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冠期刊网

分析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2022-06-08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除了重视指导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外, 教师还应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上, 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为了分析初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笔者针对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生; 数学核心素养;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直观想象能力、数学运算、数学分析等综合素养及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意义重大。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体制的影响, 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较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及提升。现阶段许多教师过于重视分数, 受升学压力的影响, 数学教学目标不清晰, 许多教学活动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而开展的, 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及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1].现阶段, 一些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 依旧使用传统的以教师讲解知识点为主的教学模式,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教师难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讲解, 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外, 在课后复习巩固过程中同样存在问题。许多教师喜欢利用题海战术将学生禁锢在各类练习题中, 久而久之, 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 对数学产生厌倦及疲惫等心理, 不利于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未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数学学习方面的差异着手开展因材施教, 导致班级数学学习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2], 不利于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是指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 通过自主学习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继而解决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有助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及数学意识思考、看待问题, 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联想能力[3],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以数学眼光来看待问题,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加深学生对数学学习重要性的理解。

  

  二、初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一) 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抽象思维及推理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水平以及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等出发, 开展个性化教学,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在实施因材施教的过程中, 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展开分层教学, 对学习水平接近的学生进行集中辅导及教学, 在有效提高整体教学效率的前提下, 节约教学时间, 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吸收及掌握数学知识。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 养成良好的抽象思维、数学分析及推理能力[4].例如, 在进行“直线L1:y=mx+b1与直线L2:y=mx+b2 (b1≠b2) 的图像的关系”的讲解时,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分层问题。

  

  A.你能否做出函数y=2x+1与y=2x的图像?

  

  B.仔细观察图像, 并判断两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C.针对正比例函数图像与一次函数图像关系的一般规律进行归纳。

  

  D.判断一次函数y=3x+1与y=3x-4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

  

  E.针对一次函数y=mx+b1与y=mx+b2 (b1≠b2) 的图像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 引导学生完成相应问题, 提升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及数学推理能力, 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及学习能力。

  

  (二) 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及实践解决问题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属于较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 在实际生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因此,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将理论联系实际, 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数学意识看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及实践能力[5].例如, 在进行“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话题, 开展相应的数学运算及实践,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针对小组中每位学生每周家庭支出总额进行统计, 最终以扇形统计图表现出来,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数学运算能力。

  

  (三) 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及想象力

  

  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时, 应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 积极创设网络教室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知识,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丰富性、活跃性、形象及直观性等特点创设教学情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及直观想象力。例如, 在教学北师大新版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一课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中的动画视频制作功能, 创设动画情境及问题情境如下。

  

  妈妈:小红, 妈妈去年在银行里存入了4000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 今天刚好到期。我们取出2000元给你买一个书桌, 剩下的2000元及定期一年获得的利息再全部存一年的定期。刚刚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妈妈, 今年的存款利率和去年一样, 到期后妈妈可以拿到2640元, 你能用所学知识计算出一年定期存款的年利率是多少吗?

  

  通过创设动画形式的问题情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对学生的视觉及感觉产生直观刺激, 引导学生深入问题情境展开计算。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及数学建模能力, 引导学生在运用数学抽象知识点解答现实问题时, 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利用数学知识点以及运算方式构建模型解决问题, 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想象力的发展,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结语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通过设计分层教学方式、联系生活实际及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及教学途径, 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想象力、数学运算及分析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遵志。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 18 (02) :61-63.

  

  [2]夏海莲, 吴登文。在深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小学教学 (数学版) , 2017, 26 (01) :16-19.

  

  [3]沈良。谈概念教学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小学数学 (高中版) , 2017, 5 (11) :1-3.

  

  [4]黄联辉。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感悟[J].新课程 (中) , 2017, 20 (05) :127.

  

  [5]孔颂军。以“知”育“智”--浅析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J].新课程 (中) , 2017, 7 (10) :189.


论文中心更多

期刊百科
期刊投稿 期刊知识 期刊审稿 核心期刊目录 录用通知 期刊版面费 投稿期刊推荐 学术问答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小学英语 中学英语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政治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科学教学 音乐教学 美术教学 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班主任管理 校长管理 幼教 教育管理 微课教学 作文教学 德育教学 教学设计
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 外科医学 预防医学 妇科医学 检测医学 眼科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论文 口腔医学 中西医 中医学 外科 护理 基础医学 急救医学 老年医学 医学实验 儿科医学 神经医学 兽医学 肿瘤医学 综合医学
职业教育
教育学原理 电影文学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学管理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 教育毕业 中专中职教育 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 学术研究 大学教育
药学卫生
社区门诊 医药学 医患关系 医院管理 疾病预防 保健医学 公共卫生 医学教育
文科论文
农业经济 工商管理毕业 会计毕业 行政管理 法律毕业 市场营销 经济毕业 汉语言文学 财务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源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物业管理 新闻学 企业管理 金融银行 社会科学 食品安全 办公档案 审计学 税务税收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理科论文
机电毕业 土木工程 计算机毕业 电气毕业 建筑毕业 电子商务 工程毕业 设计毕业 机械制造 汽车毕业 园林毕业 农学毕业 数控毕业 软件技术 水利工程 环境生态 畜牧渔业 化工毕业 科技创新 石油矿藏
论文格式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摘要关键词 目录提纲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其他 论文答辩
职业论文
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科技论文 财会论文 管理论文 医学论文 法学论文 文学论文 工业论文 建筑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计算机论文 社科论文 机械论文 生态环境 中西文化

先发表后付款 不成功可退款

权威机构认证 专注期刊10余年 1000余家杂志社长期合作

缔冠期刊网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1998- 缔冠期刊网