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创新论文(共4篇)

2022-06-08

  作为现在的音乐教师来说,如何让音乐能够在学生的心灵上进行生根发芽,如何从小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其责任也都是可谓重大的。让音乐走进学生心灵,需要你、我、他,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与关注,相信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我们的音乐教育会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本文就整理了关于音乐教学的论文范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针对作曲人才培养的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


  周青青


  摘要:针对作曲人才培养的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需要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同时还需要一系列客观条件的具备。这项工作,不是某一教学系部或者教研室所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学校相关管理部门与相关教学部门协同处理和具体安排。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作曲人才培养;延伸聆听;模唱;具体课堂与学校环境的互动;教材设计


  2017年6月9日,《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组织召开了“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与作曲人才培养”研讨会。在会议邀请函中说道,此次会议的精神是:“旨在及时总结和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探讨进一步丰富和加强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学的可能性和具体实施方法,以利于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特别是作曲专业的学生更加全面的学习和了解我们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传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带有我们民族特色的优秀音乐作品。”


  根据会议精神,我认为要达到目的需要具备几个条件:第一是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第二是客观条件的具备;第三是了解现在的学生。


  一、以往教学中的经验


  从教学原则的角度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我担任我院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后,我校此课程的共同课教学大纲中,并没有专门针对作曲系学生的设计。从教学大纲中的“课程性质与目的”,到“教学原则及总体要求”,都是面向全校所有非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所以,如何专门针对作曲专业学生的培养,是一个需要细致策划的工作。


  从课程的内容看,在本科生一年级一年的时间内,要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以汉族音乐为主、加入少量少数民族音乐的五大类(民歌、舞蹈、说唱、戏曲、器乐)都概要介绍一遍,不仅难以顾及作曲专业学生的定向培养,而且也不可能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讲述清楚。在基本介绍与择要讲述中间,还需仔细研讨、斟酌。


  再从课程的时间安排看,我校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程安排在本科生的一年级。本科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还需要时间适应完全不同于中学的教学方式。现在的学生,大多数从小学习西洋乐器,对西方专业音乐比中国传统音乐更为熟悉。即便是少数学生入学前学习了民族乐器,其主要的演奏曲目,也是以学习采用西方专业作曲技法的创作乐曲为主,对传统音乐的音乐语汇和表达方式,以及不同地域或民族的传统风格,并不熟悉。在这一年的时间内,对中国传统音乐,他们只能做到从不熟悉逐渐转变为具有了初步了解,指望他们能够充分汲取到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的程度来看,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在我当学生的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当时中央音乐学院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里还没有开发出民间舞蹈音乐的部分,针对音乐学系本科生的民族民间音乐大课,时间跨度为两年半,每周为4个学时,具体是这样安排的:民歌音乐一学期、说唱音乐一学期、戏曲音乐两学期(第一学期为板腔体戏曲音乐,第二学期为曲牌体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一学期。经过这样的学习后,也只是让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音乐有了初步了解。当时我们会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大课讲授后,到图书馆去借相关音响,这是授课老师要求的。音响不仅包括课堂上听到的,更要包括课堂上没有听到的同类音乐品种。这种延伸聆听我认为非常重要,因为在课堂上的聆听只是初步的印象,延伸聆听才能够加深印象,形成比较深刻的感性认识,从而理解课堂讲授的理性知识。而且,这种加深印象,一定要在讲授课程之后马上进行,否则,下一周新的内容加入后,前一周的印象会被转移,延伸聆听的效果会差很多。延伸聆听的作用,不仅是加强对理论学习的认识,同时也积累了更多的感性知识,这种感性知识的大量积累,对今后从事多方面的工作,包括作曲、理论、表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时作曲系本科学生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虽然不如音乐学系学生多,但在授课时间上和音乐品种的细致讲授方面,都比现在要有质量得多。


  其次是模唱。两年半的时间,模唱的民族民间音乐比现在音乐学系一年课程的时间长了一倍多。在这样的熏染过程中,很多认识是不知不觉中形成的,而这种不知不觉形成的认识,往往比书中所讲的要生动、鲜活、丰富和巩固得多。这比单纯地读书、被动地聆听讲座或观看演出,效果会好很多。


  而现在的作曲系课程,由于时间短,课堂上人数太多,没有多余时间进行模唱内容。因为在匆忙的一年每周2学时的课堂讲授中,基本常识的理论和课程中安排的音乐聆听,已经将时间占满,无法进行包括教师的教唱和学生的回唱的程序,进而也无法督促学生在模唱上花时间练习,自然学生也就不可能体会到在长期熏染中不知不觉形成的宝贵感受。我在模唱课上的授课经验是,一开始学生都会对课上布置的模唱内容不理解,认为民歌、说唱和戏曲音乐简单,不需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去练习。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会渐渐体会到“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的堂奥。这句话是明代王骥德提出的,陈多、叶长海注释的《王骥德曲论》对该句的注释是:“这里提出了‘曲’与‘唱’的关系,意为在戏曲中各种曲调只是划定了唱腔的基本范围、规格;而使之具有光彩、艺术魅力,在于演唱技艺的巧妙运用、发挥。”*我的体会是,对于民歌、说唱、戏曲音乐来说,实际上也包括民族民间器乐曲,记谱与模唱的关系,就如同印刷体与书法的汉字一样,印刷体可以供人阅读,但感受不到书法艺术中的笔锋、结构、风格、意蕴,以至境界。模唱不要求学生具备专业的歌唱发声法,但要求对不同音乐品种的风格,包括地方风格与种类风格,要模仿得像。在这样的模仿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体会到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在目前的理论阐释中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深意。同时,模唱也是巩固学习的一个好方法。在课程结束几年之后,不止一个学生对我说,课程结束时笔试中的内容很容易忘记,但模唱考试中考过的音乐唱段会保存长期甚至终身的记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在我毕业留在学校备课期间,我花了很多时间消化已有教材,同时进行大量的延伸阅读与聆听。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教师出于对讲授内容相关的知识(包括文字的和音响的)的熟知,以及对接受者的熟知而精选出的恰当的经典教材,是使学生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吸收到重要内容的不可缺少的保证。所谓“登高望远”“居高临下”,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最精华、最高超的民族民间音乐,同时还要将这些精心选择的音响材料在理论上体系化、渐进化,才能帮助学生尽量“快”和“好”地吸收。如果良莠不分、鱼龙混杂,一方面会影响课堂讲授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容易给学生造成终身的负面印象。


