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音乐教学方式应用现状与优化研究论文(共4篇)

2022-06-08

  伴随当下我国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发展,近几年在音乐教学的一个不断实践当中,主要是以充满情感的语言、形象、生动、优美的舞姿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本文就整理了关于音乐教学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与优化探究


  余世卫(河南省商城县苏仙石中学,河南商城465322)


  摘要:初中音乐教学是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是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就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学的情况来看,教学理念、方法及重视程度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便导致所谓音乐课堂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纵然存在亦形同虚设,难显效果。鉴于此本文以“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与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望阐释的内容能够为当前从事初中音乐教学的广大工作人员以借鉴、以启示。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审美教育;课堂模式


  总书记曾表示,要培养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就必须注重培养综合素质极高的人,要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才能完成教育的根本任务,达成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要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就不能忽略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各方面内容,无论是基本的文化知识、道德品质,抑或是审美教育,都要有所涉及、有所深入。音乐作为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也因为其现有教育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问题与弊端,因此更需要对其予以优化和创新。


  一、充斥着负面因素的“现状”


  (一)应试教育理念所带动的“薄弱”教育走向


  无论是初中生还是初中学校,在国内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之下,都难免会遇到升学所带来的压力,而为了能够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基本的升学考试科目的学习上,能够对音乐采取非常重视的学校寥寥无几。大部分学校都是每周或者每个月象征性的安排一节课,授课内容也以音乐鉴赏为主,很少涉及具体的音乐活动;一旦进入到考试周,音乐课程必然是最先被取缔的,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让学生很难意识到音乐的存在,很难注意到音乐本身的价值。


  (二)教师自身素质欠缺所引发的教育质量“走低”


  教育意识的薄弱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学校方面不会将更多精力用于优秀音乐教师的招聘上,全校数十个班级共享一个音乐老师,或者音乐学科的授课工作由其他行政服务类的老师来兼职,这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正因为非专业或密布的授课时间安排,促使很多音乐授课者根本无暇顾及音乐质量,套路式、模式化的授课方式很有可能延续在整个从初一到初三的授课过程中,缺乏新意,也很难让学生产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三)有悖科学和落后时代的传统教育方法


  和其它学科经常会面临的困境与问题相同,初中音乐教学也经常出现“填鸭式”教学,忽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情况。这种方式与教学思路显然制约了学生对于音乐知识更为广泛的接受,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南辕北辙。


  二、初中音乐教学的优化策略探究


  (一)师资队伍建立:提升音乐技能和综合素养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初中音乐教师必须具备声乐、器乐、舞蹈、创作及授课五重能力,作为课堂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和引导者,教师本身素质的高低与课堂效果、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性,其在五重能力之余还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和气氛调动能力等衍生素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围绕音乐学科本身所生成的知识教学,还要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而这些都是作为一名优秀音乐教师所要具备的能力。对于学校方面,不仅要将其作为招聘音乐教师的重要依据,还要根据学校内部的班级设置、课余活动开展情况,组建音乐教师队伍,做到课堂教育、音乐活动及课外兴趣培养等一一对应。


  (二)教学方法改善:改革教学模式和优化课堂


  改善教学方法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首先,音乐为“情”而生,每一段乐曲、旋律都必然包含一定的情感元素,要么热情浓烈,要么沉闷庄严,纵然对音乐再不了解的人也会从不同的音乐中体会到不同的情感,获取不同的信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打造开放式的课堂,让学生沐浴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美、创造美,在“美”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其次,教师要注重对音乐学科的“备课”过程,不能因为其不属于传统的文化课程而予以松懈,或者在课堂上想到哪里讲哪里、想到什么说什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深入分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爱好、特点来设计授课模式,包括课堂结构、板书设计、互动方法、游戏引入等,还应对多媒体播放、音乐鉴赏素材的使用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


