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创设有效途径,培养创新意识

2022-06-08

文/张莉艳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不断的研究,不断地创设途径。课堂上可以通过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质疑问题难中大胆创新,培养创新能力,更需要让学生在预习作业与开放题的练习中去尝试,在操作活动中去体验创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新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二十一世纪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应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数学教学是基础学科,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创新

要让创新真正走进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只有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他们才会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效应,努力创设轻松、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填空的题目,如:3/4=( )/8,10/16=5/( ),12/15=( )/3=24/( )。这些题目,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基本上都能顺利地解答出来,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然后再出示:2/4=( )/( ),刚开始时,学生一时摸不着头脑,一位学生说:“老师,这里没有分母。”这时,教师可以抓住时机说:“那好,现在就由你们说分母,老师来填分子,行吗?”此时,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学生说“4”,老师回答“8”,学生说“6”,老师回答“12”……几个回合以后,再改为学生说分母,老师回答分子,这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每个同学都争着回答,最后竟然出现老师的数还没有报出来,有学生的手就已经举出来了,就在练习快要结束的时候,老师慢慢地报出一个数“15”,学生一下子愣住了,对照分数的基本性质,发现2到15不是扩大整数倍,应该怎么填呢?有一位学生大胆地站出来说:“应该填30,因为我们刚才所填的分母都是分子的2倍。”瞧,多好的回答,这位学生的思维就已经跳出了常规的格式,克服了死记概念,生搬硬套公式的思维方式,学生创新的火花就在这一瞬间得到了迸发。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为学生考虑,多创设这样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的潜能就得到了发挥,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让学生在猜想活动中大胆创新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猜想。这些猜想有的正确,有的错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检验,克服盲目猜想,引导合理猜想,从而去探求新知,大胆创新。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易受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影响,容易作出“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的猜想。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些能被3整除的数,再用卡片出示一些数进行观察、验证。观察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的个位上是不是都是3、6、9?通过验证,学生意识到原先的猜想是错误的,心中充满疑惑,顿时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油然而生。这时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些数的个位有特点吗?接着指出:看来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不能只看个位,也与数的排列顺序无关,那么,究竟与什么有关,具有什么特征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又能重新作出如下猜想:(1)可能与各位数的乘积有关;(2)可能与各位数的差有关(大数减小数);(3)可能与各位数的和有关……对这些猜想,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行验证,从而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在这过程中,学生以主人公的姿态参与新知形成的全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积极探究的精神。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通过计算去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体验到创新的乐趣。

三、让学生在预习作业中尝试创新

数学教学也需要预习,但如何预习才有效?特别是像计算公式的推导等知识的教学,如果纯粹让学生预习,学生只会套书本公式做题,起不到预习的作用,也看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面。因此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我要求学生不看数学书,自己想办法求一个圆柱的体积。结果学生第二天的预习作业,让我大开眼界,更看到了学生创新的火花:

【学生甲】先把一个空圆柱灌满水,然后再把这些水倒入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水槽里,根据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算出水的体积,就是圆柱的体积。

【学生乙】如果这个圆柱是个橡皮泥那样的软物体就好办了,我就把可以把它捏成一个正方体,利用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求出它的体积。但如果是个实心的怎么办呢?

【学生丙】我可以在鱼缸里放了一些水,做上记号,然后把一个圆柱投进鱼缸,沉入水底,再做一个记号,最后量出鱼缸的长、宽和两个记号之间的距离,三个数相乘就是这个圆柱的体积。

……

从上述学生写的数学日记中,我真切感受到了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时的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尽管这些方法不是很正确,但都是学生用心思考的过程。在整个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通过不断的尝试,不断地操作与探究,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逐步学会创新。

四、让学生在开放性题目的练习中发展创新

开放性题目综合性强,知识容量大,由于这类题目各个要素的开放性,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不同的经验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经常让学生练习一些开放性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摆脱常规思维的束缚,学会探索、学会创造,学会多角度地考虑和思考问题。

例如,教学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这样的练习:你能用几种方法比较3/5和2/7的大小?开始学生一般都用通分的方法进行比较,后来通过老师的启发,有的学生还想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1)对分子进行通分:

3/5=21/35 2/7=10/35

因为21/35>10/35,所以3/5>2/7

(2)用“1/2”作标准:

因为3/5>1/22/7<1/2,所以3/5>2/7

(3)用“2/5”作标准:

因为3/5>2/52/7<2/5,所以3/5>2/7

(4)用“3/7”作标准:

因为3/5>3/72/7<3/7,所以3/5>2/7

通过多种方法的交流练习,学生的智力得到了开发,思维的潜能得了发展,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创新思维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五、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创新

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可以一改以往老师单独实验、得出公式,然后利用公式计算的单调教学方法,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操作。首先用一组“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实验,再用一组“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实验,当两次操作下来都找不到其中的关系时,最后再让学生操作“等底等高”的一组圆柱和圆锥,通过操作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整个操作活动都是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完成的,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同时还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创新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教学了“统计图表”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为班级或学校设计一张统计图或统计表,比一比谁设计的最美观、最实用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操作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充分享受到创造与成功的快乐。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方面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正确地把握时机,创造条件,加强思维训练的密度,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这样,才能使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兆丰学校)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