  二、应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学习环境


  要改变学生进校时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普遍生疏的局面,需要具体课堂与学校环境的互动。首先,需要给学生提供大量聆听的机会。除了课程安排之外,比较理想的是学校里应有经常性的优秀民间歌手和艺人的演出活动。同时,对这些歌手、艺人的艺术造诣及演出节目也要精心选择,包括内容与形式水平的评估,以帮助学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获取尽量大的有价值信息;还应该要求学生必听,可以以此折算课时,以作为保证手段。


  第二,图书馆应该给学生提供尽可能方便的聆听馆藏民族民间音乐音响的条件。目前的音响市场情况是,很多民族民间音乐曲目,是由专业演员演绎的。如果这些专业演员熟悉演唱的地方音乐品种还好些,但更经常的情况,是出生和成长在北方某地的演员唱南方某地的民歌说唱或戏曲,或者汉族演员唱某少数民族的民歌说唱或戏曲。这些专业演员由于对其他地方歌种、曲种、剧种的生疏,无法表现出“筐格在曲,色泽在唱”的音乐精华,而聆听者在这样的演绎中,所能够接受的信息就被大打折扣,甚至会被引入歧途。


  我在采风的过程中了解到,地方上,包括省会、一般城市、县里以及乡镇,会有比较地道的民间音乐音响的出售。如果当地有一位或几位出名的民间音乐演唱者或演奏者,当地就会出现大量热情的拥趸者,制造商和经销商也就会有录制和销售的欲望。即便是这些音频、视频产品制造得相对粗糙,也会比演绎得不地道的一般市场销售品有价值得多。


  图书馆在给聆听者提供民族民间音响时,编目要准确,不要发生把西北的二人台与东北的二人转弄混、把河南的地方戏越调与浙江的越剧弄混的情况等。编目准确,可以帮助有具体需求的聆听者方便、快捷地寻找到所需要的音响。


  第三,如果只凭借聆听,就需要学生自身具有高度的关注力和敏感度。前者与后者缺一不可。如果只具有关注力而缺乏敏感度,或者只具有敏感度却并不关注传统音乐,都不能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关注力,并帮助不是非常敏感的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握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精华,也是一个工程。


  如果我们真的认为提高作曲专业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深入把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我们还可以在其他课程,例如乐理课、视唱练耳课上,加进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教材内容。运用本土的音乐素材进行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的教授与训练,在我国其他音乐院校,以及国际上,都已有实践。国内外著名的作曲家,花大量时间进行民间音乐的记谱,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例如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对农民音乐进行了大量记谱和深入研究;我国作曲家于会泳对民间音乐的大量记谱,包括1957年出版的《山东大鼓》(犁铧大鼓与胶东大鼓)*、《陕北榆林小曲》*(即今天所说的陕北二人台音乐),1958年出版的《单弦牌子曲分析》*,在这样大量的收集和记谱的基础上,才有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于会泳在上海音乐学院开设的课程“民间曲调研究”和“民族民间音乐综合研究”。后者后来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名为《腔词关系研究》*。还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对京剧的成功改革。当下我院所使用的“民间音乐概论”课曲谱集中,还可以看到当年由著名作曲家贺绿汀记谱的湖南衡山民歌《一塘清水一塘莲》*、由施光南记谱的河北平山民歌《半斤莜面推窝窝》*。


  当然教材的选择,以及教师的讲授,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第四,我认为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加强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实地考察。很多民族民间音乐,尽管可以搬到专业舞台上来演出,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音频或视频,但与到当地进行实地考察相比,会有很大距离。举一个例子。最近我刚刚做完《民间唢呐音乐的程式与即兴》的研究课题,为了这个课题我做了多年的实地考察,同时经过了长期的消化与记谱,前后历时8年。尽管之前有过很多次的采风,但在做这个课题的过程中我才认识到,好的即兴演出是可遇不可求的。有时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有时在没有心理准备时却意外碰到,弄得事后长时间的后悔没有准备录音设备。好的即兴也不是在对艺人的专门采访中获得的。通常艺人面对采访者的专门调查时,并不会提供出好的即兴版本,而是需要在现场,有场合的需求和长期合作默契的伴奏者的配合,以及热情听众的激发,在这样多重的条件下,才能出现。同样,其他的歌唱(包括民歌、说唱音乐和戏曲)表演资料的获取也是这样。一旦上了舞台,或者纯粹是面对采访人员,离开了民间歌手、艺人熟悉的表演环境,离开了场合的需求、伴奏者的配合、受众的激发,以及艺人、歌手在熟悉的特定场合下自身产生的激情,表演发挥就会受到抑制,这样就不能获得最富有激情、最有价值的民间音乐的演绎。