  (三)教学重心把握:强调音乐欣赏和审美教育


  音乐除了是一种有声的艺术外,更重要的是其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包括情感、音乐色彩和乐理技巧等多个方面。想要让音乐课堂不至于变成流水账、无营养,关键就要发挥出音乐的潜在价值,即注重对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关于这一点就需要教师上好初中音乐鉴赏课,无论是聆听《黄河大合唱》的慷慨豪迈,还是《小夜曲》的轻盈灵动,其间都可以挖掘出学生潜在的于国、于生活的浓烈情感,所以教师一定要尝试通过体验、参与等方式,帮助学生构建关于音乐的审美心态。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渐丰富的今天,对于广大初中生而言,音乐不仅是文化课学习之余的点缀,更是有益于其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所造成的音乐课弊端,值得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深思,探究更可靠的方法予以改善和优化。而在一系列方法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理念的更新,换言之作为教育工作者,抑或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人员,不从思想上重视音乐教学,则一切于事无补。


  第2篇:以采茶歌为例谈音乐教学如何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许达之(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包括茶文化在内的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音乐文化基因,因此从音乐教学角度去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当前音乐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可以从三方面透视:一是经济全球化时代音乐艺术的民族性成为一种内在的重要品质;二是文化自信的形成需要教育环节的深度嵌入;三是音乐教学变革的生活化趋势需要我们挖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以采茶歌为视角探索音乐教学传承传统文化可以尝试基于采茶歌的音乐通识教育策略、基于采茶歌审美意象的音乐艺术美学教学策略、基于采茶歌文化节的生活化音乐教学策略。


  关键词:采茶歌;音乐教学;传承传统文化;茶文化;教育创新


  大体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学术界提出的“后现代”概念开始成为人们区分文化年代的一个最新词汇,形成了“传统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基本文化界别框架。我国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奇葩”,历经了现代性并在当前呈现出了一些后现代性特点,茶文化的表现形式、适用范围等等具有了更为多元化的形式。整体上来看,我国茶文化的生命活力借助于根植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优势从来没有在传统性、现代性、后现代性的文化传承中发生过断层现象,茶艺、茶道、茶文学作品、茶礼等诸种茶文化形式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这种传承无论是基于文字载体还是基于社会习俗抑或其他形式都向后现代性传递出了一种极强的文化模因。


  1当前音乐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音乐教学的基本职能属于“德智体美劳”中的“美育”,无论它作为一种专业性的教学还是作为一种通识性的教学,所承担的教育职能都是满足人的艺术审美需求。包括茶文化在内的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音乐文化基因,因此从音乐教学角度去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1.1经济全球化时代音乐艺术的民族性成为一种内在的重要品质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时代,音乐艺术作为一种上层建筑越来越呈现出“回归民族性”的趋势,出现这种趋势一方面是由于后现代主义条件下各民族对自我文化自信反思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音乐艺术向传统西方现代性艺术权威实施个性化、叛逆化的必然逻辑。对我们的音乐艺术教学来讲,本民族的优秀音乐思想、音乐艺术作品、音乐艺术风格等需要当代教学过程的发掘和传承,它们作为我们当前弘扬民族音乐的一种宝贵知识资源,只有全面地站立在这个“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更好地形成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音乐艺术风尚。


  1.2文化自信的形成需要教育环节的深度嵌入


  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展开的过程中,在精神文化上自信是一种宝贵的民族气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深入的一种内在精神品格。关于文化自信,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传统和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自身文化发展进程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念”。面对西方现代性文化霸权的强势话语权,只有从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上做足文章才能更好地为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提高我们的国际话语权提供文化积淀。音乐艺术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社会化方式,承担着文化自信的社会传播任务,从这个环节入手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助于文化自信的社会心理的形成。


  1.3音乐教学变革的生活化趋势需要我们挖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近几年来随着诸如“内涵式发展”、“核心素养”、“以学养人”、“立德树人”等教育观念的兴起,一种被称为“生活化教育”的理论也随之诞生了。对于音乐教学来讲,一方面音乐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另一个方面它的教学实践也必须根植于现实的生活、具体的生活、历史的生活等具体情境中展开。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外延式教育模式下,我们的教育主体更多地重视课堂、校园等非生活化教育方式,但是随着教育的内涵式转向,积极地从传统文化、现实生活等角度实施音乐艺术教育就成为一种新的风尚。


