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有效提升与迁移数学活动经验

2022-06-08

文/孙留平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正日益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追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应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下面以《倍数和因数》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得、提升和迁移数学活动经验。

【片段一】把数学活动经验提升为数学思想

师:如果不给乘法算式,而是给出3、12、36,请围绕因数和倍数说几句话。

生:3是36的因数,12是36的因数;36是3的倍数,36也是12的倍数。

师:其实在说之前,他想了什么算式?

生:12×3=36,36÷3=12,36÷12=3。

师:还可以说哪些话?

生:12是3的倍数。

师:对啊,12是3的倍数,36也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还有哪些?

生:3。

师:怎么想出的?

生1:3×1=3,所以3是3的倍数。

生2:6是3的倍数,因为3×2=6。

师:接着写哪个数?写得完吗?

生:9、12、15……写不完。

师:那么你们是怎样一个个找到的?

生:用3乘一个个自然数得到的。

师:真好,这就是一种有序的思考方法。(板书:有序)

【赏析】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3的倍数还有哪些”,让学生经历自主发现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反思和回顾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并加以提炼,把活动经验提升为“有序思考”这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小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与积累,需要与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具体数学活动联系在一起,并产生于这些活动过程之中。由于数学活动经验具有实践性、个体性特征,所以教师应设法为学生设计好数学活动,并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操作观察、体验交流、感悟提升,逐步积累并提升属于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

【片段二】把数学活动经验提升为学习方法

师:试着找找2、5的倍数,写出5个后写上省略号就行。

学生汇报。组织观察: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生:最小的是这个数本身。

师:那么最大的呢?

生:是不存在的,因为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

师:请大家回顾一下,刚才是怎样来观察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的?

生1:刚才我们找出了倍数中最小、最大的数。

生2:我们还从倍数的个数上来说了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师:对,从这三个方面我们能找出一个数的倍数的共同特点。(教师相机板书)

【赏析】数学活动经验具有内隐性,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反思与评价,提炼并外显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把数学活动经验提升为数学学习方法。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写倍数活动,再组织观察,讨论一个数的倍数具有什么特点。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顾“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获取数学活动经验,并帮助学生把这种探索发现的经验总结提炼为数学学习方法。我们知道,仅停留在感性层面的经验是粗浅的,不易被学生主动把握,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予以提炼和外显。因此,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强化,以及归纳小结时要引导学生对数学活动经验进行提炼、总结、提升,使之条理化和经验化。

【片段三】迁移运用数学活动经验

在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方法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找出36的所有因数。学生小组合作尝试找,然后组织展示。

生1:36、18、12、9、6。

生2:1、36 2、18 3、12 4、9 6、6。

师:第二位同学找全了吗?猜猜他是怎么找的?

生:他是从1开始,一对一对找的。想几乘几等于36,这两个数都是36的因数。

师:嗯,他有序地想乘法算式来找一个数的因数,这样不会遗漏。(板书:不遗漏)

生:他多写了一个6,因为已经重复了。

师:对,照这样找下去,到重复出现前面的因数时,就可以停止了。有序的思考还能做到不重复。(板书:不重复)

……

师: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征?

生:最大的一个因数总是这个数本身,最小的都是1。

师:根据刚才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特点的经验,还要看看因数的个数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师:是啊,找因数时要一对一对地找,从最小的开始,想到1就想到本身,然后一个个往中间找,因此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赏析】数学活动经验具有发展性,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积累、获得经验之外,还要创设机会让学生加强应用,巩固数学活动经验。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让学生们猜猜生2是怎样找全36的所有因数的,这其实是在帮助学生回顾整理活动过程,提炼活动经验。而之前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所获得的有序思考的活动经验,则在探索新知时得到了有效的迁移。同样,在发现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时,教师又注意帮助学生迁移先前观察一个数倍数特点的经验。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加强迁移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上升到更高的水平,实现经验的改造或重组。

【片段四】反思学习过程积累经验

师:学到这儿,让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又是怎样学的?

课件出示:(1)我们是根据怎样的算式找到倍数和因数关系的?(2)怎样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3)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为单位讨论,然后交流……

【赏析】

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往往是模糊的、零散的,并且不易被学生直接感受到,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将学习过程中习得的这些模糊、零散的经验清晰化、条理化、系统化,并固化在头脑中。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精心设计了这个指导过程,在课末总结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忆数学知识产生和技能形成的过程,在主动反思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表达并外显出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