  有比较深入采风经历的教师和学生都会体会到,田野采风经常给人带来惊喜,我的学生中不止一人这样对我说过。其原因,是因为目前课堂上所讲授的民族民间音乐内容,包括已出版的所有教材,都难以全面包括我国拥有几千年文明史的56个民族的民间音乐成就。另外,民族民间音乐产生自特定的环境之中,实地采风,可以帮助采风者立体感受音乐以及其生成环境双向的作用。这一点,对于从事理论、作曲和表演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我们的学生具有敏锐的感受力,给他们提供实地采风的条件,会收获课堂之外的难以估量的种种好处。


  第五,是要有合格的师资。好的教师,可以使学生产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同时又能够针对作曲专业的学生,设计出对他们切实有所助益的教材安排和课程讲授法。目前的情况是,我们的师资力量匮乏,少量的老师,不仅要教音乐学系之外的本科学生的共同课,还要面向音乐学系专业课学生,为他们设定专业方向的课程培养,还要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此外还要做科研,以促进对课程的讲授和理论的深入。工作量之大,使教师无暇专注于针对作曲系学生的课程设计。


  另外,我认为,中国传统音乐博大精深,要掌握其基本要领,不是本科一年级一年的课程可以解决的。据我了解,我国其他音乐院校有针对本科不同年级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有的院校,在硕士生阶段还有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不同阶段的同类课程,教学中音响的选择和理论的深度是不一样的。当然,仅凭课堂教授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通过课下的多种渠道进行自主意识的学习。


  三、了解学生,以利于改进教材的设计与课堂的讲授方式


  现在的学生,我认为有这样几个特点:


  其一,现代媒体的发达,使他们接触面比以往学生要广。


  其二,中小学长年的应试教育,使他们对学习有倦怠感,尤其不愿意接受强制性的教学安排。面对他们在多年音乐学习经历中不熟悉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近一两年来,我感觉这种情况开始有所好转。


  其三,由于接触面广,使他们自认为知道很多知识,但网上获得的知识往往比较肤浅,而且会有很多错误,要让他们认识到这一点,又是一个长期工程。


  其四,我们的教师在年龄上与现在的学生有相当的距离,如何在教学上符合现在学生的要求,既为他们选择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又找到让他们愿意接受的教学方式,是一个需要长期磨合的过程。


  总之,针对作曲专业学生培养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学,需要认真策划,统筹安排,不是一次会议可以解决的问题,也不是某一个教学系部或者教研室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学校相关管理部门与相关教学部门协同处理和具体安排。希望在会后,有关部门切实认真研究,把会议上讨论出的有价值的意见真正落实下去。


  第2篇:浅析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


  刘娅(贵州省盘州市第十一中学,贵州盘州553537)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入,对各学科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关于高中音乐教学目标,已经不只局限在固有的教学模式中,这也推动高中音乐教学同样要进行创新,以满足学科教育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本文就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进行了简要分析,期望对高中音乐教学创新有所增益。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音乐;教学创新


  从目前我国高中音乐教学状况看,情况不容乐观,表现在音乐教师观念相比于新课改的要求而稍显滞后,因而反映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一定会因观念的落伍制约高中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在我国,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语数外等主科人们往往更受重视,而认识不到音乐学科教学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因而忽略了本学科的教学。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素质教育的提升是必然要落实的,让课程教学符合课改的需要是创建新的高中音乐教学体系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夯实学业基础的重要阶段,而音乐学科教育对于有效降低学业压力、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高中音乐教学模式和内容需要不断创新,需要努力构建综合性、个性化的新的教学模式。


  一、目前高中音乐教学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固化难以推进教学创新


  主要表现在教学模式单一枯燥,这也是一直以来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难以改变的现实问题。从现阶段教学模式看,依然停留在缺乏活力的教学层面,教师教学理念陈旧,不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无法有效在教学中传达出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也无法通过音乐作品展现人类丰富的情感与生活内涵。教师只满足于照本宣科地完成一般性教学任务,教授的知识完全局限在教材中。完全谈不上对学生音乐潜力的开发和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完全体现不出来音乐学科自身的艺术魅力,无法传达出通过音乐教学对学生艺术情感与审美趣味的提升。


  (二)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重视度严重不足


  面对学校中音乐学科教育的这种陈旧观念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音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他们对音乐学习的重视程度。一方面,音乐学科被划分到所谓的副科,得不到学生、教师与家庭的重视,不仅难以培养和发现有音乐天分的人才,从另一方面看,继续维持这种教学现状,使学生失去对音乐学科的兴趣,并产生厌学、弃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音乐教学会逐步陷入到更加被动的境地。在高考中,虽然有一部分学生选择报考艺术院校,但这并非出于热爱这一专业方向,而是在激烈的高考中被动选择升学的一种捷径。


  二、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丰富音乐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教学中可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效果,使学生学习及教学资源同步实现多元化。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将抽象、丰富、隐讳的音乐内涵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相通的画面呈现出来,大大减少了学习难度,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和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如德彪西的作品《海妖》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提前对其生平、个人经历及创作风格进行资料搜集,同时利用多媒体同步展示著名画家莫奈作品《日出印象》。这样,学生在赏析音乐作品的同时,结合画作所呈现出来的意境,不仅增加音乐作品的感染力,也促使学生的艺术敏感性明显提升,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音乐学科教学的学习主动性。音乐世界中蕴含着丰富情感,要通过音乐教学帮助学生提升艺术审美能力、懂得音乐欣赏及音乐理论教育的重要性,教师的作用及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不可忽视。如需对音乐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必须转变音乐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理念,转变以往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以学生需求和音乐基础情况来创新音乐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丰富教学方法,如可以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围绕核心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思维活跃度相互交流,通过设问、答疑、讲授,共同欣赏、共同提高等方式使师生共享音乐的魅力。教师教学中还可以善于创设情境教学法,根据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用设置相应的情境作为教学导入内容。如在肖邦钢琴曲的教学欣赏中,不妨将《夜曲》作为导入的乐曲。作为各国年轻人的音乐偶像,在音乐教学中播放周杰伦的歌曲,可有效提高学生进入教学情境的专注程度。随后教师可就肖邦的教学专题进行讲解,会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二)提高音乐教学趣味性


