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巧设任务分组合作——浅谈任务与合作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

2022-06-08

◇江苏省淮安市南马厂乡中心小学 徐洪军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传统、单一、被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同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注重发挥学生的群体优势。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重视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突出,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有效实施任务与合作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质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最终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学数学;任务与合作;教学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074-02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活泼好动,自制能力较差,为了让其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逐渐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同时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将任务与合作型教学方式完美融合,以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不断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与素质。

一、合理进行分组,有效创设任务

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不仅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还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减弱。因此,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向沟通教学,教师应秉承“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群体进行合理分组,以小组合作与探究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探讨;同时,还应依据数学教学内容与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能力,合理、有效地创设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与其他学生的合作有效完成这些任务,从而明确在各个任务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挥小组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例如,在《可能性》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六人为一个小组,保持小组基本能力的平衡,让不同层次与能力的学生都能够进行交流与合作;同时,为其设置一些分球、猜球、摸球等游戏任务,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自经历摸球、分析、总结等学习过程,从而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样,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就能够自主合作、交流与探究,并真正领会到教学意图,实现对数学学习意义的深入体会,进而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最终达到提升综合素养的目的。

二、把握合适时机,实施任务与合作教学策略

任务与合作教学,不应只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点缀,而应依据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实现任务与合作学习,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发挥任务与合作教学的最大效率与效果。

以“分数的意义”为例,课前,笔者为学生准备了一些彩色铅笔,要求每一个小组的1号至6号学生每次拿出手中铅笔总数的1/2、1/3、1/4、1/5、1/6、1/7,注意铅笔不能有损坏,看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更好、更快,这样,学生也会发现1/5和1/7等不好拿:一边少了一根,一边又多了一根。

此时,教师就应把握这一时机,引导学生在同组内相互借用铅笔,以完成分数的分配。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渗透小组合作的思想,进而在学生之间有效实现相互启发,拓展其思维空间,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的同时,学生也会更加深入地理解合作、交流与探究的意义,从而产生创新灵感。

三、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其感性认识远远大于理性认识。针对这一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善于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课堂氛围之中,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并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探究欲望,从而在任务驱动下有效实现合作学习。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事先准备一些人民币和商品,将课堂创设为商店,然后将学生分为商家组和顾客组,顾客组的学生拿着人民币来到商家组购买商品,在给出价格的基础上进行估价和议价,教师则从旁指导,随时给予更正和鼓励。这样,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也变得轻松、和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也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在既定的任务背景下,学生也会更加了解人民币的使用方法,从而更好地深化了教学主题。

实践证明,这个和谐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的合作与探究学习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空间,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更好地突出,民主、自由的教学情境促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自由发挥,从而深化了数学教学的内涵与意义,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四、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服务于生活,因此,数学知识作为来源于生活实践的一种抽象化的生活技能,教师必须重视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加以完美融合,进而有效实现任务与合作教学策略的高效性。例如,教师可设计一个有关春游的题目:整个学年有122名学生,春游时需要乘坐3辆车,而每辆车承载的人数不超过45人,那么,每辆车的人数应该怎么分配?由此,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与讨论,并给出相应的答案。这样的题目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也更容易接受,而如果教师能再准备小汽车的模型等相关辅助工具,那学生就会更感兴趣了。

五、引导学生不断探索与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竞争与社会发展也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则必须从小培养,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例如,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任务:猜一猜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小组进行交流与讨论,并进行大胆的猜测。这时,学生会给出多种答案,如旋转、平移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来推导;梯形对折剪开,运用旋转来推导;沿着梯形的高剪开旋转、平移等。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亲自动手操作,如图1~图4所示:

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亲历活动,会得出多种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公式1: 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高÷2

公式2: 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高÷2)

公式3: 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2×高

公式4: 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高÷2

这样的教学方法避免了照本宣科导致的枯燥性缺点,让课堂教学随着学生的思路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赋予学生更多、更广泛的选择权与自主权,同时还注重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其日后的学习与步入社会奠定更好的发展基础。

总之,现代社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而小学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启蒙和基础性阶段。为了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其掌握更多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技能,同时培养其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够重视团队合作精神对个人有限能力的弥补和重要的指导思想,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合理应用任务与合作教学策略,为学生巧妙地设置科学的学习任务,创设合理、和谐的交流环境,培养学生分组合作交流的精神,进而让他们通过自主交流与探究掌握数学知识与经验,促使其真正了解数学的意义,深化数学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唐明选,吴铁先.任务驱动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基础教育,2013(7):188.

[2]陈涛清.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对策[J].教学研究,2013(12):30-31.

[3]谢小庆.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型教学的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2):106.

(编辑:朱泽玲)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