系统,多角色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评价并未有效开展,评价过程形式化,未能达到真正的评价目的。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创新策略

以校园网为依托,构建高中信息技术网络学习空间,为学生开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果发布、交流评价、学习档案等一系列实际应用的网络空间,实现一生一账号,实名登录。通过有效的课堂学习和多元化评价,在确保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全面提升高中生的信息素养。

1. 课堂上高效开展过程性评价

(1)灵活运用网络学习空间,实现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笔者认为,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置多环节的教学评价,即教学评价可以安排在新课之前,或者新课教学中,或者新授课之后,并根据各环节评价的结果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前评价。网络学习空间为每位学生提供了一个实名登录的空间,这里记录着每位学生的学习轨迹,保存着每位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新课授受之前,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对网络学习空间中“已学课时”栏目中上一节课或早前曾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评价,寻找新课导入的切入点,轻松导入新课,让学生得到“温故而知新”的体验。

课中评价。课堂提问作为常见的教学评价方式同样适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师运用网络学习空间中的“课堂在线”栏目组织课堂交流,能大大提高课堂评价的效率。“课堂在线”是一个极具互动性的栏目,在这里教师可以发布一个问题或者话题,学生实名登录后,在页面中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文件类型回答问题。页面对学生的回答及时更新,学生和教师可以点击查看每一位学生的回答情况并通过回复的方式进行评价。在这里,每位学生都有发言和评价的机会,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得到充分开展,课堂交流氛围浓厚,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为后续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从阶段性评价中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课后评价。以作品设计为典型代表的主题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被广泛采用。以《数字化图像信息加工》单元为例,该单元分为四课时,每课时完成作品的一部分,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教师可以在网络学习空间“新课”栏目中发布新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学生登录后浏览或下载。新课学完后,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新课分享”栏目,教师、学生进行多维评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作品也同时被上传至“已学课时”栏目,方便学生保存阶段性学习成果,为主题式教学的持续性学习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通过在线测试栏目,全面提高复习课效率

在线测试(以客观题为主)是检测陈述性知识学习效果的手段之一。网络学习空间的“在线测试”栏目具有操作灵活、交互性强等优点。在网络学习空间中,教师可以编辑、发布检测试题,学生实名登录后,在线完成试题,提交查看答题正确率,点击错题查看正确答案及知识链接。与此同时,学生还能通过在线提问的方式,对疑难题向教师或同伴提问,师生之间通过交互页面相互探讨,对试题和知识点进行开放式的交流和评价,获得在线帮助,有效开展协作式学习与评价。

在教师端页面,系统能快速对测试情况进行多维度的统计分析,反馈每位学生的测验分数、每道试题的正确率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参数,教师能快速了解每位学生的测试情况以及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有选择地开展课堂评价。网络学习空间为师生提供了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有效调动起师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的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多角色互动评价,真正提高复习课效率。

2. 课堂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评价

高中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纯粹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课堂外高中生有大量的时间接触计算机和网络,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调动高中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活动是提升高中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网络学习空间为学生在校外参加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活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教师在平台上发布活动安排、内容及评价标准等信息,提供相关活动资源,通过微课、微视频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以个人或团队的方式参与活动,将活动成果(包括调查报告、文字作品、图像作品、音视频作品等)发布到“第二课堂”栏目中,通过互动页面与同伴、教师开展交流与评价。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网络生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在活动中提高利用所学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封红旗.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叶澜,吴亚萍.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J].教育研究, 2003(8):22-23.

3李冬梅.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三:教学评价[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6):15-16.

4王莉.探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2):7-8.

5周建平.对话式教学评价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04(2):20-22.

6田汉族. 第三代教学评价理论: 交往— 发展性教学评价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3):17-18.

7许华琼,胡中锋.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及实施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0(22):9-12.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