  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专注度和主观能动性。为此,教师可调查并收集在年轻人群中流行度较高的音乐和歌曲,做为教学素材。熟悉的音乐会较好地引起学生共鸣,在教学营造成出轻松、愉快的氛围,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关联或风格相近的音乐与学生相互探讨,给学生创造更多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并分享自己的分析和建议。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创新能力得以有效激发,在与教师的交流互动中感受音乐作品的优美和丰富内涵,在提升其音乐素养的同时,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


  三、结束语


  面对目前高中音乐教学现状,要实现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和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需要教师不断总结和创新,以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为教学目标,探索综合性、个性化和素质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具备综合音乐素养的人才。


  第3篇:“互联网+”思维下的音乐慕课与音乐教学创新


  任恺


  摘要:本文以“互联网+”思维下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传统音乐学习中的问题与音乐学习慕课化的切入点,举例分析并探析了音乐慕课的价值与优势,对音乐慕课的现存问题及前景进行了解析与展望,并提出在未来以慕课为代表的教育“互联网+”将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混合现实等技术,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移动化学习中打造全天候学习,在社交化学习中提升学习主体的元认知和内在学习动机,并通过“平行课程”等概念和方式与传统课堂对接,不断促使互联网教育思维的泛化,从而实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和建构性的双重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音乐慕课;音乐教学创新;大数据;人工智能;混合现实;移动化学习;社交化学习;学习体验;合作学习;教学评价


  慕课(MOOC)①,是麻省理工学院自2001年推出“开放课程”后互联网教育的新发展,逐渐形成了一股以教育资源为核心的互联网化的趋势。慕课以其更大型的规模和更高的开放程度,成为21世纪初“教育互联网+”的最新形态,正在逐渐颠覆传统教育的地位和存在方式。慕课源自开放课程的理念,开放课程一方面沿袭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文化从自发到自主,不断扩大、沟通、传播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也因互联网载体的出现,显现出传播的“放大效应”。相较于造纸术、印刷术的出现,互联网在内容的辐射面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性上,突破了以往知识传播的阈限,从而改变并重塑了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本文将以音乐学科为例,分析传统课堂音乐学习中应用慕课的切入点、音乐慕课相较传统课堂教学的价值与优势,以及现存的问题与前景展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网络教学从‘基于资源的网络教学’到网络‘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教学’;终身学习从固定时间地点的‘在线学习’到脱离时空限制的‘泛在学习’。”基于线上与线下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新形式将得以广泛应用和普及。②


  线上和线下的结合,传统教育形式与信息化教学方式的结合,或许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


  一、传统音乐学习中的问题与音乐学习慕课化的切入点


  音乐学习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尤其在音乐技能的获得上,有赖于教师和学生间个体对个体的知识传授和经验传递,音乐在艺术层面上的学习更是在很大程度上隶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从历史上的“口传心授”发展而来的音乐教育模式延续至今,在器乐演奏和声乐演唱领域中,“一对一”的授课模式是典型教学模式,传统音乐学习的优势和弊端皆在于体系的封闭性。在封闭体系下,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集中指导,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可监控性,但这种模式亦使学生较少获得来自所属教师以外的指导和学习,学生学习的质量主要依据教师的经验和能力,与教师的水平直接挂钩。同时,教师的教学经验难以相互传递和交流,只能局限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封闭体系中。这是师徒制学习模式的必然结果,也是“口传心授”模式下所必然形成的教学环节和师传体系。总结而言,音乐学习尤其是音乐技能的学习存在以下特点:


  (一)师徒制导致了教学资源流动的封闭性和单一性


  由于在单一的师徒制模式下教师处于绝对权威地位,因此,在学习中除了教学工作坊等形式之外,常规教学缺乏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和拓展学习。


  (二)教学强调口传心授


  追求感性为核心的教学,教学方法基于教师经验,教学模式存在封闭体系。


  (三)音乐学习缺乏整体性


  学生在器乐、声乐等科目的学习中,常常以技能学习为核心,容易割裂技能学习与音乐历史、音乐文化、作曲技术理论、综合艺术素养等外在学习生态间的联系。


  (四)音乐学习的长期性与学习动机的持续性之间存在矛盾


  音乐学习更近乎于终身学习,在音乐技能领域,较小的提升和突破都需要长时间的历练和积累。音乐技能要达到自动化的过程,有赖于行为主义下条件反射机制,并到达自动化的境地,而艺术上的提升,则是音乐技术在已实现条件反射之外,打破条件反射,以随心所欲的境地实现音乐表达上的可能性,并探索人与音乐的终极关系和相互影响。音乐学习的长期性和艰苦性使其更需持续的外部动机和内在动力,而动力之一就来自于丰富而多元的学习内容和卓越、新颖且令人满意的学习体验。


