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基于电子书包的小学语文精读课教学研究

2022-06-08

王 爽 庄天宝

【摘 要】针对当前基于电子书包的小学语文精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分别从前置教学、课堂教学、后置教学三个阶段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旨在为国内使用电子书包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电子书包;小学语文;精读课;教学方案设计【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2-0057-03

在对电子书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后,我们选取某校支持电子书包教学的班级,对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课堂实录的分析,我们发现在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语文精读课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任务的过程中,很难准确把握每一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而无法设置合理的任务;部分教师反映,受教学内容及技术的干扰,很难准确掌控教学时间;而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总会出现“死角”的问题,部分学生会因为对问题理解困难或是操作缓慢而受到忽视,进而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等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对基于电子书包的小学语文精读课的教学方案进行设计。

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精读课中的应用分析

1. 研究现状

自1995年美国第一代电子书问世开始,世界各国相继发展电子书包教学。从美国的iPad课堂到韩国的电子教科书;从“金博览”到“文昌一号”,电子书包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

在知网数据库中,以电子书包和教学设计为主题进行搜索,统计出自2005年至今的论文数量,如下表。

2. 实践现状

2000年11月,我国第一批电子书包分别在北京、上海、大连、深圳四个城市投入试用。随后,更多城市开始聚焦电子书包。与传统教学班级相比,使用电子书包的班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了,部分学校进行视力检测,数据显示学生视力并无变化。但经研究分析发现,教师对硬件设备的掌握程度相对较好,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小学语文精读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教师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教学的进展过程当中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如果教学任务低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本次教学就只能起到复习的效果,没有新的进展。如此下去,不但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反而会造成学生对于知识的轻视心理,事倍功半。如果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则无法理解教学内容,即使再优秀的教师,也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此外,还要全面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否则学习较好的学生会觉得学习任务太简单,而学习较差的学生则会觉得学习任务较难。

2. 教师对教学进程的控制

教师对于时间的掌控也十分重要。在基于电子书包的小学语文精读课中,经常发生的情况是延迟上课时间,或者是因为时间受限而草草结束教学。这两种情况反映出教师在运用电子书包授课的一个弊端,即“为了运用而运用”。很多教师因为教室中配备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就过分重视技术,力求能够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各种优势,这样就走进了一个误区。实际上,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运用信息化设备来讲授,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需要来选择这些设备的功能。正因为教师存在这个认识误区,导致教学内容进度缓慢,出现拖堂的情况,打乱了教师原有的计划安排。为能尽快结束教学,部分教师就会草草了事。

3. 小组合作过程中的“死角”

小组合作学习一直以来受到很多语文教师的青睐。通过合作式的探究与交流,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各抒己见的过程当中,他们相互分享不同的观点,有效地开阔了思维空间,不再拘泥于个人的思索当中。同样,通过相互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但有部分学生会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充当旁观者。这一类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或不自信等原因会不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参与讨论,甚至对当下要解决的问题完全不予理会。另外,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知识积累等情况都是不同的,在小组合作过程当中,有的小组会很快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有的小组会相对迟缓。当教师要求学生停止讨论上交成果时,很可能这一小组提交的会是未完成的成果,甚至可能被忽视。

基于电子书包的小学语文精读课教学方案设计

1. 前置教学方案的设计

前置教学,即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它作为整体教学的基础,不容忽视。

如图1所示,教师在课前应该做好如下准备。首先,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充分发挥电子书包强大的功能优势,选择适合的功能组织教学活动。接下来,要在学情分析后,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课前任务布置其实也是学生对新课预习的一个过程,所以任务的构思要严谨,要能够通过任务完成的过程使学生了解课文,建议选择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更能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

2. 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

做好前置教学的准备工作后,就是课堂教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对课文进行从总体到部分的教学。

如图2所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就是预习回顾。这是利用电子书包可以上传、同步的特点,来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教师还可以根据汇报的效果,进行小组评比(建议使用档案袋评价方式),利用优胜小组的汇报恰当地导入课程。进入到总体感知课文环节的方式有很多,如视频、图片呈现,抑或是泛读、表演等,目的是要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接下来,第三个环节则要细致感知课文,从字词入手,通过电子书包进行字词游戏,“玩中学”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字、词、段循序渐进,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从而感受作者的情感,并进一步升华。在整篇课文学习结束后,要让学生畅谈收获,这个环节是学生的反馈阶段,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及时发现错误才能及时纠正错误。在这一环节结束后,将进入到后置教学阶段。

3. 后置教学方案的设计

后置教学阶段,也是巩固新知的阶段。在完成课堂教学后,让学生了解更多与本课相关的知识,并能够将情感延伸,真正在教学中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最终要进行优秀学习小组的评选,这一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发现别人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利用电子书包投票的功能评选出优秀学习小组。

4. 总体教学方案的设计

将前置教学、课堂教学、后置教学三个阶段的教学方案设计组合到一起,整体流程如图4所示。

电子书包的诞生无疑是对教师的一次挑战。新兴的教育设备有其优势,但如何合理地运用电子书包教学已经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我们通过对前置教学、课堂教学、后置教学不同阶段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力求解决当前电子书包在小学语文精读课教学中应用的一些问题,相信会对电子书包教学有所助益。

注:本文为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繁华,于会娟,谭芳.电子书包及其教育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 (1).

[2]徐显龙,苏小兵,吴永和,王新华.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2).

[3]向晋榜.电子书包的现状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6).

[4]龚朝花,陈桄,黄荣怀.电子教材:概念、功能与关键技术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12(3).

[5]杨丽丽,陆湘怀.语文教学系统的结构及其设计[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2).

[6]杨传凯.语文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J].教师实践与研究,2005(6).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