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2022-06-08

广西南宁市福建路小学(530000) 张品清

科学研究表明,思维能力的核心是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特别是对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一、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思维敏捷,一方面是思考问题的速度快,在转瞬之间能把应想到的内容思考完毕;另一方面是思考问题做到合情合理。这两个方面是并存的,思考问题速度很快却不合情理,这样的“快”就是浪费时间;思考问题合乎情理却异常缓慢,这样思维质量也不高。所以,这两方面都做到,才可称为思维敏捷。

加强直觉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思维的敏捷性。直觉思维是一种整体性的、粗线条的、非常简略的跃进式思维。这种思维在遇到一个问题时,常常通过对事物的直接感知来把握对象的整体。

建立必要的制度有利于思维敏捷性的训练,例如从一年级开始坚持每日一道应用题,让学生天天接受分析数量关系的思维训练,或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应用题练习,锻炼他们的注意力和解题速度等。

二、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思维灵活指对问题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分析,能通过不同途径去探索和发现知识规律,能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较好地迁移,找出符合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联想,提倡一题多解。如学习了一步加减法应用题后,让学生用“20-8”的算式编应用题,结果学生编出了许多种叙述形式不同的应用题。如:

“有20名同学,其中8名是女同学,男同学有多少名?”

“妈妈买了20千克大米,吃了8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哥哥今年20岁,弟弟8岁,哥哥比弟弟大多少岁?弟弟比哥哥小多少岁?”

又如在教学“归一应用题”时,我出示一个题目:一辆汽车4小时行了24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这辆车照这样的速度行了10小时,求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题目一出示,思维敏捷的学生马上举手,列式为240÷4×10,我让同样是这样解答的学生举手,结果大部分学生都举了手。我没有就此结束,继续引导:4小时行了240千米,那么2小时行了多少千米呢?8小时又行了多少千米呢?没等我讲完,就有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10÷4×240。因为10除以4表示10里面有2.5个4小时,而1个4小时行了240米,2.5个4小时(10小时)就行了600千米。”在他的启发下,又有学生想到了一种方法:10÷2×(240÷2)。就这样,学生发散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了。

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联想,即是把解决简单问题所采用的手段和获得的结论,类推到较复杂的情境中。解决数学问题的联想,大都可以看作关系联想。数学概念之间、数学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关系联想是多种多样联想的反映。联想丰富了,想象也就丰富了,思维的活力增强了,思维的灵活性自然就提高了。

三、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思维深刻性指对知识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它集中表现在透过现象和外部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深刻地理解概念,深入地思考问题,能预见解题的发展过程。思维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是数学思维品质重要的核心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有利于学生更系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学生学得主动、活泼。

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首先要使学生的思维能逐步摆脱对直观材料的依赖,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直观手段组织学生操作和实验,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形成清晰的表象,为从感知过渡到抽象架设“桥梁”。

例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课前可准备大量学生喜爱的实物和图片,课堂上让学生数一数,再通过分一分、拼一拼的操作活动,建立数字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很快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和分解,为进一步学习10以内加减法打好基础。又如,教学认识长方形时,教师指导学生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学生就会清楚地知道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并还能发现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建立清楚的长方形表象,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长方形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学具摆一摆、数一数、量一量、剪一剪,动手动口动脑学习新知识,既有利于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又有利于让学生主动探索求知,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发展。

由于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把新知识分解成已知知识,由已知推向未知,同时应加强基本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并教以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教学两位数乘法时,把它分解成两次一位数乘法,把乘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运用到乘数是两位数的计算上,再由两位数乘法推广到三位、四位上,学生就能轻松地掌握多位数的计算方法。

思维深刻性的形成要经过长期的训练。要想有创造力,就必须勤于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进行大量的富有成效的思维训练。如顺向思维的训练、逆向思维的训练、多向思维的训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深化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

四、思维发散性的培养

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理解事物、分析问题也是这样,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同一事物,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发散思维法又称辐射思维法,它是从思维起点出发,沿不同方向,顺应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发散性思维建立在牢固的基础知识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上课不动脑思考是学不好的,但如果学生喜欢思考,基础知识却不牢,也不能产生正确的联想,从而达不到发散思维的训练。

思维的发散性应该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去进行,而不是胡思乱想,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有的思维定向,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所以要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就要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能力。如这样一道题:某车间计划用12天完成240个零件,结果头三天就完成了计划的40%,照这样计算,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学生讨论出以下五种解法:

第一种:12-1÷(40%÷3),先求出一天完成百分之几,全部零件是整体“1”(100%)里面包含多少个40%÷3,就是实际生产的天数,然后求出提前几天。

第二种:12-3×(1÷40%),即整体“1”里有多少个40%就有多少个3天,求出实际天数后与原计划天数相减,求得提前天数。

第三种:只用两步运算12-3÷40%,3天和40%对应,3÷40%一步就求出实际天数,第二步求出提前几天。

第四种:12-240÷(240×40%÷3)。

第五种:12-﹝(1-40%)÷(40%÷3)+3﹞。

一题多变、一题多问都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一般方法后,要注意诱导学生离开原有思维轨道,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实行变通。当学生思路闭塞时,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接通与旧知识和解题经验的联系,作出转换、假设、化归、逆反等变通,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多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学生数学思维各种品质的高度发展,就是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智慧的增强过程。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培养能力的一条主渠道,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责编 金 铃)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