  总体来说,音乐学习中至高境界的获得或许恰恰在于追求音乐学习之外的意义。音乐之所以称为艺术,在于精神世界的营造和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无论是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人对于最高境界的追求,还是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需要层次理论中讲的“自我实现”,在音乐学习的语境中看,都是源于音乐而超越音乐,因此,都需要打破音乐教学的封闭性,而在更广义的社会和文化空间中实现音乐学习的终极意义,音乐学习就势必需要逾越课堂常规教学的局限。


  音乐学习需要跳出技能和知识学习的狭小圈子,去追求音乐与人、社会的多元融合,而这种外在的支持,需要音乐学习借助某些方式,打破单一师徒式学习的封闭模式,实现“教育者”概念的泛化和多元化,拓宽受教育的路径和内容的弹性。通识教育的理念意味着人的学习需要超越学科、专业的狭小范围,将知识从割裂走向综合,在迁移和范式转型中收获学习的真正价值。正如美国《2014年国家核心艺术标准》中强调的“大观念”(bigidea)的获得,其目的也是跳出艺术学习中“专业”的条条框框,转而追求明白大道理,收获大智慧。


  当下,师徒制、点对点的音乐技能教学模式使音乐学习从学习主体——学生的角度看,缺乏个性化学习的机制,学生的学习进程受到教师的牵制较多,而较少获得来自所属教师之外的指导,评价方式上亦存在主观性,评价标准存在模糊性。更重要的是,评价尺度往往掌握在单一教师手中,教师就是学习资源,就是评价主体,因此,学生的学习往往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


  在心功能改善方面,观察组LVESD、LVEDD及LVEF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从音乐学习实践领域来看,由于上述音乐学习天然形成的局限,导致了重技轻艺的倾向:技是明确的、外显的、短期可实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直接覆盖的教学内容;艺是模糊的、内在的、长期才能实现的、常规教学方法和手段较难直接影响的。因此,音乐教育界应当思考如何从“以技为中心”的课堂转向“以艺为中心”的课堂,追求音乐学习育人价值,关注音乐学习的长期价值并实现与短期价值的平衡,才能使音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笔者的建议是:音乐学习需要从传统课堂之外导入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创新学习模式,跟上大教育界“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趋势,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价值。以慕课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恰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之一。


  二、音乐慕课的价值与优势


  我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南国农先生指出:“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③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育界无法忽视这种趋势对传统教育产生的重要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应用、融合、创新。④我国著名学者祝智庭和杨宗凯认为,我国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处于起步和应用阶段,2015年将进入应用、融合阶段,2020年将进入融合、创新阶段。⑤慕课的出现恰恰是教育信息化达到融合、创新阶段的必然产物。


  目前,网络上的慕课层出不穷,以“戴你唱歌”为例,作为大型网络声乐慕课,在一定程度上是声乐学习领域通过慕课形式来进行创新的典型个案,产生了不少亮点:


  (一)慕课容易形成名师效应和社会影响力


  目前上线的绝大多数慕课课程都是国际国内各高校的顶级优质教育资源,或是学科领域内的大师所开设的课程,因此,对于学习者而言,名师效应是学生学习时有效的内在动机。同时,因为名师的社会影响力,他们所开设的慕课更容易因为网络传媒或社交网络平台为广大受众所知晓,因此,才能显现慕课中“大规模”的含义。许多学习者因为名师效应和慕课的社会影响力而慕名前来学习,这是传统课程所不具备的传媒效应,因此,有助于受众面的扩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二)慕课有助于实现“有教无类”并利于教育大数据的形成


  慕课以互联网为载体,使全球顶级教育资源不再受制于学校内流通的局限,开始自由流动,人类教育在更广范围内实现了自孔子以来“有教无类”的终极理想,进入大学不再是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唯一途径。在中国,高考制度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通过一次考试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其核心困局在于限定了学生接触到何种规格和质量的教育资源,互联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教育资源的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同时,慕课平台的交流性和互动性,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信息,海量信息的积累有助于教育大数据的形成,可以用来分析教师教学的好坏和学生学习的特点、过程、效果,为课程教学的完善和更深一步的教育科研提供基础。在音乐智能硬件领域,以“一台钢琴”为代表的智能钢琴在互联网教育界影响颇大,优势便在于教育大数据的汇总而形成的智能化学习的可能性。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不同教师的指导方式和最终取得的学习效果,在成千上万台智能钢琴演奏的客观数据记录下得以保存、汇总、分析,并反馈和输出最优化的教学方案和指导策略,或将颠覆艺术培训行业。


  (三)慕课有利于碎片化学习和移动化学习


  和传统意义上在琴房中完成的音乐技能学习所不同的是,慕课的互联网性意味着碎片化和移动式学习变为可能,音乐技能学习并不仅是演唱和演奏的练习,更要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体会音乐的奥妙。练习大多需占据大量、整块的时间,而后者却有可能依赖碎片化的时间和移动化的方式得以完成。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海量学习信息的不断更迭,使利用碎片化、移动化学习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而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恰恰满足碎片化学习所需的载体,音乐学习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的吸取,更多地需要领悟和顿悟,因此,可以较好地利用碎片时间,而无需拘泥于课堂之内,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置身于移动化的多元学习环境中。


  (四)慕课有助于学习跳出单一的教师权威和教师经验


  传统音乐学习的弊端是,学生面对专业课教师的绝对权威,一个教师决定学生的学习进程并进行学习评价,而教学多半来自教师的经验。前述提到的教育大数据恰好能将教师的个体经验上升到整体经验中,而慕课提供的不断增长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使学生的音乐学习客观上受到更多教师的指导,这是音乐技能学习在传统口传心授模式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教育模式下很难实现的理想,有助于学生快速成长,并建立多维艺术视角。