  2以采茶歌为视角探索音乐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几个策略


  采茶歌,指的是一种古代劳动者在茶园采茶劳作等过程中形成的民歌,与这一概念相近的还有“采茶曲”、“采茶戏”、“茶曲”等。采茶歌的内容主要为茶文化民俗故事、茶乡生活故事等,通过相对质朴、简单的山间小调进行表达,它作为一种民族音乐、民间音乐艺术、地域音乐艺术,历经千年而不衰绝,展示出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从采茶歌这种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出发,我们当代的音乐教学传承传统文化可以学习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2.1基于采茶歌的音乐通识教育策略


  我国传统文化不是一种外在强制的文化,而是具有伦理自觉属性的文化,因此弘扬传统文化首先不是一种单向灌输的过程,这一点对于音乐教育来讲尤其显得重要。在当代音乐艺术教育过程中,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重理论灌输、重应试指导、重课本知识,轻实践自觉、轻素质提升、轻综合知识的滋养等,因此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将采茶歌这种艺术形式及其相关的茶文化背景知识以通识教育课程的方式嵌入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采茶歌及其背景知识作为拓展自己音乐素养的教学资源,在这种通识教育、博雅教育的氛围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2.2基于采茶歌审美意象的音乐艺术美学教学策略


  我国传统文化对于艺术的审美观念是传统文化最为隐晦也是最为率真、最能体现出文化品格和国民性格的一种文化存在。在当代音乐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传承其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是将中国传统文化那种“淡然宁静”、“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与当代文化实现有机融合的过程。采茶歌作为一种传统性的艺术形式,将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劳动者那种“与人和谐”、“天人合一”、“热爱劳动”、“勤劳朴实”的审美价值进行了真实的呈现。因此在开展相关的音乐艺术教学时,尤其要注重继承这种重要的审美价值,塑造学生热爱劳动、热爱乡土、热爱传统的价值观念。


  2.3基于采茶歌文化节的生活化音乐教学策略


  上文提到的生活化教育理念认为,在现代社会教育作为一种分工出来的专门知识实践,走“学院派”道路和应试化道路不是问题,但是在对待教育和生活的互动关系方面应该积极地向生活靠拢、向现实靠拢、向社会需求靠拢,而不是孤立地为了教育而教育,这一点对于当前我国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来讲尤其重要。我们看到,采茶歌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并不是依靠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完成的,而是主要依靠口口相传的劳动实践和生活实践。因此,基于这种生活化教育的理念,我们未来的音乐艺术教育创新尤其是专业性较强的音乐艺术教育,需要积极地回到生活实践中去,从社会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活力出发探索传承传统文化。具体到采茶歌领域,可以借助于采茶歌文化节或者类似的文化节,嵌入其中以合适的生活音乐教学策略,鼓励教师、学生将此种社会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传承文化的社会责任感。


  2.4以采茶歌为载体的茶艺术进校园策略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采用“集成性”的文化教育产品组合是当前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所回应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追求。有鉴于对“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成功实践,我们建议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采茶歌”这种平易近人、内嵌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将茶艺术带进校园,通过吸引学生积极学习茶道、欣赏茶画等进程,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3结语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和社会性、群众性基础的一种文化存在,并且也是当前在国际社会上比较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体系。采茶歌凭借其艺术活力和实践活力,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而从未断绝,本质上看来还是一种“生活化”的基因在维系着。当代的音乐艺术教育作为一种专门的艺术实践和知识社会化方式,未来的创新和发展可以从采茶歌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中吸收到诸多有益的经验。在当前这样一个后现代倾向较为明显的文化氛围下,包括采茶歌在内的艺术形式只有充分地传承好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形塑中国文化的历史魅力和艺术品格。当我们的音乐艺术面对西方舶来品的冲击时,也只有积极地回归传统、立足当代才能形成更好的中国现代文化。


  第3篇:微课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叶萍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微课教学这一科学的教学形式已经成为各个学科的重要教学手段,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微课同样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为音乐教师的科学教学提供了帮助。灵活的微课教学,能辅助音乐课堂更加顺利的进行,让小学音乐教学达到了理想化的教学目标,从而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微课教学;教学手段;教学效果