  (五)慕课促进从狭义的音乐学习到整体音乐文化感受与传承的转变


  慕课,从教育资源丰富性的角度,正在打造近乎存在无限组合可能性的教育资源,通过筛选和组合,建立起每一个学习者需要的“课程群”。在多元智能理论等学术观点的观照下,通识教育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广泛的支持者,并成为教育中的热门话题。慕课内容的丰富性,不仅使通识教育的实现易如反掌,同时,在音乐学习内部,能够通过多门课程的交织,实现音乐技能与音乐历史、音乐文化、作曲技术理论、综合艺术素养等不同音乐学习内容的融合,打破学校封闭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的局限,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组合的可能性。


  三、音乐慕课的现存问题及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慕课并不是单纯的传统课堂内容的复制和载体的更新,在本质上,音乐慕课能够为教与学提供传统课堂所不可比拟的价值与优势,是教育与互联网充分融合后产生的新的教育形态和“学型”变革,需要“教育信息化”走向“信息化教育”过程中产生新的突破。


  美国莫瑞麦克学院的丹·布汀(DanButin)教授指出,当前慕课中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在“Web2.0”的世界里仍然提供着“Learning1.0”的教学产品。慕课课堂沿袭了传统工业时代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和测试模式,同时也复制了这种模式的所有问题。如果慕课课程继续以教学为重点,而不能转换成以学习为中心,那么它所带来的唯一变化就是那些在线学习的学生会比在课堂上更快入睡。⑥


  互联网教育浪潮使信息化学习方式迅速成为终生学习理念下的重要实现途径,然后,互联网教育依然存在隐忧,即内容和学习模式在新平台上的简单复制和转化,并不会在真正意义上带来学习方式和模式的改变和新突破,而人们真正的期望是,利用互联网使学生的学习模式得到彻底的颠覆,并更全面、整体地顺应教育和心理的规律。可汗学院为代表的“翻转课堂”所倡导的“学先于教”的模式,相对于常规慕课在内容传播上的互联网化,更有值得未来信息化学习方式所关注的趋势。


  可汗学院的成功,源于它颠倒课堂教学过程的实践。传统课堂内,教师进行新课导入、新课讲解、拓展与总结,以及课后学生进行课外练习。而在可汗学院的课程中,学习者先学,教师后教,即学生首先要在课程开始之前预习知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先对学生预习知识的情况进行展示、研讨、练习和辅导,之后布置课后预习任务并进行相应的预习指导。可汗模式的成功,引发了全球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与技术整合的反思。⑦翻转课堂将常规课堂中可以通过学生自学就可以完成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分离,并在课前形成了“先行组织者”和“教学支架”,亦符合认知心理学关于有意义学习的要求。


  由此可见,我们应当关注的,并不是将传统课堂教学内容换个形式,照搬到互联网平台上,而是如何利用互联网,依据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规律,实现互联网时代无法实现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实施的可能性,使教育更好地符合教育规律。2012年3月,在教育部正式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方法之一是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⑧,这一“深度融合”的概念在《教育信息化规划》中先后出现达10次以上。所谓的“深度融合”,就是要实现互联网对教育教学的创新性贡献,发挥其内在作用的价值,而不是局限于简单形式上的更迭。


  随着以慕课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新形态的日趋成熟,不同学习理论和教学类型的综合运用将是一个重要发展趋向。例如,麻省理工学院正在探索关联主义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结合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


  互联网是教育内容、行为、互动、评价的综合载体,网聚人的力量,形成教育大数据,从而提供教育规律挖掘和教育进程优化的“大样本”分析,这是信息化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它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平台,也把不同学习者真正聚集在一起,有助于挖掘教育的有效性。


  人们的一个共识是,慕课作为一种没有外在约束的非正式学习方式,需要充分激发学习者的内在主动性。随着慕课把“大数据”这一创新技术带入教育领域,教育者第一次有机会掌握和使用教学与学习过程的全面数据,深入探寻学习过程及规律,教育也将随之步入“用数据说话”的时代。在课程平台中,学习者每一个细微的学习行为都会以数据的形式被捕捉和保存起来。运用云计算、学习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这一“学习大数据”进行挖掘,智能地分析和改进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分析报告,指出哪些教学方法更有效,哪些内容学生难于理解等等,从而实现从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和再分配到合作学习和多元化教育评价。⑨


  放眼未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或许将为慕课体验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笔者曾在上海迪士尼乐园的一个名为“飞越地平线”游乐项目中体验过最新的虚拟现实技术,巨大的球形荧幕加上4D技术,使人仿佛完全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而忘却了眼前的一切都是虚拟的。慕课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从最早的文字为主的课程信息分享,到视频化的教育资源共享,网课和真实课堂体验之间的距离已经有了极大的缩短,而虚拟现实技术或许能将这种距离几乎缩短到零。而在这样的课堂上,举例来说,当教师讲解音乐时,学生或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游走于音乐名人故居内外,在音乐厅中领略艺术大师的精彩表演,这是何等激动人心的教育梦想!而这一切正在发生,至少在技术上已经有了可实现的扎实基础。


  移动化学习、社交化学习也不断地显现出生命力,网易公开课的手机客户端使其成为最受欢迎的移动学习平台,一些学习软件⑩与微信等社交工具绑定,学生可以利用社交平台分享学习进程,交流学习经验。可以想象的是,在音乐学习中,以慕课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形式,也可以融合这些形式,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从形成性评价的角度,如果学生能够利用类似微信朋友圈的功能,分享和记录自己学习的全过程,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夹”⑪,并与他人交流、分享,那么,传统学习评价方式将面临重大变革,学生在学习中的元认知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被唤醒,并因平台的分享性和社交性而被强化。


  慕课的未来有两条清晰的发展道路:其一在于不断还原、复制并最终超越真实的课堂场景,为学生提供超越课堂的学习场景体验;其二在于通过移动化学习和社交化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打破课堂内外的边界,形成全方位、全天候、互动式的学习,被唤醒内在的学习动机,促进自我反思。同时,在所有的学习环节中,互联网化所积累的大数据必将对教育科研提供强大的前所未有的科研数据来源,海量的学习者将使研究样本史无前例地扩大,所获得的结论的信度、效度也将突破传统研究的极限。


  随着慕课在未来的发展,也可以参考“维基百科”,教师向学生开放课程建设权,让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参与课程建设、选择课程内容、决定课程进程的权力。


  互联网教育的未来形态或许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混合现实”,以学习体验为中心的移动化、社交化学习。


  结语


  慕课代表了新时代教育资源集成与分享,体现了学生主动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学习资源间的良性竞争,其大规模和开放性,通过网络传媒和社交平台的扩散,形成学习导向,并引发学习者的从众效应。对学习过程的记录形成了“成长档案记录夹”式的形成性评价模式,有助于学习主体元认知形成。学习动机激励与建构主义“学程”较传统学习模式而言,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知识的建构性有了很大的提升。虽然慕课相较于传统课堂,师生间的实时互动总是有所欠缺,但是,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思考能力恰恰得到了提升,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策略中资源管理策略的重要途径。


  第4篇: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刍议


  傅利民


  对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的探索是我国当下音乐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课题。对于博大精深的传统音乐文化,学者们有着各种不同的分类观①,目的是便于我们对其进行更为系统地研究与教学。我们应建立起相应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才能有效地传承与发展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笔者将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核心理念、方法论原则、教学的具体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核心理念


  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核心理念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传承中国优秀音乐文化为己任


  在当今世界音乐教育改革潮流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问题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学界所关注。传统音乐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大力传承与发展传统音乐对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保存、民族精神和气质的弘扬以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当代学校中,确立合理的传统音乐的课程设置,立足校本教研,探索传统音乐的教学法,将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传统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编写成系列化的教材,同时开发和利用民间与校外的传统音乐的课程资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传播与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等,这些都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当下最为重要的目标和任务。


  2.以音乐的实践为导向


  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过程应始终保持以音乐的实践为导向。在教学时,教师不仅要重视引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审美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体味传统音乐的美和内在精神魅力,更应强调其对传统音乐的整体认知与把握,将中国传统音乐置于历史、文化、社会等相关语境之中,从多重角度解读我国传统音乐的本质与价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会蕴藏其中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气质。


  在传统音乐的教学中我们更应强调“行动”,强调过程,让学生能够在不同方面去体验和理解音乐,无论是学习演唱民歌还是戏曲唱腔,无论是学习演奏旋律乐器还是打击乐器,都应在演唱演奏中学,做到“反思于行”②,通过亲身的表演来体悟五彩缤纷的传统音乐。


  3.重视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也是引起个人愉快地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在传统音乐的教学中,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学习的先导,因为没有兴趣作为基础,我们的教学任务是难以完成的。有了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主动愉快地探究它,享用它。在博大精深的传统音乐中,教师应将学生自己熟悉又喜欢的传统音乐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出发安排他们的学习,这样必将产生巨大的课堂效应。


  二、方法论原则


  笔者认为我们应从直观性、模仿性、审美性、创造性、合作性等等方面入手,探索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即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语言的形象描述或学生对所学事物的直接观察来引导学生产生清晰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提高认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利用直观性原则,可以促使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获得更为直观的感受,更加精确地掌握民歌演唱或乐器演奏技能。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应该伴随着直观形象教学方式,因为不论是民间歌曲的演唱还是民间器乐的演奏都是建立在技能的基础之上,没有直观动作示范和语言的形象讲解,是无法完成的。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中,理解和辨别正确的歌唱和乐器的音色、音高等概念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直接操作乐器和语言直观描述的双重方式,让学生在脑中建立正确的音色概念,形成准确的“声音”表象。如艺人在潮州筝中按“以韵补声”的原则得出的“轻三六,重三六,活五”、在吹管类乐器中通过改变指孔面积大小而获得的音高色彩变化等,所追求的都是在相对音高基础上的一种“意韵”,它与传统音乐在特定的民族地域、风俗、审美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直观性是我们在传统音乐的教学中应首先遵循的原则,它将为我们深入剖析与认识我国传统音乐的形态特征奠定扎实的基础。


  2.模仿性原则


  模仿性原则,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对某一技法或技巧进行重复效仿,直至使学生基本掌握这一技巧。在我国数千年传统音乐的传承中,“口传心授”早已成为最主要的教学传承方式。民间艺人在传艺过程中,弟子跟着师傅模仿学习,师傅奏一句,弟子跟着模仿一句,如果走了调,立即纠正。在“口传心授”传承状态下的模仿学习中,我国民间产生了一大批的音乐能人。因此,笔者认为在当下对于学习传统音乐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在对技能的学习方面,模仿还是很重要的一种学习的原则与方法,它既可以省掉许多盲目摸索的时间和精力,又可以避免走许多弯路。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中,使用模仿原则有助于深入感知传统音乐的内在神韵,有助于形成一种具备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当然,我们所谓的模仿原则,并非纯粹的模仿,它包含了在模仿过程中运用多种形式,融入个人的思想、见解等因素。