  为了让小学音乐课堂进行得更加顺利、更加高效,音乐教师可以结合微课教学来进行科学的课堂引导,让学生能够在合理化的教学中轻松解决难点、明晰学习思路以及达到理想巩固的最佳教学效果,让课堂教学在微课的辅助中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趣味生动,从而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


  解决课堂重难点


  在音乐课堂中,为了帮助教师轻松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可以结合微课教学来进行科学的教唱,帮助学生攻克歌曲学习当中的难点问题,让课堂教学开展得更加轻松自如,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为了让重难点更加突出,也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制作微课,让学生在微课的观看中完成重难点的学习,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轻松解决重难点,在授课之前针对本课开头部分的弱起小节进行微课的精心制作,运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来感知弱起的节奏及弱起的具体唱法,让他们准确把握歌曲的节拍及旋律,实现精准的歌唱、科学的表演,打造高效的课堂。为了让学生达到理想化的学习效果,教师结合生动趣味的动画人物来进行微课的教学,让学生在兴趣的牵引之下进行自主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弱起小节,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解决歌唱当中的重难点。随后教师结合微课来进行指挥训练,引导学生感知弱起的演唱,通过微课中指挥图示及手势的学习,来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起音节拍,为歌曲的精准演唱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解决课堂学习重难点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微课的形式来开展,这样既能有效突出重难点的具体内容,又能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实现理想化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轻松解决难点问题,让课堂教学进行的更加顺畅。


  运用微课导入,明晰思路


  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明晰教学思路,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导入环节,结合微课这一形式,理清整个教学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的具体安排和整体思路,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全面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导入环节结合微课教学,能有效地辅助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及内容,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例如,在学习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明晰学习思路,在课堂的导入部分,运用微课来进行巧妙的渗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的学习之初就明确整堂课的教学思路,为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授课之前,要针对所学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理清自己的教学思路,看一看如何开展教学工作,才能达到高效授课的目的,让学生能够清楚的知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哪些?教学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微课在导入部分的巧妙运用,起到了一个课前提示的有效作用,帮助学生思路清晰地进行学习。


  为了让课堂的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井然有序,教师在课堂的导入部分结合恰如其分的微课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课堂的相关内容及教学思路,实现科学教学、高效学习的最终目的。


  运用微课总结,巩固效果


  为了让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结合微课展开课堂总结,以达到理想化的巩固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引导他们在微课的总结之下,对本节课的教学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课堂的知识点,达到理想的巩固效果,实现高效学习。


  例如,在学习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时,教师在课堂的最后部分进行微课形式的课堂小结,让学生在微课的观看中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进行简单明了的总结,为课堂教学画上圆满的句号。教师在课堂的结束部分,展开微课视频的简要总结,用微课这种新颖的形式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对所学歌曲有更深入的认知,尤其是在思想教育方面要着重强调,通过微课学习达到一个最佳的德育教育效果。


  微课式的总结,能有效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通过微课视频,帮助学生总结课堂知识点,并结合音乐作品,进行德育思想教育,圆满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最大化课堂教学效益。


  小学音乐课堂适时运用微课教学,结合微课这种科学的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利用微课展开音乐教学活动,在课堂导入部分、重难点教授部分以及课堂小结部分利用微课授课,发挥微课自身不容忽视的教育作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构建高效的小学音乐课堂。


  第4篇: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


  张鹰(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贵州毕节551800)


  摘要: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音乐教师,不仅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职责所在,只有将德育和音乐教育齐抓共管,才有利于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使得广大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音乐;德育;生活;情感;身心健康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这些说明音乐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现行音乐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因子,音乐教师应深入挖掘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为教学目的。


  一、深刻认识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认识高于一切”这是一句十分重要的哲学名言。我们只有开展好音乐教育中德育教育,才能扎实推行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德育是音乐教学的生命与方向。1848年马克思、恩格恩发布了《共产党宣言》,以后法国工人阶级在《共产党宣言》光辉的照耀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此时欧仁·鲍迪垓写下《国际歌》,《国际歌》是世界无产阶级的第一首战斗的歌曲。正如列宁同志所说:“当你唱起《国际歌》时,不管你的语言如何,你的肤色如何,当听到你唱的《国际歌》就知道你是朋友和同志”,这就是音乐魅力,这就是一种鲜活的生命,一种无形的力量。抗日战争时期《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等革命歌曲,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之所以如此鼓舞人、激励人,正是音乐代表了时代的方向,才使其具有的独特感染魅力和战斗的生命力,它对人们的思想和意识起到引领方向的作用。我们在新时期的音乐教学中,积极开展德育教育,也就是为了能够带领广大青少年找到前行的方向,因此,我们应该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将德育和音乐知识相结合,引领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抓住德育渗透时机


  在音乐教学中导入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序曲,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课堂导入的任务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意境中去,作为课前思想和情绪上的准备,为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基础。教师的导言要传情,与音乐教学内容紧紧相扣,"情动而言行","情信则辞巧"。根据教学内容,富于激情的创设音乐情境,感染学生,使学生动之以情。《我们同属一个世界》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配以《让世界充满爱》的轻音乐,播放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丛飞事迹,让学生观看。丛飞是一位非常有爱心的歌手,有人统计过,丛飞共参加过了400多场义演,至少捐献了300万元善款,资助了183名贫困孩子读书。可是当他被确诊为晚期胃癌时,竟然连医药费也负担不起。丛飞的心脏停止跳动后,他无私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使五位眼病患者又重见光明。丛飞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却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接着我播放了丛飞生前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愿你幸福》,歌中提醒人们一生更多地为别人着想,多给她人关心和爱护。整个导入环节中,《让世界充满爱》曲调亲切温暖,加上言词间饱含深情,这贴切的搭配如此和谐与生动,犹如春风荡漾,这种创设弥漫着浓浓爱意,在爱的名义下,引导学生知晓爱是人间最无声的语言,温暖心田,沁人心脾,这样的创设可以引领学生走进音乐情境中。


  三、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音乐教育情景


  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青少年道德认知应该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下,在共同教育意识下所获得的。作为青少年,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这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自尊心和好胜心是分不开的。但是由于年龄结构特点,他们往往带着浓厚的情感色彩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而有时片面地坚持己见,对教师或集体的要求,合乎己意的就去办,不合己意的就盲目地拒绝或顶撞,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凭冲动行事,事过之后又非常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他们意志品质的发展还不成熟,自制力、控制力还不强,形成了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化解这一矛盾,作为音乐教师,教学时要有的放矢地创设情景,不断鼓励学生的进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使他们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音乐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音乐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德行,既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因此,创设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也有鼓励而不失公平的判断,这些舆论与判断将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从而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四、抓住德育教育的渗透点


  音乐是融艺术、情感性为一体的综合万象学科,它是人情感体验最好的载体。在教学中抓住"情感"这一德育渗透点,迸发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其从自然、本能的的思想中解放出来,进入高尚、纯洁的精神境界。我曾这样尝试:采用对比讨论的方法,播放了两首不同情感的乐曲:《金色的秋天》和《扬鞭催马运粮忙》,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体验不同的情绪变化,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一幅是秋风萧瑟、万木凋零的画面,一幅是麦浪滚滚、热火朝天收割场景。当学生还在忧郁深沉的小提琴声中沉思时,又播放了热烈欢快的《扬鞭催马运粮忙》,随着乐曲不同的情绪、情感变化,学生的情绪、情感也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体验,通过视觉、听觉的触动,音乐的情感变化呼唤着学生的情感,从而学生可以思索不同的情感是通过哪些不同的音乐要素来表达的?音乐的又是内涵是什么?激起了学生心中阵阵情感的波涛。


  总之,音乐教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除了要发挥本学科所固有的教育教学功能外,还应与其他学科相整合。教师的使命是教好书,育好人,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不仅仅是要抓住音乐教学的特点,使音符的韵律、节奏的美感,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学生心田,更要挖掘可渗透德育的点,设计好渗透德育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提高人格素质,使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