  3.审美性原则


  审美性原则,即教师在音乐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认知和欣赏不同品种的传统音乐,参与审美体验,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力和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力。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民歌或戏曲唱腔的演唱、民间器乐的演奏等实践活动,以提升他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千百年来,无数带有社会普遍性情感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一直在感化着人们,如凄凉哀怨的管子独奏《江河水》、婉约缠绵的琵琶独奏《月儿高》等作品无不表达着人们普遍的情感体验,它们是对社会文化内涵的精准表达。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牢牢把握审美原则,选择这些既有着丰厚文化内涵,又有着完美的音乐结构、同时旋律优美动听的音乐对学生精神的升华与灵魂的涤荡是不言而喻的。


  4.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旨在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启学生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音乐设计或作品。从人类的进步过程及人类的文明史来看,创造力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学生身上蕴含的创造性潜能开发出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为学生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不断地创设出更多灵活而有效的教学新模式,如在课堂中让学生与教师一起讨论并分析我国传统音乐中富于特色“声腔”“曲牌”等现象,用民间器乐中的“板式变奏”“借字”“五调朝元”等旋律发展手法训练学生们的旋律写作,鼓励他们大胆创造、大胆想象,引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化品质。


  5.发现性原则


  发现性原则具有时代特征,即教师在课堂中善于捕捉并充分发挥不同学生智力和特长。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中,“发现性”原则体现在师生“教”“学”的双方面。教师应该采用发现性原则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缺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发现性的教学原则应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发现,通常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理论、欣赏或演奏实践,让他们相互探讨、相互辩论,大胆地提出猜想。


  遵循发现性原则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求新精神。在课堂中对具有历时性、共时性、类型性、变异性等特点的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如果不坚持发现性原则,学生便难把握一个歌种、一个乐种、一个曲种或一个剧种等内在的模式结构与形态规律。


  6.合作性原则


  合作性原则,即我们在传统音乐的教学中,师生相互配合,完成相应教学内容。在传统音乐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出具体的合作性教学目标,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掌握最新的传统音乐及其研究发展的动态成果,组织辅导学生学习。在传统音乐学习的方式上,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传统音乐中的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等的看法,鼓励他们将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把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而是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掌握知识。


  在合作性教学原则中,就是要强调师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默契配合。比如我们在进行民歌、曲艺或戏曲的学唱、工尺谱的唱念、民族器乐的奏演等教学时,更多的是需要学生的心领神会与师生之间的精细合作。


  三、具体方法


  教学方法包含着教师的教授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发挥出最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传统音乐的教学方法,我们应从中国传统音乐所产生的历史、文化的角度去深刻把握,真正形成合乎自身规律的一套方法。深入把握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及其表达方式是我们探索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法的根本,也是我们建立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体系的基石。笔者通过对本人多年从事传统音乐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具体教学方法:


  1.理论讲述


  “理论讲述法是以教师为主导,由教师以口述语言向学生传授传统音乐形态知识一种教学方法。”③教师要具有颇具魅力的语言表达,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归纳能力,还要具有对学生爱的情怀、高度的耐心、渊博的学识以及敏锐的感觉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比如在传统音乐形态分析的教学中,对旋律发展手法、宫调特征、织体、曲式结构、配器等知识点就应该以理论讲述为主。因为这些知识点如果不从理论分析入手,单从音响欣赏,难以全面把握与理解,传统器乐中的“借字”“七宫还原”“五调朝元”是旋律发展的常用手法,教师应在课堂中对于这些手法从理论的角度深入剖析,并辅之以音响、影像、乐谱的分析,才能让学生全面认知及掌握。


  2.作品分析


  作品分析是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作品分析教学包括听赏、分析、价值判断等环节。欣赏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直观感受传统音乐的旋律、宫调、曲式、织体等的特征。分析环节就是要求学生从旋律、曲式、宫调、配器织体等角度出发,判断出它的结构模式与类别。进入到价值判断阶段就是让学生对所选音乐作品从社会、文化、审美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也即音乐学分析,在这一阶段,学生不仅要表达对传统音乐的真实的感悟,还应解释作品所产生的文化、社会、历史、地域等背景和作品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及社会价值等。


  3.现场聆听与示范


  现场示范能使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获得更直观的理解和现实性的把握。这一方法强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听觉、视觉感知与实践演奏相结合的重要性,它有助于学生对传统音乐产生更深层的感受和理解。比如当我们学习到民间鼓吹乐艺人常用的“五调朝元”或“七宫还原”的技巧时,可通过民间演奏家的现场演奏,让学生能直观感受唢呐表演者由“七宫还原”技法而产生的调性对比,全面体悟传统音乐中犯调变奏所带来的色彩变化,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传统音乐技法的热情与兴趣。


  4.创作即兴


  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即兴能力是我们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在传统音乐的教学中,使用传统音乐中旋律发展的手法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中国音乐的创作能力是最有效果的。比如放慢加花是民间艺人常用的一种板式变奏的旋律发展手法,教师在讲授了其手法的基本要领后,就可让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即兴创作的旋律进行难免有些“幼稚”,甚至“不通顺”,但教师不能横加指责,否则将损伤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在传统音乐的教学中,创作即兴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化品质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结语


  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是一个需要长期以理论和实践来反复印证的课题,系统地整理提炼和把握我国自己独特的传统音乐的教学法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梦想。时至今日,随着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此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研究在当下也迅猛发展,这为我们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本文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核心理念、方法论原则、教学的具体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当然,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笔者在此只是抛砖引玉,相信日后会有更多的音乐教育学者对本课题进行深入地探索与研究。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